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活动中巧用多媒体

来源 :中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doitter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已非常普遍,它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创设教学情境,提供广泛的表现形式,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多媒体;美术教学;有效结合
  随着信息技术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已非常普遍。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已是一个重要教学手段,有教育者这样预言:在今后,谁掌握了先进的现代化科学技术并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去,那么谁就掌握了未来教学的潮流和制高点。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而且还可打破传统的思维方式,充分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提高教学效果。笔者就多媒体技术应用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些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巧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提高教学效果的一大重要手段就是激发学生兴趣,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乐于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多媒体技术中有着丰富的图片、声音、影像等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学生可欣赏到很多优秀的作品,甚至可以看到动态的制作过程,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处于这样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寄情山水》时,若单纯让学生欣赏课本上的艺术作品会使课堂显得枯燥无味,笔者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将课前准备好的艺术作品图片及产生的过程展现给学生,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倾听教师的讲解。精美的图片吸引了学生的注意,使他们迅速集中注意力于课堂,艺术作品的产生过程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打破了传统美术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再如,教学《自由的色彩和形状》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蓝蓝的天、红红的花、绿荫荫的树木、黄澄澄的果实等各种鲜明艳丽色彩的事物,这些颜色使他们感到欣慰和喜悦,直接用语言很难讲清楚的事情,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情感上受到感染,产生共鸣,从而实现并达到教学目标。
  二、巧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为了让学生喜欢美术,就必须创设情境让学生从心里对美术产生一种需求。所谓需求,就是一种机体自身或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大脑中的反映,是人的心理活动的重要动力。教育专家认为:一切人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我们生存的环境,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就必须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生长环境及生活,因此我们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创设有关学生生长、生活的情境。
  在教学《童年的记忆》一课时,笔者不失时机巧妙地创设多媒体情境,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情境,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又如,教学《话语诉春》一课时,首先创设情境,让学生们闭上眼睛聆听一首“春天在哪里”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那春天的原野,美丽的春花春草,淡绿的群山,飞翔的雄鹰等带来的美感,听完后再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感受,他们争先恐后地说:“老师,我看到了青青的麦苗”“老师,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老师,我闻到了小花的清香”“老师,我看到了老爷爷正在田里播种(因为我爷爷在农村)”,等等,随后再利用多媒体播放了各种有关春天风景的图片、视频,最后引导学生把听到的、看到的、闻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景物和人物都画下来。学生早已按捺不住自己的愉悦心情,急着想把自己的作品第一个展示出来。毫无疑问,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善于运用对媒体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甚至比渊博的知识更重要。
  三、巧用多媒体,提供广泛表现形式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美术教育,因为它涉及到人类的精神创造。”美术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它能极大限度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教师要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进行试验、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和理解,通过亲自动手,感知各种材料的性能并掌握相关的美术技能技巧,不断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进而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画一顶帽子》这课时,老师运用大屏幕展示生活中各种不同颜色、质地、形状的帽子,引导学生通过充分观察、感悟,然后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让他们自己挑选来制作自己喜爱的帽子。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但做出漂亮的帽子,还充分发挥想象制作出了雨伞帽、魔法帽等“新品种”。在《动物泥塑》这课中,播放中央电视台《动物世界》栏目中的一段精彩视频,通过主持人富有磁性声音缓缓地介绍,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观察机会,使学生直观感受到各种动物的可爱形象,拓展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想象中进入到动物王国,有的学生运用泥塑来展现动物的面部表情或者有趣的动作,也有的运用剪纸、折纸或者绘画等方式来完成这一主题内容。这些美术学习的过程不但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更是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
  四、巧用多媒体,增加课堂容量
  多媒體技术的使用一方面激发了学生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另一方面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理解相关美术知识,拓宽了视野,增加了课堂容量,优化教学过程。
  在教学《方寸之间》一课时,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课前作业,发动学生上网收集有关邮票的资料、图片等。那天上课前,笔者刚跨进教室,孩子们哗地全围过来了,他们纷纷递过来找到的资料,有的相互交流,有的迫不及待向我讲起了邮票的故事,看着他们那快乐的神情,我知道他们这一课有许多内容来画了。再如,在教学美术欣赏课时,其内容浩如烟海,时空跨越古今中外,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须搜集大量的挂图或者录像带之类的,在讲课时要进行大量的口头解说,学生听起来也觉得很乏味,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效果则大为改观,教师通过网络收集相关资料,伴随着图象、文字、声音的出现,学生的思绪会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当欣赏经典名作时,鼠标一点,画家的代表作及其生平介绍就会出现在眼前,这样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不但可以全面地了解作品,还可以有重点地选一些作品观摩。学生虽身在课堂,却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艺术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寓审美教育于潜移默化之中,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技术改变了过去教师埋头备课、授课,学生被动听课的传统方式,它丰富了美术教学的内涵,提高了美术教学效率,赋予了美术教学的时代感和现代感,让学生肯学、乐学,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开创了美术教学的新路子。
  [参 考 文 献]
  [1]王天一.21世纪中国美术教育研究[M].北京: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8).
  [2]仇莉.创设故事情景,在体验中感悟“喜怒哀乐”[J].中国美术教育杂志,2008(5).
  [3]杨勇.教学故事三则及思考[J].中国美术教育杂志,2007(6).
  (责任编辑:李雪虹)
其他文献
CYJ-20A全自动臭氧空气杀菌消毒机,是主要为预防和控制温室大棚蔬菜气传病害而研制的.该机以温室内的空气为原料,通过高压放电技术实现空气的臭氧化.由于臭氧的强氧化特性,可
近几年来,有些乡镇干部说,群众“有吃有喝不靠你,不批不斗不怕你,出了问题就找你,解决不了就骂你”。乍一听,觉得这话颇有道理,然而,记者在农村调查采访时发现,“乡官难为”的另一面又
在经历了对“非语文”“泛语文”“伪语文”批判之后,语文教学逐步走向“语言文字运用”的本体性教学。按照吴忠豪教授的观点,语文教学本体性活动可分为基础性活动和发展性活动。生字、新词学习以及课文朗读等归入基础性活动;语文知识和阅读写作方法的获得,必要的语文技能练习等则纳入发展性活动。笔者认为,如果把一篇课文的学习划分为初探性阅读、深究性阅读和转化性阅读三个阶段,那么,初探性阅读所要开展的就是基础性活动,
考虑发展问题先考虑改革问题———关于当前乡镇企业情况的调查最近,我分别到崇仁、奉新、高安、靖安、星子等五县、市,就乡镇企业改革与发展问题作了一些调查了解。联系五县、
[摘 要]  教学要遵循“刺激—个体因素—反应”的原则,教师通过不断的自我修炼,促成专业成长,在课堂上通过创设情境、阅读图片、鼓励动手、引导质疑、大胆假设等外部刺激激活学生的思维动机、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形成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达到教学相长。  [关键词]  历史与社会;教学相长;思维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教学不只是一个认识过程,更是学生个性心理的发展过程,
[摘 要]  在教法相同的前提下,英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法、习惯等因素。其中,习惯的培养更容易通过教师的干预得以实现,进而促进其他因素的转化,并共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  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培养策略;自主学习;软实力  在教法相同的前提下,英语学习效率的高低,取决于学生的基础、学法、习惯等因素。其中,习惯的培养更容易通过教师的干预得以实现,进而促进其他因素的转化,
26岁的永修县虬津镇青年赵守斌,1991年7月毕业于省畜牧水产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毕业后,他先后在云山兽医站、虬津兽医站工作,在几年深入乡村的走村串户、防疫打针的实践中,他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