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来说,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电子电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就业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以创办密集型劳动人才的模式办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密集型劳动人才的培养需求。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来说,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相应制造企业(尤其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更新非常快,制造工艺和元器件也逐渐向标准化和集成化发展,产品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而在现有的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材仍然偏重于学科理论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教材对当前电子制造业中的一些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涉及不够,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应根据现实的企业需求编写讲义,增加更多工程应用知识。例如,模拟电子线路课仍以分离元件和模拟电路为主的课程结构,几乎没有集成电路工程的应用内容。对职校生而言,内容繁杂且缺乏实用性,偏离了他们“专业蓝领”的定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从元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元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删除和精简一些分离元件电路的内容,增加常用集成电路的工程实例应用和分析,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電子电工课程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和应用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师应不断研讨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及时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设置合理的实验课题,使学生通过实验课进一步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实验内容,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掌握电子电工技术中较成熟的、较前沿的、在工程实践中较为广泛应用的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具备借助于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验、测试和设计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程结构的改变,引发了教学方式、学习形式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连锁变革。教学中,我们以一个班级的“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为课程改革的试点,引入全新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的场地由一般的教室移到了实验室、实训室。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教学体系相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基本技能,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真正实现了中职教育的目的。
搞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理论课教学外,可以将电子小制作、家电兴趣培养、双休日小发明、小设计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电子电工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中职学生求学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明确地达到就业的目标,胜任一个岗位的需要。在当前职业学校中,相当一部分学校都以创办密集型劳动人才的模式办职业技术教育,其教学模式和结构还不适应密集型劳动人才的培养需求。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课程来说,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由此看来,深化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电子电工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一、改革教学内容
目前,电子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相应制造企业(尤其是消费电子行业)的技术更新非常快,制造工艺和元器件也逐渐向标准化和集成化发展,产品成本也在不断降低。而在现有的电子专业教学过程中,教材仍然偏重于学科理论性,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不足。.教材对当前电子制造业中的一些新技术、新器件、新工艺涉及不够,存在较多的不适应性,必须对其进行改革。尤其是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应根据现实的企业需求编写讲义,增加更多工程应用知识。例如,模拟电子线路课仍以分离元件和模拟电路为主的课程结构,几乎没有集成电路工程的应用内容。对职校生而言,内容繁杂且缺乏实用性,偏离了他们“专业蓝领”的定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从元器件内部分析为主转向元器件外部特性和应用为主,删除和精简一些分离元件电路的内容,增加常用集成电路的工程实例应用和分析,提高学生应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電子电工课程体系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的操作性,实验性和应用性。针对这一特点,我们电工电子专业的教师应不断研讨改革实训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及时引用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等知识内容。设置合理的实验课题,使学生通过实验课进一步熟悉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具体的实验内容,掌握相关的技能,让学生全面学习和掌握各种实验技术和测试技术,掌握电子电工技术中较成熟的、较前沿的、在工程实践中较为广泛应用的各种器件的基本功能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课程,使学生具备借助于各种设备仪器进行综合实验、测试和设计能力。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程结构的改变,引发了教学方式、学习形式和评价方式等一系列的连锁变革。教学中,我们以一个班级的“模拟电子技术”部分为课程改革的试点,引入全新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课程教学的场地由一般的教室移到了实验室、实训室。与传统的理论与实践相互独立的教学体系相比,“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专业基本技能,强调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从而真正实现了中职教育的目的。
搞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关系。课堂教学既要强调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注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电子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除注重理论课教学外,可以将电子小制作、家电兴趣培养、双休日小发明、小设计等环节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