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接地气”方得“真精彩”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aig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让乡土民间文化与幼儿园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结合幼儿特点和当代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究了乡土民间文化在幼儿课堂的渗透策略,得出幼儿园教师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幼儿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去寻找适合的乡土民间文化内容在课堂上进行渗透。
   关键词:乡土文化;民间艺术;幼儿;文化渗透
   教育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对幼儿实施素质教育;强调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从小感受祖国文化的优秀。这就要求各个幼儿园不断挖掘地域优秀文化,并将其运用到幼儿教育之中。让孩子从小接受优秀乡土民间文化的熏陶,从微观上来说,可以培养孩子对文化的感知能力,提高其文化审美;从宏观上来说,有利于培养孩子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为我国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源泉。
   一、挖掘地域文化,结合幼儿特点进行融合教学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领域呈现出了一派新的局面,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学质量,新媒体教学成为教育的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幼儿园的孩子年齡较小,对于新鲜的事物很感兴趣。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特点打造趣味课堂,以吸引幼儿投入课堂并在课堂上学有所得,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为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做出贡献。在让幼儿学习乡土民间文化时,教师可以利用包含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的教学课件PowerPoint带领幼儿进行乡土民间文化的学习。
   如皮影戏,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在2011年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随着时代的发展,发扬传承皮影戏的人越来越少,它由一种民间生活常态变成了更加高级的文化记录,让该文化走进幼儿园课堂,对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使用传统的上课形式为幼儿介绍皮影戏,显然是难以发挥熏陶作用的。教师可以选择视频教学,为幼儿播放皮影戏的代表作之一《西游记》,再加上简单的介绍。无论是教学形式还是皮影戏表演的内容,都符合幼儿的趣味需求,有助于幼儿在脑海中对皮影戏留下深刻的印象。
   又如侗族大歌,流行于我国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侗族聚居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同时也是全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幼儿教师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让幼儿感受侗族大歌的魅力。如果是侗族聚居区及其周围的学校,幼儿教师还可以带幼儿实地体验侗族大歌和精美的民族服饰的魅力。
   二、循序渐进学习乡土民间文化,生成幼儿园特色课程
   一种乡土民间文化往往是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经历了多代人的不断完善,从形成到成熟再到传承发展的过程,是丰富而漫长的。这也意味着,学习乡土民间文化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日积月累慢慢学习感悟的。再加上幼儿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习能力和吸收能力有待提高,对乡土民间文化的学习则需要更长的时间。为了将幼儿的乡土民间文化教育落到实处,为了让优秀的乡土民间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幼儿园可以将乡土民间文化设置为一门特色课程,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置不同的课程内容,确保幼儿可以循序渐进地学习乡土民间文化。
   如剪纸,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同时也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间艺术。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并不重视它的传承。幼儿园可以将剪纸从美术课堂中抽离出来,单独设置成一门特色课程,让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学习剪纸艺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接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从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将剪纸单独设置成一门独立的课程,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第二,可以促进剪纸艺术的传播。
   又如花灯,中国传统农业时代的文化产物,兼具生活功能与艺术特色。花灯起源于汉代,盛于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间,中国历代花灯的制作十分讲究,品种繁多。每到元宵节的时候,各种各样的花灯就会挂满街头,五彩缤纷,热闹非凡。但是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融,越来越多西方的节日传入中国,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及其习俗受到了严重的冲击,节日氛围大不如前。幼儿园可以在某一学期开设一门以中国传统节日为中心主题的课程,给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讲授一些传统节日文化及其习俗,如果具备充足的条件,可以带领幼儿一起制作传统物件,如花灯。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制作传统物件可以引导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二者结合,可以有效提升课堂质量。
   三、将乡土民间文化融入主题活动中,丰富幼儿园主题教育活动
   幼儿十分活泼好动,他们总是手脚不停地变化姿势和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安静地坐一会,很快就会有倦意的表现,如果此时让他们自由活动,一个个立即又生龙活虎一般。考虑到幼儿好动的特点,幼儿园往往会设置更多的主题教育活动,以顺应幼儿天性的方式达到渗透乡土民间文化的教育目标。
   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属于实践范畴的活动,乡土民间文化也是在实践中形成的文化,二者共同具备实践属性,使乡土民间文化在幼儿园主题活动中的渗透难度大大降低。与此同时,将乡土民间文化渗透进幼儿园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可以有效丰富主题活动的内容,增强幼儿的实践兴趣,二者是相互促进的。
   如民间的蜡染技术,作为流传千年的民族传统手工文化,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源远流长,随着继承蜡染技术的后人越来越少,蜡染技术在2006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幼儿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向幼儿展示蜡染的制作过程,给孩子们展示精美的蜡染工艺品,并带领幼儿尝试动手制作蜡染工艺品。但考虑到蜡染技术的复杂和低效,幼儿园教师可以选择最简单的一道工序,带领幼儿一起制作。幼儿的动手能力有限,幼儿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自由制作物件。在这个实践制作的过程中,既让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又给幼儿以发挥想象的空间。    又如跳花绳,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花样繁多,老少皆宜,是一项简单易行的全身运动。它集活动娱乐于一身,融健康美育于一体,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幼儿园体育课上,幼儿教师可以先将跳花绳的简单基本动作教给幼儿,待幼儿熟悉动作后,再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游戏。游戏规则为:每四个幼儿为一组,每种颜色的花绳代表一个组,当教师举起与花绳相同颜色的牌子,相对应的组就要跟着音乐跳动作。在学习动作和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够理解和掌握跳花绳的动作要领,并且学会和同伴相互配合按音乐节奏进行音游活动,也能在别组颜色牌出现时观摩他人表演,体验民间游戏的魅力和快乐。除了跳花绳,也可以让幼儿在课堂上体验丢手绢、扔沙包等民间小游戏。
   四、创设乡土民间文化环境,让幼儿真切感受文化熏陶
   笔者小时候听过《孟母三迁》的故事,孟母一共搬迁了三次,第一次在墓地旁边,孟子学会的都是出丧的事情,还和小伙伴们做办理丧事的游戏;第二次在集市旁边,孟子学会的都是买卖、屠杀的事情;第三次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经历三次搬迁,孟母才最终满意。小时候不懂孟母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地搬迁三次,长大后笔者明白了,孟母搬迁的原因是环境,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但同时也是深远而持久的。所以,环境创设也是影响乡土民间文化渗透效果的关键因素,营造相应的艺术教育氛围有利于快速激发幼儿对乡土民间文化的兴趣,幼儿园要注重环境的创设。
   首先是幼儿园整体环境的布置,可以在墙面、走廊等空间位置进行构思,使之与石刻、草编、剪纸等民间艺术元素巧妙结合,使幼儿园的整体风格与乡土民间文化相融合。其次是幼儿园活动室的布置,幼儿园可以以教学内容为依据进行布置,如用泥塑、竹帘、书法、水墨画等元素作为墙面装饰,在细节上使环境与乡土民间文化相融合。另外,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条件提供一定的艺术材料,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想象,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后,要为幼儿提供自主布置区域,鼓励幼儿根据自己所认知的乡土民间文化进行布置,鼓励幼儿之间相互分享,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幼儿学习乡土民间文化的热情。
   如在学习剪纸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幼儿园活动室以精美的剪纸作品作为装饰,贴在窗户上。一方面让幼儿在学习剪纸之前看到精美的剪纸作品有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从而易于引导幼儿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另一方面把剪纸贴在窗户上作为装饰物,可以让孩子在脑海中初步形成“剪纸作品的用途”的认知。
   综上,幼儿园教师在进行有关乡土民间文化的教学时,要注重客观环境与教学内容的一体化建设,从而促进幼儿园办学质量的提升,促进乡土民间文化的传播。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文化。而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的文明。正是这样,才造就了我们丰富多彩、底蕴丰厚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世世代代中华人民的智慧结晶。其中,乡土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各种各样的具有明显差异性的乡土民间文化体现了我国的幅员辽阔,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所以,传承乡土民间文化对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将乡土民间文化渗透于幼儿教育中,是传承乡土民间文化的积极举措。
   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乡土民间文化,不仅能够促进民间艺术文化形式得到传承和发扬,还能培养孩子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兴趣,增进孩子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了解,陶冶孩子的思想情操。但是在渗透的过程中,幼儿园需要加强对教师教学技能的培训,丰富教学手段,营造乡土民间文化的教学氛围。除此之外,幼儿园教师要舍弃乡土民间文化中的糟粕,如封建迷信思想,注重对优秀乡土民间文化进行挖掘,并以合适的方式将其滲透进幼儿教育中,这样才能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渗透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春娟.让民间文化艺术走进幼儿园[J].学周刊,2017(15):202-203.
   [2]计娜.创印染之美 源艺术之趣:民间印染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实践与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20(7):120,122.
   [3]明玉清.新媒体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教学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3):143.
   [4]汪小雨.苗寨蜡染的局限性和文创发展[J].西部皮革,2020,42(8):1.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言文化,因此,阅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过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在阅读时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力,所以阅读教学有效性不高,并且以往的教学方法过于滞后,很难满足当下的阅读教学需求。小学阶段是打好阅读基础的重要时期,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并深入探索阅读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进行分析,通过有效阅读增加学生的文化底蕴。  
摘 要:语文学科是比较重要的学科,在当今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使语文教学效率得以提升。因此,教师应将互动教学方式与实际教学结合,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动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法;应用实践探究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仍存在很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效率。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将互动方
摘 要:新时期,深入广泛地推进我国中学生劳动教育和劳动素质的培养,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当下中学生的劳动现状,进而提出措施,推進劳动精神扎根到我国中学生思想深处并且发芽。   关键词:劳动精神;学生思想;生根发芽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要进一步加大对劳动精神的宣传,加大对广大学生进行崇尚劳动、积极参与劳动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广大青少年必须始终
摘 要:2011课标解读中强调:教师在数的运算教学中,不能仅仅关注学生运算技能的掌握,更要注重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在教学中要注重将算理与算法有机结合在一起,从而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山区农村学校真正要把“运算能力”作为数学核心素养,就得摒弃传统计算教学模式,顺势而变,从纯粹计算的外表进入学生思维的核心,从农村教师的过去说教牵引向学生能算、会算发展到合理地算、简洁地算的核心。  
摘 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已经成为现代小学教学工作的核心思想。数学是小学教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小学阶段相对较为复杂的一门课程。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吸收数学知识,同时也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教学探究   动手实践操作是通过具体操作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形象的过程,对于学习经验相对较少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操作是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学习汉字已成为世界的一种新风尚,识字教学在我国语文教学中显得非常关键,新课标要求小学低年级学生认识1500个高频率汉字。低年级教学针对八岁左右的儿童,他们活泼好动、年龄小,加上汉字音、形、意之间是脱节的,增加了汉字学习难度。在此,引入字理识字教学,探讨新课程标准下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低段学生;字理识字教学   识字是读书、写作的前提
摘 要:现今,素质教育对学生的全方位发展更加重视,而小学科学教学为学生未来科学知识的储备以及探究精神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学教学对学生发散性思维、逻辑思维以及对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科学探究;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隨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学生的培养侧重点也朝着更加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并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综合素养也成为评价专业人才的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对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维逻辑能力等的提升有着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但部分教师仍旧采用教师灌输式讲、学生被动听的教学模式,这就使得数学课堂僵化,缺乏互动,需要教师积极开展课堂互动,以激活数学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互动;活力课堂   师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要参与主体,只有二者产生联系、相互作用,才能获取良好的教学成效。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充分认识抽象数学学科特征的
摘 要:绘本是一种图文并茂的刊物,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人文情感都有很大的优化意义。从描写手法、氛围渲染和语言表达三个方面入手,就绘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关键词:经典绘本;小学作文;应用价值   通常,由于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初级阶段,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小学生普遍还不具备抽象总结和理论概括能力,对外界信息的感知和吸收主要依靠感性渠道完成,且对信息的选择意愿带有很强的直观形象偏向
摘 要:在目前的学习大环境下,如何做到混合式学习方式在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西游记》是四大名著之一,以这本小说为典型案例,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找出推进混合式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运用的方法,分析其优点,能够达到更好的品味经典的目的。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方式;整本书阅读;《西游记》   混合式阅读方式有助于增強阅读兴趣,而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减少对长篇文字的恐惧感的同时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