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后进生”、“差生”此类名词被更人性化的词——“个别生”、“学困生”取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看到这样的变化,我甚感欣慰:社会进步了,人们的观念在改变……当来到一所所学校,推开一间间教室的门,我明白了:称呼的改变并没有让这些孩子的境遇有很大改观。
教育好一个好学生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可将一个后进生教育好了,意义更大,毕竟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即使我们不能把后进生培养“成材”,至少也要把他培养“成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诚然,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但我始终坚信“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下面我就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谈谈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做法。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帮助其树立信心
教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这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与先进是相对而言的,一个班总会有几个后进学生,教育者应用辩证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他们,先进生并非完美无缺,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闪光点”。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多留心,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我也有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这一点对转化后进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名叫陈宇,他学习基础薄弱,成绩差,破罐子破摔,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后进生。那一年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原先我班一名参加800米长跑的运动员,因为在训练过程中不小心扭伤了腿,不能参加比赛。正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陈宇毛遂自荐,我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让他试试看,没想到,他竟然获得了此项比赛的第二名,我大喜过望,抓住这个契机,在班会课上有意识地“隆重”表扬了他一番,更让我惊喜的是,从那以后,陈宇好像换了一个人,既勤学又好问,成绩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后来他在周记中向我倾诉了心声:“老师,我很感谢你,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表扬我的,你的表扬让我浑身充满了干劲。”在那年的毕业考试中,他以班级前十名的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切地意识到增强后进生的信心有多么重要。
二、动之以情,用浓浓的爱心感化后进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后进生并非不上进,他们在学校常常遭到教师和学生的冷眼,教师如果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予爱,给予关心和帮助,那么他们就会改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曾教过一位名叫小海的学生,他成绩不理想,特别顽皮、霸道,经常欺负同学,老师们都认为他无可救药,我却在静静等待转化他的时机。一次,他同桌的一块价值一百多元的手表不见了,他不敢在班上说,跑到办公室情绪激动地告诉我手表就是小海偷的,还说有同学亲眼看到下课时小海把手表悄悄放进自己的口袋。我深知这件事的利害关系,我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利用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剩下的几分钟在班上语重心长地说:“我班一位同学的手表不见了,老师相信而且敢肯定有同学因为好奇想仔细看看这块手表,好好地研究一番它的功能,我断定他看完以后一定会归还失主。”第二天早晨,丢失手表的那位同学欢喜地告诉我手表找到了,就放在桌子下面。我听了以后甚感欣慰,因为我明白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在为他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从这件事以后,小海有了质的转变,他不但与人为善,而且学习变得勤奋了,从此彻底甩掉了“后进生”的帽子。老师浓浓的爱心永远是教育的“法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老师真正关爱后进生,才能真正走进后进生的心灵,爱永远是照亮孩子心房最温暖的阳光。
三、多法并举,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三观”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专心听讲,显得很重要。“数子这过,莫若奖子一长”,针对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在课堂提问时,我有意安排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正确后,再给予真诚、恳切的鼓励,他们不再坐“冷板凳”,成为学习参与者,这让他们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
家庭作业的设计,我不搞“一刀切”,而是“对症下药”,分层安排。优等生的作业有挑战性,后进生的作业更注重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原本让后进生烦恼不已的作业变得“和蔼可亲”,他们的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艰辛、漫长、复杂的,需要教师有持久的耐心,反复抓,抓反复。我笃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尽己所能,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们,想方设法地教导他们,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辛勤地耕耘,就一定能换来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累累硕果”。“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参考文献:
[1]张万祥主编.德育智慧源何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肖川主编.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苏霍姆林斯基主编.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张亚莉.“捆绑示众”式教育羞辱了谁[N].教师报,2014-2-19.
教育好一个好学生的重要性无须赘述,可将一个后进生教育好了,意义更大,毕竟教育是培养人的工程,即使我们不能把后进生培养“成材”,至少也要把他培养“成人”,这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诚然,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奏效,但我始终坚信“路在人走,事在人为”。下面我就长期的教育工作实践,谈谈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做法。
一、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帮助其树立信心
教师要全面正确地认识后进生,帮助其树立信心,这是后进生转化工作的基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后进与先进是相对而言的,一个班总会有几个后进学生,教育者应用辩证发展的、动态的眼光看待他们,先进生并非完美无缺,后进生并非一无是处,他们也有“闪光点”。教育者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多留心,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并以此为契机和突破口,激发后进生的上进心,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让他们认识到“我也有优点和长处”,帮助他们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这一点对转化后进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曾经教过一名学生,名叫陈宇,他学习基础薄弱,成绩差,破罐子破摔,可以说是一名典型的后进生。那一年学校举办秋季运动会,原先我班一名参加800米长跑的运动员,因为在训练过程中不小心扭伤了腿,不能参加比赛。正在我束手无策的时候,陈宇毛遂自荐,我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让他试试看,没想到,他竟然获得了此项比赛的第二名,我大喜过望,抓住这个契机,在班会课上有意识地“隆重”表扬了他一番,更让我惊喜的是,从那以后,陈宇好像换了一个人,既勤学又好问,成绩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后来他在周记中向我倾诉了心声:“老师,我很感谢你,因为在这之前,没有人表扬我的,你的表扬让我浑身充满了干劲。”在那年的毕业考试中,他以班级前十名的成绩进入了重点高中。通过这件事,我更深切地意识到增强后进生的信心有多么重要。
二、动之以情,用浓浓的爱心感化后进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后进生并非不上进,他们在学校常常遭到教师和学生的冷眼,教师如果真正站在他们的角度给予爱,给予关心和帮助,那么他们就会改变,“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我曾教过一位名叫小海的学生,他成绩不理想,特别顽皮、霸道,经常欺负同学,老师们都认为他无可救药,我却在静静等待转化他的时机。一次,他同桌的一块价值一百多元的手表不见了,他不敢在班上说,跑到办公室情绪激动地告诉我手表就是小海偷的,还说有同学亲眼看到下课时小海把手表悄悄放进自己的口袋。我深知这件事的利害关系,我没有鲁莽行事,而是利用那天下午最后一节课剩下的几分钟在班上语重心长地说:“我班一位同学的手表不见了,老师相信而且敢肯定有同学因为好奇想仔细看看这块手表,好好地研究一番它的功能,我断定他看完以后一定会归还失主。”第二天早晨,丢失手表的那位同学欢喜地告诉我手表找到了,就放在桌子下面。我听了以后甚感欣慰,因为我明白保护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就是在为他撑起一片蔚蓝的晴空。从这件事以后,小海有了质的转变,他不但与人为善,而且学习变得勤奋了,从此彻底甩掉了“后进生”的帽子。老师浓浓的爱心永远是教育的“法宝”,“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有老师真正关爱后进生,才能真正走进后进生的心灵,爱永远是照亮孩子心房最温暖的阳光。
三、多法并举,帮助后进生树立正确“三观”
课堂是学习的主阵地,调动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专心听讲,显得很重要。“数子这过,莫若奖子一长”,针对后进生学习基础薄弱的现状,在课堂提问时,我有意安排一些较简单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回答正确后,再给予真诚、恳切的鼓励,他们不再坐“冷板凳”,成为学习参与者,这让他们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
家庭作业的设计,我不搞“一刀切”,而是“对症下药”,分层安排。优等生的作业有挑战性,后进生的作业更注重基本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训练,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这样,原本让后进生烦恼不已的作业变得“和蔼可亲”,他们的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艰辛、漫长、复杂的,需要教师有持久的耐心,反复抓,抓反复。我笃信“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我们尽己所能,急他们之所急,想他们之所想,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们,想方设法地教导他们,持之以恒地帮助他们,辛勤地耕耘,就一定能换来后进生转化工作的“累累硕果”。“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参考文献:
[1]张万祥主编.德育智慧源何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肖川主编.教师做反思的实践者[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苏霍姆林斯基主编.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张亚莉.“捆绑示众”式教育羞辱了谁[N].教师报,2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