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博物馆藏唐代佛教造像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formon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佛像,是佛陀塑像的简称。最初为释迦摩尼去世后,弟子为了纪念和瞻仰而雕刻的造像,后来逐渐演变为佛门弟子纪念、恭敬那些因佛法修行而成为大觉悟者、大智慧者的造像。佛教从东汉始传人中国,在经过了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之后,到唐代,虽然仍未完全摆脱宗教的羁绊,但艺术上已完全进入成熟阶段。佛教造像艺术发展继续了南北朝以来的风气,进行大规模的造像石窟和寺庙的修建,因而出现了内容更丰富、表现范围更扩大、技巧更熟练的众多的佛教形象,其中有一些具有重大的纪念碑的意义。在艺术上,唐代的圆雕代替了北魏平直的刻法,佛像衣纹更加流动飘逸,菩萨、弥勒、力士浑身肌肉突起,既符合解剖的原理,又适当加以夸张,充满雄强的气势和向外进发的力量。它们在借鉴外来雕刻的同时,还吸取了中原地区传统艺术的手法。
  郑州博物馆藏唐代佛教造像文物50余件,大多数为1976年出土于郑州荥阳大海寺。通过考古发掘和整理,大海寺出土菩萨头像11件、菩萨造像17躯,从其刻名和形象可以辨别的有:弥勒菩萨、天王菩萨、辩积菩萨、狮子吼菩萨、花严菩萨、光相菩萨、金髻菩萨、观世音菩萨、十一面观音像等。几乎全是唐代中晚期菩萨像。这批石刻造型形象丰富,雕刻手法精妙,其中尤以中晚唐时期的菩萨造像最为精美,成为这一时期佛教造像的经典之作,是中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一枝奇葩。
  弥勒佛造像(图一),唐代,通高180厘米。佛高肉髻,面阔而丰,双目微睁,眉间白毫,神态自然。外着袈裟,内着僧祗衣,善跏跌坐于方形须弥座上。脚踏莲蓬,佛头后有莲瓣形头光,头光内雕刻可分为三层:最外层饰火焰纹;中间一层雕刻一佛二弟子二飞天,二弟子侍立于莲台;最里层为莲花花瓣装饰。造像雕刻技法纯熟,刀法圆润,衣纹简洁,随体而成,颇具质感和表现力。
  弥勒佛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广为流传的一尊佛。梵文意译为“慈氏”,是我国古代民众心目中一位能“降魔除怪”、“济世安民”的佛教神祗。弥勒信仰兴起于南北朝时期,唐代尤为推崇,从初唐到中唐诸帝都和这一信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关系最为密切的当属武则天,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她假托弥勒下生卒践帝祚,并于证圣元年(695)上加尊号“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可见其对弥勒的推崇程度,这一点反映在佛教造像上当是弥勒造像数量上的明显增加。武则天晚年及其以后,弥勒在皇家的地位不再像以前那么高,但一直到中唐乃至宋代,弥勒信仰在民间依然存在。关于弥勒造像,从实物资料和研究来看,在武则天时期最多,且多善跏趺坐弥勒佛,此前的弥勒或坐或立或交脚,呈多种姿势交叉出现。武则天之后,弥勒造像由皇家逐渐转向了民间,数量遽减,且造像已不限于善跏趺坐弥勒佛像。
  大海寺遗址出土造像以菩萨像为最多,共有菩萨造像17躯,另有菩萨头像11件,反映了中国佛教信仰中对菩萨的崇拜。其中刻名的菩萨造像有:天王菩萨、辩积菩萨、狮子吼菩萨、花严菩萨、光相菩萨、金髻菩萨、观世音菩萨、弥勒菩萨,另可辨识的还有十一面观音菩萨。这批菩萨造像中5件刻有纪年:1件刻“更(庚)子之年”纪年(即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4件刻“长庆”纪年,无纪年菩萨造像的艺术风格与“长庆”纪年的造像非常相似,应属同一时期的作品。
  菩萨,意为“觉有情”,原为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实行者的称呼,一般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菩萨崇拜是中国佛教的独特现象,与菩萨崇拜相伴的又一重要现象,就是菩萨造像的女性化特征愈加突出。菩萨早期传进中国是“善男子”形象,之后逐渐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艺术表现手法,南北朝始见女相观音菩萨,唐代受武则天崇信佛教的影响,菩萨的女性化更甚,往往直接以现实中的人为对象进行制作。《释氏要览》中说:“自唐以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这里指美貌女子)之貌,如今人夸宫娃似菩萨也。”“宫娃”是指包括官妓或官伎在内的宫中美貌女子,“宫娃似菩萨”其实也是“菩萨似官娃”。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美艳丽,但身躯仍有大丈夫精神,显现出一种奇特的刚健与婀娜之美,一种刚柔并济之美。唐代菩萨像多肌肤圆润,曲眉丰颐,体态婀娜多姿,衣饰华丽美艳,以慈爱温和为其特色。大海寺出土的这批菩萨造像,就造像数量和艺术成就而言,基本反映了唐代中晚期佛教造像艺术鼎盛时期的状况,全面展示了这一时期石刻艺术的成就,也标志着大海寺在唐代中期发展到了鼎盛。
  弥勒菩萨造像(图二),唐代,通高232厘米,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姿态端庄。头戴发箍,束高髻,髻正面饰宝珠装饰,额前发呈花瓣状。脸庞圆润丰满,慈眉善目,俯视下方。耳如云朵,唇似莲瓣,嘴角微含笑意,神情沉静安详,是佛教造像中庄严美和典型美的结合,似在教化和普度芸芸众生。颈饰宝珠项圈。右臂下垂,左臂曲臂。身着通肩袈裟,内着僧祗衣,贴泥条式的衣纹随势波动,疏朗平缓,流畅自如。为典型的“曹衣出水”样式。在轻薄柔软的袈裟下,菩萨腹部微凸,身形隐现。莲座雕刻精细,束腰部位饰连珠装饰,莲瓣尖部微微翘起。弥勒的造型准确,比例适当,是不可多得的唐代佛教造像精品。题记:“弥勒菩萨一躯更子之年十月戊午朔五日壬戌建院主僧惠海功德主马乾贞合家供养院主文锐”。由此可知造像时间是唐元和十五年(820年)。
  光相菩萨造像(图三),唐代,残高233厘米,身高197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颈饰宝珠项圈。上体袒裸,戴臂钏,披帔帛,系腰彩,下着裙。裙紧贴双腿垂至足面,尤具“曹衣出水”之风韵。身姿呈S形,虽然弧度较小,却给人修长清秀之美。菩萨华贵典雅,体态丰盈,腰肢扭动,显现出女性特有的柔美之态。飘动的帔帛,挽结的腰彩,衣褶疏密适度,舒缓圆润,流畅自如,显现了工匠精湛的雕刻技艺。
  花严菩萨造像(图四),唐代,通高185厘米,身高14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头束丫形双髻,面相饱满丰润,颈饰项圈。上身披帔帛,下着裙,垂至足面。左手残缺,右手挽帛,均戴腕钏。衣纹简洁洗练,流畅自如。菩萨雍容的姿态更接近世俗人物形态。题记:“石花严菩萨赞文并序沙门……大唐长庆……三月十三日弟子苏清建立”。   辩积菩萨造像(图五),唐代,通高230厘米,身高187厘米。辩积菩萨密号“巧辩金刚”、“大慧金刚”,为贤劫卜八尊之一。跣足立于束腰仰覆莲座上,莲座束腰部有突起的圆形装饰。头束宝珠形高髻,额前头发呈双层花瓣状,后部披发已残。面容饱满宽阔,弯眉绌目,鼻梁挺直,双唇丰厚,面相沉静,若有所思。上体袒裸,颈饰宝珠项圈,双乳突出,腹部做凸。双臂戴臂钏、腕钏。左臂自然下垂,手施与愿印,右臂残缺。胸腹间饰以帔帛,帔帛从右臂绕过,至双膝提起,绕于左腕后下垂。长裙紧贴双腿垂至足面,微微扭动的身姿隐约可见,舒缓的裙褶以阴刻线表现,流畅自如。
  佚名菩萨造像(图六),唐代,残高180厘米。单体圆雕。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弯眉细目,鼻梁挺直,面露微笑,肌肤圆润。颈戴宝珠项圈,双臂饰臂钏和腕钏。帔帛自左肩斜披胸腹前,斜尖外搭。腰彩花结自然生动,衣纹流畅自如。“S”形的身姿和斜披的帔帛以及贴体的衫裙,使之更加妩媚动人。
  佚名菩萨造像(图七),唐代,残高130厘米,菩萨体态饱满丰盈,胸腹凸出,袒裸上身,斜披帔帛,戴宝珠项圈、臂钏和腕钏。下身着裙,正前的群摆掩于腰间,形成自然的群褶。菩萨衣饰借助圆刀法的表现更加流畅,极具动感。尤其是那簇腰彩和随肌体而起伏的衣褶,令人感到锦絮般的柔软而富有韵律,既表现出轻纱所特有的质地,又显示出菩萨生动妩媚、婀娜多姿的健美体态。雕塑者利用“S”形的肢体曲线把石头的刚性和女性身姿体貌的柔美完美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唐代佛教艺术开朗自信的雍容气度和审美雅趣,造像中所蕴含的宗教意蕴与艺术魅力,堪称奇迹。
  佚名菩萨造像(图八),唐代,残高135厘米。单体圆雕。菩萨身呈“S”形曲线,张弛有度,动感十足。菩萨头部和双臂及下肢均已残缺,却毫不影响身姿体态的完美曲线。菩萨颈戴项圈,上身帔帛,小着裙,裙衣贴体。帔帛下垂至腿部叠为两环,又于腹前绕结,简洁明快,于无形中衬托了菩萨的体态。
  菩萨头像(图九),唐代,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丫形髻,宝缯束发,并饰以大小不同的宝相花装饰,额前发呈花瓣形展开。前额广阔,目长丰颐,微微下视,鼻梁挺直,唇似花瓣,嘴角略微上挑,透露出一种超然的微笑。
  菩萨头像(图十),唐代,残高42厘米。菩萨头束宝珠发髻,发髻正中饰宝相花,额前发似螺形,线条细密。弯月眉,细长目,直鼻梁,花瓣嘴,垂下巴,面颊丰腴,神态安详,现沉思状。
  菩萨头像(图十一),唐代,残高40.5厘米。菩萨面广丰颐,鼻梁宽阔挺直,双唇丰厚,棱角分明。弯眉细目,眼角上挑。发髻已残,额前发正中似宝珠装饰。菩萨双目下视,写实逼真,似在观察世间芸芸众生。
  菩萨头像(图十二),唐代,残高34厘米。菩萨额头宽平,面颊丰满,弯眉细目,鼻梁挺直,小口紧闭,鼻梁及双唇棱角分明。双目下视,若有所思。
  大海寺出土的菩萨造像,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浪漫主义的艺术夸张,雕塑和绘画手法完美地结合运用,以高度概括的手法刻绘了菩萨丰富多变的衣饰,既体现了风格的一致性,也表达了鲜明的个性特色。大海寺石刻造像技艺之娴熟、雕刻之精美,绝非一般民间工匠所能达到,很有可能是流入民间的皇家工匠的杰作。大海寺出土的有纪年的菩萨造像,可以作为这一时期造像风格的界标,对整个河南乃至全国的佛教雕塑都有可参考的价值,为研究唐代雕塑艺术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各地电台电视台开办了一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为弘扬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有个别节目过分关注文物经济价值,宣扬错误投资收藏理念,存在过度娱乐化现象。为确保广播电视节目更好地传播文物知识、树立文物保护观念、正确引导文物收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广播电视管理条例》等相关规定,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7月4日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对文物鉴定类广播电视节目管
期刊
景德镇是成功创烧元青花的地方,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进行考古调查和文物普查,已经确定了元代烧制青花瓷器的窑址方位和具体地点。1972年,该所所长刘新园对湖田窑址进行了系统调查、清理、试掘。1992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到窑址做过勘察和调查。1985年至2004年,江西省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先后在湖田进行过16次比较大的发掘,有九次出土了元代遗迹的遗物。景德镇元代窑址:当时在昌河东河上游的湖田、南
期刊
华侨博物院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厦门市,面对着碧波荡漾的大海,与我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它是被毛泽东誉为“华侨的旗帜,民族的光辉”的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1921年創办厦门大学后,1956年又一伟大教育工程,当年从全国各地征集6000多件文物。这里介绍三件馆藏的一级品瓷器与大家共赏。  东汉褐釉堆贴熊纹五罐瓶  五联瓶因其造型而得名,又称魂瓶。通高36.5厘米,口径4.7厘米,底径11.5厘米(图一)。
期刊
北宋汝窑青瓷盘  口径15 8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底刻“甲”字铭款及1772年  御制诗:“盘子径五寸,如规口面圆,出陶无髻垦,阅世独完全,冰裂纹隐约,铁钉迹属连,底心镌甲字,先得此同然”乾隆壬辰新春御题钤  印二:“太孙”、“古香”  北宋汝窑青瓷盘  口径14.9厘米  底刻“甲”字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汝窑青瓷盘  口径18.4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底刻1775年御制诗
期刊
这件汝窑青釉水仙盆是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唯一一件宋代汝窑器。水仙盆平面呈椭圆形,口沿残缺,经过细致打磨后镶铜口,器底四个如意云头足,香灰色胎,釉质温润如美玉,釉面开汝窑特有的细碎纹片,俗称“蟹爪纹”。整器满釉裹足支烧,底有六个芝麻钉支烧痕。  这件汝窑器是1959年由上海文物管理委员会拨交吉林省博物馆(今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广州、上海、北京、天津等四个文物图书及特种手工艺品进出
期刊
山东省东营市历史博物馆石雕艺术精品展,展出一件精美的石雕艺术作品——唐代皆公寺造像龛碑。该造像碑出土于山东广饶县南赵寺村得一口水井内。通高50.5厘米,石质坚硬,呈黄褐色,造像碑呈半舟形,高浮雕有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五身像。  造像碑顶浮雕有一半身盘臂化佛,坐于覆莲台上。被两个飞天所承托,飞天对称手持宝珠放置胸前。下面两个飞天手持排箫,一个放置嘴边做吹奏状,一个放置胸前。飞天头戴遮耳帽,臂挂飘带,上身
期刊
龙作为人们理想中至高无上的神物,其身上所汇聚的英勇、尊贵、威武自然也就成了权势和祥瑞的标志。古往今来,人们把对中华民族这个最重要文化符号的钟情和挚爱,书于笔端,塑于案头,绘于器上,将龙纹神秘而威严的形象广泛应用到青铜器、陶瓷器、玉器、建筑、壁画、珐琅、织染刺绣等各种器物和材质上,使其成为古代工艺美术中最常见且寓意深刻的重要题材。  龙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据现有考古资料,迄今为止发现年代最早、
期刊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中国西南边疆文化发祥地之一,佛教的传人也随这一通道而进入云南。古代南诏、大理国子民“家无贫富,皆有佛堂。人不以老壮,手不释珠”。弹丸之地的苍洱境,其佛艺盛况被后人誉为“苍山与洱水,佛教之齐鲁”。因此南诏大理国被称为“妙香佛国”,它流传下来的佛教艺术珍品,成为最能体现这段区域文化内涵的典型代表,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期刊
从文献记载情况来看,虽然早在明代晚期汝窑即被文人士大夫列为柴、汝、官、哥、钧、定等六大名窑之一,但到了现代,由于柴窑的时代是五代,其遗址及实物又一直扑朔迷离,于是人们就渐渐不提柴窑,从而衍生出汝、官、哥、钧、定窑等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而且汝窑被推为五大名窑之首。  历史上,对于汝窑遗址所在地位于今河南省汝州市虽无非议,但对具体位置是在何处,长期以来却一直不清楚。20世纪50年代以来文物工作者对
期刊
汝窑的产地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的清凉寺村,古代属汝州所辖,故名。宋人记载有“汝窑为魁”的说法。汝窑由于烧造时间短暂,传世品稀少,弥足珍贵,故为后世谈瓷者所津津乐道。因汝窑传世品最少,也最名贵。宋人《坦斋笔衡》中说:“本朝以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金灭北宋后,汝窑也随之消亡。其开窑时间前后仅有二十年,所以在南宋时,汝窑瓷器已经非常稀有。当时的《清波杂志》中已有“近尤难得”的记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