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报道中的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

来源 :新闻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zh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是国际新闻报道中经常会被提及、看似毫无关联的两种报道准则,但从国际新闻的真实性、公正性方面来看,二者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最早涉及主体之间关系、提出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开始,媒体责任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关系也找到了一个哲学层面的解释。作为二者存在主体的“新闻工作者”和“一国之国民”在国际新闻报道领域中凸显出了强烈的主体间性,这种主体间性也便成了解决国际新闻报道中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发生冲突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主体间性 媒体责任 民族意识
  
  媒体的社会责任,即报道事实。将最大限度地使报道接近事实,从而让受众了解事实的真相。在当代,大众传媒已进人品牌竞争的阶段,其彰显的社会责任功效业已成为一种特殊的竞争力,但在国际新闻报道中涉及国与国之间的问题时却常会出现媒体责任缺失,这当中除却迫于不漏发新闻的压力、不经核实便转发新闻这个表象原因之外,其更深层次的原因莫过于每一个国家所特有的民族意识在作怪。其中,媒体责任的存在主体(也称存在实体)是新闻工作者,民族意识的存在主体实指一个国家之国民。
  主体间性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凸显的一个范畴,它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或规范一个主体怎样与正是完全作为主体的另一个主体相作用的,也称交互主体性,是主体与主体间的交互关系,是对前主体性和主体性的一种扬弃。近年来,学术界有关假新闻所引发的媒体责任的研究已出现了丰硕的成果,但以假新闻为切入点对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进行的研究尚在少数,而从主体间性角度对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加以讨论和研究更属空白。笔者以2009年2月初发生的“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这一假新闻事件为背景,以主体间性为切入点进行论述,以期对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做深入的剖析。
  
  假新闻背景下的主体间性
  
  主体间性在形成过程中涉及了三个领域,即社会学(包括伦理学)的主体间性,其核心问题是人际关系统一性问题,代表人物如康德、黑格尔等;认识论领域的主体间性,其核心是知识的客观普遍性问题,最早提出者是胡塞尔;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其核心是人与世界的同一性问题,建立者为海德格尔,更为彻底的研究者是马丁·布伯。其中本体论的主体间性将存在论和解释学的主体间性进入了本体论的领域,从根本上揭示了人与世界的关系。
  假新闻“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背景下的主体问性主要体现在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的各自存在主体(也称存在实体)上,讨论国际新闻报道中的真实性和公正性问题时,需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的各自存在主体做到协调统一,甚至于PK胜负。从民族意识的存在主体层面来看,在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新闻稿件上,其存在主体和媒体责任的存在主体产生了一定的联系,同时也存在着主体间性。但这种主体间性不是在主体性产生之后通过外表的类比而形成的,而是与主体性几乎同时诞生的,甚至有可能先于主体性而存在。
  在“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这起假新闻事件中,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之间的主体间性真实存在,并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在牵涉的媒体中,新浪网、央视网皆为著名网站,而《南华早报》更是香港知名的英文报纸。笔者在收集资料中发现,以往的假新闻都是小范围内进行传播,很少能引起著名报纸及知名大网站竞相转载并在国际上引起巨大反响,其个中深层次的原因应引起媒体工作者及媒体研究者的重视。鉴于此事件的巨大影响,笔者认为应该从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两个方面的存在主体层次上进行讨论和研究。
  
  媒体责任与存在主体
  
  媒体责任的存在主体是一个国家新闻媒体的从业者,也称新闻工作者,媒体责任和其存在主体在一定程度上是主体与客体的依附关系。在信息多元化传播的资讯时代,信息是群众的第一文化需求,但这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成为新闻则需经过新闻媒体从业者的加工整理。在这个信息——讯息——新闻的过程中,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个新闻瞬间便成了一堆信息废品。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大可把新闻媒体称之为“新闻成形的中枢神经”,抑或是“不可或缺的力量聚合之地”。不同的新闻媒体都可以其特有的视角和特定的方式对社会进行解释和分析,还可以其价值观引导社会舆论,因此,媒体责任便成了媒体从业者必须具备的观念因素,即主体须作用于客体,客体须服务于主体。笔者认为,此主客体之间发生服从上偏差的诱因主要如下:
  其一,中国与世界接轨的征程历来已久,但是外资仍旧不能被专业的新闻网站和传统媒介所接纳,当然这是出于种种客观原因所必须形成的结果。然而与此同时。不受限制的民间网站和传统媒体由于外资参加经营的ICP在硬件及软件上占有优势,因而对我国专业新闻网站和大部分传统媒介造成了巨大的信息压力。
  其二,资讯时代里,我们可以用一个趋向公式来简要描述媒体的责任意识缺失:资讯时代的到来→公众信息需求量增大→各种形式的媒体增多→信息多源传播→媒体竞争压力增大→责任意识缺失、盲目跟风报道。这种责任缺失现象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媒体出现集体无意识的“喧哗”,或推波助澜某事件,或致使虚假新闻产生。
  从宏观来看,媒体的社会责任包含有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两个方面。其中,媒体的政治责任是与它担负着党和政府喉舌的重任不可分割的,而媒体的道德责任则可理解为社会公德责任和职业道德责任。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在国际舞台上的重要角色要求我国媒体对国内和国际新闻的报道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也要求记者这个媒体责任的存在主体有更扎实的知识水平和能及时关注国际关系动态,从而作出深刻详尽客观公正的报道。
  
  民族意识与存在主体
  
  民族意识的存在主体从宏观大局来讲,即一个国家之人民。国与国之间关系的论述历来有一种民族意识存在,通过国民情绪表现出来,尤其是像中国和印度这样互相毗邻的大国,两国在1954年之前尚为友好邻邦,但印方对非法“麦克马洪线”的承认以及1959年印度政府容留达赖喇嘛企图分裂西藏、霸占藏南的行为使得两国关系跌入谷底。近年来,有关中国和印度孰强孰弱的分析一直是中印媒体热衷的题材之一,而对于两国之间的军事比较的信息,中印双方媒体都不会轻易放过。春节过后,借着中国海军舰队索马里护航的由头,香港《南华日报》转载了青岛某报纸(实为不存在)的“我军舰逼退印‘基洛’级潜艇”的假新闻,随后媒体哗然,印媒也大肆转载报道进行评论,并引起了印度国内网民的大讨论。
  此事件潜在地印证了民族意识这个问题的存在。作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民族意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外族入侵的情况下,民族意识能够调节本民族各个阶级和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矛盾,使大家采取共同反对侵略者的一致行动。
  然而在此次的假新闻报道中,民族意 识却起到了一个不好的牵引力的作用。在民族意识的存在主体中国民众看来,这则假新闻所传达的信息很大程度上符合于中国在很多事情上都比印度强的这样一种民族主义情绪,而且这次的报道也包含有一种扬我国威的思想。对于国内媒体不假思索地转载这篇新闻报道的行为,笔者认为,除却了所牵涉媒体的“不求独家,耻为最后”的特殊心理之外,便是这种扬眉吐气、深感民族荣耀的民族意识在起着作用。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及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在国际媒介市场上的地位也在不断地得到巩固,其发出的声音日渐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对于这篇印度国内媒体也进行了大量转载的假新闻报道,在印度人的意识形态里,中国作为一个党性媒体国家,其能够在媒体上发表的观点信息即便不完全代表官方意见,但最起码也是经由官方认可的,于是他们便主观臆断地认为中印海上对峙新闻是“中国媒体替官方进行的宣传”,从而引起了印度公众的误解,更加伤害了两个国家之间的感情。主体间性下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的PK
  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之间发生的主体间性在这两个存在主体存在之时就存在于客观世界,只是当二者在利害冲突时(如“我军舰逼退印潜艇事件”),主体间性才更为凸显。作为主体与主体之间关系的阐释,主体间性认为世界上所有主体之间都存在着联系,但正是在这种前提条件下,作为存在客体而存在的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却产生着矛盾和冲突,而二者之间以谁为准绳则成为国际新闻报道客观公正与否的先决性条件之一。
  媒体责任中的新闻专业理念是每一个媒体从业人员的必备意识。时任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的柳斌杰先生曾在2002年召开的“媒体的社会变革之力:权利与责任的平衡”的主体会议上着重指出:中国媒体的首要职能是及时真实地传播信息,把国内外每时每刻发生的重要事件真实地告诉公众。但在这起“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的假新闻事件中,所有牵涉媒体却都违背了这个首要职能。大凡关注过一点国际关系的人都知道,中印之间的“冷和平”从“麦克马洪线”及“约翰逊一阿尔达线”之后就一直存在于意识形态领域,但这次牵涉到的媒体和媒体人却都无一例外地不加核实地进行了转载报道,从而引起了中印舆论关系的紧张。因此,笔者认为,纵然民族意识是一种民族自豪和荣誉感的表现,但具体到国际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而言。民族意识应退居其次,因为新闻是没有国界和民族之分的。
  主体间性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伴随着主体性的存在而存在,甚至更早于主体性而存在。媒体责任和民族意识作为其各自存在主体(也称存在实体)的存在客体,两者在主体间性的范围下发生了碰撞,并在“中国军舰逼退印度潜艇”国际假新闻报道的背景下分出高下。在现存的客观世界中主体与主体之间是普遍存在着联系的,国与国之间的新闻报道隶属于客观世界,服务于其所代表的主体,彰显着报道的准则,即客观、真实,也阐释了媒体责任的重要意义。
  
  编校:张红玲
其他文献
摘要:好莱坞电影,从美国多元移民文化中获得充足的生长养分,随着美国通过经济全球化日渐强大的过程在全世界确立了自己无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传媒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好莱坞以电影为手段,对世界上的几乎所有国家发出文化全球化的信号,也激发了许多国家以本土文化作为坚强后盾的有力反击。  关键词:文化全球化 翻拍电影 中国精神    《无间道》vs《无间行者》——从地狱到天堂的精神转向    《无间道》:东方的
期刊
何为女权主义    女权主义(女权运动、女性主义)是指一个主要以女性经验为来源和动机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除对社会关系进行批判之外,许多女性主义的支持者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妇女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女权主义者认为现实的社会建立于一个男性被给予了比女性更多特权的父权体系之上。女性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受压迫、受歧视的等级——第二性。女权主义的本质是要在全人类实现男女平等;是理论与实践的结
期刊
邓小平的新闻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认真研究邓小平的新闻思想对于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设工作,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邓小平的新闻思想    邓小平的新闻思想是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形成和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他以政治家的容智洞察出新闻工作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体而言,他的新闻思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
期刊
摘要:新疆是维吾尔等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也是新闻资源丰富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在党的关怀下,新疆的新闻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新疆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对新兴媒介的巨大推动,尤其是科学实践发展观作为党在新时期的新闻指针,新疆民族地区新闻事业面临着新的机遇。该文以新疆喀什民族地区电视新闻为例证,对喀什电视台2008年《社会传真》栏目从文体上进行分析,旨在更好地为做好民族地区
期刊
摘要:大众媒介通过日积月累的话语生产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在媒介话语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意识形态、权力和价值的操纵。本文以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媒介批评思想、福柯的话语理论、批评性话语分析为基础,指出大众媒体通过日常运作深刻影响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媒介话语对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从而为意识形态批判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考。  关键词:媒介话语 权力 意识形态 建构    意识形态的定义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众传媒手段的日益多样化,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以及功能强大的网络,在向大众提供信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活动时,表现出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等特点。大众传媒对社会生活中的文化意识、思维方式、交流途径、语言词汇等诸多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在语言词汇方面,大众传媒成为语言变革的积极推动者,不断创造出很多新词新语。据统计,当代汉语中每年出现100
期刊
摘要:200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国内各大网站建立专题进行长时间大规模的追踪报道,在网络新闻史上书写了独特的篇章。其中既有网络新闻的共性特征,又因时间和事件的独特性有其个性特征。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 共性特征 个性特征    墨西哥卫生部于2009年4月27日晚宣布,墨西哥全国确诊及疑似甲型H1N1流感死亡人数升至152人。2009年4月28日
期刊
摘要:在网络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处于“平面化”传播方式,从媒体传播角度,处于“水平面”上的信息,传播方向是发散而无序的,传播保真度和传播范围也是“平面无序”的。对于正处于或刚刚经过青年叛逆心理及社会适应心理,同时正处于网络主流使用者和接受者的青年网民来说,更加需要有效的甄别和引导,本文探讨在网络信息中能够获得认可并能够被有效接受而形成的“信息美学”,以求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网民中把握主要信息导向,辅以
期刊
20世纪前半叶,中国有两家影响较大的《大公报》,即诞生于1902年6月17日的天津《大公报》和诞生于1915年9月1日的长沙《大公报》。但是,人们一般只知道天津《大公报》,而不知道长沙《大公报》。其实,诞生在社会剧烈动荡中的长沙《大公报》,一诞生便表现出了锐不可当的气势。无论从内容、办报宗旨、版面安排上都超出了处于低潮期的同时期的天津《大公报》。它的创刊,就体现了一种勇气——报人为民请命、言论报国
期刊
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正式推出第一届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从此,每到春节,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都会守候在电视机旁,等待收看“春晚”,至今它已成为中国人一年一度的“精神大餐”和中国新的民俗。“春晚”开了中国电视综艺节目之先河,引发了中国电视媒介在表达形式和表达内容等方面的重大变革。“春晚”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它既是电视这一大众传播媒介特有的产物,又是一种特殊的媒介文化现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