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转型难题:商品思维到用户思维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9363557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大革命以来,生产组织形态从作坊到工厂到企业,这一路下来不断强化的卖货思维根深蒂固,而消费需求快速变化到今天的移动互联环境下,过去那老一套失效的速度有点让企业猝不及防。
  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企业转型面临最大的命题是从销售商品的思维向经营用户的思维转变。企业让整个组织拥有真正的用户思维是转型的发端。转型比较先锋的企业家都会感慨,企业变革最最核心的还是人的观念变,人要变,就要重构思维和认知,但这却是最不容易的部分。尤其老板要下大功夫,可有的老板总期望下面人变,自己的模范带头作用还不够。
  不过,学会如何卖转向要学会如何服务人是我们2018年在企业时每一家都达成的共识,这种觉醒已经到来,未来一定会形成不一样的力量。就像我们在广汽本田时他们会说,我们不但要关注车,而且要开始关注开车的人。就像我们在华为荣耀时,他们说要把荣耀升级为一个社群品牌,在想如何为这批用户群体的汇聚来制定新一年的超级用户计划。
  新用户思维是变革的大旗,摇旗呐喊还不够,最主要的是要通过超级用户体系的搭建让这把大旗高高飘扬,支撑起企业长期经营的根基。企业要“表里如一”。欣慰的是我们从实践中已趟出了一些方法论,包括获取用户后的全路径顾客运营、数字化方案等等。当然,这是一条崎岖的路,但值得探索。
  连接用户
  获客是获取用户,这肯定是第一步,但往往有了第一步以后,很多企业对后面的事情就没有规划或对后面的事情想得不够。获客这么难,怎么沉淀成企业的顾客资产这是我们最看中的。所以连接用户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更宽泛的内容,包括获客、连接用户的工具和载体即连接器的选择、连接器之间的运维关系、连接用户方式等。我们内部的方法论就有三大连接用户的方式:产品连接、营销连接、数字连接。现在来讲,交易只是关系的开始,后面的运营工作至关重要。
  内容驱动
  过去的大流通大传播,企业和消费者之间要么通过层层渠道去触达或管理顾客,要么通过广告去和消费者沟通,而当下的环境,显然企业可以直接大规模连接顾客,信息或内容传递的效率更高,更扁平,且变得日常化。在搭建顾客运营队伍时,传统企业往往没有内容驱动的基因。有的企业已经开始行动,只是在整体的排兵布阵上没有想太明白,因为不同的连接器载体需要的内容类型和风格也是不同的。所以一般在這个过程中,企业要去识别、选择所需要的人,并在这个过程中帮助拉练顾客运营队伍。另外,顾客运营中的激活和交互是他们不太擅长的。


  最后就是找到总体能统领这块职能的领导者也是比较难的,因为和过去的逻辑是不一样的,不是广告模式也不是卖货思维。其实还是对人的要求不同了。
  会员制
  大多数企业的会员制还是处于一种粗放的状态,顾客留个用户名、身份证号、手机号等就可以免费注册会员。而大多数企业的会员制基本是雷同的,一般会根据消费金额对会员进行分级,会员大部分的福利就是积分兑换或折扣。2018年还有一个明显的就是付费会员制开始变多,不过依旧是以平台型的企业为主。
  我们接触的大部分企业也在去做会员制,因为会员制是用户精细化运营最容易想到的载体,同时也是提高用户忠诚度和黏性的惯用手段。会员制意味着服务的深度,真正能够把会员制做好的企业一定是一家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商,服务是涵盖一切连接顾客的触点,起点当然是产品。(对服务本身就是产品的服务业另说。)做好会员制,企业对服务需要有深刻的理解,有时候企业给顾客提供深度服务的能力建设并没有那么快。
  超级门店
  我们服务的大部分企业都是零售业或服务业,都有自己的终端门店,累计超过5000家是有的。不过我们较少提新零售,我们提“超级门店”这个字眼会比较多,因为新零售最终会有个落脚点,也就是最终会落实到单店的盈利模式和运营效率上去。你去一个企业下面的门店一看,基本就知道他们到底是哪一环出了问题,他们有哪些可以改进的空间。门店是最显性的体现。显性的东西可以倒推出一些隐性的东西。
  未来零售业会使得门店的内涵发生改变,门店一定不再只是简单的交易场所。大部分门店在顾客运营及数字化层面都有很多优化的空间。当然,我们一再强调,没有强大的总部不可能有超级门店,总部很多能力的发育一定要基于帮助门店解决问题。
  数字化
  运营和C端数字化是顾客运营体系的两个轮子,一个都不能少。我们发现企业的很多技术应用还是停留在软件开发思维,要么就是流程逻辑,还不是顾客逻辑,或者再说,还不是以门店或终端(最终的顾客)解决问题的思维。做了很多模块,但都是割裂的,没有打通,线上只能在线上玩,线下只能在线下承接,无法实现联动。其本质还是老板或技术老大无法实现整个企业数字化的战略系统思考,与技术的结合上没有业务思维高度。
  数字化代表的不仅仅是一种效率提升的工具,更是一种天然的与顾客交互的能力。数字化的本质是以消费者为驱动,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进行产业链全面数字化升级,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最终实现效率与体验的提升。
  所以,数字化不是简单的跟风式上线新系统,更不是简单收集顾客数据,它需要的是一种基于企业业务发展和顾客的全新架构,真正实现数据在前台—中台—后台的流转,为业务赋能,为消费者服务。
  组织变革
  我们去杭州的东风裕隆时,他们提出了“破局者计划”,我们去裕隆集团的台湾总部,他们正要实施“WIN战略”……企业都在主动进行组织变革,本质还是为了市场突破。因为如果没有组织变革的市场突破等于无根之木。
  过去传统的营销逻辑一定是销售部最大,其次是市场部。我们主张建立专注用户层面思考的部门出现,你可以是用户部也可以是会员部,叫什么不重要,最重要的是它承担什么样的职能。组织变革最忌讳沦为假动作,表面上变了,里子依旧换汤不换药,新部门成立了,但对未来的用户运营没有深入的思考和布局,不知道该怎么干,有的甚至还干成了销售部的补充部门,又回到了过去的老一套,那就有大麻烦。企业需要踏踏实实基于现在新时代的运营和营销逻辑发育出匹配当下以用户为中心的组织能力。   顾家家居就告诉我们,他们已建立了用户关系经营中心,而且在企业内部属于一级中心,直接向总裁报告,中心的二级部门有用户体验提升部、营销效率提升部和新媒体及社群运营部。我们接触过的企业都在组织内部建立了新的用户职能部门,就算听过我们新用户思维训练营的企业一般也都会有所行动,就等着他们的实践成果了。
  超级用户体系
  德鲁克曾经说过一句话“商业的目的在于创造和留住客户,但是我们常常忽略了后者”。在这个追求增量的世界,我们往往忽略了消费最本质的东西,人性。在我们这个时代,消费早就不是简单的“以钱易物”了,消费者们更愿意享受消费的过程,或产生情绪共鸣,或迎合共同认知。所以,未来企业组织整个产业价值链的组织方式,必须从过去组织分销商、零售商这个阶段,和经销商、零售商形成共同体,要发展到和最终用户结成共同体,建立用户社区。
  简言之,要有效率地建立用户社区,就是必须大规模地把用户组织起来。在移動互联网出现之前,企业一直不能把用户大规模有效率地组织起来,原因在于成本过高。现在移动互联网出现,可以大规模把用户组织起来。超级用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大规模组织用户,也就是大规模地构建与用户的一体化的信任关系。整个企业组织要从过去销售商品,转向去经营用户的关系,真正实现德鲁克先生所阐述的一个企业存在的价值大小,是为顾客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那么超级用户体系这套逻辑是什么样的呢?逻辑就是,过去我们靠产品和用户完成的连接,但这种连接是脉冲式的,有断点,用户资产并没有储备起来,形成私有资产。所以要在产品连接用户时,在其相关的场景,把用户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数字化连接到线上,形成规模。
  超级用户体系从2013年案例研究到最近两年多的企业实践,我们研究一套完整的方法论:
  数字连接:超级连接器连接用户及相互之间的关系。
  营销连接:基于用户需求的运营职能和服务性产品研发。
  产品连接:承担和用户连接的有交互性的基础性产品。
  在这里,营销连接,指的是去运营用户,持续不断地深化与用户的关系,并且在深化关系的同时,展开新的商务。
  生态的本质是生活方式,而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用户黏性抓取的最高形态,在每个用户生活场景的需求节点上都可以提供他想要的产品和服务。这就是超级用户体系构筑的基本原则。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用户思维的认知和实践势在必行。
  本文作者宋玮是千禾会总裁、管理智慧总裁、“新用户思维”倡导和实践者。江宝是千禾会联合发起人、管理智慧合伙人,用户运营专家。
其他文献
数据科学正在迅猛发展。企业在过去五年间,投资数十亿美元,网罗最有才华的数据科学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实体店,搜集了以澤字节计算的“原料”,通过算法找出喧嚣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做法是有效果的。在诸如翻译、零售业、医疗和篮球运动等众多领域,数据改变了现有关系。  虽有成功案例,但很多企业仍未能从数据科学中获得应有价值。即使企业运营良好,分析效果出色,依然无法将洞见转化为利润。问题出
期刊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缘于在很多论坛、培训会上发现企业对“管理”有误解,或者说是轻视,现实中也有很多企业因此问题重重。  经营大于管理?  现在出现一种语言表达的“惯性”,在各种场合,无论是专家还是企业家,过度强调经营机制,而对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经营大于管理”“要经营不要管理”等,这种说法非常极端。  做企业,不能不关注经营。关注经营第一是要找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
期刊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有一句名言:“每个人都想改变世界,却未曾想过改变自己。”凡是致力于组织变革的高管都能在托尔斯泰的箴言中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多年来,加强领导力与促进文化转型的合作经验告诉我们,组织变革离不开个人变化。简单来说,变革失败往往是因为员工忽略了一点,那就是他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自己。  认识自我并结合组织实际,谈何容易,第一步往往是最艰辛的。如果你是有心一试的领导,希望本文能助你
期刊
如今绝大多数的消费者都是数字消费者。即使是在实体店购物,消费者也会在购物前在线研究产品,通过移动设备在店内比较商品,购物后在线分享体验,并获得在线客户支持。随着商品价格、商品供应、货运、原料等信息越来越透明,消费者的忠诚度越来越低。此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产品和服务的即时可得性,要求供应商即时交付优质的体验和高价值的成果。  在消费者期望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谁能够低成本、快速地提供超预期的产品和购买体
期刊
对于创业者来说,找到时间与团队一起专注思考企业文化可能是件棘手的事。投资者往往把赌注压在骑师而非马匹上,所以大多数情况下,他们最关心的是:作为企业家,你的可信度高吗?是否有能力以及能不能振奋人心?这就很容易让你在募集资金、发展企业时,更多想到和提到自己,而不是你拥有或希望拥有的团队。事实上,只要成立了团队,工作文化就会开始成形,存在于日常用语、工作模式、办公氛围、开会时沟通的方式中,并且持续不断地
期刊
根据国内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今日头条已经占据了中国移动互联网77%的使用时长,企业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流量呢?在可预计的未来,自然是越来越贵。到底如何获得流量?其实我们稍微把思路往回倒一下会发现:BAT(B=百度、A=阿里巴巴、T=腾讯,这是三大互联网公司首字母的缩写)是以互联网为底层构架,通过搜索、电商和社交获得流量,而后以广告、电商和游戲的方式变现,构建起自己的商业帝国。
期刊
未来消费模式会进入到升级的新阶段。在国际经济环境波动中,扩大消费拉动内需成了保持稳定发展的重要途径。2018年8月2日中国国家发改委举行了一场以“扩大消费”为主题的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中国上半年消费内需的情况,以及下一步扩大消费的举措。中国的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新阶段相较之前有两个特别的趋势:人群分化加剧,更垂直更具差异;消费观更迭,理性与价值开始回归。  人群分化加剧  中国市场足够大,大到层
期刊
一家从未盈利的公司为何能得到数十亿美元的估值?为什么有些初创企业能够吸引大量投资,而另一些不能?在“估值教父”、金融学教授、经验丰富的投资者阿斯沃斯·达摩达兰看来,正是故事的力量推升了企业价值,增加了数字的内涵,说服了那些谨小慎微的投资者去承担风险。  达摩达兰的案例研究让估值变得不再生涩难懂。他在案例分析中所展现出的自我批评,巧妙地告诫了读者,高质量的估值需要左右脑联动,既要有数字,也得有故事。
期刊
在当前的消费市场环境下,零售店必须尽快由以往的以商品为中心的品类营销理念,尽快转向以消费者为中心、以消费者的生活场景为中心,通过打造精准的场景定位、精准的场景设计、精准的场景营销体系,挖掘消费需求,拓展更广阔的营销空间。  零售店目前面对的商品市场特点  分析目前的零售店面对的商品市场,总体呈现以下特点:  1.商品更丰富。当前的商品市场丰富的程度超越历史任何时期。目前整体商品各个品类,按商品功能
期刊
共生型组织的生态网络摒弃了传统的单线竞争的线性思维,打破了价值活动分离的机械模式,真正围绕顾客价值创造开展,将理解和创造顾客价值作为组织的核心,进而使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以及不同的组织按照整体价值最优的原则相互衔接、融合以及有机互动。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的迭代变化,互联网与各行业的融合成为推进组织全局变革的必然因素,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推动了顾客在产品、服务以及工作方式等各个方面的改变,进而更大程度上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