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引言: 医疗体制改革是关系到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其成败也将直接关系到我国居民基本健康权利的保障和人力资本素质的提升。文章通过对医疗卫生市场的缺陷分析,提出了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做法,并探讨了医疗体制改革的对策。
一、概述
医疗卫生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必须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因此,医疗体制改革也是必然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医疗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被看作是力度较大、成效显著的一项改革,但是形势也并不乐观。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方面老百姓越发感到“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的利用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一矛盾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医疗改革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二、医疗卫生市场的缺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即:受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及外部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将资源有效地配置到最佳状态,换而言之就是经济效率得以充分实现的状态。在现实生活当中,医疗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多数情况下,因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比消费者(患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所以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力,而消费者缺乏足够的选择能力,也就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医院、医生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患者当成获取利润的资源,诱导消费。还有的医生缺少医德,滥检查、乱收费、吃回扣。这些问题都导致患者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终出现了病人看不起病的严重后果。
与此同时,医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尽管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是互相竞争的对手,但他们却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公立医院是非赢利医院,不上缴税收,政府还给了很多政策优惠,工资、福利及药品采购上准予部分补贴,各种优势资源向他们集中。但是民营医院的立项非常复杂,门槛高、准入难。另外,民营医院是赢利医院,照章纳税,经营成本偏高。由此可见,两者间的实力悬殊,民营医院很难和公立医院相抗衡。所以,处于优势地位的公立医院必然会导致权力滥用,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做法
改革开放后,医疗改革也开始酝酿。从医疗供给角度来看,强调医疗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供给体制。采取的具体做法为:先将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疗机构推向市场。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自办的为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被作为企业办社会的一项内容而从企业主业中分离并走向市场。尽管这些机构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但是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拨款在不断减少,进而使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即由追求公益转变为追求经济。所以为了弥补成本,他们就将重点放在服务收费上。
中国医疗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市场化。从供给角度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商业化的服务提供模式。主要体现为: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成为了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管理方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在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
从需求的层面来分析,自从计划体制下福利性的医疗保障制度解体,就只能通过市场来满足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使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始终坚持的是自愿原则。而对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来说,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被满足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力量。在公共卫生领域,类似的情况也出现了。由此发现,我国医疗改革已经将公立医疗机构推向市场,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即:把大多数居民医疗需求推向市场,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医疗保障。
四、医疗体制改革的对策
1、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无止境需求。因此,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公平与效率在经济活动中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尽管如此,两者也有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那么要实现公平与效率也是必然的。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应以坚持公平与效率两者统一为原则,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
3、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结合着我国的国情及卫生事业的特点,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制定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等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市场的作。因政府承担医疗卫生责任的能力有限,所以必须要发挥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民间资金,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4、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应实行不同的保障及组织方式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控制、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都应该是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应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对于非基本医疗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主要由市场化的方式提供服务,通过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参考文献
[1]温志强《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年12期.
[2]杜乐《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公平性》[J],《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3]葛风《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看法分析》[J],《健康之路》2012年04期.
[4]许小丽《关于医疗体制相关问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0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工会)
一、概述
医疗卫生事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为了适应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提高全民族的健康水平,必须要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医疗卫生体系。因此,医疗体制改革也是必然趋势。在上个世纪90年代,医疗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被看作是力度较大、成效显著的一项改革,但是形势也并不乐观。
中国医疗体制改革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变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矛盾,一方面老百姓越发感到“看病难、看病贵”,另一方面医疗机构的利用率也在不断下降。这一矛盾现象迫使我们不得不反思中国医疗改革的问题及路径选择。
二、医疗卫生市场的缺陷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在市场经济中,市场并不是万能的,“市场失灵”的情况也是经常发生的,即:受市场机制本身的缺陷及外部环境的限制而无法将资源有效地配置到最佳状态,换而言之就是经济效率得以充分实现的状态。在现实生活当中,医疗市场存在着严重的市场失灵,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供需双方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大多数情况下,因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医生)比消费者(患者)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所以他们有了一定的权力,而消费者缺乏足够的选择能力,也就无法摆脱对医生的依赖。医院、医生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患者当成获取利润的资源,诱导消费。还有的医生缺少医德,滥检查、乱收费、吃回扣。这些问题都导致患者看病越来越贵,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最终出现了病人看不起病的严重后果。
与此同时,医疗市场缺乏公平竞争的机制。尽管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是互相竞争的对手,但他们却没有公平竞争的环境。公立医院是非赢利医院,不上缴税收,政府还给了很多政策优惠,工资、福利及药品采购上准予部分补贴,各种优势资源向他们集中。但是民营医院的立项非常复杂,门槛高、准入难。另外,民营医院是赢利医院,照章纳税,经营成本偏高。由此可见,两者间的实力悬殊,民营医院很难和公立医院相抗衡。所以,处于优势地位的公立医院必然会导致权力滥用,乱收费现象屡禁不止。
三、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程及做法
改革开放后,医疗改革也开始酝酿。从医疗供给角度来看,强调医疗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建立多元化的医疗服务供给体制。采取的具体做法为:先将作为事业单位的公立医疗机构推向市场。随着企业制度的改革,企业自办的为职工服务的医疗机构被作为企业办社会的一项内容而从企业主业中分离并走向市场。尽管这些机构还没有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但是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拨款在不断减少,进而使运行机制在扩大经营管理自主权的基础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即由追求公益转变为追求经济。所以为了弥补成本,他们就将重点放在服务收费上。
中国医疗体制变革的基本走向是市场化。从供给角度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商业化的服务提供模式。主要体现为:各种资本都可以进入医疗服务领域,基本不存在进入和退出限制,新建医疗机构的布局以及服务目标定位主要取决于市场需求状况,所有的医疗机构都成为了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具有独立经营意识的利益主体。在管理方面,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也在向企业化管理模式转变。
从需求的层面来分析,自从计划体制下福利性的医疗保障制度解体,就只能通过市场来满足居民医疗服务的需求,使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越来越多地演变为私人消费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始终坚持的是自愿原则。而对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来说,医疗服务上的需求能否被满足以及被满足的程度,基本上取决于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力量。在公共卫生领域,类似的情况也出现了。由此发现,我国医疗改革已经将公立医疗机构推向市场,但是问题也随之出现了,即:把大多数居民医疗需求推向市场,从而使他们失去了原有的医疗保障。
四、医疗体制改革的对策
1、明确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定位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所能提供的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无法满足社会成员对医疗卫生的无止境需求。因此,为了能解决这一矛盾,就要确立合理的医疗卫生的基本目标。要根据我国国情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2、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的原则
公平与效率在经济活动中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坚持了公平,就会影响效率;讲究效率,就会有失公平。尽管如此,两者也有统一的一面。如果经济活动的规则公平,制度完善,管理科学,那么要实现公平与效率也是必然的。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卫生体制改革中,应以坚持公平与效率两者统一为原则,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方。
3、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发挥市场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应该结合着我国的国情及卫生事业的特点,将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的作用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充分发挥出政府的主导作用,强化政府责任。政府必须发挥主导作用,承担起制定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政策法规、提供财政支持、向全体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对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监管等责任。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出市场的作。因政府承担医疗卫生责任的能力有限,所以必须要发挥出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入民间资金,加大对医疗卫生服务领域的资金投入。
4、不同层次和范围的医疗卫生服务应实行不同的保障及组织方式
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包括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控制、环境卫生和健康教育等在内,都应该是由政府向全体社会成员免费提供。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应以政府投入为主,针对绝大部分的常见病、多发病,为全民提供所需药品和诊疗手段的基本医疗服务包,以满足全体公民的基本健康需要。对于非基本医疗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主要由市场化的方式提供服务,通过鼓励发展自愿性质的商业医疗保险,推动社会成员之间的“互保”。
参考文献
[1]温志强《浅析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市场》2013年12期.
[2]杜乐《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的公平性》[J],《经济研究》2012年10期.
[3]葛风《对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看法分析》[J],《健康之路》2012年04期.
[4]许小丽《关于医疗体制相关问题的研究》[J],《商业时代》2012年10期.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中医医院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