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美学原理,增强教学引力,提高课堂质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德育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特点,从美学角度入手,展示德育课教学的独特魅力,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主题词: 美学角度 吸引力 课堂教学质量
  
  德育课,是德育、智育、美育的结晶,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新形势下,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吸引力,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做新的思考和探索。依据美学原则、渗透美学原理,使德育课教学具有较强的吸引力,提高德育课的教学质量,无疑是一种新的视角和新的探索,值得同行们关注。
  
  一、 挖掘教材美学内容,强化德育功能
  
  中职德育学科的自身特点决定其内容抽象性强,形象性不足。如果教师本身没有较好的审美素养,不具有对教材抽象的理论进行审美加工和形象化的能力,在教学中从抽象到抽象,从理论到理论,就讲不出形象,讲不出滋味,讲不出美感来。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依据教材中美的内容,努力将抽象的理论进行审美意义上的形象化,从而达到理性思维和形象美的统一的目的。
  (一)精心筛选美学内容的材料。
  美的形态分为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自然美是指山水、田野、海洋、花草树木、日月星空之美。社会美是指社会领域中的美,它包括实践活动的美、劳动产品的美、社会风尚的美、生活环境的美等,其核心是社会主体——人自身的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仪表美。艺术美是一切艺术作品中所具有的美,它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进行创造的产物,是社会生活的集中概括和形象性的反映。当今世界,美的事、美的人、美的文学作品比比皆是、灿若繁星,真可谓美不胜收。与德育课教学内容有内在联系的材料,从古到今、从中国到外国,十分丰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千姿百态、五彩缤纷的自然美,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人类勤劳勇敢、顽强不屈地发展生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先进阶级不畏强暴、不怕困难、浴血奋战,为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赢得自由解放而斗争;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革命和新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更是波澜壮阔、气势恢宏,既艰难曲折,又多姿多彩,具有使人激动,催人奋进的巨大力量,这种推动社会进步,追求社会美好理想的崇高美,是进行德育教育不可缺少的材料。在引导学生行为方面,充分利用英雄美的感召力和榜样的作用,效果更佳,能充分展示社会风尚美和道德美。此外,为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如诗词、绘画、寓言、文学艺术形象等,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和宝贵的生活经验,能给人以智慧和美感,在教学中适当地挖掘利用,发挥其审美作用,可以使教学充满乐趣,更具说服力和吸引力。
  (二)德育课教学应努力突破教材内容抽象的局限,使学生的思维在生动、形象的内容基础上被调动起来。
  因为学生接受知识往往是从具体形象开始的,他们容易对具体可感的生动形象产生美感。如喜欢色彩鲜明的图画,喜欢节奏感强烈的乐曲,喜欢对比反差较大的形象等。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意学生的这一审美心理特点,注意挖掘和选用教科书、教学材料及现实生活中美的内容。这些内容,会比抽象的说教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应根据教材特点,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形式美的感受中,激发兴致,诱发美感,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教学方法的单调重复、千篇一律,会破坏教材内容的指向性,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教学方法必须适应学生追求多样性、新奇性的审美心理的需要,要灵活多样,不断变化,及时为学生提供新鲜感觉,时而穿插启发提问,时而用直观教具加以演示,时而组织活泼热烈的讨论,时而进行饶有趣味的对话,时而讲诙谐幽默的故事……从而使学生在美的感受中保持最佳状态,唤起强烈的寻奥探秘的求知欲望。
  
  二、展示仪表美,发挥教学的示范性
  
  师生关系在德育学科中较之其他学科(除艺术体育外)有更大的美育价值。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认知、审美对象的教师、教材、教学环境、教学手段等各项因素中,教师的形象占美感效应的首位。
  (一)教师是传道者的形象。
  这必然要求教师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无限热爱教育事业并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德育课教师精湛的理论、高尚的理想道德、忘我的工作热情能令学生肃然起敬,产生强烈美感效应,“亲其师而信其道”,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二)教师是解惑者的形象。
  德育教师还需具备其他学科和广博的社会知识,了解国际、国内形势,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知识,理解教育对象的意识冲突,善于选择时机妥善解决矛盾,同时还要在复杂多变的教学过程中,展现教学机智。
  (三)教师是授业者的形象。
  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洞察能力。这里包含着教师所付出的多少艰辛劳动和无私奉献精神,教师只有刻意求新,不断探索,立足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开拓自己真正的事业。
  (四)教师是示范者的形象。
  学生对德育教师更是“听其言、观其行”,那些言行一致、内外相符,能成为学生行为楷模的教师才具有真实的美感。由于德育教师所处的特殊地位,学生在对教师的审美要求上比较注重于理性和内在的精神品质,而不是浅薄的表现。因此,德育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是否端庄大方,态度是否和蔼可亲、真挚热情,处事是否民主宽容、富有分寸,要透露出时代和朝气蓬勃的精神气质,使学生感到真诚可学。如教师的着装应该质朴大方,富有文化涵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必须优雅得体,潇洒大方,教师的语言、眼神、表情等都应该是道德崇高与和谐的象征等。马卡连柯说:“从口袋掏出揉皱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当教师的资格了”,因为“教师是孩子们的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所以教师要对动作、语言艺术、板书艺术、授课艺术、教学机制进行较为细致的研究。教师都有自己的人格与个性,而根据年龄、性别、身体、气质特征讲求情境性和创造性的结合,会更显其独有的魅力。
  
  三、巧用多媒体独特魅力,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德育学科理论性、综合性很强,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天文地理、自然、人文、社会、历史等诸多方面,简直包罗万象。利用多媒体教学能最大程度地展现、还原教材中美的世界和美的魅力。具体说,利用多媒体在德育课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具有以下优点。
  (一)感性直观。
  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就是运用自身丰富的图文资料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直观化、形象化。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在德育课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利用文字、实物、声音、图像、动画乃至网络等各种媒体材料的有机组合,能把人们不易观察和亲身经历的事直观、生动地再现出来,从而解决德育课教学中抽象与具体的矛盾,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
  (二)生动趣味。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根据需要选用漫画、flash动画、影视片段等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生动、饶有趣味,引人入胜,能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达到传统教学手段达不到的特殊效果,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德育课教学的质量。
  (三)渲染情感。
  实施美育就要融情于教,以情育人。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把音乐和影视片段引入课堂,在渲染情感、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中有独到的功效。优美的音乐和精彩的影视片段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影响青少年心灵的重要手段。其精美的歌词、悠扬的旋律、多变的节奏及优美的影视场景,能给学生以强烈的情绪感染和视觉冲击,激起他们的情感波澜,同时,恰到好处地选用音乐和影视片段,还可以烘托出课堂的审美高潮。通过审美,学生将艺术情感与个人情感联系起来,产生积极情感体验。在积极的情感刺激下,学生会感到舒心和满意,感到学习、生活的价值,产生与德育目标同向的内在驱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课件设计时要做到科学化和艺术化,一方面,要能正确把握结构的清晰脉络,做到基本内容的分解或组合正确无误,为有关的知识内容选配或创制的视觉符号、图形、动画、电影等媒体也应是准确无误的。另一方面,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进行恰当的艺术性创造,同时屏幕的背景颜色和布局,文字的字体、字型、位置和色彩、图像、动画和录像的艺术质量和制作质量,按钮和提示文字都要同整个课件的风格相一致。
  目前,在中职德育课教学中,教师普遍感到教学中的困难和疑惑,但只要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的爱美、审美和创美的心理要求,依据美学原理,挖掘学科内在美育功能,那么,德育课教学就能极大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到知识,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刘金书.拨响政治课教学节奏美的琴弦.思想政治课教学,(11).
  [2]蒋若楠.语文美育在情感体验中开始.职业教育,(17).
其他文献
高新技术发展对语言的影响是巨大的 ,当今文学修辞手法在科技英语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文体交错使科学与艺术融合在一起。科技翻译中如何使科学与美并存也成为人们探讨的新课题
针对微波合成的特点,对合成的粉进行了电性能测试,并对影响电性能的几个影响因素:合成温度、配比、粒度、比表面和Jahn-Te1ler形变进行了讨论.700~800℃是微波合成LixMn2O4的
Fe-Mn-Si合金的形状记忆效应来源于马氏体相变,而马工体相变则通过奥氏体内形成每隔一层{111}面上的堆垛层错来完成。与层错能相关的层错几率可能控制马氏体的相变机制。本文根据Warren的衍射理论
摘 要: 做好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是当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就业观上存在的误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对当前大学生走出就业观误区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就业观 误区 引导措施    随着高校招生的不断扩大,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存在的问题,大学生应当做好参加竞争的准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我们长期从事
摘 要: 有效地开发与利用青年教师人力资源是地方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地方高校应树立现代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全面规划和落实教师在职培训,建立有效激励机制,充分发掘教师的潜能,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使教师的劳动能力得以合理利用。  关键词: 地方高校 青年教师人力资源 开发与利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已经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各高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和发展战略,是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必然选择。本文简要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目标及原则,分析了制约山东省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实现山东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对策
目的探讨体外快速培养犬口腔黏膜上皮细胞(OMECs)及其与猪小肠黏膜下层(SIS)体外复合培养的方法,为组织工程化黏膜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法,于6%胎牛血清的上皮细
经过14年的价格改革,我国的建材价格结构有了较大的调整。目前,在建材产治中除统配水泥和指定企业的航空玻璃执行国家指导价格外,其余产品已全部下放给企业定价,建材市场呈现
2月27日至3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约请西藏的同志在京召开了西藏工作座谈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继1980年3月中央召开的西藏工作座谈会之后,又一次专门研究西藏工作
期刊
教育督导是教育行政管理体制中的一部分,也是各国政府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的不同,各国的督导目的、方式、职能等方面也不相同。本文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