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而“丰”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55314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隔多日,回味余映潮老师的《荷叶母亲》课堂,仍然衷心叹服!一堂课,风格极其简约。而内容却特别丰富,“简”与“丰”,这对矛盾非常和谐地统一于课堂的每分每秒。用听课者的反应来描述,就是“这课听得真叫舒服!”、“这才叫行云流水”、“这课上得既轻松,但又看得出余老师作了很充分的准备”……
  以下是笔者根据录音整理的“完全忠实于原著”的近乎完整的课堂实录,与诸位同仁分享。
  
  【课堂实录】
  
  (师生问好后)
  师:请把书打开,我们今天学习冰心先生的《荷叶母亲》,咱们首先熟悉课文,慢慢地、轻声地、自由地朗读起来。开始。
  (学生自由读,师巡视)
  师:看着同学们刚才读书的神态,我想大家已经进入到课文里去了。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屏幕。了解一下作者。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冰心,女,原名谢婉莹,现代著名作家。歌颂母爱,歌颂自然,歌颂童心,是冰心作品的思想内核……)
  师:请把“母爱、自然、童心”六个字旁批在课题旁边。(静候30秒)好的,下面有一个“默思静想”的学习过程,尝试一下“术语点评”的学习方法。什么是术语点评?很简单。所谓术语,在咱们的课堂上。就是语文的话语。比如说,这个结尾是文章的高潮,比如你们老师常常给你们讲的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都是语文的术语。现在默读课文,拿起笔,对课文进行发现。哪个地方是什么,为什么,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好,我再举一个例子,在这篇课文里,2、3两段,从全文的脉络来讲。从全文的构思来讲,是插叙。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因为莲花所以作者展开了联想。“联想”两个字也是术语。好,开始动作。
  (静候近两分钟)
  师:好,咱们来尝试一下。
  (一学生举手起立)
  师:好,谢谢!
  生1:8、9两段,触景生情
  师:前面是景,后面是情,行,谢谢你!
  生2:我认为最后一段,升华了主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中心。
  师:继续说,中心是什么?
  生2:本文歌颂的是母爱的伟大。
  师:注意,她用了一个关键的词——升华。升华的含义是什么?
  生2:把一篇文章的中心提高到一定的高度就叫升华。
  师:很快地、急剧地,从普通的事物中提炼出来叫做升华。概括得很好,谢谢你!
  生3:第4节,写白莲谢了,衬托出红莲开得非常旺。
  师:烘托的作用,很好。白莲谢了,出现了描写的主体,就是红莲。
  生4:最后一段,是对本文的总结,是以物寓人,借物抒情。对红莲的描写来烘托母爱,抒发情感。
  师:好,借物抒情。
  生5:大家看第6节,有一个省略号,它可以使我们展开联想。
  师:这个省略号让我来体会的话,也许就是作者的一个慷慨,她看见荷叶倾侧下来,为红莲挡住了大雨。那么你用了什么术语啊?
  生5:是展开联想。
  师:或者是让我们发挥想象。谢谢。
  生6:第4节一段话——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晨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句话为后文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埋下伏笔。
  师!这儿还用了一个术语——“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这是一个很漂亮的白描,一笔就勾勒出了红莲的形象。
  生7:最后一小节的最后一句话,用了反问。
  师:念一下。
  (生念。)
  师:解释一下术语。
  生7:反问。
  师: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还有呢?心中的雨点来了——也是一种修辞手法。
  生7:比喻。
  生8:大家看第3节——我们园里最初开三蒂莲的时候,正好我们大家庭中添了你们三个姊妹。这句话写了三蒂莲,又写了三姐妹,用了比喻。
  师:这里是以花喻人,那么后面全部是以花喻人。发现得很好。谢谢。
  生9:第一小节虽然很短。但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师:还可用一个术语,人家一开始就写莲花——哎,开门见山。那么和结尾照应,卒章显志了。
  生10:第4节,写了白莲,也写了红莲将要盛开,白和红的对比显得红莲更有生机,为下文蓄势。
  师:她用了一个术语,很高雅——蓄势。这两个字怎么写?哎,对了。所谓蓄势就是前面的内容好好地写,满满地写,生动地写,写足了,为后面升华文章的主题服务。行,谢谢你!咱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
  以物喻人写物抒情
  融情于景一线串珠
  开门见山卒章显志
  巧妙穿插生动照应
  师解释“一线串珠”:就是线索。这篇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呢?很明显,红莲就是线索,它贯串全文;如果深一点看,作者的心情也是一条线索,贯串在文章的主要部分。
  老师强调:用语文的术语读文章是一种习惯,读任何文章都要这么去想,这么去看。
  好,我们继续,学用一下“课文集美”的方法。
  (屏幕显示要求——
  从课文的4-7段里选句子,组合起来,放在下面两段话的前面,形成一篇微型美文。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读冰心的文章要注意,用温婉的语调。
  (学生齐读。)
  师:刚才朗读的弱点在于速度,读冰心的文章要有水一样的柔情,快是读不出来的。
  (范读后学生再读。)
  师:我们把最后两段再体会一下,注意速度。
  (范读)
  师强调:很抒情,很轻柔。
  (学生齐读。)
  师:下一个动作,拿起笔勾画几个句子,和刚才朗读的8、9两段连起来。
  (师巡视,慢慢地,认真地看学生的勾画。估计发现了问题——)
  师:根据老师的意见再修正一下:第一,以红莲为主积累句子,白莲的都不需要;第二,作适当的调整,句子之间尽量联系紧密。
  (静候半分钟左右。)
  师:好,你来读一下自己的创作。
  生1: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阴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那一朵红莲,昨夜还是菡萏的,今展却开满了,亭亭地在绿叶中间立着。仍是不适意!——徘徊了一会儿。窗外雷声响了,大雨接着就来,愈下愈大。那朵红莲,被那繁密的雨点,打得左右欹斜。对屋里母亲唤着,我连忙走过去,坐在母亲旁边,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的倾侧了下来,正覆盖在红莲上面……雨点不住的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庇?
  师:我觉得很满意,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的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谢谢你!谁再来——嗯,两位同学的思路差不多,比老师选的要好。好在观照到了心情 的描写,老师就没有。你们看——
  (屏幕显示,少了心理描写的几句。学生齐读。)
  这么长的文章变成这么短了,这就是“课文集美”,这种方法,你们平时其实用得很多,平时读书的摘抄就是这种方法。
  最后我们实践一下“妙点揣摩”的方法。这是欣赏方法。把我们的视点集中在最后一段话中,说一说它好在哪里,妙在何处。
  (学生静静地思考,约两分钟)
  生1:两个修辞,一种是比喻,把母亲比作荷叶,把“我”比作红莲:最后一句是反问。
  师:嗯,作者修辞手法用得好。她欣赏得也好。
  生2:这句话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爱的伟大,而且在最后两句话中用了反问的手法,语调也非常好。
  生3:我觉得是写出了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师:伟大的母爱,无私的母爱,博大的母爱,都给写出来了。这句话其实是全文的眼,全文的主题在这儿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妙在思路的安排。
  生4:这段还把人生中的挫折比作心中的雨点。
  生5:篇末点题。
  师:再加上四个字,直抒胸臆。还表现出句式的美。你们看,母亲啊——这是呼告。请旁批。还有——你是荷叶,我是红莲,这里人称变化了,直接抒情。
  生6: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
  师:她看出了人称变化的好处。还有?
  生7:在下雨的时候,荷叶保护着红莲,就像母亲保护着“我”一样,作者借用了荷叶来赞美了伟大的母爱,这是画龙点睛。
  师:她又运用了一个术语——画龙点睛。很好。我们来小结一下:
  (屏幕显示——
  比喻之美句式之美
  抒情之美点题之美
  升华之美虚实之美)
  师:最后一个“虚实之美”,我给大家讲析一下。什么是虚?有些事物看不见摸不到,比如说气味,比如说母爱,我们能感受到但看不到。作者用荷叶为红莲遮风挡雨,这样的实实在在的事,来比喻伟大的母爱,就将母爱实实在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这就是虚实美。
  好,这节课。我们做了三件事:
  (屏幕显示
  全篇术语点评
  局部课文集美
  细部妙点揣摩)
  希望这些方法对大家有用。谢谢!下课。
  (掌声)
  
  【听课感言】
  
  “成功的教学创意的设计,要求之一:简化教学头绪,优化教学内容;要求之二:学生活动充分,课堂积累丰富。提问是预设,答问是生成。”这是余映潮先生在《教学创意十谈》中所讲的。两句话归纳起来,就是三个字——“简”而“丰”。余老师的这堂《荷叶母亲》,便一丝不苟地向我们演绎了他的这种教学创意。
  其简有三,浅见如下——
  一简在导人。先熟悉课文,再了解作者,对作者的介绍也仅止于跟本文密切相关的六个字“母爱,自然。童心”。开门见山。一点也不繁华。没有半点煽情的新手段,用到的课件也只是简洁的几段文字,似乎仅仅为着省去板书的时间,让学生和听课者看得更清晰,如此而已。
  二简在思路。三个环节,凡用心听课者,一下即可梳理出:术语点评——课文集美——妙点揣摩,由全篇到局部再到细部,层层缩小,逐层取舍。最后总结这三种学习方法,收束全课。干干净净,前后呼应,简明而流畅。
  三简在点拨。老师主导,只有寥寥数语,充分让学生说。学生讲对的他肯定:学生找到了说不清楚的他补充;学生找不到的他直接告诉。课上多次静静地等候学生旁批关键词,很常态,很从容;没有一丁点儿使出浑身解数大费周章的诱入“陷阱”,很自然,很真实。
  余老师的“简”,妙就妙在好像很简单,其实内容很丰富。其“丰”处处可见——
  “术语点评”之“丰满”。余老师用两个例子引路,便负手而立,任学生默思静想。片刻,学生的灵感纷至沓来,十来个学生踊跃发言,开门见山、篇末点题、过渡、照应、描写、抒情等等,如数家珍,像模像样,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当然,如果要更深入地解读,单是这一环也可以讨论个一两课时的,毕竟是七年级的学生,其旨仅在让学生多知道一些术语。充分地、感性地认识一下;但是,又绝不放任学生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例如,学生讲出“升华”这个术语时,余老师首先加以肯定,又不疾不徐追问,什么叫升华?学生很快答出后,他又复述一遍,且更精准,更明晰。再如后面的“蓄势”,首先力求所有的学生会写这两个字,一个一个地来,不厌其烦;接着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丰满”加工,可谓咬文嚼字,明明白白。
  “课文集美”之“丰姿”。并未因这一环貌似简单而放任学生,而是先组织诵读,反复地玩味,深入地体悟作者的情感。其间既有训练又有指点兼有范读,读足了火候才让学生慢慢去勾画。发现勾画有了问题后,并未回避,而是立即有针对性地点拨,并气定神闲地静候学生修正。这也是一种“丰”。教师的丰姿,在公开课上难得一见的丰姿!(注:此“丰姿”非女人身材丰满之“丰姿”,而是“丰姿潇洒”之“丰姿”,意同于“风姿”。)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后,余老师的评价也见“丰姿”,“丰”就“丰”在对其创意的评析:有背景的设置——雨,有主体的形象——红莲,有作者心情的表达,那就是融情入景。保持了原文的思路。这样的评析其实是将教师自己的理解艺术地化作了学生的理解。最难得的是。自始至终,几乎每次学生答对,余老师都不忘由衷地道一声“谢谢你”。这样的评析远非一个廉价简易的“好”字了得,这样的“丰姿”远非一句“绅士”了得!
  “妙点揣摩”之“丰厚”。说老实话,余老师亮出这一环时,曾经窃以为他这样是小题大作:这么简单的一段话,能有多少妙点?还用得着揣摩?一眼就看透了!要揣摩干嘛不选长一点的文字呢?可事实让我大感意外,亦大为赞叹——前面几个学生讲的,在我看来已经是基本到位了,所欠者,老师总结罢了。孰料,在学生揣摩出“篇末点题”这个妙点时,余老师慢慢加上了四个字,“直抒胸臆”,并由此谈到句式的美,进而提及“呼告”,“人称的变化”,这时有学生顿悟“第二人称将感情抒发得更淋漓尽致”,可谓渐渐得法。余老师马上止住自己的赏析,追问一句“还有?”于是学生又悟出了“画龙点睛”,直到总结时,还不忘给学生细细讲析什么是“虚实之美”。短短的一段话,在余老师的及时引导和深度解读之下,竟有了如此内涵,实在是“丰厚”之至。
  总结一下余老师的创意:四个字——“简”中求“丰”。教师的“简”,求的是学生的“丰”。一方面,教师的创意简洁明了,另一方面,学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真正做到了他所推崇的“既可用,又有用。实实在在地教语文,实实在在让学生学语文,实实在在地训练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作积累,少一些花样。”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这样的课看起来上得轻松,其实需要教师作更充分的准备。不止是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更有对学情的全面了解。这样才能游刃有余地机智应对课堂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让我们且读且思且悟且行吧——愿与诸君共勉!
其他文献
数理化一路领先的“尖子生”最大的弱项往往是语文,尤其是语文中的作文写作。这部分学生写议论文素材积累少,构思作文慢,写作内容干瘪不充实。针对这个常见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例证入手来加以提升。例证是议论文主要的论证方式,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论证方式。考生们可以从内容上和语言表达上加以开拓性尝试:   一、活用生活实例增加议论文的亲和力  有的考生为了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局限在名人名言的圈子里,文章缺少人间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在提出著名的多元智力理论基础上,对教学理解作了全新的诠释,指出“‘真正理解’是衡量多元智能教学‘质’的指标”,倡导教学要实现“真正的理解”,并由此明确提出了“为理解而教”的口号。这一理论一经提出,即受到广泛的关注,在众多学者不断研究的推进下,“教师为理解而教,学生为理解而学”的“理解性教学”逐渐成为当代教育的一个重要思潮。在我国,新课程实施以来,这一理论已
心理健康是人们一种心理的良好状态,而这种状态对于人们的适应能力、生命活力性、性格的塑造等等方面都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而对于心理不够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心理教育将显得尤为重要。而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丰富的素材,是进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途径。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有效地抓住这一个机会,为小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出一份力。   一、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小学生心理没有完全稳定之前,我们要利用
《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 三江口周瑜纵火”,说的是孔明于隆冬之时,设坛祭风,文中言道:“将近三更时分,忽听风声响,旗幡转动。瑜出帐看时,旗脚竟飘西北。霎时间东南风大起”。“闽派语文”王立根先生,曾以“东南风大起”自诩他们的“闽派语文”之强劲。有意思的是,与东南对应的东北,近来也风势颇盛,东北师大附中语文教研室孙立权先生,亦提出“东北派语文”一说,似有“东北风大作”之意。这里说的是20
自语文独立设科以来一百多年的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历程中,课堂的基点与形态问题一直是困扰广大教师的难题。新近的研究表明,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者参与了对这一问题的探索,而且有一些新的成绩,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即语文课堂应该以“学”为基点,营造为学而设、顺学而教的新形态。本文围绕这一问题,从2010年度的众多同类研究论文中抽取了以下八个样本加以评析:  吴非:《仍说“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原载《语文学习》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关于《项脊轩志》,古人的评价已不少了,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予读震川(归有光)文之为女妇者,一往情深,每以一二细事见之,使人欲涕。盖古今来事无巨细,惟此可歌可泣之精神,长留天壤。(黄犁洲《张节母叶孺人墓志铭》)  归震川能于不要紧之题,说不要紧之事,却自风韵疏淡,此乃是于太史公深有会处,此境又非石士所易到耳。(姚鼐《与陈硕士》)  (震川文)无意于感人,而欢愉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随意性和抗干扰性能力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每个人的发言都不一样   在低年级课堂上,一些学生经常有这样的心理:老师的讲述,总是对的;同学响亮的回答,总是正确的;自己的想法,老师不问我就不说……长此以往,这些学生的主体意识慢慢丧失殆尽,对今后的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李行健主编,语文出版社2004年1月第1版P869)中对“落英”一词的解释是:“名词,落花”。这个解释无可厚非,“落英”确有“落花”之意,但编者紧随其后举了这么一个例句:“餐秋菊之落英”,这就值得商榷了。  1.“落”字并非只有“飘零”、“飘落”之意,它在文言词汇中还有一个不为人所注意的义项——“开始”,如《诗经·周颂·访落》“访予落止”毛传:“落,始。”《辞海》《辞源》《古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22课。  【设计理念】一篇说理文,如何做到“说理不轻文”,使得说理文教学也可以充满浓浓的语文味呢?我们都知道,语文的人文性是以“语言”这个工具为载体的,本节教学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地语言训练,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过程】  一、聆听水滴,感知力量。  (播放水滴声)它不知疲
时间:2007年11月18日  地点:华师一附中高二(5)班   (一首歌曲《爱的泪珠》将师生带入课文情境,歌声如泣如诉。)   教师:“昨夜我洒下了泪珠,就像那串串珍珠;那是对你真爱的倾吐对你的真情流露。今夜我洒下了泪珠,就像那串串珍珠。愿你永久收藏在心底,当作那感情信物!多少的花月夜,多少的风雨暮,踩遍了孤单路尝尽了寂寞苦,为了谁你可清楚……”也许正是因为风雨的洗礼,那“爱的泪珠”才像串串珍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