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动词的划分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ie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的划分与词类的划分是紧相连属的。笔者以《文通》为重要界线与参照,把汉语语法的词类以及动词的划分界定出几个阶段,这样便可以大体上看到动词是怎样一步步走进了中国人的视野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研究动词。
  关于汉语词类研究的重要性,龙果夫在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序》中有一段精辟的论述:“词类问题有巨大的理论的和实用的意义,因为各种语言的语法结构的本质反映在词类上。离开词类,既不可能理解汉语句法的特点,也不可能理解汉语形态的特点,因而也就不可能说明汉语语法。”正是基于这一点,又由于汉语自身的特点,汉语词类问题一直是语法学界研究、争论的热点。笔者认为动词无疑是词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一类词,在一句话中,尤其是古汉语中,只要找到了动词,一个句子基本上就能理通,意思也随之豁然明朗。所以本文试着对“动词”作一点简单的分析。
  
  一、词类的划分
  
  汉语对语法的研究起步很晚,学术界普遍认为以马建忠先生在1898年的《马氏文通》为标志。
  (一)《文通》以前的汉语词类研究
  从汉代开始,我国就有了对“语助”的研究。此后直至清代,历代都有人对汉语词的一些现象及其特性加以描述和说明。明万历20年,卢以纬的《助语辞》,第一次对汉语虚词作了较为集中的论述。清代是我国古代对词类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如王筠《说文句读》中的“动字”,“静字”说,王引之《经传释词》中的“问辞”说。代表清人对词类问题认识的最高成就的是刘淇的《助字辨略》,以及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在从汉代到清代的漫长历史过程中,我国古代学者对汉语词类的认识始终是模糊的。
  (二)《文通》至文法革新讨论前的汉语词类研究
  《马氏文通》的诞生标志着汉语语法学的兴起,同时也标志着汉语词类研究的真正开始。从1898到1938,这一时期的汉语词类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文言词类的研究;一是对国语白话文词类的研究。前者以《马氏文通》为代表,在词类划分上基本套用拉丁语法,把汉语的文言词分成九类。后者以《新著国语文法》为代表,将汉语的词分成五大类共九种。
  (三)文法革新讨论至建国前汉语词类研究
  1938年的文法革新讨论之后,人们开始“根据中国文法事实,借镜外来心知,参照前人成说,以科学的方法,谨严的态度缔造中国文法体系。”这一时期词类划分的标准有三种:一是王力,吕叔湘的“意义说”;一是方光焘的“广义形态说”;一是高明凯的“三条标准说。”王力说:“中国语里,词类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着意义来分。” 吕叔湘主张把词“按意义和作用相近的归为一类。”方光焘认为可以从词的形态上来分类。高明凯认为:“词类是词的语法分类,每一类词都有特殊的语法意义和语法作用。”
  
  二、动词的划分
  
   通过前面对词类划分的叙述,从中,我们可以隐约看到动词的身影,然而却看不到动词确切的面貌。这些划分有的非常模糊,“动字”很像是今天所说的“动词”,而且它们的划分标准不尽相同。“动词”这一专有名词出现的更晚,最早出现在黎锦熙先生的《新著国语文法》一书中,比《马氏文通》又晚了几十年。
  (一)《文通》之前對动词的划分
  实际上,在《马氏文通》之前,还谈不上对词类的划分,更无从谈起“动词”的划分了。古人对词类的认识是非常模糊的。南宋张炎将“动词”简单的归入了“实词”这一类,在当时已是一个不小的进步了。清代的学者更青睐于对“虚字”的研究,刘淇的《助字辨略》,王引之的《经传释词》,都是研究虚字的权威著作。
  (二)《文通》对于动词的划分
  《马氏文通》对于词类的叙述集中在《正名》这一卷中。《正名》中,把词类称为“字类”,这里的“字”大致相当于今天所说的“词”。其中对动字是这样界定的:“凡实字以言事物之行者,曰动字。”由此可见,动字与今天所说的动词大致相当。马氏把《动字》这一节分为了十五小节进行了详细地论述。
  在那个年代,能做出这样的分析已经很难得了,在动词的划分上,《马氏文通》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
  (三)《马氏文通》之后对动词的划分
  《文通》后,对于动词的划分,众说纷纭,因为各家所依据的词类划分标准不同。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王力、吕叔湘、方光焘、高明凯等,其中尤其是高明凯先生的三条词类划分标准最为重要。
  现代语言学家给动词下的定义是: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或存在、变化、消失等的词。并把动词分成七个小类,有些语法学著作中还归纳出了动词的语法特征。
  今天的学者在动词的定性方面,可以说研究的比较完备了。对于一句话中的几个词汇,用这种方法便能很容易且准确的分辨出哪些是动词。
  
  三、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对词类和动词的划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百年的经营,使我国的语法有了长足的进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汉语语法研究中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对某些兼词的研究就非常欠缺,而且与西方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缺点与不足,所以我们仍需继续努力,让我们的语法研究取得更大的进步,最终超越西方。
  
  参考文献:
  [1]龙果夫.现代汉语语法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清·马建忠.马氏文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黎锦熙.新著国语文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作者简介:崔祥龙(1979.10-),男,本科,山东工贸职业学院筹备处。)
其他文献
人们对金融租赁业务并不陌生,大型设备、成套设备和生产线的金融租赁业务早已成为规范的经济活动。然而,房地产运用金融租赁方式尚无先例。为了创新金融工具,开展房地产金融
本文综合前人的研究,以综述的形式对徐志摩的生活经历,教育背景,国外游历以及与西方世界著名文人的交往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徐志摩成为诗人和翻译家的潜质。  徐志摩生于1897年,逝世于1931年。在短暂的一生当中,徐志摩深受东西方文化的熏陶,对中国古典文化和西方文学颇有见解。更有甚者,他丰富的生活经历赋予了他诗人的潜质,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成为一个伟大的文学家、翻译作家做了很好的铺垫。    一、早期的
从罪的转化、个人的罪和社会的罪两个方面来审视《红字》中的罪感问题,从而进一步了解霍桑对罪的认识和主张。  就像主人公海丝特·白兰胸前佩戴的那个红色的“A”一样,《红字》的主题充满争议、作者的真正意图扑朔迷离。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说:“我首先注意事情最阴暗的一面,彻底观察后,我开始逐步考虑这些事情对人有什么裨益……”可以肯定,籍由作品中的人物塑造,霍桑既传达了自己对生活和时代的感悟,同时也希望引起读者对
阮籍的《咏怀诗》是阮籍人生心态的写照,我们通过研究《咏怀诗》不仅可以了解到阮籍在彼时的内心挣扎,学习古文学形态的优秀之处,同时也可以窥视那个时代。      一、博彩前人之长    钟嵘《诗品》评价阮籍的《咏怀诗》:“可以陶性灵,发幽思。”严延年认为阮籍的《咏怀诗》表情达意比较隐晦是因为他“怯言其志”;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道“唯嵇志清俊,阮旨遥深,故能标焉”。阮籍《咏怀诗》的艺术成就是建立在汉末
本文列举较为丰富的例句,对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的中青年使用频率较高的“得” 及“得”字相关句式的用法进行讨论,以引起人们重视常用词语在方言中的意义和用法与在普通话中的意义和用法之间的差异。  六枝特区地处贵州西部,是“江南煤都”六盘水市的东大门,距省会贵阳172公里。六枝话属于西南官话,在涂光禄教授对贵州方言的划分(《贵州省志汉语方言志》),六枝话属黔中片。  在六枝话中,“得”读作/te42/
丁惟恕,字心田,丁綵第四子,布衣终其身。著有《续小令集》,自刻于崇禎三十(1640)年。所谓“续”,即指续其父丁綵的《小令集》。谢伯阳《全明散曲》收丁惟恕小令198首,综观其散曲,大致可分为五大类:一 闺思别情类、二 感世嘲讽类、三 恬淡生活类、四 山川风物类、五 友情类及其他。这里依次论述如下:    一、闺思别情类    据统计,这类作品在丁惟恕散曲中数量最多,共77首,超过其散曲总量的1/3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的交际行为。翻译的实质是语际间意义的对应转换,而意義是由语境决定的,即语境是英语翻译的基础。语境包括许多因素。本文主要分析影响语言交际参与者及其语言活动背后的重要因素: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  一、文化语境与语义    在语言的诸要素中词汇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它“是语言中最活跃、最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文化载荷量最大  的成分。”(胡文仲、高一虹,1997:93)。翻译不只是围
伴随高校扩招的影响,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各高校在国家加大教育投入的同时,积极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学校的发展建设.但学校自身谋求发展的内在要求与资源相对供应
“X哥(姐)”结构的词语在近年来大量产生并流行开来,而且“X哥(姐)结构是一种能产性很高的构词方式。本文首先分析了“X哥(姐)”结构中的“X”可以由哪些词性充当和其填充原则,而后分析了“X哥(姐)”结构的认知机制和识解原则。  近年来,“X哥(姐)”结构的词语大量出现,这股风潮始于网络,逐渐流传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传播甚广,比如:犀利哥、妖娆哥、失控姐、微笑姐、芙蓉姐姐等等。“X”位置上可能是一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