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对促进社会和谐的艰辛探索

来源 :当代中国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818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的成立消除了导致社会对立、产生社会不和谐的制度根源,为社会和谐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恢复国民经济中实现社会稳定,在惩治贪污腐败中密切党群关系,在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加强党风建设中增强党和国家凝聚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科学发展作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指导原则,把共同富裕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导向,把保障民生怍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点,把改革发展稳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保证,把反腐倡廉作为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其他文献
城市口号如同城市的标志性雕塑一样,是一个城市的“眼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也在加速,宣传自己的城市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确立城市口号,是深刻挖掘城市内
新中国的创新历程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并在科技方面展开创新探索;第二阶段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丰富创新成果。新中国60年的创新经验是发扬优良传统,坚持共产党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时俱进,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追求理性,克服盲目冒进。
黑龙江垦区的开发和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笔,从艰苦创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国家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安全的战略储备基地、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基地和国家
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地区的石油贸易与投资合作蓬勃发展,非洲已成为中国石油进口的重要来源地。这种状况引起了西方各界的密切关注。西方各界围绕中国对非洲石油战略及其对全球石油安全与非洲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展开了争论,形成了“批评论”与“赞同论”两种观点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与建议。尽管争论各方有其内在的立场与诉求,但对该问题的争论反映出西方各界对中国对非洲石油战略和中非关系的矛盾心态。
中国城市劳动就业问题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呈现不同的特点。50年代以解决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失业问题为主,重点是对众多的失业工人和失业知识分子进行救助。随着失业救济工作的全面展开,党和政府制定了解决城市就业问题的总方针,多管齐下解决不同人群的就业问题。进入60年代后,解决城市新增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成为工作的重点,为此,党和政府提出了“统筹安排,城乡并举,而以上山下乡为主”的工作方针,一方面阻断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另一方面安排失业工人主要是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参加劳动,同时广开就业门路。这两个时期的城市
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不同果型山茱萸在分子水平的差异,收集了河南、浙江、陕西等主产地山茱萸各品种的叶片标本,用设计的引物扩增后分别测序,获得完整序列11份。主要结果如下:
《中共中央关于天主教、基督教问题的指示》(以下简称《指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针对基督教和天主教问题,向各中央局、各省(市)委下发的一份重要文件。学者们目前利用的《指示》均取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1992年编辑整理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相关研究成果主要有:何虎生的《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
连翘属于传统常用清热解毒药,为木犀科植物连翘Forsythiasuspensa(Thunb.)Vahl的干燥果实,主产于我国山西、河南、陕西、山东等地,味苦,无毒,性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具有清热解
20世纪90年代,着眼于城市功能的重新定位,按照“三、二、一”产业发展新思路,上海的产业布局进行了重大的战略调整,逐步形成了中心城以三产为主、郊区以二产为主的大都市产业布局架构。在各类工业区建设的基础上,上海又突出发展形成了“东南西北”四大产业基地。由此,上海产业布局呈现出一个明显特征,就是第二产业立足于城市功能重塑、提高工业产业的竞争力,通过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的“政策聚焦”,确立了空间发展的内环整合战略和“东西南北”发展战略,依托都市工业园区和城郊工业区,大大提高了产业聚集度。
菠萝(Ananas comosus)为凤梨科植物,又称凤梨、地菠萝、草菠萝、露兜子。原产中南美洲的热带丛林,尤以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为多。大约17世纪始由葡萄牙人传入澳门,然后由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