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用批评转化后进生

来源 :课外语文·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b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攻坚阶段,优等生和后进生并存。如何将后进生尽可能地转化为优等生,确实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多年的教育实践,从批评的原则和方法的角度,探讨后进生转化的教育策略。
  【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批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批评,指通过指出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使学生认识到自己过错的严重性和危害性,从而加以改正的一种教育手段。一般来说,接受批评的多为后进生,由于他们自制力差,意志脆弱,犯错较多,挨得批评自然多些。教师批评这些学生时,如果不讲究原则,不注意方法,不仅收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反而还会使他们产生对抗情绪,铸造逆反心理,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
  批评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要想达到良好效果必须把握正确的原则,采用合适的方法,不能搞“一刀切”。
  一、准确把握批评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批评的目的是诚恳地指出学生的所犯错误,使其悔改,让他扬长避短,更快进步,而不是教师显权威、泄怒气、镇学生。
  2.客观性原则
  批评是一种施教手段,是带有很大主观性的一种行为,但运用时一定要讲究实事求是,适时适度。切忌三点: ⑴ 未经详细调查,偏听偏信,或无中生有; ⑵ 加重错误的性质,把“芝麻”说成“西瓜”;⑶ 扩大批评的范围,“翻旧账”、“揭老底”。
  3.情感性原则
  批评,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宗旨,对学生要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4.艺术性原则
  实施批评要巧妙,要根据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學生,区别不同的错误,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方法。
  二、巧妙采用批评的方法
  批评要想达到预期效果,采用合适的方式、方法至关重要。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错误,选择的批评方法也不相同,要因地、因时、因人、因事而宜。笔者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种方法,效果较好:
  1.和风细雨——谈心式批评。学生犯了错,遭受批评就难免,他们心里本来就恐惧,如果老师大动肝火,粗暴数落,甚至讽刺挖苦,拳打脚踢,就会使学生更加不敢承认错误,甚至抵抗老师。这就要求教师要心平气和地加以开导,批评要做到以下“四心”:观察学生要细心,分析错误要诚心,开导启发要耐心,帮助改进要热心。这种谈心式批评,学生口服心服,能自觉知错改错。
  2.角色换位——自调式批评。学生犯了错,教师不直接批评,可以另辟蹊径,调换角色,反客为主,即告诉学生,假如你为教师,你对此事怎样看待,打算如何处理,这样,让学生调个角色,换个角度,去认识问题,去做自我批评,往往会收到自悟自省、自教自改、不攻自破的良好教育效果。
  3.身先士卒——感染式批评。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学深为师,品正为范”。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首先做到。有的学生因贪玩常迟到,教师就应做到稍稍提前进班;有的学生作业潦草应付,教师在讲课时,板书就要科学规范,书写要工整美观,做到一丝不苟;早操中有的学生边跑边说,松松散散,教师就应跟操,和学生一起跑;劳动时有的学生拈轻怕重,甚至不愿干,教师就应不怕脏累,不仅做指挥员,更应做战斗员,带头和学生一起干活,同甘共苦 …… 学生看到老师都事事作表率,谁还甘愿落后。“润物细无声”,以身教代言教,用批评代示范,看似无声胜有声。
  4.隐姓埋名——间接式批评。有些学生自尊心极强,犯了错误,本身就内疚,又害怕被当众点名,失了面子,伤了自尊。这时教师就可以采取不点名的方式旁敲侧击地进行批评,用“有的同学”代替具体姓名,把他所犯的错误公之于众,让大家引以为戒。这样做,既批评了犯错误的学生,又维护了学生自尊,一箭双雕,何乐不为?若采用点名批评的方式,很可能会引起“正面冲突”或是“局部战争”,使师生关系紧张对立。
  5.冷热结合——自省式批评。当后进生犯了错但又一时转不过弯来,如果这时老师执意要跟他摆理,必将出现硬碰硬的场面。最好的办法是把矛盾“冷冻”起来,这一过程,既是学生自责、自律的过程,也是老师想办法的过程,达到不教而教的目的。
  6.扬长避短——鼓励式批评。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学生一旦有进步,能够得到老师及时、中肯而饱满热情的评价,哪怕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期待的眼神,一个亲切的手势,都会让他们感到无限温暖,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老师在对差生进行评价时,要善于发现差生的闪光点,学生的丁点儿优点都不要放过,对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进行充分肯定,在交流和沟通中,不断肯定后进生新的行为模式和进步表现。这样在交流中,后进生就会从教育者那里吸取力量,他们会对自己有信心,愿意为成功而进行努力。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总之,批评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还是一门教育艺术,教师要细心观察,潜心研究,要准确把握批评原则,善于抓住批评时机,巧妙运用批评方法,真正起到既批评又教育的双重作用。让我们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后进生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积极探索新方法和技巧,努力加强对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吧!
  (编辑:龙贤东)
其他文献
【摘 要】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笔者结合亲身教学实际,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作文教学;语文;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视,手段和方法各有千秋,但取得的效果并不随人所愿。在教学中发现由于种种原因,大多数学生怕写作文,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学生苦于没有东西写
“标准答案”是教学评价的重要依据,关注并研究“标准答案”成了一些教师教学成功的“秘笈”,甚至有教学能手依据“标准答案”琢磨出阅读教学的程式化的解题思路。“标准答案”对于其他学科评价来说也许是比较科学的,然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依据某一种所谓的“标准”来组织教学和评价,却不能不说是一大悲哀。  —、 问题提出的现实依据  近日报载:标准答案贻害不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曹旭发表在报纸上的—篇散文,被某名
每天早晨六点,准点出发去学校;晚上九点半左右放学,在车上或是叽里呱啦地与接她的家人讲述各类开心事,或是因为不开心而哇哇大哭……这就是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嘉兴一中)高二学生罗悦的日常轨迹。  你绝对想不到,这个戴着大框眼镜、皮肤白皙的小女孩喜欢的竟然是在电脑上敲代码,向往的职业是成为一名大数据工作者。为了实现心中的愿景,她也为此努力着。  不爱游戏 偏爱编程  罗悦的爸爸是计算机应用专业出
很多人喝完瓶装矿泉水、饮料后,会将空塑料瓶随意丢弃,不仅浪费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废旧塑料瓶能用来做些什么呢?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究。  一、探究目的  1.讓同学们认识到科学实验并不一定需要很专业的设备或材料,利用生活中的常见物品也能完成。  2.让同学们意识到资源回收利用有着重大的意义。  3.提高同学们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创新能力、实验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  二、探究步骤  1.确定课题,收
【摘 要】一篇课文的课时本体性目标的设计,应是教者在根据新课程标准中学段相应的本体性目标与单元的本体性目标,再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研制,突出语文的本体性。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本体性目标;研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碼】A  本体性教学目标是本体性教学内容的灵魂。本体性教学目标决定着课堂教学预设的内容、方向、策略及结果评估等方面,直接关系到本体性课堂教学的效果和
语文新课改高举“人文性”的大旗,犹如给语文课程注入一股源头活水,这一理念迅速渗透到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确实让语文课堂起了很大的变化,但同时又给语文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以作文教学而论,伪“文化散文”泛滥,主题沉重,语言老辣,由此又带来程式化、内容苍白等弊病。本人认为,这一切很大程度上是由“人文性”而演化为“成人化”的后果。  其实,这种情况,有识之士早已指出过。著名作家王蒙在第四界全国新概念作文
【摘 要】 在现实教学中,常会碰到教师就某一问题执著发问、学生苦思无果、师生双方非常纠结之状况,要规避这一教学问题,教师须提高利用课外资源辅助教学之意识,据课外材料的相关相似性,构建对接点,突破学生思考障碍,达到以他山之石攻玉的效果。  【关键词】 课外辅助;教学资源;建构;文本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上海著名特级教师卢元的名课《过秦论》,就开篇几句文气、铺陈、排比手法
【摘要】一提到教学,教师立即会想起“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良训。在教学中,往往把自己摆在导演的位置上,将学生置于演员的层次上,因而形成“导”控制“演”、“导”而后“演”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教学师;教学模式;感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正确捕捉、领悟作者熔铸在作品中的情和意,引导学生以读传情,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内容的意境,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用自己的真情实感去体会文学作品的真谛。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交流;语文生命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A  回顾总结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总感觉语文学科的学习比其他学科显得枯燥无味、学生不愿学,原因是传统的语文课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强调从幼儿时期进行严格的行为训练,无论是几千年前《弟子规》、《三字经》等蒙学读物中的谆谆告诫,还是如今从幼儿园开始到中学为止所设置的面面俱到的常规,无不体现了“桑树从小育”、“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人性假设。事实上,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的纪律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但令人疑惑的是,进入大学后,这些“成果”便往往被不同程度地消解。中小学反复强调的规则到了大学似乎并没有成为理所当然的“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