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看懂的“天书”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cus231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狼蛛》(Tarantula),一度被视作无法完成的任务。它仿似梦呓,支离破碎,意象晦涩,各种剧场式的片段与细节拼凑。即使是原版,也是无人能懂的“天书”,何况脱离原有语境译成中文?原有的诗性,真的能在中文版中体现韵味吗?
  但中文版《狼蛛》还是诞生了,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天书”。
  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其实很容易“出戏”,因为文字实在太零乱。反倒是大声朗读出来,能够感受到韵脚的存在。仅凭这一点,便不得不说译者真的尽力了。
  一九六四年至一九六六年间,正值创作巅峰的鲍勃·迪伦(Bob Dylan)写下了《狼蛛》。这部作品甚至难以被定性,口碑也呈现两个极端,有人将之奉为圣经,也有人认为它狗屁不通。连鲍勃·迪伦本人都只能回避它,在回忆录里甚至对它只字不提。在出版之前,《狼蛛》的书稿就在地下秘密风行。对于华语世界的鲍勃·迪伦迷来说,它仿似一个传说,但现在,传说变成了手中的实物。
  鲍勃·迪伦说:“任何我可以唱的东西,我称之为歌。任何我没法唱的东西,我称之为诗。任何我没法唱,又太长不能作为诗的东西,我叫它小说。不过,我的小说没有一般的故事线索。它们只是关于我在某事某地的感觉。”这些“某事某地的感觉”,适逢一个跌宕的大时代。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社会,以及其间各种文化碰撞,在意识流文字中穿插隐现,使得《狼蛛》既有超现实的一面,又是现实的观照。如果熟悉迪伦的歌词,又可在《狼蛛》中一次次觅得惊喜,因为总有句子与歌词相似。
  写作《狼蛛》的时期,也就是一九六四年到一九六六年,堪称迪伦人生最充实的三年。他发行了三张重要唱片,也经历了感情浮沉。
  在那之前,他正经历迷茫。因为政治,也因为他不愿意自己的歌沦为政治口号。
  我生也晚,未曾经历那个左翼运动席卷全球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但有时亦觉得幸运,因为若是身在局中,注定也是时代的炮灰。站在当下回望历史,大时代里的幸运儿终究是少数,即使他们揽尽了大多数风光。
  鲍勃·迪伦当然是幸运儿。一九六一年,他从明尼苏达大学辍学,开始音乐生涯。一九六三年,《答案在风中飘扬》和《暴雨将至》让他成为反战者的灵魂,前者是他最动人的作品,后者则充满诗意和末日情绪,并成为古巴核弹危机的代名词。一九六四年,马丁·路德·金发表《我有一个梦想》演讲后,迪伦发行专辑《时代变了》,成为那个时代最著名的政治宣言之一。可鲍勃·迪伦本人却选择就此告别革命。
  也正因此,在许多人看来,他的真正辉煌甚至停留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或者说停留在前三张专辑,从未带走。这也许是因为他深深知道,那个创作历程不可复制,即使他再骄傲,也需告别自己的神话。他曾说:“要写出这些歌,你必须具有支配精神的力量。我已经做过一次,而一次已经够了。对我来说,我出现在了合适的时间,而且我也非常理解自己所处的时代。假如我现在出道的话,很难想象灵感会从何而来,因为你必须呼吸着合适的空气去发挥创意。”
  也是一九六四年,迪伦与伙伴们仿效《在路上》,从纽约开车到加州,其间绕道肯塔基州,探望因罢工运动陷入困境的矿工,拜访他的启蒙诗人卡尔·桑德堡(Carl Sandburg,1878-1967)……也正是在这期间,他开始写作《狼蛛》。大卫·道尔顿曾记录:“迪伦是个疯狂的涂写者,写在信封上、餐巾上、烟盒背面。他用各种图片当作自己的灵感启发,钉起的明信片,从杂志上撕下的照片,绘画的复制品,关于丛林大火,还有年迈小贩的照片。”
  一九六五年,鲍勃·迪伦推出专辑《重返61号公路》,再次颠覆了自己。
  他爱“垮掉的一代”。一九五九年,他读到凯鲁亚克,他说:“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是如此神奇……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他喜欢“垮掉的一代”那种不介入政治的反叛姿态,即使这种姿态与他曾经奉行的左翼文化相悖。他也无法预料到,自己的《像一块滚石》,居然与《在路上》一样,成为“垮掉的一代”的精神图腾。
  至于《狼蛛》,它呈现了一个碎片化却也因此立体甚至魔幻的美国。它同样有着凯鲁亚克的影子。在那个风起云涌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青年无比需要鲍勃·迪伦。他们希望反主流文化,借此重估一切价值。这一切甚至有些无厘头,乃至需要同样我行我素、离经叛道的鮑勃·迪伦来负责纠偏,让一切向真正的理想主义靠近一些。
  数十年后的今天,《狼蛛》依然前卫,各种晦涩与隐喻依然是阅读的门槛。它永远不属于大多数人,就像理想一样,总是少数人的奢侈品。
其他文献
在历史之下,是记忆和遗忘。  在记忆和遗忘之下,是生命。  书写生命却是另一种历史。  永未完成。  —保罗·利科  “一位作者,在她艺术水平的巅峰,转遍整个世界并回到了原点。”在裘帕·拉希莉(Jhumpa Lahiri)的小说《低地》(The Lowland)出版后,Vogue杂志给予了这样一个耐人寻味的评价。原点,对于拉希莉这样一位凭借处女作便获得普利策文学奖的作家来说,意味着再次拾起最初惊艳
期刊
费正清回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平的生活时,提到了欧文与埃莉诺·拉铁摩尔夫妇,尤其强调埃莉诺“打理欧文的日常生活,非常热情可爱,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朋友遍天下”。费正清的回忆代表了拉铁摩尔夫妇朋友圈的一个共识:欧文的事业成就离不开埃莉诺的支持。这对伉俪的携手之旅始于极有个性的蜜月:以历史上的西域为目的地,欧文跟随传统的骆驼商队穿越戈壁沙漠,埃莉诺则通过现代化的铁路穿越西伯利亚,最终他们在名叫塔城的边
期刊
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七一年,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依次写出了一批彪炳史册的交响曲。第一号作于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五年,首演于一九二六年;第二号,一九二七年,同年首演;第三号作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二九年,首演一九三一年;第四号,一九三五年,首演一九六一年;第五号,一九三七年,首演一九三七年,地点在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第六号,一九三九年,首演一九三九年,列宁格勒;第七号,一九四一年,首演一九四二年,列宁
期刊
今天,中年人的职场危机已经越发成为社会重视的问题。原本以为打拼奋斗了多年的职场,是我们居住在大城市中收入和安全感的来源。可是不曾想到,上班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就被公司劝退,离开了自己熟悉的岗位,似乎又难以再度找寻到新的轨道。一瞬间,房贷、老人、二孩、伴侣的压力纷至沓来,沉重无比。深处人生的低潮,要如何才可以面对和解决?或许你可以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失业白领的职场漂流》(Bait And Sw
期刊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  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  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节妇吟》  “恨不相逢未嫁时”,这句流传千古写尽了人世间痴男怨女缠绵悱恻的暗恋之苦的诗,你想得到是张籍写的吗?因为张籍是作为韩愈的学生和亲密朋友的“卫道士”;韩愈强烈要求恢复儒家道统,张籍却还嫌他推行得不够,在《上韩昌黎第二书》
期刊
如果把金融比作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  ——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上下求索》    在新近出版的文集《上下求索》和一些重要演讲中,唐双宁先生以充满殷忧的哲思,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金融文化之根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土壤日趋肥沃,中国金融这棵大树已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但是,尽管如此,不可回避的是,中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促使我们不能不
期刊
一九八六年的一个周日,英国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来到纽约大都会博物馆(MMA),该馆的远东艺术馆馆长请他来看一件“难以置信的东西”。那是一幅卷轴画,中国清朝画家王翚等人绘制的《康熙南巡图·第三卷》(“济南到泰安”,1698年)。像这样的中国画顶级藏品,常规的公共展出只可能看到某些局部,但霍克尼享有特权,这幅长度为13.93米的画作被慢慢展开,他跪在地上看画的这三个多小时,
期刊
即便不去远游,人们也经常可以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诸多关于河流的意蕴,从密西西比河到伏尔加河,每条河都仿若拥有自己的性格。  剧集《罗马》第一季里,牧羊小孩望着有些异常的卢比孔河,很快,举着鹰旗的恺撒军团出现并渡河。当时共和国法律规定,驻守在外的将军如果带兵渡过卢比孔河,将被视为叛国。据说恺撒在渡不渡河时曾决虑良久。  两千多年过去了,在今天的意大利,由于河流改道等诸多原因,似已找不到当年恺撒渡过的那段
期刊
今天在日本东京,若谈起购买图书,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谈到神田一带的书肆街。岩波书店、三省堂书店、小学馆,以及与鲁迅颇有渊源的内山书店等国内外知名的书籍经营企业都在这里。每日,来自海内外的购书者在此川流不息,购买的书籍通过这里的邮局寄往世界各地。明治维新与神田的变革  神田位于日本江户城的外濠,从其所在的范围上来看,东启骏河台,西达九段坂,南抵皇居外濠,北至神田川的饭田桥、水道桥、御茶水桥直到昌平桥一
期刊
我读古典诗词,常常罔顾整体意境,而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境,对其中的某一句产生共鸣,凝成独自的意象,断章而取义。比如对温庭筠的《望江南》,我可以不理会“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和“肠断白苹洲”的思妇情绪,仅就中间的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展开我的遐思:江水悠悠,时光悠悠,一切都悠闲而缓慢地流淌。这样的感触,并非无缘而发。  近日读张剑光教授的著作《唐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书后作者附有一篇题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