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好话暖三冬,一件好事暖一生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21972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是将军,也是战士;
  他,是医生,也是艺术家;
  他用手术刀为患者解除病痛;
  他用书画笔为患者圆康复之梦;
  他用创新和爱心,感动了患者,也感动了上海!
  他,就是中国著名血管外科专家、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景在平教授。
  “景教授的爱心,为我带来了新生!”
  70多岁杨阿姨因不明原因反复晕厥被确诊为主动脉瓣重度狭窄。医生告诉她,唯有尽快做手术,把病变的瓣膜换掉,才能避免发生猝死。原本已非常虚弱的杨阿姨听说要做开胸的大手术,当即就拒绝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杨阿姨的儿子在报纸上介绍微创治疗主动脉瓣狭窄的文章,感觉看到了希望,立即陪着母亲去长海医院向景教授求助。景教授告诉杨阿姨,她有手术指征,但由于做这个手术需要30万元,他需要时间去筹集善款,等筹到了善款,就为杨阿姨做手术。2015年12月5日,杨阿姨终于等到了手术的这一天。术后一周,杨阿姨顺利出院了。如今的杨阿姨不仅生活完全自理,做起家务来也毫无压力,与术前极度虚弱、气若游丝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杨阿姨说,如果没有景教授,她或许早就不在了……
  景教授告诉记者,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老年人容易罹患的心脏瓣膜病,也是一种极易发生猝死的凶险疾病,严重患者一年猝死率为50%。过去,治疗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必须实施开胸手术。这种手术创伤大、风险高、死亡率也很高。2011年5月,他实施了国内首例“球扩式”主动脉瓣微创置换术。这种手术的最大优势就是不开胸、心脏不停跳,只需在患者大腿穿刺,将一个可折叠的支架型主动脉瓣通过输送管道送至病变主动脉瓣处,随后将球囊打开并固定支架型主动脉瓣,即可取代病变主动脉瓣开始工作,特别适合无法耐受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然而,昂贵的手术费用却阻挡了一部分患者的求生之路。景教授说,他个人的最大爱好就是创作书画。自2012年起,他举办了多次“景在平爱心书画展”筹集善款,迄今总计筹得善款500余万元,为18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免费实施了爱心手术。景教授说,他今后将继续把爱心手术做下去,用爱心和创新,为患者圆康复之梦。
  2014年底,景教授因爱心救治主动脉瓣狭窄病患荣膺“第四届感动上海十大人物”。上海市委书记韩正同志在接见景教授时说:“您的技术创新和书画爱心感动了上海人民,也感动了我,我给您敬个礼!”
  景教授,感谢您又一次救了我!
  49岁的刘先生来自浙江,一年半前体检时被偶然发现主动脉上有一个动脉瘤。当地医院的医生告诉他,这个主动脉瘤必须马上处理,否则一旦瘤体破裂,性命堪忧。经多方打听,刘先生了解到长海医院血管外科景在平教授擅长用微创的方法治疗主动脉瘤,便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上海,向景教授求助。景教授在了解了刘先生的病情以后,立即安排他住院,并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他实施了微创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用支架隔绝了动脉瘤,“拆除”了刘先生体内的这个“定时炸弹”。术后一周,刘先生便出院了。术后,刘先生恢复得不错,按时服药、定期复诊。半年前,刘先生在上班时出现了一次黑蒙(眼前发黑),他很担心是不是支架出了问题,连忙感到长海医院找景教授咨询。经仔细检查,景教授排除了刘先生的黑蒙是由于主动脉支架问题导致,建议刘先生去眼科看看。考虑到刘先生不是本地人,来上海一趟不容易,如果当天看不了眼科,就要在上海住宿一晚,费时费钱。于是,景教授主动帮刘先生联系了长海医院眼科主任白教授,让他当天就能看完病,然后直接回家。刘先生感动不已,自己与景教授素昧平生,只是景教授千千万万个患者中的一个,而景教授不仅救了他的命,还主动为他联系其他科室的专家,帮他节省时间和费用,实在是难得的好医生!今天,刘先生又遇到了麻烦:在最近的一次例行复查中,他的血管磁共振片提示某根血管重度狭窄!拿到报告以后,刘先生顿时懵了,感觉自己又“大难临头”了。正巧当天有景教授的门诊,他便直接挂了号,惴惴不安地等待“最后判决”。景教授在仔细读片后告诉刘先生,他的支架完好无损,没有什么问题。至于报告中提示的某根血管“重度狭窄”,其实并不是真的狭窄,而是支架把病变血管撑大了,支架远端的血管看起来比较窄而已,血管实际上是通畅的。见刘先生将信将疑,景教授特意让学生把刘先生的片子“调出来”,直接指着电脑上的图像为刘先生做详细解释。渐渐地,刘先生紧锁的眉头舒展开了,长吁了一口气。“景教授,您真是又一次救了我啊!今天早上拿到这个报告,我感觉天都要塌了,连早饭也吃不下了。我才50岁不到,如果血管再堵塞,我就真的完了!幸好今天您看门诊,否则我真的要被吓死了。这下好了,压在我心里的大石头总算落了地!”
  “你看,血管是通的,不必担心!”
  “从来没有医生这么认真地听我讲话,要是早点遇到您就好了!”
  69岁的张老伯是一个“老病号”,半年前因冠状动脉前降支狭窄90%而做过一次支架植入手术。不料,手术并没有改善他的不适症状,尽管吃了不少药,但胸闷、胸痛症状仍不时发作。张老伯说,他去过好几家医院,医生也给他开了不少药,但就是不见好转。前几天,他在电台里听到了景教授爱心救助患者的故事,非常感动,希望精于血管病治疗的景教授能救救他。
  接过张老伯递过来的厚厚一沓病历和检查报告,景教授发现,张老伯的全身血管几乎都有问题,颈动脉、肾动脉、下肢动脉、冠状动脉都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再看他的诊治过程,能用的药、能做的检查和治疗,也几乎都做过了。
  在景教授翻阅病历的同时,张老伯向景教授详细介绍了近半年来他的痛苦就医经历:去年年底,张老伯因胸闷、胸痛被送到某三甲医院急救,医生怀疑是冠心病,将他收治入院。入院后,医生为他做了冠脉造影,因发现一根血管不好,就为他植入了一枚支架。张老伯以为,装了支架以后,病就会好起来,谁知胸闷、胸痛症状一点都没有缓解,仍时不时发作。后来,张老伯去了另外一家医院就诊,挂了特需门诊号,专家告诉他,他的不适症状可能是血管痉挛引起的,考虑到他病情较重,便将他收入了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期间,张老伯的胸痛症状仍反复发作,未见明显改善。后来,医生增加了硝酸酯类药物的用量,张老伯才感觉病情略有好转。出院以后,为了避免发病,张老伯成了“重点保护对象”,什么事都不做,连倒杯水都由家人代劳。然而好景不长,当听说“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多吃,多吃会耐药”以后,张老伯把硝酸酯类药减了量,不料没过两天,病情又加重了。现在,张老伯又把药量加上去了,但胸痛还是反复发作,他和家人都焦虑万分。   就这样,张老伯把自己的就医过程完完整整地讲了一遍,景教授也静静地倾听了20分钟以上。还未等景老开口,陪在一旁的张老伯的儿子情不自禁地感慨道:“我们走了很多家医院、看了那么多医生,能耐心听患者讲述病情的,景教授是第一个!”而更让张老伯和家属们惊讶的是,景教授开出的处方,竟是如此与众不同:不是继续加药,而要尽可能减药;不再继续做检查,而是不再做检查;不再过度依赖药物和医生“救命”,而要学会“自己救自己”!
  景老告诉张老伯,他目前的用药方案都是合理的,不需要再加药,也不需要再做更多检查。在适当时候,还可以减药。张老伯的当务之急,不是吃药,而是要努力调整心态、改变生活方式。
  “不要整天窝在家里,要亲近大自然。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约上几个老朋友外出散散步、打打太极拳。在家不要整天看电视,可以听听舒缓的音乐,但不要打牌、打麻将。你会不会写书法、画画?没事的时候写写画画也挺好!” 景教授笑着对张老伯说。
  “我平时就是看看电视,不打麻将的,以后要多听听音乐。自从生病以后,我就基本不出门了,以后要多出去走走。太极拳我不会打,得重新学了。书法我不会,手抖了,写不好,哈哈!”张老伯受到景教授风趣幽默话语的感染,一改之前焦虑的样子,轻松了不少。
  紧接着,景教授又笑着对张老伯的老伴说:“你也不能太‘宠’他了,一杯水都不让他自己倒!今后,家务分给他干!”这下,整个诊室里的人都被逗笑了。原本一肚子怨气、一脸紧张的张老伯夫妇,也开心地笑了。张老伯还笑着说:“以前家务全是我干的,现在都是她做,辛苦她了!”
  经过一番愉快的交流之后,张老伯一行高高兴兴地离开了,虽然景老没有开一粒药。
  “高!”站在一旁的记者在心里暗暗叫绝:“在景教授看似玩笑的话语中,其实蕴涵着很多对张老伯有益的治疗理念。在谈笑间,景教授已经为张老伯及其家人成功进行了一次心理治疗!”
  景老告诉记者,对于张老伯这种多血管病变的患者,医生所能做的,其实并不是太多。这也是为什么,他看过很多专家、做过很多检查,病情仍未明显好转的原因所在。当医生面对这类患者时,就需要有创新的治疗理念,不要重新回到检查、治疗、再检查、再治疗的老路上。他给张老伯的这张特殊“处方”,或能帮助张老伯走出“药越吃越多、病越治越重”的恶性循环。
  “你吃的药、做的检查已经够多了,现在要争取减药,而不是继续加药!”
  专家简介
  景在平
  著名血管外科专家,“感动上海十大人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血管系统疾病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军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中国医师协会腔内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军血管外科学组组长,中央保健委及中央军委保健委持证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擅长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心脏主动脉瓣膜狭窄的微创腔内治疗。
其他文献
糖尿病作为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防治的关键是病人自己。饮食治疗、运动治疗、合理用药、血糖监测、心理和教育被称为糖尿病管理的“五驾马车”,其中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血糖监测的结果可以反映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帮助医生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但是,目前部分糖尿病患者缺乏进行血糖监测的意识。2012年有报告指出,我国只有不到10%的城市患者拥有血糖仪,农村患者拥有血糖仪的比例更
生活实例  作为某高级中学尖子班的优等生,李子(化名)和小卢(化名)在成绩上你追我赶。李子学习十分刻苦勤奋,英语口语很好,操着一副地道的“牛津腔”;小卢天性爱玩,喜欢古典文学。高考发榜后,小卢以高分考上了国内著名的大学,而原本踌躇满志的李子却意外名落孙山。为何自己如此努力,却仍败给平时看上去“吊儿郎当”“不上进”的小卢?在强烈嫉妒心的支配下,李子产生了攻击小卢的冲动。幸好家长及时发现李子的异常,并
人人皆知,酒驾违法、易出交通事故。然而,殊不知,感冒后服用抗感冒药的“药驾”风险可能更高。2013年,腾讯网曾报道有10余年驾龄的叶某服用感冒药后驾车在15秒内连撞4人并致死1人的惨痛事件。事实上,每年都有多起类似案例发生。奥地利科学家柯?瓦格涅尔通过研究9000起交通事故后发现,其中16%是因驾驶员服了某种药物所引起的。  美国加州巡警指出,大约30%的“受影响下驾驶”案件是由于服用药物不当造成
鲁军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临床医学中心泌尿结石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擅长泌尿外科微创手术治疗复杂性肾脏及输尿管结石,对泌尿系肿瘤、男性不育、男性性功能障碍以及泌尿生殖系感染亦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特需门诊:周一、周四上午  肾脏和输尿管的结石被称为上尿路结石,膀胱和尿道的结石为下尿路结石,上尿路结石更常见。一般地說,最大径超过6毫米的上尿路结石难以自行排出,常会引起肾、输尿管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功能神经外科  孙成彦#主任  孙成彦#脊髓电刺激  医生手记  半年前,一名来自四川的24岁男青年来到我的门诊求助。5年前,他在家修缮房屋时,不小心从2楼摔下,导致脊髓损伤,当即出现双下肢肌力完全消失、腰部以下感觉消失的症状。受伤后,他在当地医院紧急接受了L1~L3椎体减压手术,下肢运动功能有所恢复,能扶着拐杖走上几步,但下肢感觉仍然不敏感,皮肤温度也较其他正常部
王勃诗 柳鹏(副主任医师)  在临床工作中,常有患者问“糖尿病患者能喝粥吗,喝什么粥可以不影响血糖?”也有糖尿病患者惧怕喝粥,因为他们认为“与吃饭相比,喝粥更易使血糖迅速升高”。这样的问题多出自老年糖尿病患者之口,因为他们的咀嚼和消化功能正逐渐退化,所以稀软、易消化的食物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可是,通过报刊、电视、网络等宣传教育,糖尿病患者开始“谈粥色变”。  喝粥确实易引起餐后血糖升高  与吃饭相
近日,由本刊与养乐多公司共同组织的“冬日健康冷食尚”活动在上海市妇联成功举办。50位妈妈认真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营养科韩维嘉主任医师为大家带来的主题为“冬季怎么吃才健康”的知识讲座,并在养乐多专员的指导下,学习了食物消化吸收与肠道健康的相关知识。  冬天,人体发生了什么变化  1. 免疫功能下降;  2. 代谢加快,能量消耗增加;  3. 胃酸分泌增多,食欲增加;  4.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
读者疑问  老同学聚会,难免开怀畅饮。令我惊诧的是,曾经的“海量”许同学,现在竟然滴酒不沾。他身高175厘米,略胖,看上去很结实,中学时代就很能喝,一次能喝一斤多白酒或十几瓶啤酒,从来没醉过。工作后因业务需要,应酬不断,喝酒很多。他说,二十多岁时,五十多度的白酒能喝二斤;三十多岁时,只能喝八两;四十岁以后,就不能超过半斤了,一般每次喝三两左右。最近,他常常觉得乏力,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重度脂肪肝,
生活实例  李小姐,29岁,已婚,女儿2 岁。最近2月,她两手指关节肿胀疼痛,早晨起床时两手僵硬数小时,在医院检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医生给予雷公藤多苷片治疗,每天6片。李小姐遵守医嘱持续服用雷公藤多苷片3个月,两手指关节肿胀疼痛好转,但她的月经量却逐渐减少,最终闭经。医生考虑她闭经可能是服用雷公藤多苷片引起的,建议她停用,改服其他治疗类风湿关节炎药物,5个月后,她的月经逐渐恢复。
作者简介  卢洪洲 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卫生组织临床专家组专家,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提问:  奥运会来临,我想到巴西看奥运会。听说那里流行寨卡病毒,我有点担心,如何才能避免感染呢?有没有疫苗可以注射呢?  解答:  寨卡(Zika)病毒病是由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