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nky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由于一些教师仍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受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以及受呆板的教学要求的制约等,课堂气氛依旧如一潭死水,波澜不惊。孩子们上学前头脑里充满了问号,在现实教育中,很快就变成了句号。课堂上,孩子们一味地等待、接受,在忍耐中,泯灭了灵性和创造性,在无奈中变得消极、懒惰。那么怎样构建充满活力的语文课堂呢?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的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在这样的状态里,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昂,易于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因此,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走进课堂,走近学生,并善于体察学生情绪的变化,用微笑的面容,期待的眼神,亲切的话语,饱满的情怀去感染学生,欣赏学生,给学生多一些信任和宽容,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和蔼可亲。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不同观点、不同意见、不同答案,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课堂上,老师要适时适度多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如:回答得真好、你真棒、只要努力你一定能成功等等,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使他们人人感到我能行。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可以身心愉快,思维敏捷,畅所欲言,积极参与。在这样的境界中学生如沐春风,如浴春雨,语文课一定会充满勃勃生气。
  二.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自由翱翔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想象力却可以环绕宇宙。在课文中,有许多地方有意不把意思挑透,刻意留下一段空白,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往往这地方就是思维上的焦点,这与中国书画创作的“留白”造境的艺术效果是一样的。这时,让学生主动求索,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要求学生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创。如《穷人》一课中,描写桑娜抱回西蒙的孩子后忐忑不安的心情时多处用到了省略号。这些省略号蕴涵着丰富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想象,并把自己的思绪表达出来,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十分有益的。
  又如:《五彩池》一课,当学生学习到五彩池的形状、大小、颜色时,我叫学生想象,除了书中介绍的,你还会想象到怎样的景象,学生说出了几十种。他们的想象十分丰富,真正体会到了“五彩池“的美丽。
  我们要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自己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拓展思维,放飞想象。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力
  有了学习的兴趣,就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情趣,学生的学习才是进取的、主动的、热烈的。反之,没有兴趣的学习将成为学生一种沉重的负担,课堂教学也就会缺乏生气,变得机械、沉闷起来。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认为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表演法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一课,教师可以让一位学生配合演一演。教师扮演那位邻居路过一块葫芦地。看见葫芦叶子上有许多蚜虫,便说:“你看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那个种葫芦人惊讶地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随后,教师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这样上课一开始就把生活化的表演,搬入了课堂,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语境中步入阅读过程。
  2.悬念法
  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的特点,在教学中设置悬念,吸引学生去追根问底,会收到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
  3.创设情境法
  教师精心安排设置情境,把学生的兴趣迅速转移到学习上来。使学生产生高昂情绪和精神振奋的心理状态,情不自禁地进入到教学之中。如教《桂林山水》一课时,教师创设情境。学生随着轻柔的音乐来到“桂林”,通过画面的展示,再加上以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中,大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语言、音乐、画面的渲染,营建了课堂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对文章的理解掌握自然水到渠成。
  总之,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空间和时间都应属于孩子们。而曾经的课堂教学的主宰者——教师,应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做好角色换位,为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吸收知识,自由自在地展示他们的才能,倾心尽力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
  (作者通联:562411贵州省兴义市马岭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课堂教学应放飞学生的心灵翅膀,实现教学民主。  课堂是学生成长的土壤,民主和谐的氛围是催生学生健康成长的阳光雨露。只有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在民主化、生活化的课堂中,教师要具有诚挚的态度与爱心,与学生平等相处的心态,要尊重学生,宽容学生,使学生觉得师生是朋友、伙伴。课堂的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师生关系的情感和谐上,而且还应体现在对教与学关系的矛
期刊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的例1以及“做一做”和练习十五的第1题、自编4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概念。  2.培养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印有长方形的纸,不同边长的正方形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动手操作  1.出示问题,明确要求  师:佘老师最近买了新房子,正忙着设计怎样装修,可我遇到了一个
期刊
本人从事高中教学近10年,接触的学生形形色色,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改变,通过《新课程标准》的推行和国家《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本人认识到在教学中要获得师生双赢,赏识教育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从理论上讲,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只存在哪一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也就是说,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的存在,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特的,
期刊
音乐教学在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多方面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要把能力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纳入到音乐教学之中。  一.积极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视谱歌唱了。视
期刊
常见一些同学作文,写老师不是深夜批改作业,就是背生病同学上医院,再不就是语重心长一番话说得“我”幡然醒悟;写好人好事,不是乘车让座,就是拾金不昧,再不就是扶老太太过马路;写议论文要摆事实了,不是张海迪身残志坚,就是陈景润刻苦攻关,再不就是雷锋助人为乐。当然,并不是说这些不能写,而是写滥了,写俗了,成为“万能材料”,几年、十几年一贯制地沿用下来,老炒“冷饭”,缺乏新意,令读者倒胃口。更为严重的是,一
期刊
一.什么是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  学生以课文为学习探究的基本内容,在教师指导下以“教学大纲为纲,以课本为本”,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多渠道、多角度地获得相关信息,经过筛选、分析、整理,编制成学案,展示自己创造性学习成果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学案式探究性语文学习的基本过程  在第一次独立学习阶段中,完成课文注悟与相关信息的收集,在此基础上进入互动学习阶段。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处理信息,交流领悟
期刊
在数学教育逐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是: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那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怎样使学生喜欢数学,是我们教师应该解决的问题,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我的体会。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
期刊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论是哪个年级,也不论是哪些学生,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我想,既然学生的错误难以避免,一方面我们当然要力争让学生少犯错;而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错误来为我们的教学服务,通过它来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巧妙利用学生的错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思维的培养首先是从兴趣开始的。我们必须诱发学生对所学材料感兴趣,从而调动其学习的内驱力,达到学习目
期刊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在做英语习题的时候,很多学生都对英语中的时态问题感到头疼,特别是一道题中出现多种时态时,更觉得无从下手。  英语中常用的时态主要有八种,分别是: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现在完成时,一般过去时,过去进行时,过去完成时,一般将来时和过去将来时。我们知道,每一种时态都是有相关的时间界限的。比如说现在进行时,它指现在正在进行或发生的动作,强调的是,在以现在为起点的一段时间内的行为和
期刊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引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多媒体技术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能很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交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生机。可以说,多媒体的应用给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率起到了非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