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数学专业本科信息经济学选修课程的特点,就其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进行了探讨,提出了“2 1”教学模式改革,探索由教师主讲学生研读并讲解文献融入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以增强学生对信息经济学原理的理解.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教学模式;“2 1”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学家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同时引起了信息学界、经济学界和相关学科领域的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近几年来,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立足于打牢基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把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纳入教学大纲中.
以往的教学中,单纯的教师在黑板前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对于一些干瘪的理论,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教师白费功夫,学生也浪费时间,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我校数学专业本科生的信息经济学选修课程提出“2 1”教学模式,并对此进行讨论.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它的研究有两条主线: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总体来说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再用优化方法解此模型,得到管理人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在此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专业的限制,大多数同学对于经济背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收集整理数据,如何建立对经济管理工作者有用的模型经常束手无策.对此我们采用“2 1”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20学时,学生研读相关文献并讲解10学时,共30学时.例如教师主要对不确定性分析、委托代理等理论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对于这些理论近五年来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研读分组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讲解,这样使每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讲解文献时可以充分加入自己的观点,使得原有的理论不再乏味.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进行充分的把握不至于失之天马行空.可行的想法留作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下面举例说明笔者在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一、在讲到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一节时,教师讲授完简单模型和一般模型后,让同学们课后研读文献《基于提前期压缩的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契约》.这篇文献研究了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量为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状态下的收入共享契约.他们证明收入共享契约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可以达到系统协调;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零售商不得不付出观测成本因而达不到系统协调.这篇文献恰好采用了我们这一节课的理论方法,从而对学生理解本节的知识大有裨益.
二、在讲到多阶段博弈动态模型一节时,教师先讲授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和棘轮效应,再让学生研读文献《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两阶段投标策略》.该模型研究了两阶段竞标条件下,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第二价格封闭式投标模型.他们发现引进小型供应商参加竞标,可以降低平均期望采购成本,随着小型供应商数量的增加,额外采购成本也在增加.学生看完这篇文献后,让他们改变模型的条件,比如采用第一价格封闭式拍卖或三个阶段投标策略对结果有何影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
三、在讲到委托代理模型时,教师讲完基本理论和方法后,引入一篇新的文献《非对称过度自信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这篇文献针对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研究次优和最优情况下对努力水平、激励系数的影响,并研究何时委托人设计报酬契约向代理人实施激励.这篇文献是对教材上委托代理模型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极好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作用.
课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献《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设计》.这篇文献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把投保人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风险类型.他们指出可以用免赔期甄别投保人的类型.结果表明最优时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不比传统部分保险契约差.这篇文献是典型的委托代理理论中非对称信息的处理方法,对于学生建模和实际应用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另外,笔者在考核学生成绩方面也做了如下改革:把学生研读并讲解文献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到期末时,学生收集、整理其感兴趣的信息经济学中的某个问题,并展开论述以大作业的形式交上来,占总成绩的70%.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总体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2 1”教学模式引入到信息经济学的教学中,并配以适当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其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马本江.信息经济学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探析[J].教学改革,2010,13(6):117-119.
[3]杨君,张成科.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0-42.
[4]方厚政.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3(8):74-78.
[5]张雅君.本科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8):97-99.
[6]苏菊宁,陈菊红,杨变红.基于提前期压缩的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契约[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6):39-45.
[7]周蓉,卢志学.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两阶段投标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12):36-42.
【关键词】信息经济学;教学模式;“2 1”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它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今已经成为许多经济学家进行经济分析的重要工具,同时引起了信息学界、经济学界和相关学科领域的许多学者的极大关注和兴趣.近几年来,东北电力大学理学院立足于打牢基础,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战略,把信息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选修课纳入教学大纲中.
以往的教学中,单纯的教师在黑板前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对于一些干瘪的理论,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教师白费功夫,学生也浪费时间,根本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我校数学专业本科生的信息经济学选修课程提出“2 1”教学模式,并对此进行讨论.
信息经济学是一门崭新的课程.它的研究有两条主线:宏观信息经济学和微观信息经济学.总体来说在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建立数学模型,再用优化方法解此模型,得到管理人员的最优解或近似最优解.在此教学过程中,由于数学专业的限制,大多数同学对于经济背景不甚了解,因此对于收集整理数据,如何建立对经济管理工作者有用的模型经常束手无策.对此我们采用“2 1”教学模式,其中教师讲授基本理论和方法20学时,学生研读相关文献并讲解10学时,共30学时.例如教师主要对不确定性分析、委托代理等理论进行详细的讲解,并且对于这些理论近五年来相关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让学生研读分组讨论,并派出一名代表进行讲解,这样使每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讲解文献时可以充分加入自己的观点,使得原有的理论不再乏味.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和观点进行充分的把握不至于失之天马行空.可行的想法留作课后作业让同学们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来完成.下面举例说明笔者在信息经济学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
一、在讲到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的最优激励合同一节时,教师讲授完简单模型和一般模型后,让同学们课后研读文献《基于提前期压缩的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契约》.这篇文献研究了制造商的生产成本增加量为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状态下的收入共享契约.他们证明收入共享契约在对称信息条件下可以达到系统协调;非对称信息条件下,零售商不得不付出观测成本因而达不到系统协调.这篇文献恰好采用了我们这一节课的理论方法,从而对学生理解本节的知识大有裨益.
二、在讲到多阶段博弈动态模型一节时,教师先讲授代理人市场、声誉模型和棘轮效应,再让学生研读文献《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两阶段投标策略》.该模型研究了两阶段竞标条件下,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第二价格封闭式投标模型.他们发现引进小型供应商参加竞标,可以降低平均期望采购成本,随着小型供应商数量的增加,额外采购成本也在增加.学生看完这篇文献后,让他们改变模型的条件,比如采用第一价格封闭式拍卖或三个阶段投标策略对结果有何影响?这样可以增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科研兴趣.
三、在讲到委托代理模型时,教师讲完基本理论和方法后,引入一篇新的文献《非对称过度自信条件下委托代理模型》.这篇文献针对不同过度自信水平的委托人和代理人的关系研究次优和最优情况下对努力水平、激励系数的影响,并研究何时委托人设计报酬契约向代理人实施激励.这篇文献是对教材上委托代理模型的拓展,对学生进一步思考并解决现实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极好的思维方式的培养作用.
课后让学生自己阅读文献《事前非对称信息条件下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模型设计》.这篇文献为了改善信息不对称对保险市场交易效率的影响,把投保人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风险类型.他们指出可以用免赔期甄别投保人的类型.结果表明最优时带免赔期的保险契约不比传统部分保险契约差.这篇文献是典型的委托代理理论中非对称信息的处理方法,对于学生建模和实际应用都有很好的锻炼作用.
另外,笔者在考核学生成绩方面也做了如下改革:把学生研读并讲解文献作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到期末时,学生收集、整理其感兴趣的信息经济学中的某个问题,并展开论述以大作业的形式交上来,占总成绩的70%.这样的考核方式可以总体把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总之,通过“2 1”教学模式引入到信息经济学的教学中,并配以适当的考核方式,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其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2]马本江.信息经济学教学改进的新思路探析[J].教学改革,2010,13(6):117-119.
[3]杨君,张成科.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40-42.
[4]方厚政.信息经济学课程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信息界,2012,3(8):74-78.
[5]张雅君.本科信息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4(8):97-99.
[6]苏菊宁,陈菊红,杨变红.基于提前期压缩的非对称信息供应链契约[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9,29(6):39-45.
[7]周蓉,卢志学.非对称生产规模供应商的两阶段投标策略[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12):3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