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语境还原与文意理解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psky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朱熹在《<论语><孟子>读法》中引程子话说:“读书者当观圣人所以作经之意,与圣人所以用心,圣人之所以至于圣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句句而求之。”又说:“学者需将《论语》中诸弟子问处,便作自己问,圣人答处,便作今日耳闻,自然有得。”是强调读《论语》时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将自己带入到孔门师生问答的情景之中,如此才能真正地修养身心、变化气质。这一段话既是传统儒者修身的重要方法,也可视为当代学者阅读和理解古代儒家文化典籍的不二法门。
  然而由于时代久远,使得许多先秦的儒家文化典籍不可避免地出现语境的缺失,而这种缺失很容易造成读者对文意理解的歧义。比如《子路·第十三》中“樊迟请学稼”一章中说: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在这里孔子面对樊迟想要学习种地的请求并没有当面指责,而仅是以“吾不如老农”这样近似冷言冷语的回答加以拒绝,等到樊迟离开才批评樊迟是的是“小人”。如此看来,孔子似乎有“背后说人坏话”之嫌。
  汉代何晏的《论语集解》中对此章的注解为:“礼义与信,足以成德,何用学稼以教民乎?”这仅仅是对孔子的话作出解释,说明一个君子不应该学种地,而应该注重“礼义与信”,却并没有说明孔子为什么不当面批评樊迟。而邢邴的《论语注疏》以及刘宝楠的《论语正义》也都没有对此作出解释。也许是“汉学”一派偏重考据,而忽略此种义理方面的问题;或者就是他们认为孔子这种做法是理所应当的,更本不需要解释。而在与“汉学”相对的“宋学”中,便有对于此问题的探讨。朱熹《论语集注》(以下简称《集注》)中对此章引杨时的话解释道:
  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辞而辟之可也。待其出而后言其非,何也?盖于其问也,自谓农圃之不如,则拒之者至矣。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能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及其既出,则惧其终不喻也,求老农老圃而学焉,则其失愈远矣。故复言之,使知前所言者意有在也。
  也就是说,孔子在与樊迟对话的时候,先是对于其学习种地的请求直接以言辞拒绝,其本意是认为君子应该有更高的志向。但等到樊迟出去之后,又怕他不明白自己的用意,真的去找老农老圃学种地,所以又加以解释,乃是怕樊迟误解自己的意思而误入歧途。与此类似的还有“宰我问三年之丧”一章,孔子没有当面指责宰我,也是在“宰我出”之后才对宰我的话加以详细的批评,而朱熹《集注》中的解释与“樊迟请学稼”一章近似:
  初言女安则为之,绝之之辞。又发其不忍之端,以警其不察。而再言女安则为之以深责之。
  也是说孔子怕宰我误解自己的意思,而真的不遵守三年之丧的制度。应该说,宋儒对于《论语》中这一类记载的解释是合情合理的。但是笔者认为,对于《论语》中孔子“背后说人坏话”的现象,还可以做进一步的分析。
  就以“樊迟请学稼”这一章为例,如果我们仔细玩味这段话,我们可以发现,其实这段话的语境十分模糊,对于孔子与樊迟的对话,其中有许多细节是我们不清楚的。比如,对话发生的时间、地点、在场人物,还有樊迟发问的起因等等,这些我们都无从知晓。作为语录体散文的论语《论语》,由于重视对言语内容的记录,而往往忽略对语境的描写。这是此类文体的普遍规律。而且通过对比阅读我们可以发现,《论语》中确实存在很多语境缺失的问题。如《论语·子罕第九》中孔子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记载了这句话,前面却多出一段文字:“孔子居卫,灵公与夫人同车,使孔子为次乘,招摇市过之。”我们由此便可知道,这孔子是因为目睹了卫灵公与夫人同车的行为,才说出了这句话。再如《论语·子路第十三》中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而《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这段话时在前面也有额外的文字:“卫灵公老,怠于政,不用孔子。”我们由此才知道,孔子这句话是在出游卫国时说的。这两句话的语境缺失,虽然基本不影响我们对于文意的理解,但可以说明《论语》中确实存在语境缺失的现象。而回到“樊迟请学稼”这一章,笔者认为这一章也存在语境缺失的现象,因而让读者觉得孔子似乎是“在背后说人坏话”。所以我们在理解此章的文意时,应该尽量还原当时的语境。而还原语境的主要方法,就是通过与书中其他章节的对比。
  首先是对话的缘起,也就是樊迟为什么要学种庄稼。如果我们先从这一章的文字来分析,可以看出,樊迟是在向孔子诉说自己的志向。朱熹《集注》引杨时的之言也说:“樊须游圣人之门,而问稼圃,志则陋矣。”《论语》中与此相同的章节还有“张学干禄”、“子路问政”等等,都是弟子在向孔子诉说自己的志向。而这些章节大多是没有语境的,但我们可以根据《论语》中的其他章节来推测和补充这些语境。例如《雍也第六》中说: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再如《先进第十一》中说: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由于这两章语境比较清楚,都是孔子在与弟子们讲学时所说。孔子让弟子们分别说出各自的志向,并且孔子自己也会参与其中,说出自己的志向,而这些志向包括各个方面,如德行、人际、从政等等。由此可以推测,在孔门师生的日常教学活动中,诉说和讨论各自的志向是一項“常规教学项目”。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樊迟学习种地的愿望,就是在这样的日常讨论中所提出的。   并且,仔细玩味这段话,可以发现这段话并非出自樊迟自己的记录,而是由其他弟子记下来的。原因在于:首先,樊迟出去之后孔子所说的话,樊迟自己必定是不知道,即便知道,也是后来经别人转述的;其次,这段话的内容是孔子在批评樊迟,而且批评得很严厉,樊迟不太可能把批评自己的话记下来传给后人。由此可知,这段对话发生的时候,必然有其他人在场,且极有可能就是在与樊迟一起听孔子讲学。
  总之,这段对话发生的场景应该就是在孔门师生“坐而论道”的时候。那么既然是坐而论道,面对樊迟的提问,为何孔子不直接对樊迟讲清楚,反而只以自己不如老农老圃来拒绝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孔子的教育理念使然。孔子虽然以“诲人不倦”为己任,但对于教学问答也有自己的尺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論语·述而第七》)也就是说,学生不是诚心有所求而自己无法解答的,孔子也不会迫切地去对他讲授。换言之,学生有何问题,老师便至做出相应的回答,学生若不追问,老师也不必自己说出来。在这里,樊迟只是问学种地的问题,孔子便直接回答自己不能,而樊迟没有继续追问,孔子也就不再深入解答。也正是《集注》中所说的:“须之学疑不及此,而不能问,不能以三隅反矣,故不复。”对此《论语·先进第十一》中的一章可以作为旁证: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
  在这一章中,孔子也是仅仅告诉子路和冉有各自应该如何做,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孔子并没有对他们说,而是等到公西华提问的时候才进行了详细解释。可见这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教学理念。
  接下来讨论“人前与人后”的问题。即便樊迟的提问和孔子的回答都是孔子课堂上的常规教学内容,但是在樊迟离开后又说他的“坏话”,依旧让人觉得有些说不过去。但笔者认为,这也是孔子课堂教学的一部分。首先,上文已经说过,这段话的语境十分模糊,有许多细节不清楚,其中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小人哉樊须”这段话是孔子自己主动说的,还是别人问孔子后孔子才说的。我们现在看到的《论语》原文,“樊迟出”后面紧接着就是“子曰”,所以给人的感觉似乎是孔子主动说的。但当时的情况未必如此。我们同样可以在《论语》的其他章节找到佐证。如上文提到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一章,在几位弟子都说完了各自的志向后,文中写到: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曾晳在其他三位弟子离开后,又向孔子追问了孔子对于他们所说的志向的评价,而孔子也分别作出了回答。再如上文所举“子路问闻斯行诸”一章,显然也是在孔子与前两位弟子问答之后,公西华又向孔子追问其对于前两人的教诲内容。且这两段话显然都是发生在在孔子讲学的过程中。可见,类似情况在孔子讲学的过程中,也是常有的事。而“樊迟请学稼”这一章中孔子的话,极有可能也是在这种情况之下说出的,是孔子对于其他弟子追问的回答。
  并且,对于门下弟子的评论,也是孔门教学的重要内容。比如《论语·先进第十一》一篇的内容,朱熹在《集注》中就说:“此篇多评弟子贤否。”。当然,还有许多孔子对于其弟子的评价散见于《论语》各篇之中。可见孔子在平时的教学中十分重视此项内容。他们讨论的角度十分多样,如《论语·先进第十一》中子贡就问孔子:“师与商也孰贤?”,孔子说:“师也过,商也不及。”其中涉及到子游和子夏两位同门师弟。《论语·公冶长第五》中,子贡还问孔子对于自己的评价,说:“赐也何如?”,孔子回答说:“女器也。”。同一篇中,孔子还直接问弟子对于其他同门的看法,如问子贡:“女与回也孰愈?”。而孔门弟子之间也互相品评,如曾子说:“堂堂乎张也,难与并为仁也。”(《论语·子张第十九》)总之,对于门下弟子的评论应该是孔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而且常常直言不讳。如此则孔子对于樊迟的批评也属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人前”与“人后”的问题是不存在的。
  除此之外,如果有人认为孔子称樊迟为“小人”的评语过于严厉,这种看法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弟子们的评价,向来是十分严厉的。如批评宰我“朽木不可雕也”,说子路“野哉”,说子贡是“胡琏”,对比之下,此处对于樊迟的批评完全是“常规范围”之内。并且身为老师,爱之深责之切,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而即使孔子对弟子们批评得如此严厉,也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师生关系。即使是被孔子批评得最狠的宰我,在评价孔子的时候依然说:“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可见孔门师生之间完全不忌讳这种批评,又怎能说孔子说樊迟的“坏话”呢?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由于语境的模糊和一些细节记载的缺失,使得人们对“樊迟请学稼”这一章产生了一些误解,好像孔子是人前一套、人后一套。但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阅读过《论语》全文,并还原当时的语境,我们可以发现,这不过是孔门师生之间一次再平常不过教学探讨。通过以上分析,笔者想要指出的是,在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尤其是阅读《论语》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还原和体认文中的语境。当然,我们永远无法真正回到对话发生的场景中去,但是通过反复诵读和体会,我们依然可以无限接近文本产生的原始语境,从而更加准确地理解其中的含义。
其他文献
摘要:新兴媒体的兴起,给大众传播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益格局、思想观念等因素和新媒体时代的全天候、全覆盖、快速性、裂变式的传播特点深深交织在一起,使得整个信息传播环境充斥着复杂的因素,这对大学生辨别、筛选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因此,媒介素养教育已然成为培养优秀大学生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 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新兴媒体; 道德失范  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的便捷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在传递知识的过程中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本文通过自身的课堂教学实践和对学生上课的状态的观察,以大学语文课堂的具体教学过程为案列,从激发大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入手,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课件的制作两个方面来来研究大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关键词:大学语文;激发兴趣;作品节选;教学课件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央视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
期刊
摘要:师资国际化影响着高校国际化的进程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影响河北省高校英语教师参与国际化程度的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将有助于推动河北省高校英語教师参与国际化的进程,通过国际间的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英语教师;国际化;影响因素;教师发展  高校英语教师是高校国际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英语教师的国际化程度影响着
期刊
摘要:幽默无处不在,交际对话中更能感受幽默。任何影视作品,特别是情景喜剧的台词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可以将其作为话语分析的有效材料之一。笔者试从语言学的角度,依据谈话隐涵理论,分析经典情景喜剧《请讲普通话》是如何通过违反格赖斯(Grice)的“合作原则”和利奇(Leech)的“礼貌原则”营造出独特的幽默现象。  关键词:言语幽默;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违反;情景喜剧  幽默是人们交际的方式之一,产生于特
期刊
摘要:孔子祭祀思想真正的内涵是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实现对崇高人性的追寻以及对心中信仰的表达,而“祭如在,祭神如神在”想要表达的也是人们祭祀的本质是祭奠心中的神,而不是祭奠客观存在的神,祭祀只是一种过程与形式,是祭祀人祭奠心中神性的流程,而孔子所表达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祭祀思想在现代人们生活中十分贫乏,当代人生活节奏过快,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追寻内心,追求心灵的祭祀,而这种缺乏正是孔子祭祀思想的现代
期刊
摘要: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積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的坚定信心。朝阳县文广新局,创建了“大地放歌”群众文化品牌,创建以来,以“引领、扶持、推广”为总抓手,以“农村群众文化艺术基地”为载体,以 “我搭台,你唱戏;我辅导,你演出;我幕后,你台前;说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群众是主角,百姓登台唱”为宗旨丰富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弘扬和传播主流文化,推动和提升
期刊
摘要:社火是随着古老的农耕祭祀活动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民俗文化活动,至今约有上千年的历史。甘谷人称“社火”又为“耍社火”、“耍秧歌”,是当地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新年娱乐活动。与华丽多彩的城镇社火不同,甘谷乡村社火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本文主要从甘谷社火的起源、组织形式、表演形式等方面对甘谷社火这一民俗文化进行一些阐述。  关键词:民俗文化;甘谷社火;乡村  一、甘谷社火的起源 
期刊
摘要:当下,新媒体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对此,需要地方媒体与新媒体建立良性互动,适应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融合两者的优势,加以融合,促进自身发展,找到生存之道,这具有现实意义。本篇文章主要讨论了地方纸媒如何利用新媒体找到生存之路。  關键词:地方媒体;新媒体;生存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纸媒的影响力下降,特别是年轻的读者流失比较严重,传统媒体占据的市场份额逐渐减少,对此,各传
期刊
摘要:本文借助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中的“悲剧人物的性格”和“过失说”、“卡塔西斯说”对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劇之一《奥赛罗》进行分析,探讨《奥赛罗》内在的悲剧性。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悲剧;奥赛罗;莎士比亚  《诗学》是亚里士多德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该书详细的阐释了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其中提出的许多观点都对后来的剧作家创作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莎士比亚一直是西方甚至世界经典的中心,其悲剧在一定程度
期刊
摘要:《金锁记》是现代女性小说家张爱玲的代表作,文中蕴含的空间意识是作者对小说现代性进行的有益探索。本文将从小说的物理空间、读者的阅读心理空间、文本的叙述空间三个部分解读小说主人公曹七巧的心理变化及性格特征。探索张爱玲小说中独具魅力的空间意识。  关键词:张爱玲;《金锁记》;空间意识  “空间意识”这一学说,最早是由美国文学批评家约瑟夫·弗兰克在四十年代末提出的。是作家在创作过程中运用多种可能的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