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的误解,是企业的一种灾难

来源 :销售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roltte88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之所以选择这个话题,是缘于在很多论坛、培训会上发现企业对“管理”有误解,或者说是轻视,现实中也有很多企业因此问题重重。
  经营大于管理?
  现在出现一种语言表达的“惯性”,在各种场合,无论是专家还是企业家,过度强调经营机制,而对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有很多种说法,比如说,“经营大于管理”“要经营不要管理”等,这种说法非常极端。
  做企业,不能不关注经营。关注经营第一是要找风口,“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这是雷军的名言。企业找到风口,也就是管理学上讲的“蓝海”,可以事半功倍,即使付出较少的努力也可以迅速把生意做大。我们看到很多互联网企业、独角兽企业迅速做起来,就是基于此风口,这显然是必要的。另外,经营赚什么钱?模式的钱。商业模式如果建设得扎实,机会抓得好,资源布局布得早,这都是经营范畴,做得好,赚钱也容易。比如阿里巴巴,几乎像一个造钱的机器,这源于阿里的商业模式做得扎实。
  今年财富500强榜单里,丰田是排行榜的第6名,排在所有汽车企业的第一位,销售规模大约在2650亿美元左右,第7名是大众,2600亿美元,这两个企业规模相当。再往下排,依次是戴姆勒-奔驰,大约1800亿美元,通用和福特都是1500亿美元左右。这五个企业的规模相差不大,但是在利润上差别就大了,丰田是225亿美元,大众是130亿美元,戴姆勒-奔驰是118亿美元,通用是亏损,福特是70多亿美元。在体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丰田的利润相当于大众和戴姆勒-奔驰之和。由此引起我们的思考:丰田到底强在哪里?答案是丰田世界闻名的高能力管理水平。
  在规模相当、经营模式接近的情况下,谁都没有特殊的机会,只能去拼同样一款车谁赚的钱更多,谁的库存低、周转快,谁的质量更可靠、性能更强,谁的研发周期更短……这些因素决定了在稳定市场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差距,这就是丰田的厉害之处。
  机制大于管理?
  另一种极端的说法,叫“机制大于管理”。我认为应是“机制先于管理”,为什么提“先于”?先于与大于不一样,“先于”是在经营的布局设计好之后做管理,机制是调动资源的手段。机制设计好了,管理才有基础,毕竟落实管理活动依靠的是人来执行。没有机制,管理很难做好,但是,机制代替不了管理。
  很多时候,企业善于利用机制的手段,比如:在公司刚成立时,创始人拉人做股东或合伙人,大家都拿很低的工资,分享公司的利润。在公司小的时候,支付能力弱,机制就很有效果。营销端的提成制、生产端的计件制,都能降低企业的支付压力,在企业发展早期有动员资源的价值。
  但当企业发展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单纯依靠机制的力量会造成山头主义。华为在1994年就遇到了这种难题,为了打破这种山头主义,轰轰烈烈地搞市场部大辞职。因为当机制调动起来形成了高授权、高回报,而没有管理来协同的时候,这种山头主义、资源割据是很容易出现的。众所周知,企业对外拼的是整体性,单纯依赖机制手段,整体性会丧失。
  现在有一种组织形式叫“阿米巴”,提的是怎么把单元划小,让每个单元的负责人都成为独立的经营者。但稻盛和夫在书里特别强调:“如果这些小的阿米巴没有在管理权威的统一协调下,而是各自为政的话,对企业来讲就是一场灾难。”
  小企业不需要管理?
  现在很多人说:“小企业不需要管理,小企业只需要机制。”这句话更有问题。现在流行把组织切小,很多小企业把内部切得更小。但我并不主张小企业把组织打散,小企业更需要攥紧拳头来做事,因为小企业资源更有限,更需要把资源有效地利用起来,更需要研产销的配合。
  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没有像大企业那样显而易见的管理体系,但对管理的需要更大,要求管理的有效性更高。在小企业,管理并不是显而易见的。比如工作中,一名业务员要去出差,你作为上级和他聊天,你可能会问:这次出差的目的是什么?见什么客户?想在客户那里达成什么样的目标?如何才能实现这次的目标?这种简单的沟通,就是在明确计划、目标。业务员出差一天后,你可能会打电话问他:过程怎么样?见客户聊了些什么?有什么难题?客户会要货吗?能回款吗?业务员可能会有很多的问题反馈,这其实是管理执行,即PDCA里的D,也称之为计划的辅导,就是你在帮他执行。业务员回来后,如果拿到订单,你会表扬,这叫反馈;如果没有做好,你们会讨论后续如何改善。
  以上整个过程就是管理。在管理的过程中,你与业务员之间形成了共识,双方共同得到了提升。你了解了你的员工,了解了他在工作中有哪些不足,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你会在他的不足方面提前帮助他,给予辅导,这就是具体的管理。小企业不是不要管理,而是需要更简单有效的管理,需要与业务状态和规模相匹配的管理。
  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那么,正确的管理是什么?管理应该怎么做?我主要谈三点。
  1.管理的本质
  复制能力决定企业能做多大,变革能力决定了企业能做多久。企业归根到底有两个目标:一个是做大,另一个是做久。企业的管理者想把企业做大,就要追求增长,企业增长是解决企业内部矛盾的唯一方式。只有把企业做大,员工才有上升的空间,股东才能获得更大的回报,管理者也能够实现对事业的追求。
  大企业的当家人就一定比小企业的当家人累吗?并不见得。因为企业能否做大的秘诀取决于企业的复制能力。举个例子,如果让你一天写十万字的文章,你肯定望洋兴叹,但如果让你复制粘贴,写十万字的文章,就不成問题了。企业做大也是这个道理。企业做大的关键在于可复制,比如:把开发一个客户的经验变成一种简单的模式,然后复制到很多客户身上;成功开发一家门店,变成开发很多门店都能成功……复制能力是企业做大的条件。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明确如何复制成功。比如创业,无非是建立业务模式,满足创业成功的条件,这种模式是可复制的;找到核心团队,这些团队是可复制的,能够形成裂变。   很多企业在环境变化的时候死掉了。比如手机行业起来的时候,原来很多好的手机企业日益衰退,而一些寂寂无名的企业却生机勃勃。为什么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有的企业往上行,有的企业却直线下滑了?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的变革能力。在原来的轨道上发展,突然前面道路的方向改变了,企业能够迅速调整,满足客户新的需要,建立新的业务模式与组织模式,建立新的经营要素,达到一种新的状态。这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必备能力,所以变革能力决定了企业能走多久。
  这种复制能力与变革能力从哪里来?这就是管理要思考的首要命题。企业在小的时候,要探索可复制能力,一定要形成经验,应用到更大、更广的范围,管理首先是对经验的管理。变革能力也是可以管理的。华为有一个经典三问,每年华为都要求各个层面的管理干部问员工三个问题:我们过去的成功经验是什么?我们这些成功经验哪些还能用,哪些已经成为发展的障碍不能用了?我们企业未来的成功靠什么?这种思维就是变革思维。通过不断地询问,淘汰掉过时的思维理念,投入新的模式,应对新的变化。
  2.管理的核心
  管理的本质是管理企业的复制能力和变革能力,那我们怎么实现这种管理?管理的核心是管理经营要素的积累和变化。经营主要有四个要素:
  (1)业务要素
  是指机会、价值定位、业务过程和关键资源。找准机会,围绕机会做合理的价值定位,业务过程能够实现价值定位,保证价值能够合时、合地、合质、合量地实现。为了使过程实现,要有关键资源。
  (2)价值要素
  围绕业务应该建立什么样的价值原则,这些价值原则应成为设计组织的要素。业务落实到组织,如何设计组织原则以保证业务的执行?因此先要有组织原则,而这些组织原则来自于业务。我们称之为价值要素。
  (3)机制
  业务模式设计好后,资源如何调动起来,服务业务,这就是机制。机制的作用就在于调动做业务所需要的资源。
  (4)领导
  业务、价值、机制都有了,难题就在于如何让参与方对设计者有信心。解决问题的本质力量来源于领导。领导的核心是唤起业务参与方对业务的信心。
  以上四点都属于经营要素,如果做不到,企业还是经营不好。管理的核心就是把这些经营要素管住,使这些要素不断地积累放大,并且围绕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3.管理的手段
  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管理的基本工具和方法是什么?管理可以简化为PDCA循环。这是一个持续改进模型,它包括持续改进与不断学习的四个循环反复的步骤,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Study)、处理(Act)。PDCA工具最早起源于贝尔实验室,是休哈特博士提出的最早使用的管理工具,后来被戴明带去日本,被丰田普及。到目前为止,我认为PDCA是最有效、总结最到位的管理工具,核心是定目标、定策略、找差距、分析原因、找对策。
  P是计划。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是需要制订计划的。比如定市场目标,要分析机会在哪里,客户的需求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分析管理的目标究竟是什么……这些就是计划。
  D是实施。有了计划之后要辅导落实,要与员工沟通,告诉他营销计划。实施计划的过程中,每个环节的人员如何参与?如何转化为行动?如何制订自己的行动计划?如何去实施?弄清楚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员工应如何去做,这就是实施或执行。
  C是检查。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可能与原来的设想有偏差。其原因可能是行动的人没有落实好任务,也有可能是原来的计划有问题,这时候需要去检查和对照,如果计划有问题,就要做必要的修正。
  A是处理。根据检查的结果,评估偏差,制定下一步的方案。
  正是通过大大小小、各个层面的PDCA循环,通过这种持续的改善,管理才能得到不断的改進与提升。
  举一反三,一个企业与另一个企业的发展步子之所以有所不同,不在于两者在资源能力和战略布局上的比拼,最终拼的,还是管理的素养。
  本文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华夏基石咨询集团业务副总裁兼成长企业研究中心总经理。
其他文献
边界管理者处于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交互界面,其在组织边界管理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的研究,通过梳理不同层次的边界及边界管理活动概念,进而总结有关边界管理者的多重角色扮演和角色冲突,指出了不同角色的相互作用机制对组织的重要意义,并分析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近年来,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动态化,企业边界的模糊化,以及组织任务的复杂化,现代组织不得不在组织边界甚至跨越组织边界与外界如客户、供应商和
期刊
不看广告看疗效  一个管理者是否优秀,领导力强不强至关重要。于是现在人们很重视领导力的培养,许多公司都为管理者们安排了各种各样的领导力培训课程。  只是很遗憾,领导力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件“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至今连个公认的权威定义都没有。就像在领导力研究方面颇负盛名的沃伦·班尼斯所说的那样,“领导力就像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那我们到底该如何去判断一个人是否
期刊
企业职位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关注点在于职位的工作任务;通过职位说明书对职责进行管理。好比是给萝卜挖坑,关注的是坑本身该挖多大、挖成什么样子。这一阶段的职位管理,通过职能专门化、组织结构化和稳定化,使组织的协同效能得到发挥。第二阶段的关注点则转移到了人身上;在职位说明书中加入对任职者胜任能力的要求,重点考虑萝卜与坑是否匹配的问题。而在第三阶段,关注点开始从职位转移到了角色。  近年
期刊
没有职位管理,传统企业的所有管理活动都将瘫痪,同样,未来新组织管理系统则建立在能力管理基础上,支撑新组织管理系统有效运行。  角色(能力)管理基础有多重要?所有的变革措施都离不开能力管理,矩阵型结构、项目管理要想顺利运行,都必须以角色管理为依托,很多企业虽然建立了角色管理体系,但是却是基于职位的能力管理,因此依然带有明显的传统管理模式特点,不仅没有顺利迈向转型之路,反而起到了阻碍作用。理解角色管理
期刊
这个时代的技术进步,不再是某个单点的技术进步,而是全方位成百上千甚至上万个技术进步被有机整合后形成的全面进步,如果我们忽略了其中一点,就很可能会被这个时代淘汰。  当我们把眼光放到管理学的范围里,我们一样会发现在若干个如今已经发生或即将发生变化的领域,无论是人才分析、OKR、合弄制、平台化组织这样的具体实践,抑或是幂律分布、内驱力这样的前提假设和理论贡献,还是实证管理这样的方法论贡献,都越来越清晰
期刊
众所周知,营销行业瞬息万变,速度之快可以用纳秒来计算。美国科技五巨头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Netflix和谷歌(Alphabet)的总市值已接近3万亿美元,而他们的成立时间平均只有23年,等同于一代人。在中国,同样年轻的阿里巴巴和腾讯已经成功打造了两大数字生态系统。他们既是科技巨头也是消费企业,过去的二三十年中,他们和其他公司一道改写了消费者旅程,并且重新定义了企业和消费者
期刊
管理者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大量的事务性工作。很多时候管理者都会陷入繁重的工作中,却难以提高效益。这里所说的管理人员的工作,是指所有的管理人员,不论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是什么,都必须从事一些工作,是指各种管理人员的共同工作以及管理人员特有的工作,可以区别出有哪些工作应该由管理人员来做,把这些工作分解成各项作业。  管理者可以通过改进这些作业活动来提高其工作绩效。  在管理人员的工作中,有五项基本作业。这
期刊
过去的10年发生的商业变革,能够如何指引我们迈向10年后的未来?我认为过去10年的变革与创新,在很大的范围里是互联网技术,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但是这些创新有很多还在试验与演变之中。  产业变化的三个关键点  互联网或者移动互联网在产业层面上的影响,包括三个关键点。  第一是“去中间化”直接相连,比如用户和用户之间,用户和供应商之间,供应商和供应商之间,都已经可以紧密的连接。人
期刊
卓越的营销不是给人们他们想要的东西,而是让人们感觉到你想让他们感觉到的东西。情感能让我们所有人感觉自己还活着,它包括自豪感、愉悦感、同情心、好奇心或成就感。情感之所以如此强大,是因为他们与大脑的奖励机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而你的工作就是精心设计强大的情感,然后将他们与你的产品结合起来,由此建立你的品牌。  早在3000多年前,希腊人就创作出了喜剧艺术和悲剧艺术。演员会在雅典酒神节的庆祝活动期间表演
期刊
数据科学正在迅猛发展。企业在过去五年间,投资数十亿美元,网罗最有才华的数据科学家,在他们的帮助下开实体店,搜集了以澤字节计算的“原料”,通过算法找出喧嚣数据中隐藏的有用信号。从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做法是有效果的。在诸如翻译、零售业、医疗和篮球运动等众多领域,数据改变了现有关系。  虽有成功案例,但很多企业仍未能从数据科学中获得应有价值。即使企业运营良好,分析效果出色,依然无法将洞见转化为利润。问题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