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络隐私侵权的立法方向探析

来源 :法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F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当前我国网络信息保护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网络用户的隐私权面临着被侵犯的危机,如何通过立法实现对网络隐私侵权的救济值得深思。本文在厘清网络隐私侵权的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网络隐私侵权的法律保护现状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我国对于网络隐私侵权的立法方向,即应该采取立法适度规制网络隐私侵权行为。
  关键词:网络隐私;侵权;保护模式;立法
  近期美国中情局前职员爱德华·斯诺登爆料的“棱镜”事件,使网上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与否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谁侵犯了网民的网络隐私,又有谁来监管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种种关于网络隐私侵权的疑问迫切需要答案。答案就是必须使网络隐私的保护有法可依,而且所依之法较为明确。
  一、概念厘清:网络隐私侵权概述
  (一)网络隐私侵权的概念
  隐私权作为一个法律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法学学者华伦和布兰德斯于1890年在《哈佛法学评论》上提出的,后来经过法学家的提炼,发展成了公民人格权的一项重要权利。而网络隐私侵权目前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有观点认为网络隐私侵权是指网上个人的生活安宁和私人隐私信息遭到了侵害。也有观点认为网络隐私侵权即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当事人同意而在互联网上使用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用、披露他人隐私或者非法侵入他人私人领域,干扰他人网络活动而构成侵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
  笔者认为,以上观点不够全面。网络隐私侵权是指在网络空间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网络隐私侵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侵犯他人传统隐私的行为;另一方面是利用互联网技术在网络上侵犯他人网络隐私(个人网络数据、个人网络行为、个人网络领域)的行为。
  (二)网络隐私侵权的特征
  与传统隐私权相比,网络隐私权具有两个比较鲜明的特征:
  1、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更加广泛。在网络环境下,许多传统社会中不认为是隐私权的内容变成了隐私保护的对象。正是因为网络的匿名性和虚拟性,使得某些个人信息就具备了新特征。例如个人的性别信息,一般不属于传统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但在网络环境中,尤其在“人肉搜索”中就会成为被侵犯的客体。此外,一些新兴的网络个人数据也成为名副其实的隐私,包括邮箱地址、域名、用户名、通行码、国际网络通讯协议地址等等。
  2、网络隐私权内容的经济价值更加提升。现代社会中,信息容易成为商品,对个人隐私材料的搜集变成了一种有利可图的事情。在网络环境下,隐私的经济价值得到更充分的体现,特别是网络用户的个人网络数据成为很多网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网络用户的个人网络行为成为很多网络服务商关注的对象,他们刻意关注网络用户的网上消费习惯,借此推敲网民的个人喜好以便于有针对性的向其推销相关产品和服务(如向网络用户的邮箱里发送各种各样的商业广告),从而帮助他们实现成本最小化、利润最大化的目标。
  二、立法缺失:我国网络隐私侵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网络隐私权是一项重要的人格权,但由于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该权利难以得到应有的保障,网络侵权现象层出不穷,这对于网络健康发展和公民权益维护,都是十分不利的。
  (一)从法条上看,对网络隐私权的规定过于分散
  目前,对于网络隐私侵权,相关可适用的立法成果,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等等。
  但从上述立法成果看,并没有专门针对网络隐私权的立法,与其有关的规定只是散见于一些法律法规中,有不少规定还只限于行政法规、规章,不仅缺乏系统性和统一性,而且法律位阶较低,同时还有网上个人数据信息隐私权等立法规定的“空白地带”存在。
  (二)从内容上看,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属于间接保护
  网络隐私权在立法上没有明确的概念,通常作为名誉权的内容被间接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40条第1款规定:“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的隐私,或者捏造事实公然丑化他人人格,以及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造成一定影响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中指出:“对未经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隐私材料或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致人受到损害的应按照侵害他人名誉权处理”。在当前《民法通则》没有对隐私权正名的情况下,上述规定在保护个人隐私方面只能起到一种辅助作用。
  由于作为根本法的宪法没有将隐私权作为单独的一项人格权利予以确认,未确定隐私权的法律地位,作为下位法的《侵权责任法》对隐私权的具体保护措施又语焉不详,实践中,当公民的网络隐私权受到侵犯时,受害人不能单独将侵犯隐私权作为独立的诉因,往往只能以侵犯名誉权诉诸法院,由于两者的构成要件不尽相同,受害人的网络隐私权实际上很难得到有效保护。这也使得网络隐私权作为一种法定权利亟需尽快被立法明确。
  三、适度规制:我国网络隐私侵权的立法方向
  对于网络隐私权的保护,需要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立法。支持立法禁止网络隐私侵权的人认为,揭露网络隐私的行为并非权力监督的一般形式,只可能盯住个别人。在这种情况下牺牲个人权利去对抗某些个丑恶现象,得不偿失。但是,更多的专家学者倾向于应该辩证对待网络隐私侵权问题,要着眼于兴其利而除其弊,而非一刀切地全面禁止。笔者也认为,网络隐私的保护应当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进行适度规制,防止网络隐私不被滥用而不是完全禁止。
  (一)在立法模式上,采用一般隐私保护立法模式   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一般模式,即出台包括各领域的一般隐私保护法,网络隐私侵权包含其中;另一种是专门立法,即针对网络隐私侵权制定专项法律法规。鉴于网络隐私权概念的抽象性、内涵的模糊性,笔者认为现阶段采用一般模式为宜,这样保护的范围更广,包含了传统意义上的隐私权,也涵盖了网络隐私权,体系上更为完整,实践中易于协调。
  (二)在立法规范上,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虽然《侵权责任法》已经将隐私权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规范,但由于网络隐私权有其特殊性,为加大对网络隐私权的救济力度,建议将来在一般隐私保护法中设立专章,进一步明确网络隐私权的法律地位。要具体规定网络隐私和网络隐私权的内容,明确正当合法、知情同意、限制利用等主要保护原则;规定权利义务主体,特别是义务主体范围要广,包括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社团组织及个人等;规定网络隐私侵权行为的种类和表现形式;明确侵权的构成要件、归责原则以及相关免责事由;明确停止侵害和损害赔偿是网络隐私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要方式,对侵权情节严重的侵权人实施惩罚性赔偿机制。
  (三)在立法技术上,注重与高科技的网络技术接轨
  网络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支撑,鉴于网络具有虚拟性、专业性、无界性等特点,一旦遭到侵害,用户个人打算追究侵权责任有一定的难度,即难以辨识侵权人的身份,导致相关法规与现实情况脱节,因不具实际操作性而使法律规定流于形式难见实效。因此,立法者要从技术和法律两个层面研究网络中隐私权的保护方法,将行业自律与法律规制两种模式相结合。首先考虑一个最低的法定标准,即先由行业自律组织制定若干行业规范,用于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只要网络经营者不违背这些标准,就无需担责。同时依托法律法规,明确网络隐私权的侵权方式和制裁手段,以弥补行业自律约束力较弱的缺陷,形成系统的规制方式。
  值得明确的是,我国目前所有对于网络隐私侵权的立法,都应该遵循适度规制这一原则,即不能完全禁止,也不能放任网络隐私侵权行为没有法律约束,而且必须平衡国家、用户以及行业之间的利益。基于互联网的特殊性,网络隐私侵权必然还会出现五花八门的形式和后果,但我国推进网络隐私侵权立法的脚步势必不会停止,并将越走越远。
  四、现状和对策
  现状:
  (1)需要加强保护性法律和法规。
  网络隐私为隐私权在网络中的伸展,网络隐私权与隐私权的保护密切相关。我国法律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规范中有所规制,还未形成全面、详细、完整的法律体系。我国法律对网络隐私权的规定较为粗略,效力层次低,应完善法规,加强对公民网络隐私的保护。
  (2)网络行业监管缺乏力度。
  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统计,截至2009年12月,我国网民数量达3.84亿,年度增长率为28.9%。网络行业作为近年新兴产业,在各个面的发展和规范还不成熟。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在网络服务群体中,存交易用户信息的商业牟利活动。而这种信息交易并未受到法律限制,用户很难在网络中保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大大增加了个人信息的泄露风险。
  (3)用户信息并未采取加密式储存方式。
  网络服务商因盈利便捷等目的,在网络虚拟环境下并未在事前建立相关防范和应急措施。我国广大网名保护个人隐私安全意识薄弱,大多网民在面对复杂的网络虚拟交易,通过网络技术很轻易就将自己的个人资料详细呈现,完全没有考虑到信息泄露后对用户生命财产的影响。
  (4)网络行业缺乏自律。
  整体来说,我国网络行业只有《中国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与《中国电子商务诚信公约》两大公约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作了粗略的规定,并没有确切规定网络隐私权的范畴,缺少对网络隐私侵权的判定和侵权后果的规定。于此可以看出我国网络行业协会基本没有发挥它应有的监督和自律作用,网络自律规范需完善。细节而言,我国互联网网站对网络隐私权的管理仅限于一些保护声明,但这些声明大多数都附加免责声明,内容单调,缺乏对网民隐私权的说明和保证。
  对策
  管理网络隐私权保护体系,从根本上立足我国基本国情,即我国当前网络隐私权的状况。立法形式的选择,中国的网络隐私权须根据我国国情,在国家利益、用户利益和行业利益三者之间寻找平衡。立足国情基础,借鉴世界上合适的模式经验,从立法、自律、合作、意识等方面完善我国的网络隐私权体系。
  (1)立法的修缮和完善。
  首先,规定隐私权还有网络隐私权的范围。规定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范围是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基础。在学术界,对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分界层出不穷但却大同小异,缺少普遍共识。国内学者应发挥学术上的优势, 强化彼此间的交流、比试、合作,形成共识,明确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含义和发展,一同推动隐私权和网络隐私权的建法进度。
  其次,在法律上确定隐私权为一项独立的人权。目前,我国法律还没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人权加以保护,基本是采用间接保护的方式,简单的限定了与公民隐私有关的权利。比如肖像权、著作权等权利,隐私权没得到真正的保护。隐私权作为一项最基本的权利, 应当作为一项独立的完整的人权加以保护。隐私权的保护是网络隐私权得以确立的前提。在互联网技术广泛使用的今天,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实为 重要。应当 首先 在 《宪法》中确立公民的隐私权。在民法中,对隐私权做出规定,包括概念、民事责任等。在刑事法律法规中,确定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刑事责任。并于此基础上,修缮与网络隐私权相关的法律法规,确立网络隐私权的侵权内容标准及赔偿方式。
  (2)行内自省。
  中国网络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对网络行业商品的质量、竞争的模式、管理的风格进行监督。保护行业信誉,鼓励 公平的竞 争。打击违法、违规的行为。
  (3)重视相互合作。
  全球化与互联网的开放化使得有关网络管辖和司法协作面临国与国协调的矛盾和冲突,尤其在网络隐私权上,不同国家有不同的隐私观念,以不一的隐私观念为基点形成的不同隐私制度必然会存在矛盾。在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必须加强国际社会间的合作,共同维护人格尊严和网络的安定。
  参考文献:
  [1]王明雯:《试析网络隐私权立法的必要性》,载《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09年10期。
  [2]张新宝:《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群众出版社1998年版,第16页。
  [3]王智涛:《网络隐私权保护所面临的利益冲突与化解》,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范红丽:《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载《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5]文维:《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的法律探讨》,载《人民论坛》2010年9月中旬刊。
  [6]张荣现、李占立:《“人肉搜索”视角下我国网络隐私权保护立法评价及构想》,载《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10卷第4期。
其他文献
2008年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再一次提出要正确把握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来,宽来相济,罚当其罪”。作为执行刑事法律司法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公诉环节科学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于提高办案效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公诉环节体现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重点打击严重犯罪,如严重暴力犯罪、严惩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两抢”犯罪、涉黑涉恶犯罪、
期刊
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中特别新增加了第五十五条关于民事公益诉讼的规定。对环境污染、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规定开启了民事公益诉讼制度,不仅是一个开放性、宣示性条款,也是一个概括性、指引性的条款。它将公益诉讼的原告范围指向其他法律,实际上为我国民事公益诉讼确立了“基本法+单行法”的制度模式。  一、公益诉讼的概念  公
期刊
2012年新刑诉法的出台,用了11条的较大篇幅,构建了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制度的基本框架,增加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这既是对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呼声的回应,也是对未成年人司法实践所取得成果的吸纳和肯定,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少年司法制度体系,为今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确定了依据,指明了方向。检察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如何立足检察职能,不断探索、拓展未成年人犯罪矫治和预防的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和
期刊
证据的采信,是每个司法人员在办案中都要遇到的问题,不论是侦查人员、检察人员还是审判人员,都对自己办理的案件有一个对证据的收集和审查判断过程,从丽使案件得以公正处理。证据采信中的"采":简而言之便是指收集证据;"信":是指对证据的审查和判断。我国诉讼中,案件的客观真实是根据证据来证明的。在证明过程中,审判、检察、侦查人员收集到的证据往往有真有假,有的准确,有的不准确,有的与案件事实有联系,有的与案件
期刊
摘 要:现实生活中,盗窃和诈骗是两种常见的犯罪行为。二者在主观上都以“非法占有”别人财务为目的,在行为方式上存在较为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司法实践中的一起案例进行分析,指出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被害人是否参与案件中,对财产损失的结构是否具有处分权。  关键词:盗窃;诈骗;犯罪构成  一、案情简介  2010年12月9日,杨某与殿龙煤电有限公司签订一矿井车间沸腾煤生产系统废旧物资出售协议,杨某带人负责上述
期刊
在各地检察机关侦办的贪污贿赂案件中,贿赂犯罪案件在其中占有很大比例,而贪污案件所占比例则明显偏低。2009年,某市全市反贪部门共立案查处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347件360人,其中贪污案41件48人,占办案总数的11.8%和13.3%;贿赂案285件291人,占办案总数的82.1%和80.8%,挪用公款案21件21人[1]。再以某区检察院为例,从2003年至2010年9月份,某区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共
期刊
(一)案件基本情况:  在2000年,我市某镇A村委会牵头在该镇B小组的一块空地上采用村民集资的方式进行筹建商住楼C项目,由于政策变化,不允许集资建房,因此B小组就将该集资建房项目挂靠某房地产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由该房地产开发商负责办理项目立项审批、用地申请及建设等相关手续,并负责办理集资户的房地产权证及土地证。通过招投标,2002年12月间,该房地产开发商中标该项目并与该村委会签订C项目开发承包协
期刊
目前,我国正逐步朝城镇化方向大步迈进,在此过程中,必然伴随城市建设及壮大,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国有化转变,征地拆迁作为土地国有化进程的关键一环,事关国计民生,而对于农民个体而言,征地拆迁补偿款涉及到其切身利益,是其最为关心的问题,可以说征地拆迁补偿款的发放是否合法、规范与农村的和谐稳定息息相关。  以顺义区为例,按照顺义区十二五规划要求,征地拆迁仍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两委”在征地拆迁工作中,
期刊
摘 要:队伍建设一直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人才强检战略的提出,要求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更加重视人才作用,尤其要重视、加强青年干警培养,发掘青年干警人才资源优势,为检察事业的发展推波助力。现今,普通基层青年检察干警外流现象是普通基层检察机关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那么如何立足实际,有效缓解基层青年检察队伍外流,打造一支高素质、复合型、稳定的青年检察队伍,对于普通基层检察机关的长远发展具有巨大的现实
期刊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社会矛盾日益突出,信访数量居高不下,集体访、重复访、多头访、缠访闹访等疑难复杂信访案件比例增大,信访工作面临着十分严峻的考验。做好涉检信访工作是检察机关积极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内容,是检察机关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检察机关如何做好涉检信访工作就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整个社会稳定和检察机关在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在新形势下,继续完善行之有效的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