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豫西,聆听纸与剪刀的絮语

来源 :农家参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月里剪彩灯,彩灯高挂堂屋中。彩灯光芒照客庭,一年四季都安宁。二月里剪条龙,放在门前大河中,风调雨顺太平世,来年一定好收成。三月里剪桃花……”
  这是一首曾在中原地区广为流传的《十二月剪纸歌》。过去,一到农闲,当地的妇女便聚在一起,边剪边唱,一幅幅充满着祈福、吉庆色彩的作品便跃然纸上。直到今天,剪纸仍是河南,尤其是豫西地区流行最广的民间艺术之一。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在河南考察时曾评价说,河北蔚县剪纸从清代就已开始商品化,而豫西剪纸则是自娱自乐,保留着农耕文明的鲜明特点, “豫西的剪纸美,拿去堪与毕加索的画相媲美”。
  豫西剪纸,不是几个人的手艺活,有的地方,全村的人都会剪;豫西剪纸,不是过节时随便贴几张的玩意儿,它是伴人一生的重要符号。和一些不接地气凌虚高蹈的艺术品不同,它的美,素朴,直击人心。
  豫西对剪纸这一传统文化资源保存的较好。在旧时的豫西地区,每年一进入腊月,当地的妇女就“放下锄头上炕头,拿起剪刀铰虎头”(虎是中原地区广受崇拜的瑞兽,有驱邪纳福的含义)。至今,这里仍可见一些相对集中的“剪纸窝窝”。比如,在陕县南沟村,很多人都会剪纸,不但女人心灵手巧,男人也可飞刀走“纸”;在洛阳,80岁以上的“巧巧”老人就能列举出数位。灵宝也是巧手汇聚,1987年以来,陆续有9人被中国剪纸协会吸收为会员,20余人成为河南民间美术学会的会员,其中王蓬草、杨仰溪还于2007年获得“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的称号。
  豫西剪纸能够得到保存,一是这里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境内沟壑连连,山川纵横,特别是三门峡地区,境内多山地、丘陵以及黄土塬,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对于剪纸文化的保存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这里与山西、陕西两个剪纸大省相邻,相同的情趣、審美观,使得三地对于剪纸文化的保存具有共通性。
  此外,剪纸也和豫西一带百姓的居住环境紧密相关,加之,这里许多的窑洞和民房的门窗依然保留传统的木方格形式,因此,这为窗花提供了大显身手的“阵地”。
  豫西剪纸色彩丰富,本色剪纸、套色剪纸、染色剪纸,一应俱全。其中,当地有一种染色工艺,不用毛笔上色,而是直接放到和好颜色的碗中“蘸色”,调染后的剪纸浓淡相宜,过渡自然,极具特色。2006年,美术史专家薄松年在豫西还发现了只见于文献的黑色剪纸的习俗。该习俗至今仍在陕县南沟村一带流行。经考证, “尚黑”是夏文化遗存,而豫西是夏文化的衍生地。夏代崇尚黑色,以黑色为高贵、庄重之色。当地百姓认为黑色沉稳、庄重,是色中之王。因此,他们不仅喜欢用黑色的窗花,而且新婚喜庆也喜欢用黑色的双喜字。
  豫西剪纸种类繁多。每到春节,当地人就在屋顶上贴“顶棚花”,门上挂“吊笺”、贴“福”字和门神,窗上贴“窗花”“窗亮方”,灯笼上贴“灯笼花”,影壁墙上贴“春牛”,炕上贴“墙围花”,厨房、灶间贴“灶头花”等。在其他一些特殊的日子,如娶媳妇、婴儿出生,当地人也要贴“喜花”,老人过生曰,亲朋好友还要送“寿诞花”……
  在豫西,一个正月,都是展示剪纸的好时候。初一,大家走门串户,相互拜年“赏花”,你说我笑,品评技艺。正月十五赛花灯,彩灯上贴着千姿百态的花、鸟、鱼、虫,都是剪纸。正月二十三,用黄表纸剪大黄牛贴大门上,写上“正月二十三,老君来散丹,家家贴金牛,四季保平安”。还要剪象征龙的剪纸,祈求风调雨顺……
  值得一提的是,豫西庞大的剪纸作品中,吉祥是最重要的主题。 “门笺”谐音是“门钱”;春牛意喻“耕种和丰收”;葫芦代表“福禄”;石榴代表“多子多孙”;牡丹象征“吉祥富贵”;满屋满墙全套的墙围花寓意“富贵不断头”。春种秋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举考试等,诸般人生大事,藏着数百种吉祥符号,吉祥文化无处不在。
  “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人皆有趋吉避害之心,吉祥符号、吉祥图案,是人们传达心声的道具。
  以任孟仓洞房剪纸为例,他会剪鱼戏莲、鱼吮莲、石榴莲、药葫芦拉牡丹、鸳鸯戏水等图案,这些符号,都和男女爱恋,以及祈求多子多福有关。葫芦谐音福寿,又多子,石榴也是多子的象征。
  怀趋吉之心,追求生活之美,这就是豫西剪纸。
  相关链接
  部分国家级非遗剪纸
  丰宁满族剪纸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塞北,民间流传的丰宁满族剪纸始于清代康熙年间,至乾隆年间形成了具有地域特征与民族特色的新异风格,它以阳刻为主,阴刻为辅,剪工精细。
  中阳剪纸中阳剪纸主要分布于山西省中阳县境内南川河流域、刘家坪地区和西山边远山区。中阳剪纸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血肉相连,以中阳当地民俗信仰、岁时节令、人生礼仪、神话传说为主要表现内容。
  傣族剪纸傣族剪纸主要流行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其最早形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形成完善的剪纸并被广泛应用于祭祀、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这里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村民都能剪纸。傣族剪纸内容多样,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乡土风味。
  乐清细纹刻纸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乐清细纹刻纸是当地流传的一项绝艺,主要集中在乐清市象阳镇的寺前村、后横村,北白象镇的东才村及乐成镇、柳市镇、翁阳镇等地。乐清剪纸源于乐清民间剪纸“龙船花”,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它最突出的特点是细。在早期“龙船花”的刻纸中,最细的能在一寸见方的纸上刻出52根线条。代表作有《九狮图》《八角双鱼》等。
  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医巫闾山地区满族人的原始崇拜活动中往往要制造图腾形象,这种仪式造像活动历年相沿成习,最后发展成为一种剪纸艺术,既保留了东北满族的人文特征,又具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丰富的萨满文化内涵,是研究民族文化融合的重要史料。数百年来,这种满族民间剪纸艺术在医巫闾山地区的北镇市、凌海市、阜新市、义县等地流传,世代相承。
  广东剪纸广东剪纸主要由流传于佛山地区的佛山剪纸、流行于潮汕地区的潮阳剪纸和流传于潮州地区的潮州剪纸构成。佛山剪纸中以铜箔金碧辉煌的特点配合鲜明的色纸,形成独有的风格,也形成铜凿剪纸等独特的表现形式;潮阳剪纸构图以对称为主,结构严谨,饱满而不杂乱,尤以“花中套花”的布局最具特点,疏密有致,剔透玲珑;潮州剪纸现存一件清雍正年间的作品《蝙蝠》,系以棕色丝线剪成,十分精巧。
  扬州剪纸扬州是中国剪纸流行最早的地区之一,唐宋时期就有“剪纸报春”的习俗。扬州人在立春之日剪纸为花,做成春蝶、春线、春胜等样式,观以为乐。扬州剪纸为中国南方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之一,用纸以安徽手抄宣为主,厚薄适中,无色染,质地平整。
其他文献
本刊讯 去年,上蔡县再次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和大病医疗救助水平.作为一件为民办实事项目,新农合制度使农村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健康保障水平得到切实提高.rn近日,笔者
期刊
笔者对我院2007年5月至6月处方4082张进行抽查,对其中152张不合格处方进行统计分析,以探讨其错误原因及改进措施.
我省今年全面实现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此举惠及568万名低保、五保对象以前如患者住院治疗共需要1万元,新农合报销7000元,民政系统救助1500元.看病前,1万元病人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3.微量元素不足:多年连作,蔬菜吸收土壤中的锌、硼、铁、钼等微量元素,又不施用微肥,致使土壤中的微量元素日渐减少,严重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在环境条件好的时候,蔬菜不出
期刊
药物不良反应(ADR)是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我院成立了ADR监测小组,2006年1月至12月共上报ADR报表125例.现对其作统计分析.
[案情]rn江某系某村党支部书记,江某某任该村村委会计.2005年,该县水务局与某村委经协商,双方签订了一份土地承包合同:水务局把由它管理的、属于国有的尉扶河河滩地66700平方
对于肉鸽养殖技术,千家万户可以雷同,但肉鸽场的经营确是千差万别,因为经营具有不可复制的特点.因此,就出现了养鸽者一方欢喜一方忧的现象.王国琴是江苏省金坛市的一个养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