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驰电掣下的慢步精神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nkce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從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由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再跨越至信息时代;从古至今,每一次生产力的革新,都是人类在前进道路上不断追求“快”的成果。追求更高的效率,是人的本能,也一向是推动社会不断前进发展的巨大动力。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脚步越来越快,在物质生活不断充实,物欲得到满足之时,精神的空虚问题也随之激化。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的精神世界也难免被拉着鼻子走。事实上,精神需要滋养,需要时间来沉淀,需要一方宁静和缓的空间。相比于生产实践中马不停蹄地飞奔,让自己的精神世界进入“慢生活”同样重要。
  为什么每每提到“慢生活”,人们就会憧憬“从前”?因为相比于风驰电掣的今天,古人的精神生活节奏可谓慢得多;在烦烦扰扰的尘世生活中,中国古代文人让自己的心灵慢下来,留下时间和空间用心真正感悟万物,从而实现了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无论是陶渊明“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还是王维“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都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精神“慢生活”的追求。同样,如今我们谈及的“慢生活”不是生活生产中的拖沓,而是人精神世界的解放,是蕴含着古代文人对于精神“慢生活”的追求。
  张潮在《幽梦影》中提到:“人莫乐于闲,非无所事事之谓也。闲则能读书,闲则能游名山;闲则能交益友,闲则能饮酒;闲则能著书,天下之乐,莫大于是。”所谓精神“慢生活”是在工作之余也不忘品茗侍花,在纷扰人世之下也可以诗书琴画,在斗转星移的变化之中依旧坚守本心。说到底,精神“慢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是对精神层次的更高追求。
  在当下,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让精神在“速度与激情”中慢下来,让飞速的物质发展与精神上的“慢”真正并行不悖。
  “花艺”“茶道”等古老的艺术,在近几年又再度重回人们的视野,这无疑是源于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重视及对“慢生活”的追求。生活向来不仅有日复一日的快节奏工作和赶鸭子上架的催促。生活中的轻艺术,其实是一种精神“慢生活”的外化,本雅明说:“艺术家、诗人看似最不潜心工作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潜心其中的时候。”可见,精神上的慢可以实现灵魂的放松和思维的活跃,反过来又影响社会实践的发展。
  在不同的维度和领域,快与慢从来都不是你死我活的对立面。相反,真正有价值、有效率的生活需要快节奏行动与慢节奏精神的有机结合,“慢些,我们就会更快”。不要让快节奏的生活成为你漠视精神世界、思想素质的理由;更不要让“慢生活”成为你懈怠现实生活,原地踏步,不思进取的借口。
  “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
  (编辑:关晓星)
其他文献
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常以比喻说明对理想的追求,涉及基础、方法、路径、目标及其关系等。如汉代扬雄就曾以射箭为喻,他说:“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大意是,只要不断加强修养,端正思想,并将“义”作为确定的目标,再付诸行动,就能实现理想。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
护的是海,守的是“根”  29位“七一勋章”获得者中,有一位中国渔民的优秀代表,叫王书茂。自1985年主动申请加入民兵组织起,王书茂便将守护南海作为毕生使命。他最爱远眺一道道挂着五星红旗的船桅从海平面“升起”,直到大大小小的渔船归家靠岸。他曾带领民兵连弟兄坚守岛礁7天7夜,认为“守好‘祖宗海’是我们的本分”,坚信“根在船上,船锚就是身后的祖国”。  他守护和耕耘着这片海。王书茂战过台风,护过岛礁,
这是英国文学家王尔德的一件轶事:有一天,他走进一家花店,不买花,却要求店员将橱窗里的花取出一部分。店员不解。王尔德说:“我不想买花,只是看它们太拥挤了,心疼它们被挤坏,我想让它们轻松一下。”  这是多么诗意而美好的举动,这是多么懂得花的悲歡,体恤花的疼痛啊,他成了花的知己。而这样的人,想必内心也是美丽芬芳的。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作家方方的封城日记,在这片舆情激荡的水面,投下了一颗石子。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人说,方方的封城日记含有太多的道听途说,虚构太多,算不上新闻报道,也谈不上文学创作。她一边吃着政府的红利,一边贬低政府,我们要反对这样的行为。  有人说,现在的消息真真假假,很多时候每个人都是道听途说,需要收集之后自己判断,兼听则明。至少,她在传达声音。  众说纷纭。  
4月2日上午,语言学家郝铭鉴去世,终年76岁。  提起郝铭鉴,很多人耳熟能详,他有着典型的知识分子形象:两鬓斑白,眼袋略显浮肿,常年戴着金属边框眼镜。他1995年创办的《咬文嚼字》杂志,是我国出版界唯一一份规范社会语言的刊物。这是本“小”杂志,说它“小”,32开本,一年12期,每期约5万字。但体量小,力量却不小:杂志以“咬”文字差错而闻名,有“语林啄木鸟”之称,深刻影响了当代的语文生活。  事实上
2018年12月2日晚9点半左右,湖南沅江一12岁男孩儿吴某因不满母亲的严格管教,被母亲打后心生怨恨,持刀杀死了亲生母亲。  警察赶到案发现场前,12岁的吴某镇定地说:“妈妈不是我杀的,她是自杀。”后来警察来了问询吴某,他才承认是自己杀了母亲,说“我又没杀别人,我杀的是我妈。”  “我就是恨她。”吴某被带走的时候,有村民问他为何会杀母亲,他镇静地回答。  短评一:李思辉  一句“我又没杀别人,我杀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中国青年》杂志联合中国青年报开展“强国一代,青年之问”收集活动,统计了当代青年最为关注的前20个“强国之问”,其中包括:  ①乡村儿童、老人最迫切需要的是什么?②强国一代科技人才具备什么素养?③年青人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时代使命?④明星如何用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⑤放眼全球,中国青年的自信源自哪里?⑥个人的小梦想,如何融入到伟大中国梦?⑦什么是真正的善良?
近日有网友发现,统编新教材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中有一篇课文,名为《太空一日》,作者正是航天员杨利伟。  因教材是近几年新修订的,不少人都没学过这篇课文。这篇文章被发到网上后,引起海量转发。有网友赞叹,“真实的故事远比小说精彩”;有网友感慨,“小时候不懂,长大了才真正明白他为什么是英雄……”  我儿子刚刚结束七年级的学习,在语文课本中,他最感兴趣的就是《太空一日》。儿子是一个科普爱好者,这几乎是他们这
1.“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是苏轼对哪位古人的评价?()  A韩愈 B柳宗元 C杜审言 D王勃  2.濠梁之辩的主人公是(  )  A庄子与惠施 B庄子与公孙龙  C公孙龙与惠施 D孔子与颜回  3.“金声玉振”这个成语是说哪位才德兼备的名人(  )  A.孟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4.不属于二十四史的是()  A左传 B旧唐书 C史记 D明史  5.(  )是带有鲜明湖湘
只有对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严惩不贷,对基层政治生态正本清源,才能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温床  本刊2919年第26期(九月中旬刊),以《湖南“操场埋尸案”:为什么真相沉睡十六年?》为题,报道了湖南新晃一中教职工邓世平疑似被害,但16年来此案一直没有告破。2019年4月中旬,新晃县公安局在扫黑除恶专项行动中,查获杜少平涉恶犯罪团伙,发现杜少平与该案关联线索。经深入侦查,公安机关根据杜少平、罗光忠的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