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优劣论争与才学、才法论

来源 :文学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白杜甫优劣的讨论发端于唐代,随后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的经典命题。其意义不仅在于对李优、杜优、李杜不可优劣三种基本思想的阐发,而且在二人优劣论析的背后还负载了才与学、才与法相关理论的思考,并成为判定优劣的主要理论尺度。文学批评的实践过程,由此成为文学理论建构、贯彻与深化的过程。
其他文献
道教媚俗的享乐主义特征迎合了晚唐五代文人的心理需求,仙道文化对晚唐五代文人词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借仙述艳就成为晚唐五代词的一大特点。于是,大量道教典故和语汇意象被运用到
在教学中发挥出数学的文化作用是课程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这需要在学习中加入适当的与数学文化相关的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对数学史进行传承和发扬,并且还要通过对数学史的学
为寻求一种相比人工安全巡检更高效、准确的监测理论和方法,本文依托导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基于影像轮廓线叠差分析获取桥梁全息变形及结构状态演绎方法探索(
本论文通过研究林纾翻译的英国小说家狄更斯的小说David Copperfield(今译《大卫·科波菲尔》)的中译本《块肉余生述》,探讨译作中体现的林纾翻译中的改写策略。通过和原作的
虹影基于女性视角和全球化语境下的写作,已成为当代文坛的一道别样风景。她以敏锐的感触审视多元文化的交融碰撞,其大气宽广的取材范围、结构玄机的智性叙述,使她区别于通常意义
本文所探讨的是沈从文创作中的时间意识。本文不拟从不同文化互为对立模式出发去探讨沈从文创作中的文化意识形态,而是试图从个人时间意识这一角度切入,将不同的文化形态置回
才大气雄的辛弃疾为了有力地表现抗金救国壮志与壮志难酬的悲愤,对词的章法结构作了多方面的大胆创新。他在词的起拍即着力营构雄奇壮伟、动荡飞腾的意象,并使之笼罩全篇;善
介绍了卫星航空管制系统的原理以及国外发展情况、提出了中国卫星航空管制系统的方案设想以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现代文学在20世纪初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汲取了异域的思想和文化资源从而孕育出崭新的文学形式,创造出全新的形象系列。在对西方资源的借鉴过程中,易卜生的“娜拉”形象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