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变身”的黑木耳

来源 :阅读(中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ing_8809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天,奶奶买回来了一些黑木耳,她神秘地对我说道:“你信不信这些木耳会‘变身’?”我满脸疑惑,回道:“我才不信呢!”奶奶笑眯眯地说:“今天我就给你做个小实验,让你瞧一瞧木耳的神奇!”
  说干就干,奶奶拿来一个小盆子,倒入温开水,准备浸泡黑木耳。只见干木耳黑黑的、硬硬的,皱巴巴的,奶奶小心翼翼地把干木耳放进温水里,下水的干木耳像小宝宝一样“喝”起水来。
  我耐心观察起来,大约10分钟过去了,它们开始“变身”了,有的像欲放的花苞,有的像一把小伞,有的像一只小碗,有的就像一片小花瓣……满脸“皱纹”的黑木耳似乎“返老还童”了,变得饱满起来。这一個个黑木耳都发生了变化,块头比原来大多了。我又凑近仔细闻了闻,一股清香袭面而来。
  听奶奶说,黑木耳有很多神奇的功能,可以补气血,可以降血压,可当成一味中药。原来会“变身”的黑木耳有这么多功效,你喜欢吃黑木耳吗?
  (指导老师:李春莲)
其他文献
从1921年到2021年,中国共产党已走过了百年光辉历程,迎来了百岁华诞。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雄立于世界的东方。新的世纪,中国共产党正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着,努力着。画家们也用自己的画笔描绘了那一段峥嵘岁月,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流民图》堪称一幅里程碑式的巨作,它标志着中国人物画在直面人生、表现现实方面的巨大成功,也是画家蒋兆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此画的创作过程极其波折
期刊
“花篮的花儿香,听我来唱一唱,唱一呀唱,来到了南泥湾,南泥湾好地方……”一首诞生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歌曲《南泥湾》传唱至今,让很多人知道了陕北有个“好江南”——南泥湾。  南泥湾,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城区东南方向,方圆百里。走进今天的南泥湾,满眼都是一派生机盎然的绿色。很难想象,这里原本是一片“烂泥湾”,直到1941年的春天,一群斗志昂扬的中华儿女,用自己的双手、汗水和热血,战胜重重困难,用短短三年时
期刊
出处:  “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后汉书·丁鸿传》  释义:  当错误的思想或行为刚露出苗头的时候,就把它消灭掉,根除坏事发生的可能,杜绝隐患。  故事再现:  东汉和帝时,由于皇帝年幼,窦太后亲临朝政,太后的兄长大将军窦宪执掌大权。在朝廷里,官员们争相巴结窦宪,窦宪本人也任人唯亲,党同伐异,搞得朝堂乌烟瘴气。在外,窦宪放纵窦氏族人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百姓怨声
期刊
集合啦!動物聚会
期刊
同里古镇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位于太湖之滨、京杭大运河畔,紧依上海、苏州、杭州。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水乡文化古镇。古镇中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可谓因水成园,家家连水,户户通船,构成层次错落有致的优美画卷,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  古桥是同里的一大特色,它们经过漫长岁月
期刊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①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②状闻。太后诏③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奇④爱之。  ——选自《后汉书·左周黄列传》  黄琬从小就很聪明。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正月发生日食。京城里看不到那次日食,黄琼把日食的情况向朝廷报告。皇太后召见他询问情况。黄琼思考该如何
期刊
一天早上,我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身边有一个圆脑袋的蓝色活物。我揉了揉眼睛:天哪,我见到哆啦A梦了!它挥舞着小拳头对我說道:“嗨!你醒啦,我们一起玩吧!”  哆啦A梦给我插上竹蜻蜓翅膀,带着我从窗口飞了出去。飞呀飞,我突然发现哆啦A梦不见了,回头一看,原来它正站在一家特制铜锣烧店前买铜锣烧呢!我这才想起来,它最爱吃铜锣烧了。  不一会儿,哆啦A梦抱着两大袋铜锣烧飞了上来,它给了我一袋,我们边飞边吃,
期刊
假如这个世界是一幅大拼图,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好比是其中小小的一片,各自发挥着作用。我,苏子涵,现在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也希望自己成为他人眼中一抹亮丽的风景。  学期要结束了,我要为过去的一年做一个总结。在这一年里,我学会了游泳。一开始,我被教练“狠心”地推下了水,可我不会游,刚一入水,就像一块石头似的沉了下去,可教练任凭我在水里扑腾,就是不拉我上去,等我能浮上来时,教练才教我怎样游泳。那时,我真想
期刊
将下面这些汉字的结构变一变,使它们变成另外一个字,但要注意不能增减笔画。  架( ) 吟( ) 叨( )  唯( ) 晚( ) 厌( )  旭( ) 古( ) 们( )  员( ) 晖( ) 音( )  晾( ) 呆( ) 干( )  在□里分别填上一个数字,使每一竖行组成一个成语,每一横行之和等于四十。  + + + + + + + =四十  心 干 头 平 湖 上 死 全  + +
期刊
吾家穿井得一人。  ——《吕氏春秋》  原本说的是打井后省了一个人的劳力,几经传言变成打井打出一个人。比喻传言夸大、扭曲事实,不可轻易相信。  从前宋国有一户姓丁的人家,因为家中没有水井,要用水只能出门到很远的地方去打,所以家里有一个人常年就住在外面,专门负责打水。后来,这家人觉得长此以往实在是不方便,而且家里也少了一个能干活的人,就在家里打了一眼水井,果然取水用水方便多了。  丁家有人在外面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