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调整下地方旅游产业整合问题研究

来源 :桂海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fasof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章通过对地方旅游产业整合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广西百色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指出了地方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原因,并对地方旅游产业的整合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方旅游产业;整合;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6)06-0072-03
  
  现阶段旅游产业的整合是指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根据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不断优化提升旅游产业的结构。旅游产业在经历了资源竞争、产品竞争、产业竞争之后,目前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区域竞争,旅游产业要在竞争中获得更多的生存空间,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通过区域的支撑实现旅游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结构升级的整合。
  
  一、地方旅游产业整合的必要性
  
  (一)由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规律决定
  纵观国际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大致都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市场组织的分散化。在这个阶段,各企业自行其事,且基本上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在市场上经营,当企业间达到竞争饱和时,整个行业的利润率会趋于平均化,而单个企业的利润率将会下降,为避免边际收益的递减,企业的发展便会进入第二个阶段,即规模化、集团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实体资本扩张和无形资产拓展手段。第三个阶段是企业超越自身资源的束缚去实现社会资源的整合的国家化阶段,形成系列经济,这一阶段所体现出的特征是社会资源全面动员,各相关部门积极支持,以企业竞争为基础,以联合竞争为主导,以国家大型活动为龙头。
  我国地方旅游业的发展目前大体上处于第一阶段,而现代竞争的发展趋势是大集团、大公司的发展,地方旅游企业无论是单体规模还是经济效益,都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这就客观上要求整合地方旅游产业,通过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创造出新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扩大企业的规模,减少资源的消耗,沿着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向集约型方向发展。
  (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求整合地方旅游产业
  众所周知,旅游产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与众多的要素、产业发生关联。旅游者在旅游活动的全过程,一般要经历食、住、行、游、购、娱六个主要消费环节,与此相对应,从供给角度形成了六个方面的供给体系,即旅游饮食、旅游住宿、旅游交通、旅游区和旅行社、旅游购物和旅游娱乐,这六个方面共同构成了综合性特点鲜明的旅游产业,他们相互依存,彼此关联,旅游产业必须为每一项提供产品和服务。同时,旅游产业除了明显涉及第三产业外,还涉及到第一、二产业,如为旅游业提供物质支撑的农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的相关部分属于第一产业;轻工业、重工业和建筑业等部门和行业中的相关部分属于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背景下,产业的重心正在蕴量着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同时也要求调整各产业内部结构,实现产业高度化。旅游产业也不例外,由于其有极强的综合性,因而如何在行业相互交叉中促进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困难,这就要求地方整合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产业内部结构升级,协调好旅游产业六要素供给行业的发展,提高配套水平,逐步培育旅游产业集群,更好的发挥旅游产业的集聚效应。
  
  二、从广西百色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看地方旅游产业整合过程中需要面对的问题
  
  地处西部地区的百色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意义深远的人文景观和独具吸引力的民族文化风情,融绿色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于一身,开发潜力巨大。在经历了“十五”时期短短的快速发展历程之后,旅游产业在百色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已经成为百色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最具活力的产业。在政府的优势产业定位和重点培育下,目前已开发出了一批具有吸引力的景区,如大石围天坑群、通灵大峡谷、古龙山峡谷、布柳河漂流、敢壮山布洛陀遗址景区以及以“邓小平足迹之旅”为主要内容的红色旅游。据统计,全市旅游接待人数从2002年的120万人次增长到2005年的405万人次,平均年增长59.4%,增幅在全区排第一位,旅游综合收入从2002年的2.78亿元增长到2005年的15.3亿元,平均年增长112.6%,增幅全区排名第2位。百色旅游产业发展虽取得了喜人成绩,但由于起步晚,旅游业还显得很年轻,因而在发展中也存在很多地方旅游产业发展所遇到的共同问题,如景区交通的可进入性不强、景区特色性不强、建设资金匮乏、旅游企业规模小、宣传力度不够、旅游资源没能有效整合、旅游商品短缺等,使得旅游产业的发展难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第一,地方经济社会环境的承载力有限,旅游产业发展中设施配套建设滞后;旅游发展的早期往往也是社会的总体水平比较低的时期,地方经济有限的承载能力,直接制约了旅游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配套设施不完善。同时,传统落后的观念仍存在,认为旅游产业是一个利用自然资源、投入低产出高的产业,争相进入,无序竞争,客观上就形成了不利于旅游产业发展的环境。如百色处于西部地区广西,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9.92亿元,经济总规模仍较小,全年财政收入32.37亿元,但各县(区)收入不均衡,财政的紧张使得包括“红色旅游景点在内的建设只开了一个头,尚未精化”。南昆高速公路尚未修通以及南宁至百色的交通状况不尽如人意,影响了城市旅游形象的提升。西部地区人才缺乏,也限制了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景点包装,旅游景点市场竞争力不强。第二,旅游产业内部行业协调性差,行业管理部门众多且分散。在政府重视旅游产业发展的同时,西部有些地区,由于旅游局等管理部门成立的较晚,旅游管理体制落后,旅游业管理普遍存在政出多门、职能不清问题,如百色市文物古迹归文物部门管理、风景名胜区按类分各职能部门管理、“森林公园”归市政部门管理等,这种条块分割、管理的分散、部门垄断体制不利于行政区内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更不利于统一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各部门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为揽功而推卸责任,难以形成一股合力助推旅游业的健康发展。第三,宏观政策方面,一方面是政策不到位,另一方面是政策不配套。如投资政策方面,有的领域(风景区、文物)限制太多。再次,旅游产业政策滞后,现有的产业政策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产业作为地方龙头产业的需要,因而在国家确定旅游产业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形势下,旅游产业并没有获得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地方市场的不健全也是影响宏观政策落实的重要原因。第四,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有待进一步加强,大区旅游市场秩序亟待完善。由于打破地方保护、实现区域合作不可能一蹴而就,目前加强区域合作也只是反映了地方政府的意愿,许多观念仍停留在地区行政管理层面上,缺乏实在的措施,地区间、城市间、景区景点间缺乏经常性的联系和协作,无序竞争现象明显,大区旅游市场亟待完善。第五,旅游产品单一,没有体现出独有的旅游特色。如百色市有丰富的绿色、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开发的深度,宣传的广度不够,目前旅游仍基本上停留在观光旅游阶段,追求流量,旅游收入中门票收入仍占据很大的比重,没有展现出少数民族地区独有的民族风情和文化内涵,红色旅游开发在自治区的大力扶持下,虽已取得初步的成绩,但红色旅游景区配套设施的不完善,使得百色市做大做强红色旅游、以红色旅游为龙头的产业规划受到严重的制约。
  
  三、整合地方旅游产业的政策建议
  
  第一,培育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在环境依托下促进旅游产业整合。一方面,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既要看到旅游发展对于地方财政的加法功能,即增加财政收入,更要看到其减法功能,减少财政支出功能,不断提高地方老百姓对于集资发展旅游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要认识旅游产业在新时期对于地方经济的重大拉动作用,从财政资金中单独开设专项建设资金,并且每年有所追加,以满足不断加大开发力度的需要,解决开发资金短缺问题。再次,旅游产业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产业发展的“六要素”要有合适的发展比例,任何一个环节的滞后,都会影响产业整体经济功能的发挥,通过不断完善旅游景区周边的配套设施建设,特别是代表景区形象的交通。目前地方大的交通枢纽已经初步形成,要进一步改善景区附近的交通,增强可进入性,逐步培育产业集群,使旅游产业的空间产业集聚效应得到有效的发挥。最后,地方要重视旅游教育,旅游企业要积极开展同地方院校的合作,培养一批旅游专业人才,加强对现有旅游产业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整个产业的科技含量,提升产业在区域内的竞争力。
  第二,整合旅游产业要转变政府职能,变革行政管理,整合旅游资源,增强行业间的协调性,走集团化发展之路。首先,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期,仍要继续坚持中央确定的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转变政府职能,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在战略规划、政策导向、行业管理、税费征收、资金倾斜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全面发动社会各相关力量,加大旅游发展的力度,以实现旅游业适度超前发展。但我们更应该明确一点,主导而非主体,进而弱化市场机制的作用。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在地方的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如广西桂林的阳朔,阳朔充分整合自己的资源,采取分散和集中两种布局相结合的方式,把山水和旅游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政府从抓城市风貌入手,充分展示地方特色,使阳朔成为一个国际程度非常高的地方。其次,管理创新。要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变管理部门职能交叉带来的利益冲突以及相互制肘问题,通过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和机构的改革来实现宏观管理。微观管理方面,要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构造微观运行基础,提高运行效率。再次,通过对旅游资源的整合,协调好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间利益冲突和目标的统一,彻底消除过去地方旅游企业小、乱、杂状况和企业间的无序竞争带来的市场秩序混乱,优化旅游产业结构,实现实体资本的扩张,在政府的强势推动下,整合中小企业,组建具有规模效益、区域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使外部性问题转化为旅游企业内部问题,提高单个旅游企业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可操作性。同时,宏观政策方面,政府要出台区域产业政策,在出台扶持旅游业发展政策的同时,也要重视相应配套政策的制定,政府要出台和旅游产业联系密切行业的投资优惠政策、税收政策、融资政策,同时要使政策对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不发达地区有一定程度的倾斜。并进一步加强区域间的旅游合作。打破地方行政区域的限制,使政府在区域合作协议上展现的合作意愿,在现实中能有实在的举措相呼应,广西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百色是继桂林、北海后旅游产业新的增长极,加强同桂林、北海旅游企业的合作要利用桂林旅游产业的优势,共同推出旅游产品,逐渐提高百色旅游业的影响力。同时百色要利用“泛珠江三角(9+2)区域合作框架协议”达成以及中国与东盟开展合作的契机,调动旅游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促进区域合作的开展。
  第三,完善老产品,开发新产品,创造精品。一是完善传统观旅游型产品。传统观光型旅游产品在完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的是丰富内容,突出文化性主题,把游览和娱乐结合起来,提高游客的参与性。如百色是少数民族地区,在做好“山水”文章的同时,着重做好生态(自然生态、人文生态)文章,有重点地利用天坑、峡谷、大瀑布、地下河流、溶洞奇观等自然生态资源和众多革命纪念地这一红色旅游资源,同时要做好“文化”文章,深度发掘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通过壮民族特色的饮食、建筑、习俗、艺术,增强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二是把握商机,开发新产品。新产品的开发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新产品的不断投产会形成各地发展的增长机制。目前积累的经验性项目有工业观光、城市文化、“三农”旅游、科教旅游、婚庆旅游、会展旅游、休闲旅游等等,对于西部地区的百色同样也存在着开发新产品的巨大潜力,如我国最大的铝业生产基地座落在百色市平果县,可开发工业旅游产品;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南宁的召开,会展旅游也是一个新兴的产品;在“三农”旅游方面,百色目前已经开发出凌云茶山金字塔、布洛陀芒果风情两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这对于地方旅游产品的开发有着极强的借鉴意义,另外还有休闲旅游。三是创造精品,也就是要求地方旅游产业的发展一定要打造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精品节庆,地方要加大对国家级、世界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有侧重点的扶持一批主题突出,能够形成巨大影响的节庆日,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在精品景区建设和精品线路选择的联动下,促进旅游产业的结构升级。如百色市重点推出“邓小平足迹之旅”等四条精品线路。关于精品节庆,一年一度的田阳“三月三”歌圩和隆林苗族跳坡节都很有影响力。四是对于百色市来说,它有着得天独厚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是改变过去百色旅游业单纯依靠山水文化旅游的有效途径。目前已开发出的红色旅游多以游览参观为主,景点都是以博物馆、陈列馆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景点缺乏吸引力,而且红色旅游的淡、旺季分明,难以实现持续的发展。因此要多角度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从而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如革命根据地可以布置成当年的样子,重现当年革命战斗的场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利用电脑模拟战争,让更多的游客参与其中。通过将纪念活动与观光活动结合起来,扩大红色旅游的影响力。
  此外,深度开发旅游商品,拉长旅游产业链。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应从调整产品结构政策入手,建立旅游商品开发的统一管理机制,加大对旅游产品的开发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开发具有我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特色的旅游商品,通过旅游商品的销售,改变旅游收入主要依赖门票收入的单一收入方式,拉长旅游产业链。
  总之,地方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的内在要求,通过对旅游产业的整合,协调好旅游产业内众多产业的发展,对于旅游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要在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的指导下,不断促进地方特别是西部地区市场机制主体作用的发挥,为旅游产业的发展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一条联动的纽带,同时根据旅游产业结构内部的层次性,突出重点与层次,实现旅游产业发展的有序化。
  
  参考文献:
  [1]张广瑞,魏小安.2003—2005年中国旅游发展:分析与预测[R].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魏小安,韩健民.旅游强国之路:中国旅游产业政策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
  [3]廖涛.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分析—以四川省为例[J].区域经济,2005,(12).
  [4]史国祥.论旅游产业整合[J].旅游科学,2005,(4).
  [5]王敬武.旅游理论的屏障及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6,(5).
  [6]赵书虹.技术变迁:民族地区旅游产业升级优化的途径[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院校学报,2006,(2).
  
  责任编辑赵 静
其他文献
2005年12月21日,为促进企业持续做强,加快广西经济发展,由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市场论坛》杂志社主办、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广西强势企业发展论坛”在广西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隆重召开。来自自治区有关部门领导、专家学者和企业家共103人参加。会议由广西市场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德民教授主持,区发改委《市场论坛》杂志副总编、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苏树远致开幕词
期刊
作者简介:费尚军(1975—),男,湖南湘阴人,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伦理学。  摘要:亚当·斯密从人性的基点出发,探求人类社会财富的累进动力和社会秩序与文明的和谐机制,在对私利追求的价值肯定中,斯密揭示了现代市场社会中社会公正的向度和多维的价值内涵。文章试图通过对私利与公正、正义与美德、公正与报偿以及公正旁观者可能向度的思考,来解读其公正观的内涵,揭示其对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
期刊
作者简介:宋冰(1963-),女,辽宁辽中人,北京行政学院法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为行政法。  摘要:我国入世4年,已跃居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但我国政府在履行入世承诺的同时,尚需借助WTO之推动力,主动转变政府职能,力求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改革两相提升。文章结合新时期的工作和任务,在对WTO关于政府义务的规则作分析后,认为应该借助WTO规则推动我国政府职能继续转变。  关键词:WTO规则;政府;转变;职
期刊
内容提要:祁寯藻是清代道、咸、同三朝帝师,位居首辅,影响整个咸丰初期的政局走向。他在政事之余作诗,出之以性情,寓平生哀乐于诗中,展示出晚清特定的时代风貌与文人士大夫的心态。他是宋诗派领袖,诗歌除宗法杜甫、韩愈、苏轼外,尤其推崇白居易,在师法渊源上独具特色。在表情达意方面,则常借助“剑”“春晖”“萱草”等意象,形成个性鲜明的抒情体系。  关键词: 祁寯藻 师法渊源 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6献
期刊
摘要:耕读传家是中国传统社会中以村落社区为文化地理空间,以家族为单位的乡民自发读书学习、耕读结合的教育习俗与文化传统。耕读传家习俗是文化濡化的一种重要机制和实践,它不仅具有文化传承的巨大功能,而且可为今日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深刻的启示。广西灵川县江头洲村文化教育习俗的养成就是成功的范例。  关键词:耕读传家;文化濡化;教育习俗;文化传承;江头洲村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作者简介:王萍霞(1972-)女,江苏金坛人,常州工学院法政学院“两课”教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摘要: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指标;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标,它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是落实科学发展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提升农民幸福指数,必须建立新农村建设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必须在新农村建设中强化农民的主体意识;必须在农村广泛开展塑
期刊
摘要:2003—2005年度全国百强县中浙江均占30个,稳据全国第一。浙江省县域经济全面发展,与“省管县”体制不无关系。由于避免了市对县的财政截留,浙江县域经济发展的优势非常明显。近年来,海南、浙江、湖北、河南、广东、江西、河北、辽宁等省先后开始了“强县扩权”的改革,并取得显著成效。  关键词:浙江;百强县;三连冠;思考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
期刊
作者简介:付鞍安(1955—),女,江西高安人,安徽冶金科技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和国际贸易。  摘要:文章对西方国际贸易理论进行比较和综述,由此把握住西方国际贸易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脉络,并对贸易理论中最为经典的比较优势理论给予较为全面的再认识,同时提出广义的比较优势理论对中国经济和贸易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比较优势  中田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
期刊
2005年7月26日至28日由广西社会学学会主办、广西大学社会科学与管理学院承办、北海市政府协办的“西部地区迈向和谐社会之路”学术研讨会暨广西社会学学会年会在北海召开。
期刊
摘要:建设责任政府是我国行政改革的重要目标,其实现离不开特定的行政文化环境,然而传统行政文化对实现责任政府产生了消极影响。因此构筑新型的责任行政文化成为实现责任政府的必要部分。  关键词,责任政府;行政文化;新型责任行政文化  中图分类号:C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494(2005)06-0061—0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