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是国学大师

来源 :视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去常熟出差,记者采访我,问我是不是很高兴看到国学的复兴。我说一点也不高兴。真正的国学没有办法复兴,而且也没有复兴的必要。讲国学复兴的人,有两种,一种打着这个旗号赚钱,一种是国学不复兴他就跟不上时代了,哭着闹着要国学复兴。
  为什么国学没有办法复兴呢?因为时代不一样。比方说,在王维的时代,你一首五言绝句写得好就可以名动天下。那个时候还没有互联网,连飞机都没有,但是文字就可以有这个魔力。没有谁比诗人更是明星。今天呢?你诗写得再好也不可能成为王维,光有诗不行,可能需要你是个脑瘫,是个农村妇女,总之要具备一些完全在写诗之外的亮点,然后,运气好到碰到有人推你。
  《诗刊》编辑彭敏,有一天做微信公众号,把余秀华早已公开发表但没人看的诗歌重新编辑了一下,想了想,改改标题,把“脑瘫”放到标题里,就火了。彭敏跟我说,他完整见证了一个人从默默无闻到爆红的过程。
  在这个时代,写诗的不可能比写时评的红,写时评的不可能比写小说的红,写小说的不可能比写剧本的红,写剧本的不可能比当导演的红,当导演的不可能比演员和唱歌的红。所以,真的有大才华,在这个时代应该去拍电影,写诗就浪费了。
  这里头的东西说来话长。李商隐不是大才吗?可惜他生在晚唐,如果他和李白杜甫换个年代,诗仙诗圣的称呼落在谁头上还不好说。为什么历来评诗的人,都说盛唐是巅峰,中唐就稍逊,晚唐就愈加不行了呢?难道一个时代的诗人整体才华和智商比起上一个时代有大的滑坡?当然不是。因为盛唐是开创和集大成,中唐是守成,晚唐是求变。盛唐人可以在陇上耕种,晚唐人只能在自家屋后的厕所旁边垦出一小块地。贾岛姚合不是功夫不逮,只是盛唐人把大块工作做完了,只剩下细处给他们用功。杜甫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后人发现格律诗能达到的高处王维、李白、王昌龄等都达到了,走到头了,唯有杜甫指出的路还能继续走下去,还有深耕的余地,可能走到别有洞天的地方。还有人把贾岛的画像供起来天天焚香礼拜学写诗,写出的诗却没几个人记得。
  錢钟书认为清诗逊于宋诗,宋诗逊于唐诗,龚鹏程认为清诗不逊唐宋,其间差异很值得玩味。汪辟疆说,陈散原算得上杜甫以来第二人,超过黄山谷。他的讲法不无理由,但论影响力,陈散原肯定无法和黄山谷比。所以,一定要搞明白时代的差异,才知道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何等意义。
  王维在盛唐什么地位呢?就好比今天鹿晗的地位,全民偶像。而且他还要超过鹿晗,因为鹿晗是红一时,王维是红一辈子。那个时候,写诗是最正宗的消遣方式,比今天看电影追美剧听演唱会加起来还要流行。那时候写小说是非主流,最大牌的偶像都在诗人群体里。今天写诗、写散文的群体,整体被边缘化了。
  我先前还以为,会写两首诗,读过《西游记》《红楼梦》就算有文化了。这个时代文化不是这么定义的。因此,就知道为什么国学不可能复兴。问问那些读经班的人,知不知道戴震?戴震不是某个国学培训学校的校长。他们不知道戴震,他们知道马震,因为范冰冰。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国学不是让小孩穿得跟演古装戏似的抱一本《弟子规》摇头晃脑,也不是让上千孩子在操场里给父母洗脚。孔子不赞成穿成那样子,孔子以前的古人戴的是麻冕,缁布帽子,孔子的时代变了,戴丝帽子,孔子说这样更好,挺节约。
  读古人的东西,目的是明理,领会古人的精神。明理在今天,不一定非要通过读古书去实现。这个道理古人就讲过,你去读颜习斋,发现他讲的就是没必要多啃古籍。朱熹也说过:“借经以通乎理耳,理得则无俟乎经。”
  那为什么很多人认为一定得读古书才能明理呢?两种情况,一种是他自己没搞清楚古人真正重要的地方是什么。另一种是,他读古书不是用来明理,是用来装点门面,显得自己有文化,好跑出去忽悠人。很多人喜欢跟人讲《易经》,什么亢龙有悔见龙在田,讲得天花乱坠唾沫横飞。你问他“樽酒簋贰”什么意思,他想了想,说到簋街上喝两盅。
  高校也爱和外面的机构合作开国学班,国学班讲什么呢?讲《周易》、老庄,还有《孙子兵法》,和企业管理联系到一起。我没见过古人哪本注疏里讲过企业管理。为什么爱讲《周易》呢?《周易》神秘,一般人不懂,就好拿出去装。不过,从《周易》里基本学不到什么。朱熹说:“《易》,非学者之急务也。某平生也费了些精神理会《易》与《诗》,然其得力则未若《语》《孟》之多也。《易》与《诗》中所得,似鸡肋焉。”
  那为什么古人那么看重《周易》,那么多人给《周易》做注解呢?他们很多人并不是从《周易》里学到了多少东西,而是借《周易》把自己的三观和对世界的理解表达出来。程伊川和王船山,都是讲《周易》的好手。有时候,你直接讲一层道理,别人不信,或者以为肤浅。你借着《周易》讲,说这是《周易》说的,别人就信了。说白了,很多东西不神秘。
  但不神秘就有一个问题。很多人越是神秘的东西,他越信,不神秘他就不信了。我读研的两年看《周易》比较多,就经常有人找我算卦:你算算我今年能不能结婚?——这事《周易》管不了。你老老实实告诉她,她觉得你不懂。
  去年秋天,一家企业请我讲国学。中午吃饭,他们说,王老师下午讲讲国学里的酒文化吧——酒桌上怎样才能让别人多喝?中国酒文化博大精深,国学里肯定有这方面的学问。我说,国学要是研究这个的,你们都是国学大师。
  (田欣摘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唧唧复唧唧》)
其他文献
南宫敬叔做了孔子的弟子以后,曾向鲁昭公建议派他和孔子一块到周的京城洛阳去观光。鲁昭公答应了,便给他们一辆车子、两匹马,还派了一个仆人,打发他们到洛阳去。  好学的孔子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因为历史悠久的京城洛阳有丰富的文化宝藏,而且大思想家老子也在那里。老子这时担任保管文物的工作,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馆长或历史博物院院长。  老子听说孔子来了,便套上车,到郊外去迎接,又叫他的僮仆把路打扫干净。孔子
这个故事是母亲讲给我听的。不知是什么触动了她,大概是那天餐桌上有一盘炒南瓜。  这种食物触动了母亲的记忆按钮与倾诉欲望。  故事发生时,母亲只有七岁。她前面有两个姐姐,下面有三个弟弟。  我的两个姨妈都上了学,母亲虽也到了上学年龄,却不得不在家帮着外婆做家务,带弟弟。  说到南瓜,虽然是菜,但也可以当粮食,掺在米饭或粥里,尤其在農闲之时饥馑之年。因此,每户人家都会种很多南瓜。它们成熟时,一个个硕大
我最近在看《如懿传》,我儿子走过来,站在边上看了一会,问我:“爸,你看的这是什么?”  我:“《如懿传》,一个女人当皇后的故事。”  我儿子:“她姓如?”  我:“不是,她姓乌拉那拉,名字叫如懿。”  我儿子:“姓什么拉?姓四个字?”  我:“对,乌拉那拉,是个满族姓氏。满族姓氏跟汉族不一样,比如皇上就姓爱新觉罗。”  我儿子:“爸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耳熟,我好像也听过。”  我:“真的吗?你听的姓
李亚鹏1971年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矿区。他18岁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最初获得最广泛认知是在1998年。电视剧《将爱情进行到底》在央视播出,主演李亚鹏也因此成为偶像。  2006年5月,李亚鹏与王菲的女儿李嫣出生。孩子患有先天性唇腭裂。王菲怀着她五个月时,已查出先天病症。二人最初小心翼翼守护这个秘密,如同日后小心保护女儿。李嫣一度在公众视线之外,直到几年前,才由李亚鹏和王菲发了一些照片。  三
我的大都市里一片黑——夜。  我从昏沉的屋里走上——街。  人们想的是:妻,女——  而我只记得一个字:夜。  为我扫街的是七月的——风。  谁家窗口隐约传来音乐——声。  啊,通宵吹到天明吧——风,  透过薄薄胸壁吹进我——胸。  一棵黑楊树。窗内是灯——火,  钟楼上钟声,手里小花——朵,  脚步啊,并没跟随哪一——个,  我是个影子,其实没有——我。  金灿灿念珠似的一串——灯,  夜的树叶
喧闹的蝉鸣也盛期将逝了吧?从七月中下旬开始,蝉气势夺人地鸣叫,到了八月里更像决堤般嘈杂、吵人,进入九月后势头慢慢减弱,不久蝉鸣便被秋虫的鸣声所取代。这种虚幻、无常大概与日本人的精神非常契合,成了夏日里不可或缺的一景。  不过在北美和欧洲北部,几乎没有蝉栖息,所以谈起与蝉相关的话题,这种“风物诗”的感觉也很难传达给对方。若是日本的电视剧,夏天的场景总能听到蝉鸣,借以表现季节,但出口到海外,听说会把蝉
自圣马丁广场群众大会以后,我的生活便不属于个人了。直到1990年6月第二轮选举之后我离开秘鲁,才重新享受私生活的快乐,这是我渴望已久的(甚至可以说,英国吸引我的地方是那里谁也不干涉谁的生活,人人都像幽灵一样)。自那次大会以后,我在巴兰科街上的家无论白天、黑夜时时刻刻有人来访,开会的,采访的,起草文件的,或者排队等候跟我、跟帕特丽西婭或者跟阿尔瓦罗谈话的。房间里、走廊上、楼梯旁总是有男男女女占据着,
導演:闫飞 彭大魔  主演:沈腾 宋芸桦 张一鸣 张晨光 常远 魏翔  西虹市丙级球队大翔队的守门员王多鱼(沈腾饰)因比赛失利被教练开除,一筹莫展之际王多鱼突然收到神秘人士金老板(张晨光饰)的邀请,被告知自己竟然是保险大亨王老太爷(李立群饰)的唯一继承人,遗产高达百亿!但是王老太爷给出了一个非常奇葩的条件,那就是要求王多鱼在一个月内花光十亿,还不能告诉身边人,否则失去继承权。王多鱼毫不犹豫签下了“
有几段无名无姓的聊天记录莫名其妙火了起来。在上海,一个月薪15000元的外卖小哥被月薪只有4000元的女友嫌弃了。女孩反复说:“父母问我男朋友是做什么的,我都不敢说。”  有几家媒体发表评论,对这个女孩提出了批评,还一本正经分析了“谁配不上谁”的问题。男孩勤劳、收入高,女孩只有4000块,还公主病,这样的比较似乎再简单不过了。  但是,问题的关键并不在这里。女孩的不断“挖苦讽刺”,其实很有道理:“
還没临完《芥子园画谱》,小学就过去了。  我儿时的玩伴,多是图画里的人物:三头六臂的哪吒,七十二变的美猴王,手挥双锤的小将军岳云——儿童的世界真假不分,一半是现实,一半是幻象,仿佛一觉醒来便已脱胎换骨,变为莲藕身,花果山水帘洞就在不远的山里,在正午,转过哪个山脚,沿路走下去,就到了宋朝。  一天天长大,连环画里的古代世界日渐隔膜,唯溪边野花、田间草虫、屋后篱笆外的青山、山上的白云、雨中的树才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