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攀:青春攀登不止步

来源 :中华儿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j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他中考落榜,跟着亲戚外出打工谋生。端盘子、发传单、在工地搬砖……
  2019年,他身披国旗,站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的冠军领奖台上,接受无数的掌声和祝贺。
  低谷中向上,绝境里逆袭,像小说一样精彩的情节,真实地发生在一个年轻人身上。
  他的名字叫梁攀,现在是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青年教师。因为他的励志经历和出色事迹,今年五月,他获得团中央、全国青联颁发的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梁攀说:“我们国家在朝着科技强国的目标高速迈进,作为承前启后的新时代技能青年,我们生逢其时,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我想对每一个想要走技能成才道路的年轻人说,有梦想就勇敢去拼。技能可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也可以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

靠技能改变命运


  1997年,梁攀出生在重庆市九龙坡金凤镇一个普通家庭。



  谈到小时候的梦想,梁攀说,和很多孩子一样,梦想长大以后“当科学家”,当时懵懵懂懂,只觉得科学家是“搞创新的”。他喜欢动脑筋,也爱动手,读小学时,迷上了玩具四驱车,他把小车拆开研究一番,改造成可以在水上行驶的电动船。
  初中时,梁攀最喜欢的科目是物理,尤其对电子感兴趣,因为成绩突出,被选为物理课代表。听老师讲到电动马达可以反向发电,他自己动手,成功做出一台手摇发动机。
  正当他享受快乐的学习时光时,一连串家庭变故不期而至。14岁那年,父母离异。不久,父亲又患上重病,生活向他展示出残酷的一面。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梁攀无心学习,成绩急剧下滑,以至于中考发挥失利,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
  那时候的他面临着两难选择:是在困境中继续学业,还是承担起家庭的重任?最终他放弃了读职业学校的想法。
  “孩子不读书了,是有原因的。他爸得了重病,需要照顾治疗。”在母亲张长兰眼里,梁攀是一个懂事的孩子,知道家里不易,他想要为大人分担压力。
  不满16岁的梁攀跟着大伯,开始闯荡社会。但没有学历、没有技能,他很难找到好的工作,只能干一些体力活。梁攀在餐厅端过盘子,发过传单,也曾经在建筑工地搬砖、搅水泥,晚上还要在简易棚里守夜。也曾经在电子厂的流水线工作过,单调又重复的操作,一天又一天。
  那一段时间的艰辛,和曾经的学生生活比起来,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曾经想要闯出名堂的梦想落空了,一直卖苦力或者做重复性劳动的梁攀,感到看不到未来。这段打工经历,让他真切地体会到,“想找好一份工作,没有技能是不行的”。



  带着这份有些痛的领悟,梁攀做出一个影响他一生的决定:回到学校,继续充电。
  在同学的建议下,梁攀来到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学习。一向对物理感兴趣的他选择了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专业。他决心从头开始,靠技能改变命运。
  重回校园的梁攀,比以前更加珍惜学习机会。电机电器装配与维修专业的实操课程分为上午班和下午班,学生按课表只需上半天课。上完自己的半天课之后,他还找机会“蹭”课,旁听其他班级的操作演示課程。从早上七点出门晨练,一直到晚上九点多宿舍关门,他都泡在教室。在这样的努力下,他的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仅仅一年,梁攀就被选拔进校集训队参加训练。在众多项目中,他挑选了最难的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项目。
  在校集训队训练一年后,他报名参加第四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比赛,此时离比赛只有一个多月时间,但电子技术项目的编程模块使用的是不同型号单片机,他之前没有接触过,要从头开始。很多资料都是英文,英文基础不好的他,只能一个一个词查英语词典。夏天重庆的夜晚,像蒸笼一样,有时啃书本啃到烦躁,他也很想出去轻松一下。但曾经打工时的艰辛和迷茫,给了他继续学习的动力。
  2015年,梁攀代表学校参加第四届中国·重庆职业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比赛,“很意外地”得到了二等奖。12月,他进入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重庆集训队,为冲刺世赛全国选拔赛做准备。
  那时的梁攀在学校是个活跃分子,在团委、学生会担任职务。入选市队时,赶上学校活动很多,他半开玩笑地跟团委老师说,“我只是去学习一下,很快就会被淘汰回来的”。
  2016年夏天,对梁攀来说格外难忘。放了暑假,校园里变得很安静,他留在学校继续高强度的学习训练。“40度高温的重庆,基地没有空调,裤子被汗水浸透,湿了又干,留下一道道汗渍”。一开始,因动作不熟练,烙铁经常会碰到手上,烫起一个个水泡,他赶紧跑到卫生间用凉水冲一下,吹一吹,就再次投入训练。
  在那一年世赛全国选拔赛中,梁攀一路过关斩将,以第四名的成绩进入国家集训队。2017年1月,他参加国家队十进五晋级赛顺利晋级,在五进二晋级赛中遗憾地以第三名落选。但他仍然得到一个珍贵的机会,可以随团前往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现场观摩。那一年,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赛场上,中国选手在电子技术项目上再次止步于优胜奖。在观众席上的梁攀心潮起伏,暗下决心:“下届,我一定要再回来!”

为国家摘得电子技术项目首金


  按照规定,世界技能大赛电子技术项目参赛选手年纪不能超过22岁。2019年,梁攀还有一次机会。如果说第一次参加全国选拔赛还是抱着“打酱油”态度,那么回来之后准备再冲刺下一届的梁攀,是认真的。他放弃了很多企业抛来的橄榄枝,选择留在集训基地,以教师、教练、选手的身份,重新再战一次。   电子技术项目是一个发展迅速的行业,随着技术进步,比赛内容也会随之调整。梁攀在老师帮助下,更新内容,强化攻克自己的短板。比赛用的电路板密密麻麻地分布着200多个点位,必须用烙铁将每一个点位都焊上锡。“有时候一个任务怎么也完成不好,采集出现问题,或者信号出现问题,就要反复操作,直到把问题解决。”
  时光没有辜负他的努力。2018年6月,在世赛全国选拔赛上,梁攀以第一名的成绩入选国家队,并在之后集训中一路过关斩将,终于代表中国出征俄罗斯喀山。
  这一次参赛,心态也不一样了,“之前我是年轻的选手,前面有学长顶着,但是这一次不一样,我成了要顶住压力的那一个”。



  为参加2019年8月举办的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提前一周到达喀山。一边调整时差,一边在教练住的一间狭窄、只有一张床的房间里,进行适应性现场训练。因为场地狭小拮据,他只能把床头柜当作训练的凳子、把窗台当作操作台。那几天,他心无旁骛,脑子里只有眼前的电路板。
  电子技术项目比赛一共要比4天,竞争非常激烈,主要围绕电路设计和仿真、嵌入式程序设计、印制电路板组装3个模块,考核选手设计、仿真、程序编写、焊接等综合能力,评分点就有上百条。
  比赛过程一波三折。第二天比赛,选手早上8点就到达场馆,因为一些技术原因,原定早上9点的比赛一直拖延到下午3点才让选手入场,这样比赛就要延续到晚上。有的选手因体力不支,直接放弃了这个模块比赛。梁攀一直保持着平和心态,最终在这一模块比赛中获得满分。
  “心情最紧张的是第四天,前面都稳扎稳打,很怕最后一天出现什么失误。”梁攀说。他担心的问题没有出现。在最后焊接环节,梁攀表现完美,以最快速度一气呵成,完成比赛。
  所有比赛环节完成后,梁攀对自己的表现挺有信心。但是就在晚饭前突然得知,第一天比赛的电路设计环节,有裁判以梁攀打印的答案不清晰为由,给他扣了很多分。据理力争,仍然没有改变判决结果。那一刻,梁攀的心情瞬间跌落谷底。“要知道世赛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选手之间的差距有时只差零点几分。被扣那么多分,当时觉得拿奖牌的把握都没有了。”想到自己几年的辛苦训练付诸东流,想到自己辜负了大家的期望,他一晚上都没有睡,对着带来的国旗,流下了眼泪。
  第二天晚上的闭幕式上,梁攀还是把国旗带进了会场,想着“万一能拿到名次呢”。当听到宣布获得金牌是自己的名字,梁攀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过了好一会才意识到自己成功了,为中国摘得了电子技术项目第一枚金牌!



  那一刻,“激动得心都要跳出来”。
  站在领奖台上,在闪耀的聚光灯下,他将身上披着的国旗高高地举起来。

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


  现在,梁攀是重庆铁路运输技师学院一名教师。学校组建了世赛班,梁攀作为创建人之一,参与起草方案,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他把自己的参赛经验、方式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结合国际技能人才培养先进经验,根据国家集训队的集训方式和方法,探索升级市级集训体系,帶领新一届选手继续征战世界技能大赛。
  世赛班是从各个班级挑选的优等生组成,进来后要进行淘汰,成绩不好、达不到标准,就会被淘汰,回原来班级。对于梁老师的传奇经历,学生们都从心底佩服。虽然他不是很严肃,会和大家一起聊天、玩游戏,训练起来却是一丝不苟。上课不许玩手机,东西放在哪里,都有具体规定,用完一定要随手关。
  在训练中,梁攀提出“一体化”的教学思路,在课堂上不仅要讲理论知识,还要交给学生一项具体的任务去完成。“比如在这堂课上讲了关于焊接的相关知识点,接下来就拿电路板让学生进行实操。这个过程中学生有什么问题,老师会随时进行解答和指导。”通过具体任务的完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也可以在细节上规范学生的操作,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
  从一名选手参赛到成为一名教练,梁攀感到,当教练比自己参赛,考虑的问题更多。“谁的优势是什么,谁的不足和短板是什么,怎么提高,怎么合理地安排训练,此外还要照顾到学生的心理情况。”临近比赛更是如此,梁攀每天都要苦口婆心地跟队员讲,提醒各种细节,注意时间节点的把控……“就是希望为他们考虑得多一些,再多一些。”在赛场上,作为教练的梁攀也没有作为选手时的淡定。“看到时间所剩不多而选手还没有完成操作时,心里捏一把汗,比自己比赛的时候还要紧张。”



  作为园丁,梁攀已硕果累累。他培养的两名选手在我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电子技术世赛选拔与精选项目上取得第三名和第四名的好成绩,世赛选拔项目选手进入国家集训队,两名选手皆取得“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
  2020年底,梁攀大师技能工作室获批成立,梁攀在教学中带来了95后教师的思考,“现在,企业对优秀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我们的培训不应仅仅针对比赛,而是对接行业需求、企业需求,调整训练的内容,改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教育成果转化”。
  他说:“参加技能大赛取得成绩不是最终目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我希望在这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
其他文献
“我们的工作,有点像医生给病人拍CT,医生通过片子能更清晰地了解人体构造,为治疗提供证据。我们给地层拍片子,是为石油勘探打前站,寻找哪里有石油。”秦宁常常这样解释这份在别人眼中神秘的工作。  秦宁所说的拍照片是“物探”,也就是她所从事的工作。给地层拍照片,对采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筛选有价值的信息,之后呈现出一张完整的照片,为勘探人员寻找石油提供依据。  秦宁,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物探研究院首席
期刊
2020年,东北三省粮食总产量达到13683万吨,占据全国比重的20.44%。这里之所以粮食产量高,和“黑土地”的功劳密不可分。中国的土地分为南红土、北黑土、东青土、西白土和中黄土,这其中最肥沃的就属黑土。“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栽上柴火也开花”,就是对黑土地最大的褒奖。  黑土一般分布在温带地区,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质分解缓慢,并转化为腐殖质累积于土体上部,形成深厚的黑色腐殖质层。科学测定每20
期刊
熊熊烈火中,只有他们迎着危险向前冲。他们是逆行者,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始终一往无前,用行动证明什么是“为人民服务”。承担整座城市消防安全工作的他们,时常被误解,却从没有怨言。他们,就是消防员。  其实,消防员也是普通人。每一个赴汤蹈火的消防员,家里也有等他们回家的亲人。  电影《烈火英雄》中,尤勇饰演的救火总指挥吴晨光有一句臺词:“你们太不了解消防员了!”那么,消防员究竟什么样?第25届中国青年五
期刊
初春的北京,微风和煦,暖意盎然。走进位于北京海淀区增光路的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大门,迎面而来的是大而醒目的“和谐”雕塑,绿意盎然的校园内,一左一右矗立的两棵古松向人们诉说着这所院校的悠久历史。办公楼是一座苏式建筑,沉稳厚重,一砖一墙都颇有岁月感。  记者在会议室采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  他既是学校的管理者,也是一位在教育界深耕多年的学者,更是把中国劳动教育研究带到新高度的学科领军人。谈
期刊
这个五一,对于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市江岸区分公司上海路揽投站投递员徐龙来说,着实有些梦幻,在人民大会堂,他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仅仅三天之后,他又被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作为一名平凡的投递员,徐龙13年来4000多个工作的日日夜夜,驾驶邮车累计行驶3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近10圈,累计投递各类报刊邮件40余万件,零差错,零投诉。当新冠肺炎疫情突袭,身处武
期刊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结果揭晓。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三河村第一书记李凯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他坦言,“这份荣誉从脱贫攻坚中来,不是个人荣誉,其背后凝聚的是千千万万扶贫人的心血。站在台前,展示的也不是个人,而是脱贫攻坚为村子和村民带来的翻天巨变”。  三个月前,李凯作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了习近平总书记颁奖。那一天,穿着彝族传统服饰,戴着英雄带,接过奖牌时
期刊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和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解决贫困问题高度重视,带领人民持续向贫困宣战,作出了不懈的减贫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极为重视扶贫开发工作,把扶贫开发作为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
期刊
2021年2月25日上午,北京,人民大会堂。大礼堂灯光灿若繁星,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正在举行。  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习近平总书记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一一颁授奖章、证书、奖牌。  这是35岁的杨晖第一次走进这神圣的红色殿堂。此刻,作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获得者之一,他感到,这是至高的礼遇、崇高的荣耀。“特别触动,中华民族和绝对贫困永远地说再见了。我能和脱贫攻坚
期刊
“陈老板,我家有一些核桃,请帮我代卖一下。”“小陈,这几十斤自然酿造的土蜂蜜,还得请你帮我卖卖。”“我也想在家里开一个网店,你教教我吧?”……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野三关镇一间临街的店面,人气十足。店面上面挂着“陈兹方铺子”的小招牌,店主就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陈兹方。  说话时,陈兹方的嘴角始终带着微笑,一脸阳光。然而,细一打量他,会发现他高高的个子有两只空荡荡的袖筒。原来,他没有
期刊
在福建漳州,有一句话广为流传:“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漳州110’”。  “漳州110”,是福建省漳州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直属大队的简称,是全国公安机关最早实行警务机制改革的基层单位。  31年前,“漳州110”因民而立。创立之初,仅有七个人、三支枪、一辆破旧三轮摩托车,就是这样一支公安队伍,在全国首创110报警服务台和快速反应机制,开创维护治安与服务群众并重的先河。1996年8月,公安部在漳州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