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化学用语作为最基本的化学语言,能简明扼要、准确深刻地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是化学入门的一种重要工具。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和“巧记”上下功夫,那么其他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不例外。而且“理解”是为“巧记”服务的,而“巧记”的实质也就是按照化学知识和记忆科学的规律来记。根据这个道理,大家可以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找出更多巧记的办法,更好地提高化学用语学习的效率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化学用语 理解 巧记 效率
化学用语作为最基本的化学语言,能简明扼要、准确深刻地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是化学入门的一种重要工具。但由于其涉及面广、记忆量大,学习起来不仅抽象,枯燥,而且容易遗忘。因而“加深理解,促进记忆的深化”,则成为搞好化学用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加深理解”指的是学习中务必深刻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记住,灵活地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若只在定义上下功夫显然是不够的,务必要从与化学用语相关联的各个方面来加以深化。
例如,化学方程式,其定义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实它的内含十分丰富。如它表示了某一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类型,同时也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又如,化学方程式中的“+”号是用来联系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和”或“与”之意。而“=”(或“→”)则将反应物与生成物联系起来,有“生成”或“变为”之意。再如,鉴于化学方程式本身尚具多层意思,因此其读法又往往有变。若以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为例,拟说明质的变化,一般可读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拟说明量的变化,一般可读成:“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可以分解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因三者的质量比是245∶149∶96),拟说明微粒的变化(以4P+5O2点燃2P2O5为例),一般又可读成“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又必须是: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
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号(↑↓)来表明。
对化学方程式有了这些进一步的认识,理解自然就深刻得多,也必然为牢固记忆并在“巧”字上下功夫,提供了可能。那么,怎样记忆化学方程式呢?
1.根据性质记忆
化学方程式是以客观反应的事实为依据的,而客观反应事实则是物质化学性质的表征。因此,记忆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例如:
这样,以O2的化学性质为中心,以三个不同方面的反应事实为主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脉胳便十分清楚,层次也十分分明,很容易记忆。
2.联系实验记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反应都配合有实验。因此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注意记忆化学方程式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忆化学方程式时,联系活生生的实验现象,当然也容易回忆起来。例如:
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浑浊就澄清CaCO3++H2O+CO2=Ca(HCO3)2
将溶液进行加热澄清变浑浊,产生无色气体Ca(HCO2)2△CaCO3↓+H2O+CO2↑
溶液冷却后又加入少量盐酸白色沉淀水消失,产生无色气体CaCO3+2HCl= CaCl2+H2O+CO2↑
由于联系实验记忆,是经过观察、联想、理解的记忆,因而必定是深刻的,牢固的。
3.运用推理记忆
运用推理的方法,从记忆少数着手推知多数,不仅防止了死段硬背,而且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从H2还原CEO的反应着手(CEO+H2△Cu+H2O),推知金属氧化物+H2△金属+H2O的一般规律,推理记忆
WO3+3H2高温 W+3H2O
Fe3O4+4H2高温3Fe+4H2O
又如:NACA+AgNO3=Ag Cl↓+NaNO3
CuCl2+2AgNO3=2AgCl↓十Cu(NO3)2
将这些反应通过Ag++Cl-=Ag Cl↓联系起来,可以推理记忆凡可溶性银盐和可溶性氯化物反应,总会有相同的产物——AGC沉淀生成。同样,通过Ba2++SO2-4 =BaSO4↓,可推理记忆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钡盐的化学反应方程,从而达到记忆一大片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4.通过对比记忆
和其他事物一样,化学反应问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成为记忆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例如:
①2H2+O2点燃 2H2O
2H2O通电 2H2↑+O2↑
②Ca(OH)2+CO2=CaCO3↓+H2O
CaCO3高温CEO+CO2↑
③CO2+H2O=H2CO3
H2CO3=H2O+CO2↑
④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 CaCO3↓+H2O+CO2↑
由上述各组的化学反应可见,某一反应的生成物恰好是另一反应的生成物,而且每组反应中各反应的反应条件是不同的。同时我们还可从中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对①反应来说,都与H2O、H2、O2三种物质相关。
在点燃时,H2和O2就转化为H2O,在电解时,H2O则又转化为H2和O2。即随着条件的改变,便发生方向不同的反应(其他各组也都有类似的情况)。进行这样的对比,便可抓住其中的内在联系,对这些一对对的化学反应也就能形成深刻的印象。
再如:①CEO+H2△Cu+H2O
②CEO+CO△Cu+CO2
③2CuO+C高温2Cu+CO2↑
由上述三个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对比可见:①与②条件相同,产物不同,而②与③的条件不同,产物却相同。为什么呢?这样,经过分析比较,不仅区分了可能混淆的化学方程式,而且也能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利增强记忆。
5.根据规律记忆
每一类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反应规律,抓住这些规律,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效率便可大大提高。例如,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都要服从金属活动性顺序。因而根据这一顺序,就能很容易地记住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以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要产生H2并生成该金属的离子与该非氧化性酸的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又如: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要受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制约。NH4Cl和Na OH两种溶液能够反应,一定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沉淀产生、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三者必具其一。但是从两种反应物来看,无产生沉淀的可能,也不会生成盐和水,那就只能从放出气体来加以考虑。同时由于反应在溶液里进行,只有在加热情况下NH3才有可能放出。这样,不仪可以牢记NH4Cl与Na 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而且还能牢记反应的条件。
6.多次重复记忆
化学方程式,特别是较复杂、难记的化学方程式,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记忆才能真正牢记。多次最复记忆的方法可以是:将化学方程式记在小本子或卡片上,随身携带;有空就翻外看看,每一单元结束或期末时,可把学习过的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归纳起来,从“能否正确熟练书写”以及“能否说出有关实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倘若有缺陷,及时弥补切不放过。
由以上介绍可知,既然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和“巧记”上下功夫,那么其他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不例外。而且“理解”是为“巧记”服务的,而“巧记”的实质也就是按照化学知识和记忆科学的规律来记。根据这个道理,大家可以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找出更多巧记的办法,更好地提高化学用语学习的效率是完全可能的。
【关键词】化学用语 理解 巧记 效率
化学用语作为最基本的化学语言,能简明扼要、准确深刻地反映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变化,是化学入门的一种重要工具。但由于其涉及面广、记忆量大,学习起来不仅抽象,枯燥,而且容易遗忘。因而“加深理解,促进记忆的深化”,则成为搞好化学用语学习的关键所在。
“加深理解”指的是学习中务必深刻理解化学用语的含义。因为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记住,灵活地运用。要做到这一点,若只在定义上下功夫显然是不够的,务必要从与化学用语相关联的各个方面来加以深化。
例如,化学方程式,其定义是: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其实它的内含十分丰富。如它表示了某一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表示反应的条件和反应的类型,同时也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又如,化学方程式中的“+”号是用来联系各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有“和”或“与”之意。而“=”(或“→”)则将反应物与生成物联系起来,有“生成”或“变为”之意。再如,鉴于化学方程式本身尚具多层意思,因此其读法又往往有变。若以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
为例,拟说明质的变化,一般可读成:“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拟说明量的变化,一般可读成:“每245份质量的氯酸钾可以分解生成149份质量的氯化钾和96份质量的氧气”(因三者的质量比是245∶149∶96),拟说明微粒的变化(以4P+5O2点燃2P2O5为例),一般又可读成“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求又必须是:
左边反应物,右边生成物,
写好化学式,系数要配平,
中间联等号,条件要注清,
生成气、沉淀,箭号(↑↓)来表明。
对化学方程式有了这些进一步的认识,理解自然就深刻得多,也必然为牢固记忆并在“巧”字上下功夫,提供了可能。那么,怎样记忆化学方程式呢?
1.根据性质记忆
化学方程式是以客观反应的事实为依据的,而客观反应事实则是物质化学性质的表征。因此,记忆化学方程式,可以根据物质的化学性质进行。例如:
这样,以O2的化学性质为中心,以三个不同方面的反应事实为主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脉胳便十分清楚,层次也十分分明,很容易记忆。
2.联系实验记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课本中重要的化学反应都配合有实验。因此在观察实验现象时,注意记忆化学方程式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回忆化学方程式时,联系活生生的实验现象,当然也容易回忆起来。例如:
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变浑浊Ca(OH)2+CO2=CaCO3↓+H2O
继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浑浊就澄清CaCO3++H2O+CO2=Ca(HCO3)2
将溶液进行加热澄清变浑浊,产生无色气体Ca(HCO2)2△CaCO3↓+H2O+CO2↑
溶液冷却后又加入少量盐酸白色沉淀水消失,产生无色气体CaCO3+2HCl= CaCl2+H2O+CO2↑
由于联系实验记忆,是经过观察、联想、理解的记忆,因而必定是深刻的,牢固的。
3.运用推理记忆
运用推理的方法,从记忆少数着手推知多数,不仅防止了死段硬背,而且能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从H2还原CEO的反应着手(CEO+H2△Cu+H2O),推知金属氧化物+H2△金属+H2O的一般规律,推理记忆
WO3+3H2高温 W+3H2O
Fe3O4+4H2高温3Fe+4H2O
又如:NACA+AgNO3=Ag Cl↓+NaNO3
CuCl2+2AgNO3=2AgCl↓十Cu(NO3)2
将这些反应通过Ag++Cl-=Ag Cl↓联系起来,可以推理记忆凡可溶性银盐和可溶性氯化物反应,总会有相同的产物——AGC沉淀生成。同样,通过Ba2++SO2-4 =BaSO4↓,可推理记忆可溶性硫酸盐和可溶性钡盐的化学反应方程,从而达到记忆一大片化学方程式的目的。
4.通过对比记忆
和其他事物一样,化学反应问也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成为记忆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例如:
①2H2+O2点燃 2H2O
2H2O通电 2H2↑+O2↑
②Ca(OH)2+CO2=CaCO3↓+H2O
CaCO3高温CEO+CO2↑
③CO2+H2O=H2CO3
H2CO3=H2O+CO2↑
④CaCO3+H2O+CO2=Ca(HCO3)2
Ca(HCO3)2△ CaCO3↓+H2O+CO2↑
由上述各组的化学反应可见,某一反应的生成物恰好是另一反应的生成物,而且每组反应中各反应的反应条件是不同的。同时我们还可从中看到这样一种情况:对①反应来说,都与H2O、H2、O2三种物质相关。
在点燃时,H2和O2就转化为H2O,在电解时,H2O则又转化为H2和O2。即随着条件的改变,便发生方向不同的反应(其他各组也都有类似的情况)。进行这样的对比,便可抓住其中的内在联系,对这些一对对的化学反应也就能形成深刻的印象。
再如:①CEO+H2△Cu+H2O
②CEO+CO△Cu+CO2
③2CuO+C高温2Cu+CO2↑
由上述三个既有联系又有不同的化学方程式的分析对比可见:①与②条件相同,产物不同,而②与③的条件不同,产物却相同。为什么呢?这样,经过分析比较,不仅区分了可能混淆的化学方程式,而且也能加深对化学方程式的理解,以利增强记忆。
5.根据规律记忆
每一类化学反应都有一定的反应规律,抓住这些规律,记忆化学方程式的效率便可大大提高。例如,金属与酸或盐溶液的置换反应,都要服从金属活动性顺序。因而根据这一顺序,就能很容易地记住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H以前的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时,要产生H2并生成该金属的离子与该非氧化性酸的酸根离子组成的盐。如:
Mg+2HCl=MgCl2+H2↑
Fe+H2SO4=FeSO4+H2↑
又如:复分解反应的发生要受复分解反应发生条件的制约。NH4Cl和Na OH两种溶液能够反应,一定具备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有沉淀产生、或有气体放出、或有水生成,三者必具其一。但是从两种反应物来看,无产生沉淀的可能,也不会生成盐和水,那就只能从放出气体来加以考虑。同时由于反应在溶液里进行,只有在加热情况下NH3才有可能放出。这样,不仪可以牢记NH4Cl与Na OH溶液的反应方程式,而且还能牢记反应的条件。
6.多次重复记忆
化学方程式,特别是较复杂、难记的化学方程式,往往需要多次重复记忆才能真正牢记。多次最复记忆的方法可以是:将化学方程式记在小本子或卡片上,随身携带;有空就翻外看看,每一单元结束或期末时,可把学习过的主要的化学方程式归纳起来,从“能否正确熟练书写”以及“能否说出有关实验内容”两个方面进行自我检查。倘若有缺陷,及时弥补切不放过。
由以上介绍可知,既然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应该在“理解”和“巧记”上下功夫,那么其他化学用语的学习也不例外。而且“理解”是为“巧记”服务的,而“巧记”的实质也就是按照化学知识和记忆科学的规律来记。根据这个道理,大家可以结合个人的具体情况,找出更多巧记的办法,更好地提高化学用语学习的效率是完全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