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對多元教学模式的探寻和对高效化学课堂的追求自新形势下教育教学革命开始以来就一直未曾停止。本文作者作为一线的教育从业者,对新时期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益也进行了相关探究和实践活动,以下为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活动出发,对多元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课堂中的综合实践应用,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关键词: 多元;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143-01
化学的奇妙在于它根植于生活,也在于通过它创造出了许多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还在于借助它能不断产出新事物的特性,医药、能源、工业、农业等,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而出。初中化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化工类科研人才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作者从“开放问题”“生活化学”和“探究实验”三个方面,对多元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开放式的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性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倡导的教学模式,而课前适当问题的导入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直接性的影响。笔者认为合理开设问题情境,将问题导入与开放性教学模式相糅合,能达到化学教学“开门红”的效果,对接下来整节课的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
譬如,在进行关于“化石燃料的利用”时,笔者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对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汽车主要是消耗什么来进行驱动?我们平常所用的电是怎么产生的?
2.平常做饭的时候热量是因为什么而导致的?
3.人们现在谈“霾”色变,北方冬季供暖更是雾霾的猖獗时期,谁知道雾霾到底是怎么来的?
4.如今能源危机频现,学校准备召开一场关于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征集大会,到时候要要请你班班主任就该问题上台演讲,现在向你发来求助,请你帮他想一想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这种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式问题架构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较早地进入到了关于化学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其学习化学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生活智慧下的化学,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
物质理论扎根于客观实际,生活中充满了化学的影子。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知还处在“浅表层”,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授化学的方法,将化学理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不仅会造成学生被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各种元素困扰的现象,不利于他们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进一步学习,还会磨灭其对化学的学习热情,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谈“化学”色变的现象。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化学教学与客观实际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手段。
例如,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时,笔者先是让学生讨论了一下学校里有哪些东西是由石灰石加工而来,得出了“学校里的建筑”“大理石的石碑”“水泥地板”等诸多答案;接着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石灰石做的或者都用石灰石做了什么?学生开动脑筋,很快就想到了在土地里会撒石灰粉,石灰石能够用来炼钢、烧瓷等回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还有利于其形成用化学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思维意识。
三、开展探究性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实验中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人进行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理论,这种教授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探究解决能力的培养,也与现阶段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相悖,“坐而论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化学教学尤其不利。笔者认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化学理论进行拆分、解析,还有利于其相关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于燃烧现象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带领学生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1将全部学生分为实力相差无几的学习探究小组,每个小组认真搜集和整理关于与蜡烛燃烧有关的资料,明确好分工,检测实验器材是否完好;
2由教师从旁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开始进行相关实验;
3点燃前,先观察蜡烛的外观,再将蜡烛切下一小块放入清水中并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4点燃后,观察蜡烛腾起的火焰,并将火柴放于火焰上,停留一秒,做好记录;
5将三只干冷烧杯其中一只浸泡石灰水后罩在火焰上,另一只直接罩在火焰上,第三只放置不动,观察其中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6熄灭蜡烛,观察出现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
这种让学生亲自操作的教学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化学理论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到初中化学的重要程度,积极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的树立,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建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
[2]余正火.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实践的效果与措施[J].文理导航,2013(16).
关键词: 多元;初中化学;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1-0143-01
化学的奇妙在于它根植于生活,也在于通过它创造出了许多生活中的常见事物,还在于借助它能不断产出新事物的特性,医药、能源、工业、农业等,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重要地位也逐渐凸显而出。初中化学的学习阶段是培养化工类科研人才的基础阶段,其重要性显而易见,本文作者从“开放问题”“生活化学”和“探究实验”三个方面,对多元教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综合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开放式的问题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开放性教学一直是教育界倡导的教学模式,而课前适当问题的导入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有直接性的影响。笔者认为合理开设问题情境,将问题导入与开放性教学模式相糅合,能达到化学教学“开门红”的效果,对接下来整节课的化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在吸引学生注意力方面有着显著的辅助作用。
譬如,在进行关于“化石燃料的利用”时,笔者并没有对学生进行直接的理论灌输,而是对他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汽车主要是消耗什么来进行驱动?我们平常所用的电是怎么产生的?
2.平常做饭的时候热量是因为什么而导致的?
3.人们现在谈“霾”色变,北方冬季供暖更是雾霾的猖獗时期,谁知道雾霾到底是怎么来的?
4.如今能源危机频现,学校准备召开一场关于如何解决能源危机的办法征集大会,到时候要要请你班班主任就该问题上台演讲,现在向你发来求助,请你帮他想一想有什么解决问题的好办法?
……
这种答案不唯一的开放式问题架构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较早地进入到了关于化学的学习状态,激发了其学习化学的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锻炼了他们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二、生活智慧下的化学,加深学生的认知程度
物质理论扎根于客观实际,生活中充满了化学的影子。初中生刚刚接触化学,对化学的认知还处在“浅表层”,如果教师采用传统教授化学的方法,将化学理论硬性地灌输给学生,不仅会造成学生被复杂的化学方程式和各种元素困扰的现象,不利于他们对化学理论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进一步学习,还会磨灭其对化学的学习热情,甚至会造成部分学生谈“化学”色变的现象。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将化学教学与客观实际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手段。
例如,在学习“石灰石的利用”时,笔者先是让学生讨论了一下学校里有哪些东西是由石灰石加工而来,得出了“学校里的建筑”“大理石的石碑”“水泥地板”等诸多答案;接着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用石灰石做的或者都用石灰石做了什么?学生开动脑筋,很快就想到了在土地里会撒石灰粉,石灰石能够用来炼钢、烧瓷等回答。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相关性,还有利于其形成用化学理论解释生活现象的思维意识。
三、开展探究性自主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实验中主要是通过教师个人进行实验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相关理论,这种教授方式不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问题探究解决能力的培养,也与现阶段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机制相悖,“坐而论道”式的教学方式对于化学教学尤其不利。笔者认为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操作,不仅有利于他们对化学理论进行拆分、解析,还有利于其相关能力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燃烧与灭火”时,笔者为了让学生对于燃烧现象产生更进一步的认识,带领学生进行了“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实践活动,其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1将全部学生分为实力相差无几的学习探究小组,每个小组认真搜集和整理关于与蜡烛燃烧有关的资料,明确好分工,检测实验器材是否完好;
2由教师从旁指导,学生具体操作,开始进行相关实验;
3点燃前,先观察蜡烛的外观,再将蜡烛切下一小块放入清水中并观察现象,做好记录;
4点燃后,观察蜡烛腾起的火焰,并将火柴放于火焰上,停留一秒,做好记录;
5将三只干冷烧杯其中一只浸泡石灰水后罩在火焰上,另一只直接罩在火焰上,第三只放置不动,观察其中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6熄灭蜡烛,观察出现的现象,并做好记录;
……
这种让学生亲自操作的教学方式不仅深化了学生对化学现象和化学理论的认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认知到初中化学的重要程度,积极培养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和探究热情,促进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性思维的树立,努力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进而促进其核心素养的提升,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建红.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教育科学:全文版.
[2]余正火.初中化学教学融入生活实践的效果与措施[J].文理导航,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