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诞生源于自己的管理学

来源 :经理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hun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眼下似乎正是中国商学院的最好时代!全社会对于经济建设的昂扬热情,已经支撑商学教育走过了一段持续二十几年的加速向上曲线,进入了“理性需求”崛起的“有节制增长”的新常态。从成熟的行业精英到新兴的创业阶层,庞大而广泛的求知群体在源源不断地发展成长;与此同时,众多急于扩展版图的国际顶尖商学院,也早已把吸引中国学子、和中国院校建立合作项目列为“必修课”。
  但仍有一个问题至今无法解开:在中国企业陆续登上国际舞台的今天,一些“中国模式”开始引发世界各地的关注和学习,但中国的商学教育却还没有达到相应的国际认可高度,至今尚未诞生所谓的“管理学大师”。显然,管理学的在中国的发展问题并不只是和发展速度及发展阶段相关,虽然情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管理理论的普世价值则是真正的检验标准。从一个落后的模仿者、学习者、追赶者,变成一个超越追赶的领先者,中国管理学的进步需要赶上企业的步伐,将特定情境与发展阶段既相结合,又有超越中国情景的理论凝炼。
  管理教育在中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快速奔跑,模仿、学习、追赶,乃至超越,实现了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重大转变,基于农业文明的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亦经历着颠覆、变革、重塑。源于西方工业文明的现代管理学在中国亦经历着传播、应用、质疑、修补、适应和创新。
  站在共同的起跑线上,第三次产业革命兴起后,社会对跨职能管理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以项目制为基本运行模式。即,以任务为目标,由来自不同专业领域和管理职能的人组合在一起开展团队式工作。由此,对于管理者和领导人的要求,就由第二次产业革命时代的专业职能型人才转向跨功能的复合型人才。
  企业需要越来越多能担当跨职能跨组织跨领域管理大任的創新性人才,而传统的商学院却依旧采用单一功能的方式教育学生,于是就造成了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巨大脱节。当然,更为深层次的影响是来势汹汹的科技革命浪潮,它正在对基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所构建起来的全球商学教育体系发起冲击:不仅是在线教学平台正在瓦解传统教育的物理围墙,在空前碎片化和快节奏的时代面前,传统知识和现实应用场景的脱节正在加剧,师生关系亦正经历着反转突变。
  因此,如何为今天的商业世界培育精英人才,商学院教育范式的转变至关重要,这也成为了全球商学院所必须共同解决的难题,它们面临着资源和结构上的改革。
  MBA教育在中国25年,EMBA教育14年,其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有目共睹。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势在必行。但当大刀阔斧的“改革”以行政命令的方式下达时,却又会引起“事与愿违”的可能。近期教育部要求对EMBA招生实行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的措施就值得商榷。像这样整齐划一的做法貌似公正,却有违市场经济规律下的高端人才培养规律。显然破坏了商学院之间原有的多样化竞争的生态系统。
  其实,从过去过于宽松的EMBA招生方式和培养标准,甚至个别扭曲教育理念的“权贵俱乐部”、“追逐规模和利润”的不良运作,到现在要求一刀切式的全国统考,中国的EMBA教育一直伴随着争议。在培养提升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家上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中国商学院在高级培训和EMBA教育上确实发生了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并不缺乏以“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为己任的商学院。不能简单化地把“好孩子和脏水”一起泼出去。目前反映出的问题是在体制机制建设方面的不完善、在进步的初级阶段中所发生的。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目前源于中国的管理理论之缺失所导致的“管理教育理念缺位”所带来的迷惘,致使中国商学院和教育机构的社会价值还未被足够认知和重视,应有的作用也没有好好发挥出来。


  我曾给企业家下过这样的定义:那是一群超出现有的能力去实现梦想的人。按照现有的资源和能力去做事情的是职业经理人,而非企业家。显然,若实施全国统考,企业家学员受到的影响会最大,中国商学院提升企业家实现梦想的创造力、领导力等方面的努力将受到严重打击,引领中国企业发展的这一个极其重要的群体接受高端教育而得以提升的战略需求就会扭曲。其副作用之一,就是中国企业家的高端教育又一次拱手让给海外机构,引导企业家的管理理论亦会又一次屈从于西方,源于中国企业实践的管理学之发展进程亦会失去其重要的土壤和传播主阵地,进而失去其战略主动权。
  情境与超越情景
  伴随着“权贵俱乐部”、“限读令”,有关商学院“从教育出发、回归理性”的呼声,正在业界和学界不断高涨。无论这是否将给商学院带来历史性震荡,现在却已经给管理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其实,中国社会从来不乏激情。我们不缺乏抱着实业救国思想的学生,也不缺乏致力培养引领中国未来发展的健康力量的教育者,亦不缺乏扎根中国企业实践作长期深入科学研究的学者。但直到现在,中国也没有诞生所谓的“管理学大师”,为什么?缺乏科学理性的理论架构,缺乏源于中国情景,又能超越中国情景的理论建设是关键之一。
  过去的中国管理理论,典型的如基于“孙子兵法”、“三十六计”、取材于“儒、道、释”中的片言只语的“中国式管理理论”,往往停留在经验的总结和应用。它们成为企业家们口口相传的经商之道,却因人而异,缺乏普遍真理。
  大量被供奉的、经不起推敲的所谓“企业家语录”,在一定程度上更强化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和西方人眼中的落后者形象,也在相当程度上误导了更多的企业家和管理者。虽然,今天中国有很多企业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取得了很大的影响,甚至一些“中国模式”案例也在被世界各地的企业和教育机构所关注和学习,但是中国商学院的管理教育却没有得到足够的认可,中国也还没有诞生所谓的管理学大师。
  管理学的发展,并非只与成长速度有关,而是和情境有更密切的相关。源于发达国家的很多管理理论,就是在长期成熟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与中国情境还是有很大差异。   中国企业如何从一个落后的学习者、追赶者,变成一个超越追赶的领先者,亟需与特定的情境与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理论指引。但目前,基于中国情景的研究尚未达到让理论瓜熟蒂落的地步。但是,眼下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基于中国实践的管理理论大发展的前夜。三四十年前,日本的崛起,即伴随着相应企业管理理论的崛起,如:“丰田生产模式”、“Z理論”、“精益制造管理”等等。中国学者的深入研究已经进入到了运用先进科学原理于中国管理实践的管理理论凝炼提升的阶段。待到源于中国的管理理论形成和成熟时,中国的进一步崛起就有了更多的理性指引,甚至影响世界。我们很高兴地看到,经过几十年的奋斗,以中国企业的进化和快速崛起为基础,中国学者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已是一个不争的现实。源于中国,基于“中国情景”,而又超越“中国情景”的管理理论正在崛起并影响世界。
  “商办商学院”是大趋势
  与原有商学院改革发展同步出现的是,中国的企业家们开始自己办学。与以往企业办以培养内部员工和干部的企业内训大学不同,阿里巴巴的湖畔大学和京东的众创学院等等,都面向社会招收学员。这种新出现的“商办商学院”模式将会是全球趋势在中国的快速蔓延。
  企业办学与公立学校教育有所不同,公立学校的教育由全社会的理想和责任驱动,企业办学往往最初是为企业自己培养量身定制的人才。其实,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社会理性和有社会责任的人才,这就是为什么教育事业需要独立于某个利益方的非盈利第三方来完成的原因。而由于原有计划体制所存在的弊端,高等教育机构的僵化并与需求脱节等问题严重,企业从实际出发,创办更符合社会需求的学校,就是对这种刻板体制提出的一个很好的提醒。更应看到的是,它们不仅是一种很好的补充,更是一支走在管理学发展前沿的力量。
  需要注意的是,如今企业或组织所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动态性和碎片性也越来越强,社会和企业界对于人才的综合性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创办的商学院若想为社会培养一流人才、并走向国际,就一定要从企业及企业家自身利益中独立出来,由教育家来管理和运作,而不是一直受企业和企业家的控制,更不是将当下成功的企业家们当作“偶像”和“神”来膜拜。
  湖畔大学不仅为企业自身培养人才,同时也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真想让湖畔大学成为一流的为社会培养人才的地方,学校就应该让真正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思想的人去管理和运作。如瑞士IMD、西班牙IE那些“商办商学院”的成功就是这样,运用现代大学制度从根本上摆脱主办企业的功利性和局限性。湖畔大学为中国的商学教育领域带来了新鲜活力,同时也提供了一面镜子。相信随着中国企业的崛起,以企业家们的独到见解,会有更多的“商办商学院”在中国崛起。
  中国正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处于原有规则和价值观体系被打破,新价值观和体系还未完全建立起来的阶段。管理学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一大批具有批判能力的管理学者的深入研究,也需要一大批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管理水平的商学院经营者和管理者,更需要国家层面的进一步改革开放。相信以中国同仁的智慧和努力,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影响世界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大师来。

其他文献
为什么是互联网教育?而不是教育互联网?在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就是我们在公司内部非常强调:沪江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互联网代表什么?代表一种开放、公平的态度,代表着用户至上,代表快速迭代。教育是什么样的?大家应该很清楚,它有很多年历史,但是它相对稳定,不太容易变化。  我们曾经想开发一套试卷,可能一个礼拜就能完成,但是,问题在于,当完成的那一刻,可能这套试卷就落后了。为什么?因为它里面的整个结构是固定
期刊
2015年10月26日与百度达成换股交易后,携程拿到了去哪儿45%的投票权,至此携程在国内旅游市场的最后一个劲敌已去,国内在线旅游市场“价格战”的硝烟也随之星散。当天携程股价大涨22%。  2007年,梁建章在事业步入平稳期时选择离开携程赴美深造,彼时的携程是国内在线旅游市场当之无愧的老大,然而仅在梁建章离开数年之后,携程已经是处在内外交困的窘境之中。当时的携程于内缺乏创新活力,机构臃肿,向移动端
期刊
我们的产品是自动控制器能,是一种监测电量的保护装置。当客户需求发生变化后,产品就有可能大量积压。目前,我们的生产周期通常在一个月左右,但在项目招標中,客户要求我们两三天就可交货。因此,我们在做客户需求计划时,会做一个估算。但是电力行业的招标比较特殊,开标结果给的是份额比重,而不是订单。比如,甲方给我们20%的市场份额,但至于什么时候给订单就不清楚了。希望您能对于我们的交期问题和库存问题给予一些建议
期刊
2016年的中国经济被以papi酱为代表的“网红”掀起了新的波澜,4个月凝聚千萬粉丝,获得上亿估值,一条广告卖出2200万元。  网红经济的产生是技术发展的结果,它在缩短产业链,提高效率方面发展着重要作用。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还改变了传播方式,正在催生一个新的、更为庞大的传媒商业的业态。  能够沉淀粉丝的网红一般具有3个特点。首先,节目的频次一般不会太低,至少是一周,甚至是每天;其次,背后要有主线,
期刊
针对2016年的公司战略,华谊兄弟在其财报中说,“以影视为主的原创IP驱动全娱乐的产业链,充分发挥影视娱乐、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互联网娱乐三大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效应”。其中的所谓“IP”,华谊兄弟没有做出任何名词解释,也许这家公司管理层认为,如同昔日的“电商”概念一样,人人都知道“IP”是什么。  这里简单普及一下,现行“IP”的说法,不是IT的“网络协议”(Internet Protocol),
期刊
宜信从10年前的中国首家个人对个人借贷服务平台,到2015年已实现“夯实基础”、“两翼齐飞”、“遍地开花”的三个三年规划,目前,已制定了我们到2020年“成为中国普惠金融、财富管理和互联网金融旗舰”的中期目标。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说过,“企业是为客户而生的”,宜信的客户在变、在成长,宜信的成长紧跟中国高成长人群和大众富裕阶层、高净值人士的成长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用“lo
期刊
初创公司和大企业最本质的区别是什么?大公司执行的是一个已经得到验证的商业模式,而初创公司是在探索一个未知的商业模式。  初创公司需要自己的工具—精益创业,这个工具应该不同于已有公司,精益创业也要有商业计划。虽然商业计划的形式千变万化,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包括五个维度:第一个维度是核心价值主张是什么?能为用户带来什么样的底层价值;第二个维度是基于这个核心价值主张,识别用户的痛点是什么?能提供什么样的
期刊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兴起,用户注意力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在背景下,传统大品牌已经感受到了生存压力,过去那种单向度的、垂直的、依靠大众传媒的品牌塑造方式已经不适应于这个时代,小而美成为新时代品牌的常态。  大牌横行的时代已过  过去的品牌塑造基于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配合渠道,完成“推拉结合”的营销模式,即渠道推送+品牌拉动,两相结合完成产品从厂家到渠道再到客户的传送过程,所以品牌需要能够对用户
期刊
以视频网站起家并在2010年登陆资本市场的乐视,通过抓住行业前期盗版、盗播盛行的弊端,率先以合法经营者身份建立了其市场口碑和汲取了海量用户。之后,再以内容为基点,打造出生态链云图的1.0—“合法版权+用户培育+平台增值”,随后,又通过加入“互联网电视设备”业务,形成了自己生态链云图的2.0版的同时,为最终推出且日后成为行业冠军的“乐视超级TV”提供了用户和技術护航。进入2013年一直到今天,乐视不
期刊
说到百货,大家想到可能是梅西百货、诺德斯特龙、亚马逊,几乎没有人会想起西尔斯百货。但在10年前,西尔斯百货位列世界500强企业的第83名,拥有30多万名员工。自从1893年成立,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几乎是美国消费者的唯一选择。当时将近有四分之三的美国人会到西尔斯购物,西尔斯的销售额曾达到过美国GDP的1%。  然而从2005年开始,这家公司的业绩开始快速下滑,从2010年开始该公司正式进入衰退阶段,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