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组中成长 在合作中共赢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初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iter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多地被教师引进课堂,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存在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不具备合作的精神和方法,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行真正意义的合作. 因此,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有更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优化我们的数学教学.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目前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
  的问题及原因
  1. 形式主义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忽视内容和学生的需要,盲目开展低效甚至无效的合作. 在教学活动中,只注重合作学习的形式而不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使我们的合作学习浮于表面,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2. 任务不明确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前教师没有对学生明确任务要求,学生合作学习时几个人围在一起,漫无目的地合作.
  3. 过度指导或缺乏指导的合作学习
  现在,关于教师指导,有些课堂中的合作学习有以下两种极端的表现:第一种,学生在教师统一的“安排”下进行合作学习,教师说一步,学生操作一步,学生按部就班,合作缺乏自主性,教师主宰一切;第二种,教师没有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给予明确的学习要求和分工建议,也没在活动中巡回协调、帮助指导,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时出现无序混乱的现象,有的学生会谈一些与合作内容无关的事情,有的既不思考也不参与,无所事事,有的学生自学,毫无合作意识.
  4. 时间过长或过短的合作学习
  有的教师提出研究问题后,未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就直接进入合作学习,活动还未充分展开就匆匆收场进入小组交流环节,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容易产生不良的活动导向性:学生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配合,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有的教师组织学生进入合作学习后,不注意及时了解每个小组的合作进程,致使大部分小组都完成了,教师仍不进入小组交流环节,课堂节奏松散,合作学习效率低.
  提高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
  的策略
  1. 分组的有效性
  日常教学在分组时往往采用以下两种形式:第一种,同桌的两位同学组成一个小组;第二种,前后四个或六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通过课堂实践观察发现:第一种学生合作得不深入,甚至有些学生不愿合作;第二种合作时比较热烈,但小组之间差异明显,有的小组合作开展深入,有的小组合作比较勉强. 那么如何分组才能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
  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喜欢和“学优生”分在一组,也有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 目前,人们对合作学习时的分组,多数赞同“异质分组”,即将男生和女生、学优生和“学困生”、内向生和外向生分到一起,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地促进优势互补,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实践发现,这样做有时效果的确很好,但有时效果并不明显,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小组合作学习被一些学优生主导,其他学生缺少发言的机会和思考的空间;(2)小组讨论时,多数学生只在意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善于倾听和思考小组其他成员的想法. 那么,是否可以尝试同质分组呢?实践发现:通过合理的同质分组,学生组内合作得到加强,关系融洽,机会均等,不推诿,有条理,组内竞争转化为组间竞争和组间交流.
  因此,学生对于活动性、操作性较强的学习活动,可采用“异质分组”,淡化组内竞争,强化组内合作;对于思考性、推理性较强的学习活动,采用“同质分组”,可以强化组内互助、组间互补. 分组不是一成不变的,不仅与学生有关,而且与学习的内容有关,也与问题设计、教学设计、学生学习的方式等有关,需要我们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总之,分组的标准只有一个: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2. 问题设计的有效性
  (1)开放性较大或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
  开放性较大的内容,一般有多种思考角度,单凭个人能力,很难把所有的可能性都考虑进去. 通过小组讨论,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相互补充,能促使学生养成不自大、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对于容易引起争议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可以明晰思路,达到越辩越明的效果.
  (2)难度较大但符合认知水平的问题
  这类问题仅通过教师讲授很难当堂消化、吸收,对于中等生,可能当时听懂了,但课后却不会独立分析,对于后进生更是“望题生畏”,连听懂的勇气都没有. 但小组同伴之间的互助学习交流,能放松他们的紧张情绪,且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之间会相互启迪、明确方向、化难为易,会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的收获.
  (3)应用性强的问题
  如:一枚图钉抛掷后落地时针尖朝上的概率是多少?
  这是通过操作、观察、统计、分析等活动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过程中需要同伴的帮助,通过组内分工、协作实验、统计数据、分析结果,既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又会让学生体验如何有序、高效地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成功.
  (4)探究性较强的问题
  如观察下列算式:
  13 =12
  13 23=32
  13 23 33=62
  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①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②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n(n为正整数)的式子表示出来;
  ③根据上面算式的规律,请计算:13 23 33 … 203=______;
  ④请你构造一个图形来验证第3个算式的正确性.
  这个问题不仅要求学生发现和归纳数的规律,还要求学生数形结合地用图形来验证数的规律. 一个人的思维总是有限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另一方面,能汇集多角度的思想,便于学生在倾听中发现他人的长处,突破个人思维的局限,拓展自己的视野,建构问题的解决策略.   (5)需要反思、总结的问题
  一节课的内容完成后必须有一个知识疏理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对一节课进行回顾、反思,不仅可以使学生较好地复习这节课学会了哪些知识与方法,使学生获得自省、自悟、自得的体验,还可以通过质疑问难环节,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3. 师生交流的有效性
  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扮演指导者. 这时,教师需要观察、协助并评价学生个体的参与情况、小组活动的情况,以及全班综合展示的情况.
  (1)教师与学生个体交流的有效性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个体的交流是师生之间的一种自然交流,而不是传统意义上问答式的交流. 如:一位学生对某个问题还没有弄懂或无法求解,教师刚好巡视到他(她)的身边,于是就产生了师生之间一对一的交流. 这种交流通常是教师帮助学生解决一些疑难问题或教师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向学生询问一些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用温和的态度和建设性的建议,既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
  (2)教师与小组交流的有效性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必然要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参与并深入到小组中,既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又适时地提供启发性的提示或方向性的调整. 有时,学生会对一些问题各持己见,有时会遇到学生都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讨论中,点拨思路;对于个别小组有独到见解时,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此时,教师不是权威,更多的是一位合作者.
  (3)教师与全班交流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是集全体同学的才智,调动小组每名成员的积极性,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充分地交流展示合作过程,有效地切磋、讨论学习成果. 在指导全班学生共同完成对知识的总结、提炼与运用时,教师更多的是一个“穿针引线”者. 教师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汇报,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概括、提炼结论等. 特别是当学生分工研究一个复杂问题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各种观点加以分析、判断、综合,并提升思想方法,教师应集组织者、倾听者、评价者等多种角色于一身.
  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只有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不断磨合、反思修正,才能走向成熟. 我们要用头脑去思考、用心灵去感悟、用行动去实践,与新课程一起向前进. 让我们的学生在小组中成长,在合作中共赢,让每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学习数学,并获得良好的数学体验和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追求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只有教师在反思中前行,在前行中完善,才能实现高效课堂的终极目标.  [关键词] 反思;优化;高效;课堂  走上三尺讲台也有几年了,经历了从华师版到苏科版的教材,我觉得苏科版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开放性. 细观教材,许多地方都留有空白,这既给学生提供了自由探究的空间,也给教师留有了自主使用的空间. 随着2011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出台,一些陈旧的理念变了,对
[摘 要] 利用一定的教学媒介(图形、动作、模型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的方法叫直观教学法.它符合儿童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儿童形成清晰、明确的概念表象,促进儿童对概念的理解. 直观教学法的运用要注意服务于教学目的,不能为直观而直观,要把直观教学当思维在教而不是当知识在教.  [关键词] 直观;直观教学;数形结合;学习效率笔者在一次承办地区教学研讨活动前听取了执教教师的试教课——人教版五下
我们已经在初中掌握了平面几何的基础知识和一些基本技能,进入高中,同学们将接触到立体几何。立体几何主要研究空间的直线、平面和简单的几何体(棱柱、棱锥和球),以及它们的几何性质、位置关系、画法、度量计算和相关的应用等。  立体图形的基本元素是点、直线和平面,由于立体几何比平面几何研究的基本对象多了一个“面”,使得在平面几何中点和直线之间的三种位置关系(即点与点、点与直线、直线与直线)拓展到立体几何中点
古时有这么一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在我们解数学问题,苦寻答案不得时,逆转一下思维,也许就会豁然开朗,柳暗花明。    作者简介    张景中:河南汝南人,著名数学家、数学科普作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现任广州大学计算机教育软件研究所所长,  古时有这么一句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其实,在我们解数学问题,苦寻
摘 要: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文章拟以“周长的认识”为例,阐释精致周长构建过程,以引领学生渐渐抵近概念本质。  关键词:周长;概念本质;精致  概念是数学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然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概念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把握不够准确,浅尝辄止,浮于数学概念的表面,不能引领学生精准地把握概念本质,突出地表现为
4岁  日前,一家英国公司与一名年仅4岁的男孩莱昂纳多·帕纳约托签下一份1.5万英镑的赛车合约,令他晋身职业赛车手之列。据了解,莱昂纳多尽管年幼,却已能娴熟自如地驾驶卡丁车在赛道上飞驰。专家称莱昂纳多极可能像23岁的F1车王刘易斯·汉密尔顿一样,成为“明日车神”。    1 400公斤  伊朗日前制作了一个世界上最长的三明治,该三明治由鸵鸟肉制成,长达1 500多米,重达1 400公斤,被放置在首
摘 要:课堂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场所,而课堂提问又是教师教学中最有效的一种教学手段。课堂提问是一把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钥匙,它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的开发、利用。有效的提问能够为学生指引前进的方向,推进学生主动思考,是连接师生沟通的一个重要纽带。开展有效性提问教学,已是刻不容缓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课堂表达;教学契机;寻找  提问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它对整个课堂教学起着重
摘 要:学生在复习“运算律”时产生了是否有除法分配律的质疑,而且有的学生也误用了除法分配律。在此背景下,笔者从学生的错题引出除法分配律,希望通过让学生自己经历辨析除法左分配律和除法右分配律的过程,体会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苏教版;除法分配律;提出问题  【问题提出】  “老师,加法有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乘法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那么除法有除法分配律吗?”这是部分学生在
获奖理由:预售10天破5000辆、19天破万辆,35天破3万辆,实力所致,人心所向。  长安CS75 PLUS凭借优异的性能和良好的驾驶体验从参评车型中脱颖而出,斩获2019(第十四届)中国车年度大选“年度人气车型”大奖。  获奖感言  长安汽车乘用车营销事业部推廣总监冉矗有感而发:“作为A 级SUV明日座驾,长安CS75 PLUS不仅在设计上有重大突破,更在技术拥有重大革新,给用户带来了具有前瞻
摘 要:计数(数数)能力是儿童早期数概念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一年级新生的计数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他们在学前阶段主要参与了哪些计数活动?现实水平和先前的活动,对一年级起始阶段的计数教学有哪些启示?在回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将会对“零”起点教学有个全新的认识,幼小衔接也才会在小学阶段真正落地生根。  关键词:幼小衔接;一年级新生;计数能力;发展状况;已有活动;培养策略  长期以来,有关幼小衔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