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的探讨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为例,从培养目标、课程标准、课程体系、考核体系、职业资格证等方面,阐述“2+3”中高职课程衔接方案的设计。
  【关键词】中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衔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7C-0047-02
  职业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技能型、技术型人才,促进社会与经济发展的任务。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企业向着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职业教育更应不断跟随科技进步和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培养出大量符合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高水平技能型、技术型实用人才。
  然而当前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课程与教材体系、教学与考试评价等方面仍然存在脱节、断层或重复现象,职业教育整体吸引力不强,与加强技能型人才系统培养的要求尚有较大差距。因此,构建中、高职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势在必行。
  通过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明确中、高职的教育定位,突出中、高职办学特色,提高职业教育整体水平,建设起中、高职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之间的协调发展,以实现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增强职业教育对产业发展的服务能力就显得非常迫切和需要了。
  一、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的必要性
  在中高职有机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中职与高职衔接的基础和核心是课程衔接。而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高等职业教育阶段中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课程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分工的有机结合就是中高职课程衔接,其主要内容是中高职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衔接。这种课程衔接可以让中高职教育阶段的课程内容既相互独立、各成体系,同时又是一个有机整体。
  为了实现中职与高职教育专业内部的顺利衔接,有效提高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的教学效果,实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职与高职课程衔接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内部衔接工作,将影响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职业教育的内涵建设和健康发展。因此,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进行研究,构建出一套合理的中高职课程衔接体系,提高教育资源利用效率,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非常必要的。
  二、现实问题
  (一)中高职培养目标层次不清。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相关技能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不同,决定了中高职的课程设置和课程标准也不同。但是在实际中,两个层次的培养目标区别并不明显。
  (二)课程的设置重复,教学内容重复严重。一是课程科目设置重复。如中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都开设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基础等课程,选用的教材也基本类似。这就造成了在中职阶段已经学过的许多课程,到了高职阶段还得重复学习。二是教学内容选择重复。名称相同或相近的课程内容重复率高,这就造成了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和新鲜感,挫伤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率。
  (三)中高职课程标准差别不明确。当前,中高职课程衔接存在着课程标准差别不明确的问题,比如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考虑到部分学生只读了中职就去工作,一些课程会在中、高职阶段都设置,但是这些课程的课程标准在中、高职阶段肯定应该是不同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在课程标准上就存在:一是没有认真考量中职与高职课程目标,随意地设置课程目标,不能清楚地界定出有效目标;二是中高职课程未能实现连贯的有机衔接,因而中职与高职的课程标准也就不能对接起来,缺乏沟通整合机制。因此,课程标准必须明确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结果,目标标准是要明确培养的人才要达到什么规格,内容标准是要确立教学内容,明确学生要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结束后应达到何种水平和程度。
  三、关于课程体系衔接的问题
  (一)课程衔接体系的基础是培养目标的衔接。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职业教育由中职和高职两个职业教育层次组成。
  其中,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掌握经验技能,对拓展新技术、新工艺能力较差,对新知识的接收能力也较弱的技术型人才,而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掌握策略技能,有更强的适应性和创新性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虽然它们都是同属于职业教育,但是所属的教育层次不同,因此,中高职的衔接不能把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这两个阶段简单地叠加起来,而应该是先把这两个不同层次和结构的教育阶段进行合理定位,然后再在中高职教育这两个阶段的全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融会贯通和有机连接。因此,要构建合理的中高职衔接体系,实现中高职课程内容的衔接,必须正确地定位中职和高職培养目标。
  根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在中、高职阶段不同的职业岗位定位,确定主要工作任务、各工作任务要掌握的不同知识技能,根据这些知识技能确定不同的课程,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比如表1、表2:
  表1 中职阶段职业岗位名称 知识技能、职业能力 配套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维修工 计算机使用;文字信息处理;日常计算机操作 汉字录入,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维护,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计算机操作员中级证书
  平面设计人员 平面广告设计与制作、网页页面制作 Photoshop,网页制作,动画设计 平面设计员
  网络综合布线施工员 局域网线路的规划、实施,负责网络项目现场施工等工作,网络组建 综合布线,网络组网技术基础,综合布线技术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中级证书
  表2 高职阶段
  职业岗位名称 知识技能、职业能力 配套课程 职业资格证书
  计算机操作员 计算机操作使用,文字信息处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办公软件高级应用 计算机操作员高级证书   程序员(初级) 阅读、编写程序设计文档;计算机程序设计;程序测试 数据库技术,C#.net程序设计,PHP网站开发、JavaScript客户端动态网页开发 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证书(程序员),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合格证
  设计师 广告设计与制作,网站设计 Corel DRAW平面设计,3DMax,图形图像处理,网页制作
  网络管理员 网络工程公司、网络维护公司配置、调试网络设备,安装网络软件,测试网络,设备故障排除 计算机网络基础、综合布线、服务器配置与管理、网络管理实践训练 计算机网络管理员高级证书
  (二)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核心是建立统一的课程标准。为了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克服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内容的简单重复,不必要的课时数量和课程门数得以减少和控制,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衔接质量得以提高,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和未来发展打下基础。
  然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其核心在于根据中高职不同培养阶段的特点和要求,使中高职的课程标准相互衔接统一。在制定课程标准时,首先要以中高职不同阶段的培养目标以及它们各自对应的职业岗位为制定依据,对各不同段相应层次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行明确,然后有机地整合它们的专业课程内容,把专业的培养课程体系以及整个中高职全阶段合理科学的教学顺序和实施路线确定下来,使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内容不再出现重复,以及高职阶段课程的内容得到拓宽和加深,真正有机地衔接起中、高职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
  (三)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中、高职两个阶段课程体系的衔接,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的衔接,因而课程衔接体系的主体是课程内容的衔接。中职阶段是高职阶段的学习准备,中职是高职发展的基础,同样,中职如果没有高职的延续和发展,就会失去发展的动力。因此,中高职的课程内容设置,都应该围绕职业能力这条主线开展。根据宽基础、实用性原则设置课程内容,使中高职的课程科学合理地衔接。首先,中职阶段的课程既要让学生将面向本专业群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好,还要将文化基础理论进行适度拓宽,为其今后进入高职阶段的继续教育和扩展第二专业方向打下基础,同时还要学生掌握实践性知识和技能基础,为高职阶段的学习打好基础。然后,高职阶段的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在课程设置时更要关注专业性,并按照高等教育的要求,既要重视学生技能的教学,又要注重理论知识的相对系统性,最终使学生不仅会用,而且还能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四)学分制管理和评价衔接是构建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要保障。为保证中高职课程体系的有机衔接,建立完善的学分制管理和考核评价体系就成了重要保障。实行学分制管理,有利于中高职阶段的课程学分互认,提高课程设置的机动性和教学效率,从而为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提供有力的保障。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并实现评价体系的衔接,需要构建一个符合职业分类、职业标准与职业鉴定考核要求的从初级到高级,职业能力标准和层次结构分明的完整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全面对接职业技能,最终实现职业教育体系内的课程衔接。
  总而言之,在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时,课程的设置既要考虑中职学生升入高职继续学习的问题,也要考虑中职学生与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处理好了这两个问题,才能做好中职与高职两个阶段教育之间的衔接。做好中职与高职阶段的课程设置,特别是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核心课、专门化专业技能实训课的课程设置,使中职与高职阶段的专業技能课程有机衔接,明确规定学生在中、高职两个阶段应取得职业资格证的要求,才能确保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五年一贯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2014JGZ179);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网络协作下五年制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2013C167);2014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重点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2014GJA384);2014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现代教育技术在贵港市农民培训中的应用研究”(YB2014556)
  【作者简介】黎东兰(1967— ),女,广西钟山人,副教授,研究方向:计算机专业教学。
  (责编 丁 梦)
其他文献
在中国文化中,“礼”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是很有特色的,而“礼”又可分为礼制、礼仪、礼义三个方面。从文献上看,夏商周各有其礼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也都就“礼”进行了探讨。
在中国近代社会,宗教一直处于弱势地位。近代特殊的社会背景,使宗教不幸沦为侵略者的帮凶和野心家的工具(如立孔教为国教运动),在“科学”、“民主”思潮的挤压下,成为专制
农业科技进步与对策研究卢力新吴伏兰一、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农业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农业上的推广应用,推进了鹰潭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努力提高科技服务水平,推动
<正> 清代文论家刘熙载在《艺概·词概》中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
随着我国城镇化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势必会加快旧城区改造和城市扩建,导致土地资源的利用紧张,因此,工程建设项目不可避免会遇到杂填土区域,越来越多的深基坑工程在
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法交叉配血不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以指导临床安全用血。方法回顾性分析潍坊市中医院2008年12月-2010年3月期间工作中遇见的交叉配血不合的病例,根据交叉配血
<正>近年来,我国各地加大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开发力度,各城市综合交通枢纽设施发展迅速,交通结构不断优化,有力地支撑了城市的快速发展。从区域交通层面看,高速铁路等交通系
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意义重大.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历史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