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的科技秘密

来源 :农家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到冬天,位于云南省元阳县哀牢山南部的梯田总在烟雨迷蒙中时隐时现,显现出一派水墨画式的田园景象。哈尼人将村寨建在半山腰,村寨上方有茂密的森林作为水源地,水流通过自成一体的灌溉网络通向村庄,流入村寨下方的梯田,最后以田为渠流向河谷。
  元阳哈尼梯田是世世代代的哈尼人对广阔山区进行持续改造的杰作。2010年西南大旱之际,各地均出现严重旱情,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哈尼梯田却依然碧波荡漾,以其完善的生态系统成功抵御大旱。
  然而,当游客们都沉醉于梯田的壮观景象时,今年73岁的哈尼农民朱小和却忧心忡忡:种梯田很麻烦也很辛苦,每天都要爬那么多的阶梯进行劳作,怎么样保护梯田,让外出打工的年轻小辈们意识到梯田的重要性?哈尼梯田的命运并非个案。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现代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农村城镇化发展,不少卓越的农业生态观念以及丰富的传统农业实践经验正在急剧消失。
  2011年岁末,李文华、任继周、朱有勇院士以及骆世明教授等60多位专家学者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乡村文化发展座谈会”上呼吁,保护农业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希望政府能建立机构,从政策、人文、自然、社会各个角度切实开展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规范、标准、科学地推动我国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当传统农产品面临量化
  农田开垦和连片种植后,自然植被减少,造成自然物种和天敌减少;某一农作物品种的大面积推广,不仅使选育过程的遗传背景单一化,而且相同的遗传基因使病虫害更易形成……近年来,类似工业化的农业生产给生物多样性带来巨大威胁;相反,传统农业中鲜有此类弊端。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教授朱有勇等人研究,元阳哈尼梯田的一些传统水稻品种种植100多年遗传特性不变,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将不同水稻品种间种,可以通过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抑制病虫害。作为红河人,朱有勇自2004年起就致力于研究元阳红米的秘密。朱有勇介绍说,他们在元阳县的全福庄找到了一所建于1890年的老房子,房上有当年挂上的祭祀谷穗。中国及日、美、韩的科研人员把这串稻谷同现在哈尼人种植的稻谷作了形态学和组织学特征方面的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属同一品种。
  “现代的稻谷品种一般推广3至8年就会被淘汰,而哈尼梯田传统品种连续种植百年仍经久不衰。这个品种有一个特点,就是产量的变化幅度非常小,20年的变化幅度不超过20公斤,非常稳定。”朱有勇等人研究发现,哈尼梯田水稻品种等位基因比现代品种平均高3.18倍,功能基因中SNP频率和基因多样性丰度极高,品种还蕴藏着丰富的抗病、抗逆、耐瘠、耐温等基因资源。
  一个无法忽略的事实是,由于元阳红米的产量不高,平均每亩收获只有300公斤左右,现在种植红米的农户也慢慢减少了。元阳县攀枝花乡的农民罗正亮说,他们那儿早已不栽种红米了,都改种杂交水稻,现在收成好时,每亩可以收获1000斤左右,除了供自家人吃以外,剩余的就拿到市场上卖,用来增加收入。
  “这些品种已经濒危,需要政府给予大力保护。”日前,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中国项目专委会2011年度工作会议上,朱有勇大声疾呼。历经百年的传统品种濒危,历经千年的传统农业正在失传,令他急切不已。朱有勇表示,这些传统品种不仅可以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生物灾害等环境变化,也是探索低碳农业的方向,同时在资源持续利用方面,可以保证品种持久、资源永续、农业持续。
  流失的“梯田人”
  尽管哈尼梯田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科学、经济和艺术价值,但梯田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近年来,元阳县80%的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就业,劳务经济撑起了农民增收的半边天,却同时导致耕种梯田的农户不断流失。当地的年轻人不愿再守着祖祖辈辈留下来的田地,有些人宁愿将自己的梯田无偿交给别人耕种也不再耕种梯田了。
  来自菲律宾的农业管理学家泰迪·巴古勒在哈尼梯田大会上发言说,菲律宾伊富高省也有梯田,但主要利用人工方式进行灌溉,不像哈尼梯田的自然水资源生态系统,可以利用“四度同构”的体系进行自然操作。伊富高省由于梯田里中的农作物产量不高,造成了农户的经济收入低,生活困窘,年轻一代的人都已经不靠梯田来生活了,而是选择了外出务工来改变经济状况,这样就对梯田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目前他们已经向国家申请资金和技术支持,使梯田劳作可以用现代化的方式进行经营,同时向青少年宣传梯田文化的深层内涵,劝说他们不要放弃对梯田的重视。
  “祖先留给我们的农业物种、农业技术、农业景观、农业民俗等传统农业文化遗产,是一座座宝藏,只是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开启这些宝藏的钥匙。”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闵庆文说:“很多人一谈到传统农业就认为它是落后的,总希望用现代农业取代传统农业。其实传统农业中有许多至今我们依然没有完全认识的功能,比如农业的文化功能,农业的生态功能等等。我们要尽快抢救那些濒临灭绝的农业文化遗产。”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之路
  在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骆世明看来,传统农业兼具品种、生物多样性利用、农业循环经验以及经过考验的农业景观布局等价值。如何让传统农业得到保护是急需研究的课题。古老的生产系统,在今天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为世界上第一个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此后已相继评出16个世界农业遗产地。继浙江青田之后,我国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江西万年“稻作文化系统”和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系统相继成为保护试点。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指导委员会主席李文华一直将传统生态农业观念和传统农业技术看成是农业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世界上六个农业文明的起源,都在没落和丢失过去的遗产。当务之急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发掘其内涵,使它服务于现代生态农业。”李文华说。
  与此同时,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活态性和农业生产的多功能性特点,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对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定要实行就地保护和动态保护。很显然,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是成为一个有人参与的活态系统。
  对此,闵庆文建议,不要刻意追求大而多,也无必要对被列为农业文化遗产的某种耕作方式及农耕文化进行推广。但至少在那些地理偏僻、生态脆弱、耕作条件相对较差的地方,可以适当保留传统的耕作方式及农耕文化,并通过多功能价值的挖掘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譬如在农业机械难以施展“才华”和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的山区,就可以让某些传统的耕作方式当家,像红河的稻作梯田、青田的稻田养鱼、从江的稻鱼鸭、万年的贡米生产基地等。这样的生产方式,既适合那里的自然条件,也可以满足当地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目前,我国很多地方也已认识到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最近,云南的普洱茶、内蒙古的旱作农业、浙江的香榧子、宣化的葡萄都在积极地筹备申请。中国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对其他国家产生了示范作用。
其他文献
在《24堂财富课:陈志武与女儿谈商业模式》一书中,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写道:早晨7∶30,我开车送14岁的女儿陈笛上学途中,她问起:“为什么微软会这么值钱?它跟别的公司有什么差别?”  我说:“原因当然很多。第一个原因可能是软件商业模式的特点,因为一旦微软花成本开发出一种软件,比如Windows,那么,每多卖一份Windows,收入是260美元,可是其成本接近零,也就是说,这2
期刊
孩子,我们一起爱自然/盛江华 著/定价:39.80元/西苑出版社  大自然孕育人类,在高山丛林、清水溪流、花草鱼虫之间,我们茁壮成长,我们不断壮大,渐渐破坏并远离我们的自然家园。在代代相传的人类文明中,我们应当记住自己的使命,带着孩子去探索自然,实践环保,让下一代从小便开始记住自然之美,领略自然之魅。  史铁生的日子/史铁生 等著/定价:32.00元/凤凰出版社  “此岸永远是残缺的,否则彼岸就要
期刊
记得《西游记》中有一位赤脚大仙,与孙悟空有一面之缘,告诉悟空他要去瑶池赴蟠桃会,生出一番是非来。这位仙长披发赤脚,至于何时何方得道,有何道行,已记得不清了。神仙传说里,有一位得道的李君,因其经常赤脚,被称为赤脚仙人。不知此李君是否即为《西游记》中的那位赤脚大仙。  其实,吾也曾一度为“赤脚大仙”。  吾之家乡温热多雨,加之又是丘陵、山区,行走乡下,不时就需过沟、蹚河。故人们多打赤脚。当然,除了方便
期刊
77岁的曹颂衡站在灶头,把一把被霜打过的青菜倒入7分热的油锅中,“哧”一声,清甜的青菜香气就飘满了整个屋子。土灶后面,他的妻子曹奶奶正有节奏地往里面添着柴火,火光映红了满是皱纹的脸颊。  这座两进两天井的房子,是雄村目前仅存的4幢古明宅中,保存最好的一幢。老宅主人曹颂衡也讲不清楚这具体是哪个年代的房子,只是记得他的太爷爷说过,大概就是明末清初的光景。  曹颂衡并不是这个房子唯一的主人。二十多年前,
期刊
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选择。一方面,我们希望通过选择,能占有更多资源;但另一方面,因各种约束,我们无法掌握所有资源。选择,就是在掌握一种资源的同时,放弃另一种资源。这一不同事物之间的取舍过程用经济学术语来表达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也就是选择的代价。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如果你投资100万元办一个企业,一年的利润有10万元。这不能说这个企业赚了10万元,因为即使什么也不做,把这
期刊
我下面有两个弟弟,小弟比我小十岁。家里穷,我自告奋勇地要去化肥厂打零工,这样可以减轻家里的负担。我被安排去煤球车间拉煤,车间主任是个姓陈的中年人,总爱板着个脸,像是谁欠了他钱没还似的。我们的班长叫陈四,是车间主任的侄子,其实就是一个痞子,特爱狐假虎威,动辄就责骂、呵斥人,有时还动手打人。  所谓的煤球车间,就是专门生产煤球的。我们一个班有七八个人,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半大小伙,年纪数我最小。班里给每人
期刊
吕剧作为山东的地方戏种,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近年来,由于市场不景气、人才断层等原因,这一地方剧种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和艺术舞台。  但是在山东淄博市,却有一个人扛起了振兴吕剧、发展吕剧表演艺术的大旗,她就是淄博鲁艺吕剧团团长路晓荣。40多岁的她不仅是剧团团长,还是剧团的主演,曾多次参加全市的戏曲大赛屡获大奖。  路晓荣14岁就参了军,当了文艺兵,之后转业回来下海办起了公司。说起来,路晓荣跟吕剧
期刊
100多年前,“诺基亚”公司是芬兰北部一条河边的一家小木浆厂。这家木浆厂抓住了工业化浪潮,迅速发展壮大,赚取了丰厚的利润。木浆出口到了俄国、英国和法国,到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也成为其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后来,木浆厂附近出现了一家橡胶加工厂,主要生产套靴。20世纪20年代,这家橡胶加工厂开始以“诺基亚”作为品牌,除了生产皮靴和轮胎,继续开发其它橡胶产品,如工业用橡胶制品、雨衣、地毯、球类以及橡胶
期刊
来自山村的我,到城里打工,但因为喜欢阅读看书,书刊越积越多,因为经常搬家,成了一个累赘。可不,这次要搬家,只好把一些不重要的清理出来,它们本来都是我的难兄难弟,可惜我没有一个固定的“窠”,总不能背着它们到处晃荡;送给那些收破烂的老太太交给废品站,又太不“书道主义”了。  正在犹豫,读大学度暑假的徐弟弟对我说,干脆卖几个钱来贴补贴补,他也可以借此写一个社会调查。我们把旧书刊装了一个大麻袋,用自行车驮
期刊
山东临朐是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小城,位于潍坊西部约六十公里,目前是中国江北最大的奇石集散地。  一进临朐境内,就能看到宽阔而平坦的道路两边每隔几十米,伫立着形态各异、写有诸如“福”、“寿”、“和谐”等字的大型奇石。道路两边的大中小型企业,几乎每一家门口都伫立着不同石料、不同内容的观赏石,有的像一匹奔驰的骏马,有的像开屏的孔雀,还有的干脆像一幅山水写意画。  说起临朐的石头,就不得不提起一个名叫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