“翻翻课”教学初探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dan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便翻翻”是鲁迅先生的读书主张。当年人们佩服鲁迅先生读书之多,学问之大,他回答说那是得益于“随便翻翻”的读书习惯。当今书刊浩如烟海,任何入都不可能读完,也没有必要读完。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取信息,开阔视野,丰富和更新知识结构,我们有必要教会学生“随便翻翻”。
  “随便翻翻”的兴趣和习惯需要培养,“随便翻翻”的方法更需要训练。要让学生学会“随便翻翻”,不给予时问,不教给方法,是难有出色成效的。考虑到以教材为中心内容、以课堂为主阵地的语文教学造成学生知识贫乏、视野狭隘、感情苍白的现状,笔者尝试着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里开设“翻翻课”,即每周安排一节“随便翻翻”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去阅览室翻阅各种报刊。开设“翻翻谋”的宗旨是满足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广泛的读书兴趣,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使学主在畅游书海中,收获拓宽视野、探求知识奥秘的无穷快乐。
  “翻翻课”上的阅渎活动,其目的不在于篇篇细读,句句深究,而在于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尽量多读书,广泛涉猎,因而这种阅读活动具有随意、轻松、快速的特征。
  “翻翻课”与目前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开放性。将学生带到阅览室,让他们在百几十种报刊中选择自己喜爱的读物,让他们各取所需做自己的读书笔记,并且自由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这样,阅读的内容是开放的,可以是教辅材料、课内知识的延伸,也可以是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军事体育等课外内容,教师不加限制与约束。阅读的环境是开放的,学生可以独立阅读,可以合看一刊,可以交流刊物读,在阅读中互相讨论,探微求真。阅读的方式是开放的,粗读或细读,多读或少读,快读或慢读,全读或选读,全凭自己的兴趣与热情,激师不加干涉。这种开放性能使学生的大脑处于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更易接受新信息的刺激,以高昂的热情广泛涉猎,活跃思维。
  二、自主性。每次进阅览室读书之前,学生可以就阅读对象的确定、时间的分配、阅读方法的选用作出自己的汁划,还可以在“翻翻课”中随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计划,修正自己的阅读目的,更换阅读内容。这样,学生完全成了学习的主动者,有了学习的主动权,更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
  三、丰富性。“翻翻课”阅读内容、阅读环境、阅读方式的开放性与阅读对象的确定、时间的分配、方法的选用的自主性,使得学生能接受更多新信息的刺激,能以更大的激情去涉猎、感受、品味、领悟。从而更好地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培养能力。这样,“翻翻课”便具有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实践性,充分显示出它的综合性与丰富性特征。
  “翻翻课”突出开放性,要求以学生为主体,并不意味着可以削弱教师的作用,对学生放任自流。“翻翻课"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具备教学改革意识,要有的教材观、师生观、教学观、质量观。教材内容要新颖、活泼、适用,师生关系要民主平等,要实行开放式教学,倡导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与合作,要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为最高质量标准。其次教师要练内功、强筋骨。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艺术,这样才能给予学生切实的指导和帮助。
  “翻翻课”上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推荐读物。开设“翻翻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书报读得杂,知识涉猎广,视野开阔宽。事实上,多数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不广泛,不合自己胃口的读物他们不会随便去翻。怎样才能让学生对各种门类的知识都感兴趣,使之愿意去翻阅林林总总的报刊呢?这就需要教师及时、有效地向学生推荐读物。所谓及时,是要将图书馆新进的图书、阅览室新到的报刊尽早介绍给学生。所谓有效。是介绍图书或报刊文章要简明、新颖、有吸引力,要能刺激学生的借阅兴趣与热情。学生感兴趣的报刊或文章要推荐,学生不感兴趣的报刊或义章更要推荐。
  二是介绍阅读方法。“翻翻课”上的阅读活动虽是“随便翻翻”,其阅读方法虽无定法,具体的阅读方法因不同的阅读材料、不同的读者、不同的阅读目的而异,但不能“随便’’得杂无章法。“随便翻翻”的方法甚多,诸如对书刊可以用到只看目录、序言或后记的梗概法,找出自己需要的篇目,材料,留待以后再研读的网罗法等。对文章可以用到只抓文章筋骨脉络、主要观点的纲要法,只看自己感兴趣或对自己有用的部分的选择法,搜索各段落要点句、中心句的跳读法,只读起始段与结束段的首尾法等。除了介绍阅读方法,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作卡片、摘抄、记读书心得的方法,指导学生在“随便翻翻"的同时养成“随便记记”、“随便写写”的习惯。
  三是组织交流。为真正促使学生读书读得杂,读得多,教师应向学生布置作卡片、摘抄、写读书心得体会的任务。并定期举行卡片、摘抄本、心得体会本展览、评比,以此向学生施加读书的压力与动力。读书心得体会的交流可以采用书面作文的形式.也可以采用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的口头交流形式,其中口头交流的形式可以让学生在“随便谈谈”中增强口头表达能力,培养机智敏捷的思维能力,更容易让师生在交流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让大家分享到更多的思维成果与探求知识的快乐。
  四是解答疑难。学生在“翻翻课"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问题,教师不可能一一作答,因此应提倡学生自求解决的途径与方法。但限于生活阅历、学识水平、思想情趣及设备条件,有些问题学生自己解决不了,教师应当帮助他们寻求答案或指导解答的途径与方法,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笔者在自己任教的班级里开设“翻翻课"两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班学生在全校作文竞赛、语文知识竞赛、演讲赛、瓣论赛等活动中,均取得了理想的名次,每学期的全校黑板报评比,我班学生都能为班集体拿回第一名的奖状。“翻翻课的开设,使我班学生增强了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了学习的效益与能力,我班学生在每学期的期未考试中,不仅语文成绩出色,其他科目也节节攀升,期期有新的进步。“翻翻课”大有益于学生的成长,深受学生的欢迎,我将继续在“翻翻课”里付出自己的汗水,不断探索。
其他文献
集腋成裘,积水成渊。要写好作文,必须积累新鲜丰富的素材,但学生由于平时没注意积累丰富新鲜的作文素材,常感到无从下笔。即使勉强凑成一篇,也是内容干瘪,毫无文采。真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重视日常的素材积累,有意识地收集鲜活的素材,才不致下笔时苦思冥想,笔头枯涩。但是,中学生的学识、阅历与时间毕竟有限,掌握的素材也受到诸多限制,高考时如何在有限的素材库存中,活学活用,举一反三,就
期刊
课程改革的作文课到底怎么上呢?张伟民老师用《语文周报》来上作文课的教学实践为我们踏出了一条新的路子。现在介绍给大家,以供借鉴,以便继续探讨,深入研究。  教材展示:《语文周报》45期第四版。《妙笔生花·让人物“动”起来·在冬天里歌唱的鱼·那一刻,我流泪了·在线点评》。  【教学过程】  师:大家拿出45期的《语文周报》翻到第四版,集体朗读《技法引导·让人物“动”起来》。  学生集体朗读(略)。  
期刊
(一)  语文是一门课程。是一门教学生识字、写字、听话、说话、阅读、写作的课程;是一门教学生掌握语文学习规律,培养良好读写习惯,提高语言思维能力的课程;是一门教学生吸收古今中外语言文化精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课程。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单纯强调工具性,必然浮于语言的表面,陷入应试训练的题海。单纯强调人文性,则必然削弱语言的应用功能,丰富的人文内涵就会变成虚无缥缈的海市
期刊
和谐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育教学目的。如果教师不和学生融合感情,学生对老师有抵触情绪,那么不管你知识如何渊博,授课如何滔滔不绝,教学成绩也不见得好。作为教师,应该怎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一、尊重学生,热爱学生  学生不是一张没有思想的白纸,也不是一只空空如也的盛水容器,更不是复印机和传声器。他是具有独立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作为教师
期刊
新课改已进行了数年。“课改”也已经由一个新名词转化成了许多新成果,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学案式教学在我校已经不是新鲜的名词了,更多的是探索过程中的总结与反思。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学案式教学”也经历了一个从感知到认知,从观瞻到尝试,从尝试到实践,从实践到总结的历程。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价值。每一次的改革都牵动着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怎样保持
期刊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艰巨任务,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客观要求。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后进生的转化问题,对后进生的成因及其对应的教育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偶得几点浅显认识与各位同仁切磋。  一、后进生的
期刊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在宇宙中,人是渺小的、脆弱的,但因为有了思想,人变得伟大、崇高而有尊严。孔子也说:“学而不思则罔。”因此,我们要学会思考,做一个有思想的人。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才能让学生主动思考,乐于思考呢?我的方法是:三问法。  一、“自”问法  《新课改》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获得知识。“自”问法,就是将文本交给学生,让他们充分
期刊
语文课改很难,但语文高效教学的实施,并非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认清方向,教学的瓶颈还是很容易突破的,高效作文的教学也许就是如烹小鲜。  何谓“高效作文”?这是第一个需要界定清楚的问题。有“高效”,或者要确立“高效”,就需树立“低效”的标靶。没有了“低效作文”,“高效作文”就首先在哲学上失去了意义。  那么,现在请允许我撇开“高效作文”来谈谈“低效作文”。一般意义上,我们认定一篇作文为“低效作文”,往往
期刊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传统的作文批改法被“花时多收效少”、“把教师从作文堆里解放出来”、“教师批改不如学生批改”等争论所否定,互批法、自改法,只“阅”不改法、只“讲”不批法等相继出现,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然而我们还应该看到,这些批改法效果同样是不能令人满意的。  我认为,作为相互启发、自我教育的学生互批作文法,虽不失为新型的批改法,有其特定的合理性,但若不注意因地制宜、因材施教而生搬硬套,则这
期刊
请读者先看一段巴金先生的《小狗包弟》中的一段文字:“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