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质疑”是创新活动的基础

来源 :教育与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pmine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基础,是富有创造精神的人所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学有所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才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进行新的探索。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是培养他们思维独立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由于受年龄、知识水平、心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小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受到很大的制约,所以对学生进行“质疑”的学习方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我们要教学生“在什么地方质疑”、“怎样质疑”,引导他们掌握质疑的方法。
  
  一、依据文章的题目质疑
  
  每篇课文都有题目,课题是文章的眼睛,很多题目都能透发文章的中心,教学生依据题目质疑,就可以使学生不仅对文章的重点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且对文章的结构和作者思路有了初步的推测。那么,在学生看到文章的题目后应怎样质疑呢?教师要在不断的质疑活动中引导学生概括、归纳、总结方法。
  比如“抓重点词法”、“扩展题目法”、“分解题目法”等,就是比较好的质疑方法。
  1、用“抓重点词法”质疑
  就是根据对题目的分析,把重点词语找出来,抓住重点词来质疑。如《草船借箭》就可以运用这种方法。课题中的“借箭”一词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利用草船“借箭”,更加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才能出众,可启发学生围绕“借箭”提出问题。结果,学生以此为线索提出了“谁向谁借、为什么借、怎样借、结果怎样”等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就能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理清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2、用“扩展题目法”质疑
  因为有很多文章的题目是一个词或一个词组,这时便可引导学生把题目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在扩展的过程中质疑。如《争吵》一课便是这样,读完课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题目是一个词语,你可以把题目扩展开,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再质疑。于是,学生可以提出“谁和谁争吵、他们为什么争吵、他们在争吵过程中各是怎样做的、争吵的结果怎样”等问题。
  3、用“分解题目法”质疑
  这种方法常适用于完整句子做题目的文章。如《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个题目,经过分解可以提出以下问题:“暗堡在什么地方?董存瑞为什么要炸暗堡?董存瑞是怎样炸暗堡的?结果怎样?”
  
  二、依据主要内容质疑
  
  学生在初读课文之后,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所写的事提几个“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使学生对作者的思路有更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加深对中心思想的体会。如《登山》一课,学生初读课文之后,便知道了课文讲的是列宁登山两次走过那条危险的小路的事,引导学生就此进行质疑,便可提出“列宁为什么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为什么回来时还要走那条危险的小路、两次走有什么不同、列宁是怎么想的”等问题。
  
  三、依据主要言行质疑
  
  文章中人物的品质常常是通过他们的语言和行动表现出来的,教师引导学生对人物所说的话、所做的事进行质疑,问几个“他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怎样想的、这样说或做说明了什么”之类的问题,来一个刨根问底,就能对人物的思想品质有更深入的了解。
  如《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描写阮恒将要献血时的动作是这样的:“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学生针对这句话可以提出下列问题:“为什么当时沉默?为什么只有一只小手举起来?为什么他的手颤抖?为什么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他心里是怎么想的?他加入到沉默的行列之中,不举手行不行?他举手后,医生让他献血了吗?他这样做说明了什么?”
  当学生找到人物的主要言行之后,教师要适时帮助学生提出能更深刻地理解人物思想品质的问题。我们可以指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质疑:
  1、联系上下文质疑
  比如上例中的两个问题“为什么当时沉默?他们举手后,医生让他献血了吗?”前者是联系上文第一段内容提出的;后者是联系下文第二段内容提出的。
  2、通过比较质疑
  可以通过两个人物相比提出问题,也可以通过一个人物的自我比较提问题。如:“为什么他把手举起来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个问题就是通过对阮恒两次“举”的比较后提出来的。
  3、要进行多方面思考后质疑
  要引导学生多角度考虑问题。如:“他不举手行不行?”这个问题就是从反面提出的。
  这样,我们通过“教——扶——放”三部曲,使学生逐渐学会了在什么地方质疑,怎样质疑,使学生不仅得到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的训练,受到了思想感情的熏陶和感染,而会不断经历学习探索的锻炼,学会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后解决问题,使自信心和成就感在自我学习中不断增强。
其他文献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之一,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不能满足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  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的教学内容,来合理安排课的任务,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因为每项运动都有它各自独特的运动乐趣,只有会教、乐教的老师才会有会学、乐学的学生。    一、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
期刊
中学阶段是学生建立健全人格品质的黄金时期,也是其心理发展不成熟、不稳定和不平衡阶段。体育教师要利用好体育课堂这一契机和场所,承担起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任务。  那么,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和协作竞争精神呢?    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体育教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只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参
期刊
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是幼儿园内部产生良好循环的根本保证。俗话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话形象地道出了幼儿园管理工作面广事杂。园长事务繁多,单靠园长一人管理全园工作,即使有三头六臂也很难保证提高幼儿园工作质量,那么如何科学规范管理幼儿园便成为广大幼教管理者探讨的课题。几年来,我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深入探讨管理的步骤、方法与措施,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园实际的管理思路,为幼儿园各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期刊
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一所学校教育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水平的高低,然而,检验师资水平的高低除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看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当前,在市场经济形势下,个别教师弃教
期刊
我校位于县区的最北端,是县里发展的重要区域乡镇,却是一所只有10个教学班、不足六百人的农村中学。因为客观条件限制,生员不足,场地小,体育器材奇缺,给正常的体育教学带来诸多不便。故学校体育工作还需加大开展力度,尤其是大课间活动。课间操作为学校作息制度的教育手段,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教学的补充与延伸,是反映学校管理水平和师生精神面貌的一面镜子,更是学校每天必不可少的活动内容,同时也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教育必先育人,育人必先育心。”“心灵的大门不容易叩开,可是一旦叩开了,走入学生心灵世界去,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在那里找到答案。”我认为,教育学生首先要有爱心,要循循善诱,时刻尊重、信任他们,相信爱能创造奇迹。  刚接手这个班时,就听别的老师说起班里的一个男生,虽然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性情孤僻,多次触犯校纪校规。初二时,曾因
期刊
我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已在教育战线上奋斗了二十年。作为初中一线教师的我,尽管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尤其是对初中语文教材和语文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自认为是比较熟练r 的,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尤其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个突出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是用现有教参的答案固定方向,限制学生的自由发展,还是彰显学生的个性思维,对文本大胆质疑?是为追求功利去热衷于解题的操作,还是重视整个
期刊
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各种教育途径都应为实现这个目标服务。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需要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指导;反过来,体育锻炼又能促进思想品德的发展。在体育活动当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的方法、手段,寓德育于体育活动之中。    一、体育教学过程中德育的基本形式    1、通过组织身体练习对学生进行教育 
期刊
事实证明:一个父母双全、温馨美好的家庭气氛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尤其是健康人格的形成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离婚率上升,外出务工人数上升,这使得很多孩子都成为心灵的“孤儿”。而我们朝鲜族学校的学生更是令人心痛,作为班主任的我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我们班级里绝大多数学生是属于单亲子女,或者是留守孩子,甚至有五分之一的孩子竟是父母不管,由亲戚照顾的孩子。这些孩子(让我
期刊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思想,创设各种教育环境,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他们的创新火花,千方百计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我在作文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创新舞台,在指导命题、写作、评改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    一、自由命题,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提到写作文,题目是一个很大的诱因。好的题目可以激发写作欲望,调动学生的生活、情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