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初中作文教学的现状堪忧,存在诸多弊端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什么是作文?学生为什么作文?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把作文教学当成纯技巧的训练,空洞的讲解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这种没有任何真情实感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教师徒费口舌,学生雾里看花如同嚼蜡。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干瘪无味胡编捏造吗?其根源就在于这种机械教条的技术培训。在错误的指导下,学生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思考,更谈不上挖掘与提炼生活,缺乏真情实感的积累,养成思维懒惰,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缺乏力度。好文笔非一朝一夕之功乃厚积薄发而成。由于缺乏系统有力的指导和训练,加上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班额较大等原因,导致作文评改费时费力,效果较差。再者训练程序僵化呆板,训练手段陈旧单调,训练周期长,且没有检验效果的阶段性标志,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三: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存在较大偏差与失误。教师以考试为目的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以考试为目的学习写作,形成了作文教学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转动的局面,形成了临考复习猜题、压题的初中作文教学的事实。
第四:作文教学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没有确立明确易行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既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习以为常了每到写作课时,教师往往没有认真备课,总是随意拟题。
与此同时,作文教学的主体—初中的学生们自身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开始作文时脑子一片空白,作咬笔杆茫然无措状,寄希望于老师详尽指导和范文。学生畏惧写作严重挫伤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没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语言苍白无力。陈旧的写作模式,大而不当的空话,打官腔唱高调,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第三:学生读的精品作品少,对一流作品孤陋寡闻,缺乏文学素养的积累。这样既没有写作的底气,教师又是这样那样盲目地指导,学生的文章只能是假大空,没有生命力。初中学生选取各类中学生作文选误以为与自己水平接近便于模仿,素不知去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这种取法的选择,只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
二、关于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作文,作为学生写作的行动指南。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注重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清水芙蓉的魅力在于天然去雕饰。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灵魂,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催人泪下,不在于作家高妙的文笔,而娓娓道来的真挚的父子之情使我们喟叹不已。
其次,要激发学生写作激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作的最重要的内驱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丧失信心,对写作索然无味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写作水平整体低下。因此要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打破过去写作的藩篱,消除学生的对写作的恐慌心理,放开手脚让学生乐于表达大胆地写,呵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激情,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的策略:1.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将口头语言有效地转换成书面语言,告诉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告诉学生,将他们说的话或直录或整理写到纸上便是文章。2.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提倡学生多读名家经典作品,通过对名家经典作品的领悟借鉴模仿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3.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外练笔的方式多样化如日记、周记、一月一次的手抄报、半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的作文比赛、组织学校文学社团定期挑选学生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新课改的语文课本中,每篇文章后面的习题都设有练笔训练,大多都跟文章内容有关,以课文为范文,作文渗透在教学中。在讲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加以模仿训练,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4.对学生作文的批语老师要充满鼓励和期待,用心写好评语。众所周知,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学生对作文批改索然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学生爱看而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语呢?慎用“不”字,鼓励为主。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性作文教学。一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自主型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的一个概念。所谓的自主就是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厚积而薄发。在初中的作为教学中进行自主作文的尝试旨在最大程度体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体参与,丰富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完善和健全他们的人格,从而达到最终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自主性作文的教学活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让学生达到内心的澄明和视野的敞亮以及生命的升华。
第四,教师要率先垂范亲自实践做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做,自己也做,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所以有“文以师为先”。在这里,我要指出“先”指的是带头、模范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也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
第五,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作文课,切忌心血来潮无目的无计划草率从事。作文训练周期长过程复杂,教师要有十足的耐心,切忌好大喜功揠苗助长,幻想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在一朝一夕中立竿见影。所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做到作文训练要有全盘计划具体实施的准备。
作文教学举步维艰而任重道远,我想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作为语文界的同仁们更应乘教改的东风奋蹄扬鞭,摒弃旧的教学观,立志教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在教育的花圃里奇葩绽放,收获自己精彩的人生。
首先,初中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还存在着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什么是作文?学生为什么作文?过去由于应试教育的束缚,老师们往往忽略了对人文主义精神的教育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把作文教学当成纯技巧的训练,空洞的讲解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这种没有任何真情实感没有正确的价值取向的作文教学方法,是不会有任何实际效果的。教师徒费口舌,学生雾里看花如同嚼蜡。我们不是常常抱怨学生作文内容空洞干瘪无味胡编捏造吗?其根源就在于这种机械教条的技术培训。在错误的指导下,学生往往忽略了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与思考,更谈不上挖掘与提炼生活,缺乏真情实感的积累,养成思维懒惰,与素质教育南辕北辙。
第二: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缺乏力度。好文笔非一朝一夕之功乃厚积薄发而成。由于缺乏系统有力的指导和训练,加上教师自身素质的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班额较大等原因,导致作文评改费时费力,效果较差。再者训练程序僵化呆板,训练手段陈旧单调,训练周期长,且没有检验效果的阶段性标志,无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三:作文教学的目标定位存在较大偏差与失误。教师以考试为目的进行作文教学,学生以考试为目的学习写作,形成了作文教学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转动的局面,形成了临考复习猜题、压题的初中作文教学的事实。
第四:作文教学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没有确立明确易行的教学目标,随意性大。往往是教师“骑驴看唱本——走着瞧”,感觉该写一篇作文了,便临时布置一篇了事,既或是重视作文及练笔,布置学生写周记之类,也是由着学生的马儿跑,写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训练究竟要达到什么目的,有什么效果,大家心里恐怕习以为常了每到写作课时,教师往往没有认真备课,总是随意拟题。
与此同时,作文教学的主体—初中的学生们自身也存在着许多弊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生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开始作文时脑子一片空白,作咬笔杆茫然无措状,寄希望于老师详尽指导和范文。学生畏惧写作严重挫伤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第二:题材雷同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套话连篇,没有自己的人生体验,没有自己的思想和灵魂,语言苍白无力。陈旧的写作模式,大而不当的空话,打官腔唱高调,严重脱离生活实际。
第三:学生读的精品作品少,对一流作品孤陋寡闻,缺乏文学素养的积累。这样既没有写作的底气,教师又是这样那样盲目地指导,学生的文章只能是假大空,没有生命力。初中学生选取各类中学生作文选误以为与自己水平接近便于模仿,素不知去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这种取法的选择,只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低下。
二、关于怎样进行作文教学的一些思考
首先,要有正确的思想来指导作文,作为学生写作的行动指南。教师指导学生作文时要注重自己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清水芙蓉的魅力在于天然去雕饰。感情真挚是文章的灵魂,朱自清的《背影》为什么催人泪下,不在于作家高妙的文笔,而娓娓道来的真挚的父子之情使我们喟叹不已。
其次,要激发学生写作激情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写作的最重要的内驱力。目前大多数学生对写作丧失信心,对写作索然无味产生畏难情绪,以致写作水平整体低下。因此要消除学生写作的心理障碍,打破过去写作的藩篱,消除学生的对写作的恐慌心理,放开手脚让学生乐于表达大胆地写,呵护他们想说想写敢说敢写的激情,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我采取了如下的策略:1.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训练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尝试将写作训练与听说训练相结合,将口头语言有效地转换成书面语言,告诉学生真情的自然流露是文章的生命和灵魂,告诉学生,将他们说的话或直录或整理写到纸上便是文章。2.拓展学生课外阅读的空间提倡学生多读名家经典作品,通过对名家经典作品的领悟借鉴模仿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3.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练笔,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课外练笔的方式多样化如日记、周记、一月一次的手抄报、半月一期的黑板报、每学期举行一次全校的作文比赛、组织学校文学社团定期挑选学生优秀作品结集出版,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遇到自己感触最深的情节,可以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在新课改的语文课本中,每篇文章后面的习题都设有练笔训练,大多都跟文章内容有关,以课文为范文,作文渗透在教学中。在讲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指导学生加以模仿训练,非常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4.对学生作文的批语老师要充满鼓励和期待,用心写好评语。众所周知,千篇一律的评价标准和落于俗套的评语使学生对作文批改索然无趣。那么怎样才能写出让学生爱看而又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评语呢?慎用“不”字,鼓励为主。
第三,积极倡导自主性作文教学。一般的实际教学活动中,自主型作文是与命题作文相对的一个概念。所谓的自主就是自主体验、自主感悟,厚积而薄发。在初中的作为教学中进行自主作文的尝试旨在最大程度体现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体参与,丰富他们的情感和精神世界,完善和健全他们的人格,从而达到最终提高他们作文能力的目的。让学生通过自主性作文的教学活动,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引起心灵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让学生达到内心的澄明和视野的敞亮以及生命的升华。
第四,教师要率先垂范亲自实践做好“下水作文”。所谓“下水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出了题目,不光让学生做,自己也做,自己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便于指导学生。所以有“文以师为先”。在这里,我要指出“先”指的是带头、模范的作用。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语文老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也经常动动笔,或者做跟学生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写作的进步。”
第五,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堂作文课,切忌心血来潮无目的无计划草率从事。作文训练周期长过程复杂,教师要有十足的耐心,切忌好大喜功揠苗助长,幻想学生的作文水平能在一朝一夕中立竿见影。所以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做到作文训练要有全盘计划具体实施的准备。
作文教学举步维艰而任重道远,我想在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全民素质的今天,作为语文界的同仁们更应乘教改的东风奋蹄扬鞭,摒弃旧的教学观,立志教改,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就一定会在教育的花圃里奇葩绽放,收获自己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