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文化——基于中英两种语言的比较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er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化历史的沉淀中,人们俨然已经认识到语言始终是某一既定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反之不可置否的是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是与生俱来的。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语言的表达,文化才更得以熠熠生辉。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在宗教、历史、礼仪以及社会习俗等方面都有特殊性。而各民族的文化都能在其民族语言中得以体现。本文通过比较中英两种文化背景下中英两种语言的异同,其中对于中英语言的不同之处的研究,笔者主要从宗教与思维模式对语言的影响为例来探索文化与语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并通过一些具体实例来加以补充阐明,最终深化对语言与文化两者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语言与文化;中文;英文;宗教;思维模式
  


  一、中文与英文的文化共性
  诚然,中文与英文有很多共通之处。这两种语言都与其相应国家的文化息息相关。首先,它们都是辉煌历史集合的产物。一方面,语言如同一面巨型画布,生动地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更迭,王朝兴衰。而另一方面,历史的车轮下则是语言的蓬勃发展。其次,中文和英文都受宗教的影响颇大。毫不夸张地说,宗教可谓是语言源头之一。再者,众所周知,中文是由一个纷繁复杂的思想形态所支撑,英语亦是如此。这些相似的观点、经验和感受往往会形成文化耦合与文化并行。这林林总总都体现了语言与文化之间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中文与英文的文化差异
  中英两种语言之间的共性比比皆是,而两者之间的差异也是不胜枚举。相应的宗教和思维模式对其语言的影响颇大,值得重视与研究,本文即从这两个大方面对语言的影响来分析中英语言差异。
  1、不同宗教的影响
  宗教对这两种语言可见一斑。中国集大成于三种宗教:儒、释、道,它们就像三脚架,以三足鼎立之势构成了中国的宗教习俗和信仰。这三个宗教产生于中国民间传统习俗的沃土之上,它们有着带地方性色彩的称呼。事实上,中国的宗教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多种信仰融合其中,千百年来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我们几乎不会发现一个纯粹的儒家、佛家或者道家信徒,因为他们本身在理念就是相互交织,密不可分的。其中儒家思想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影响尤甚。儒家思想提倡德行的培养、尊重他人、强调教育,这对后世社会行为规范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儒家礼仪信条贯穿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传统的拜祖先仪式等就是来自于儒教。如今,儒家思想仍在并将继续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相较于中国宗教的多元化,“西方宗教”一词往往仅指基督教这一在西方国家最为盛行的宗教。基督教将出生于拿撒勒的耶稣作为他们唯一敬畏的神,其教义主要收于由其早期信徒编写的圣经新约之中。基督教信仰自由,有原罪之说。
  因此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在中国的文学作品之中随处可见儒家的“仁”、“义”的理念的存在,而在西方的文化作品中经常会出现跟耶稣基督有关的词语和表达。这就体现了宗教对语言的深刻影响。
  2、不同的思维模式的影响
  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不同,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以及文化价值观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思维模式必然有着特殊性。一般来说,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维角度相差很大。中国人一般比较保守、内敛、表现冷静、处变不惊,我们强调和谐共处,喜欢稳定、与世无争的生活;而西方人偏外放、张扬活泼,他们强调竞争,喜欢多变的生活。正因如此,中国人和西方人在对语言的理解上有很大偏差。如果当我们在中国发现一个人很健谈,我们会认为这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想要哗众取宠成为焦点。同样,我们很少在中国看到夫妻在公共场合有亲昵的举止,往往相敬如宾;而西方国家的夫妻更愿意在公众面前表明夫妻身份。这其中原因更在于,中国人强调道德主体、道德,他们专注于直接感受和形象。西方人注重自由、民主,非常强调个人。
  总之,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强调了道德,社会的和谐;它提倡集体责任感和奉献等;西方思维方式强调逻辑和科学、个人成就,它促进人权、平等,等等。
  3、具体实例
  ·You are a lucky dog.
  ·你是一个幸运儿。
  ·Every dog has his day.
  ·凡人皆有得意日
  ·多如牛毛         as plentiful as blackberries
  ·一箭之遥         at stone’s throw
  ·水中捞月         to fish in the air
  ·石沉大海         remain a dead letter
  ·蠢得象猪         as stupid as a goose
  ·“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
  ·They felt rather blue after the failure in the football match.
  ·球賽踢输了,他们感到有些沮丧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中文与中文中的同一意象有着不同的内涵意义和表达习惯,例如“狗”,“蓝”等。“狗”在中文中是低等的,有时甚至被用作秽语;而在英语中“狗”是如同人一样的存在。这归因于不同的文化习俗,价值观和背景。
  4、总结
  语言是一面镜子,文化可在这面镜子中成像。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紧密相关在很多方面可以得以体现。文化特性塑造了语言,而语言对其相应的文化有着独立的反映和影响。
  如今,尽管对于中英语言异同比较这种老生常谈的问题俯拾皆是,但人们对于这些差别的存在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有对中英语言文化差异的深入研究,不断深化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跨文化交际也才能更好地展开。
  参考文献:
  [1]关永平.思维与语言[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4):66-70.
  [2]卢春媚.浅论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及汉语言的特点[J].韶关学院学报,2003(3):88-91
  [3]罗振西.中西思维方式差异对汉英语言的影响.中南林学院学报,2002(24).
其他文献
【摘要】委婉语在英汉语言中都得以普遍使用,本文将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通过分析和对比英语和汉语中的委婉语,透视其社会功能;以及生活在不同语言文化环境中的人们在使用委婉语时的异同。  【关键词】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委婉语;英汉  引言  早在中国古老的《易经》之中,就存在有“曲则全”的思想观点。这一思想贯穿于人们的日常交际中,人们常常习惯于尽量避免使用引起对方不快或伤害对方的语言,代之以迂回曲折的方法
期刊
【摘要】作为新型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本文重点通过探寻研究性学习的含义和特点,了解高等师范院校在音乐教学中使用研究性学习的意义。通过对教学手法以及策略的研究,探索高等师范院校通过实施研究性学习对教学工作带来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音乐教学法;教学策略;    研究性学习是目前较为流行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与科学研究的过程比较类似,其学习方法和形式也
期刊
【摘要】JIT方式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生产方式之一,本文以某公司为例,运用JIT思想进行实证研究,对企业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关键词】JIT管理;适时生产系统;童装行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长,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供应基本上能得到保障,但是当前企业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生产的盲目性造成产品的大量积压,资金使用效率低
期刊
【摘要】本文以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化传播方向)为例,通过人文内容与设计形式相结合、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工学交替与行业专家进课堂三个方面对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工商学院人文课程体系设置进行研究,试图多角度的回答学界历来讨论的焦点“人文课程是否需要具有实用性”这一问题,以期能够将人文课程潜在性、隐蔽性的功能同实用性这一显性功能相结合,从而为“人文课程也实用”的破立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云南工商学院;人
期刊
Abstract:This study is aimed for a comparative research between Rip Van Winkle and Zhen Zhong Ji,which are created by different writer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in different times,while there still ex
期刊
摘要】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部分,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依赖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的树立。作为未来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意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依托大学校园,充分挖掘校园文化各个层面的重要作用,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提供物质基础、精神动力以及行为准则。  【关键词】校园文化;生态文明意识;载体    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更为先进的文明形态
期刊
【摘要】孔子是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育仍有很大的积极作用,对对外汉语教学也有借鉴意义。文章从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和博约相依三个方面分析教学思想,把这些思想运用到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  【关键词】论语;教学思想;对外汉语;教学;运用    一、《论语》中的教学思想  《论语》是中国春秋时期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
期刊
【摘要】探讨学生管理中的语言艺术的运用是新时期新理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要求。这些探讨对于增强现代大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学生管理教育目的和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程序    思想政治教育的语言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采用讲表扬、批评、讲课、报告、谈心等多种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使用准确、流畅和生动的语言,阐明道理从而打动
期刊
【摘要】目前我国的特点是文化多元化、经济全球化以及价值观多样化,大学生处于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对个性化、独立性有很强的需求,这也是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但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并不好,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创新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完善教育措施,关键是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期刊
1.文献综述  过去译者总是以“仆人”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通常忽略了其主体性。现代翻译研究逐渐到认识到翻译过程其实是一种文化现象,这为翻译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出路,译者也得以从原语作者的阴影中解放出来。  2.阐释学运作原理以及与译者主体性的联系  乔治·斯坦纳于1975年发表了著作《巴别塔之后》,运用哲学、语言学、诗学和文学理论阐明理解即翻译。书中第五章里以阐释学为基础,系统地解释了翻译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