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个性化阅读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个性化的阅读”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阅读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它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与读解,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困惑,甚至是混乱。当前混乱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学生对阅读鉴赏的理论、方法缺少必要的理性认识。没有理论指导的“个性化的阅读”,只能是热热闹闹,乱乱哄哄,浅尝辄止,难有质的提高。
  在高中阶段,没有时间系统地讲授阅读鉴赏的理论,但并不是说不需要理论的指导。高中学生至少要知道有关阅读、读解文学作品的最基本的理论知识。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与“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的提法只是表述角度的不同,“个性化的阅读”是建立在“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基础之上的,同样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只是强调在阅读、读解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进行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而已。
  阅读、读解文学作品至少要了解文学四要素及四者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作品创作的角度说,是社会时代的因素影响了作者的创作动机,作者的创作动机决定了作品的艺术表现,作品期待着读者的解读,一时代读者的解读又会影响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的建构,而一时代的阅读鉴赏评价体系又会影响一时代作者的创作。
  从读者读解的角度说,四要素之间则是逆向循环,读者要读解作品本义(或日作者本意),就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而要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就要了解影响作者创作动机的时代因素。
  由于侧重不同要素的研究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侧重四要素中的某一要素进行深入探究。据此,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其中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可以“时代”为探究对象,依据文本所提供的信息探究影响作品发生或作品所表现的时代的政治、经济、民俗等等。
  可以“作者”为探究对象,探究作者的生平、遭遇、政治观点、审美理念、创作本意等等。
  以上两个角度的探究,对于读者主体来说,都是对客体的探究。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时代的读者,都难以避免带有他那个时代的理解,难以避免带有主观的偏见。同时我们还知道,就读解主体而言,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方法,尽量尊重客观,尽量避免带有主观偏见,就有超越时代的理解和主观偏见的可能,而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就读解客体而言,有些作品因时代久远、资料缺乏而后世读者已无法确知作者本意,如《诗经·国风》中的很多作品;有些作者有意隐藏本意而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如李商隐的无题诗;有些作者用高度形象的景物言情说理,景物与情理间的多维联系造成的宽泛朦胧也使后世读者难以确知其本意。有些作品则因有明文记载而使后世读者可以大致推知作者本意,如《诗经·椰风·载驰》,《左传·闵公二年》明文记载狄灭卫后,卫国临时迁都于漕,“许穆夫人赋《载驰》”,且诗中又有“言至于漕”、“许人尤之”等句,故《诗序》所言“《载驰》,许穆夫人作也。闵其宗国颠覆,自伤不能救也”,大致不差;有些作品因作者已明言创作本意,如白居易的一些讽喻诗,唯恐读者的解读有误而特别注明其意,白居易自注《杜陵叟》为“伤农夫之困也”,那么后世读者就可依据白居易的自注而确知他创作《杜陵叟》的本意;有些作者本意虽不能确知,但依据读者所掌握的信息可以推知大概,如我们对庄子所生活的时代及其人生哲学有所了解,就会推知庄子是用“庖丁解牛”的故事阐述“养生”哲学,而不是讲“认识规律,掌握规律,精益求精”的道理。我们探究作者的创作本意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这两个角度的探究,主要运用的是逻辑推理、判断的科学方法,侧重训练抽象思维、思辨的能力。
  读者还可以“作品”为探究对象,可以探究作品的语言、结构、意象、主题原型、艺术模式等等。这个角度的探究既要有逻辑思辨的能力,又要有审美的想像力。
  我们还可以立足于“读者”,侧重“读者的接受”,而不注重作者本意的探求。读者的接受也有多种表现形式,或是在作者的本意基础上发现、发展、补充作者原来没有意识到的意义;或是在作者本意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感发出新的意义;也可以不顾及作者的本意,只把文本当作独立客体分析,只谈今日个人的感受。
  “读者的接受”是十分重要的,是对作品的再度创作,但是要将作者本意的探寻和读者的主观接受区分开,要知道“以作者意逆作者志”与“以读者意逆作者志”是两个截然不同角度的探究,不能“强作者以就己意”,把今天个人主观接受简单当做作者本意,不能将不同角度、不同目的的接受混为一谈;而且还要知道所谓“理解能力”,首先要尽量准确理解作者本意,然后才是读者的感受。
  当然,读者也可以不做任何学术探究,只是娱乐消遣,不求甚解;甚至可以断章取义,比附穿凿;甚至可以像一些教师一样允许学生“胡说八道”……但是要指出这些并不是“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内涵。
  另外,教师和学生“平等的对话”是指教师不能把个人或《教参》上的理解分析作为标准答案强加给学生,不能轻易否定学生的理解感受,但这也绝不是说不需要教师必要的理性引导了。
  最终我们要强调的是:
  其一,所谓“个性化的阅读”的主要意思是说读者可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选择文学四要素中的某个角度进行探究。
  其二,“个性化的阅读”也要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并非随意无序的臆说。
  其三,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没有教师理性的引导,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就难有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伴随着新年的钟声,广大师生们自己的读书园地——《书香校园》创刊了。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载体,阅读是获取文明的最好途径。读书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读书能改变人生,使我们放眼世界,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丰富知识,奋斗事业,提高能力,勇于创新,为社会做贡献。人的精神发育史,主要体现在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一个国
期刊
在这个华丽、忙碌、喧嚣、日趋现实的时代,面对“我们真的还需要读书吗?”这样的问题时,许多人内心是迷茫的。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弄清读书究竟有什么用。  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处境有时候就像是一个迷宫,充满了迷惘和彷徨,没有人可以告诉你出路在何处。我们所处的社会,光怪陆离,又何尝不是一个历史的迷宫,每一条路都不知最后通向哪里。  书籍正是这个时候我们所需要的。我们在现世的迷宫里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夜幕降临
期刊
高中语文是从接触诗歌开始的。《沁园春·长沙》、《雨巷》、《再别康桥》、《大堰河——我的保姆》四篇选文都是流传甚广的名篇。几乎所有的教学参考资料在讲到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时,无一例外地告诉教师们,这一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因此在教学时要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指导学生分析意境来解读诗歌。这一说法或许在方法上并没有什么错,因为很多年来许多教师一直是这样做的。但是,这个指导意见总让我有些惶惑。我总
期刊
作者简介:王荣生,上海师范大学教科院学科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出版),《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语文教学内容重构》(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出版),《听王荣生教授评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认识语文教学的问题应该树立这样一个原则: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集团性的问题乃至错误
期刊
中学生学会阅读“整本书”,既是实践新课标的需要,又是提升自身语文素养的需要。为了把这种阅读方法介绍得更清楚,兹将其过程分为四个层次,并以曹禺的《雷雨》为例来谈。    第一层次:基础阅读    这一层次的阅读常被称为阅读的准备阶段,解决“这个句子在说什么”的问题。《雷雨》是用现代白话文写作的,对高中生而言,理解句子的意思不存在任何障碍,只需对已掌握的阅读技巧进行精练即可,这实际上是对已有阅读经验的
期刊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化宝库中的珍宝。无论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都蕴含着美。现行小学语文各册教材中都编入了一定数量的古诗,《语文课程标准》还列出了70首必背古诗。因此,教师应当利用和发挥这一优势,让学生认识并感受古诗中多姿多彩的美好意境,进而陶冶情操,涵养心性,提高语文素养。    一、感知古诗的语言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古诗大都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显示出一个个寓意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在教学
期刊
作者简介:章武,原名陈章武,祖籍福建莆田,1942年生,散文作家,著有《海峡女神》、《飞越太平洋》、《东方金蔷薇》、《章武散文自选集》等,多篇作品入选全国高中、初中及小学语文课本。近作《京口三山》荣获《长江颂》全国游记征文一等奖。曾任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家协会主席,现为省文联、省作协顾问。    书海茫茫,人生苦短。  何况,在短暂的人生中,忙忙碌碌,又是当代大多数人的生存状
期刊
“儿童文学让人善良,儿童文学增添人审美的意趣,儿童文学会让孩子的心灵变得丰富敏锐。可能影响人的一生。”这是著名儿童文学家梅子涵教授对儿童文学的评价。儿童文学作品以其优美、幽默、精练的文字,表现儿童真挚感情世界中的人和事物,重现意想的浮现,造成音韵、图画美感的意境,具有明快趣味的特点。儿童文学轻松地表现深刻,快乐地表现苦难,喜悦地表现死亡,高尚地表现人性,使儿童乐于阅读,并且能促进儿童正面成长。  
期刊
作者简介:陈成龙,宁德市教师进修学院语文组组长,中学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会学术委员会委员,福建省语文学会副会长,宁德市语文教学研究会会长,福建省特级教师协会常务理事,宁德市特级教师分会会长,福建省省级学科带头人的导师,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专著《创造性语文教育》曾获教育部中小学教育基金会授予的一等奖;曾获“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福建省优秀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期刊
福州第八中学位于繁华的福州市台江区吉祥山。前身为福州私立文山女子中学,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于1853年(清咸丰三年)创办,是近代中国的第二所女子中学,也是在我国创办的最早一批实施现代班级授课制的学校。1952年,福州市人民政府接办文山女中,同时接收私立开智中学、榕工中学和四端中学的部分师生,组建成立福州八中,2009年是福州八中建校156周年。学校现有4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86人。在职教工17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