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眼中的士族形象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ge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九二二年五月,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发表了《概括性的唐宋时代观》一文,系统表述了他对中国历史通盘性的思考。风行海内外的“唐宋变革论说”由此而发。在内藤湖南的理念之中:从六朝到唐代中叶,是贵族政治最为繁盛的时代。这个时代的中国贵族,在制度上并不是由天子赐予领土和人民,而是作为地方上的名门望族,其门阀自然地得到长期延续。所谓“郡望”的本体就在于此。这些门阀都重视谱系,以至于当时谱学盛行。此论后经内藤门人冈崎文夫、宫崎市定等推波助澜,进一步发扬光大,并最终构成了京都学派的论说基础之一。然而,注重从社会发展形态来把握中国历史的东京学派(历研派)与其针锋相对。东京学派认为,贵族的政治权力主要来源于皇权,且不能独立于皇权之外,由此形成了“寄生官僚”论说。两大学派各执争端、相互交锋,对于中古贵族制社会的探索影响深远。
  “二战”之后,日本学者关于贵族制社会的探讨“东学西渐”。内藤湖南的学说,逐渐映入了西方学界的眼帘。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以降,正值西方学界历史研究理论框架的转型阶段。社会史研究成为一股新风潮,犹如异军突起,迅速占据主流地位。诸多学者向社会学科“取经”,吸纳社会学理论,关注统治精英与社会阶层的流动(Social Mobility)。这也使得这些学者常被冠以“社会历史学家”的称号。仅就中国学领域而言,德裔汉学家艾伯华(WolframEberhard)先后出版了《征服者与统治者:中古中国的社会势力》、《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二书。何炳棣在一九六二年出版了《明清社会史论》。瞿同祖一九七二年写就了《汉代社会结构》。姜士彬(David G.Johnson)与伊沛霞(Patricia Ebrey)分别在一九七七、一九七八年出版了《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和《早期中华帝国的贵族家庭:博陵崔氏个案研究》。该时期此类著作的相继问世,某种程度上折射出西方学界对中国社会阶层兴趣盎然。
  两者交错之下,贵族成为西方学者对早期中古中国进行探索的学术主题。绝大多数学者认为,汉唐时期是一个由有权势的贵族氏族支配社会和国家的时代。这些贵族兴起于东汉末年,在魏晋南北朝的混乱与动荡之中逐渐占据统治阶层,而到了唐代渐次衰亡。在具体实践之中,学者们结合社会学、人类学理论对中古社会阶层展开探讨。
  一九八0年夏,“中古中国的国家与社会”学术会议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召开,随后出版的同名论文集,收录了伊沛霞、葛涤风(Dennis Grafflin)、霍姆格伦(JenniferHolmgren)等重要学者的长篇大论,还将唐长孺、毛汉光等中国学者的作品纳入其中,反映出这个时期西方学者对中古贵族社会的浓厚兴趣。仅就学术史脉络而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可谓是西方学界中古贵族制研究的繁荣期。
  范兆飛编译的《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以下简称《论集》)一书,集萃了多篇带有“时代格”意味的西方学人作品。可以说,重新“打捞”这些早已湮没无闻的篇什,不仅是国内士族研究重新“回暖”的一种表征,也是我们对西方中古贵族制研究认知不断深入的体现。如能充分认识诸篇作品的内容和意义,精研细思,对于士族研究向前迈步,大有裨益。
  陈寅恪曾对唐代士族与统治阶级的升降关系有过精辟论述:“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是宇文泰‘关陇本位政策’所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所谓士族者,其初并不专用其先代之高官厚禄为其唯一之表征,而实以家学及礼法等标异于其他诸姓……唐代士大夫中其主张经学为正宗、薄进士为浮冶者,大抵出于北朝以来山东士族之旧家也。其由进士出身而以浮华放浪著称者,多为高宗、武后以来君主所提拔之新兴统治阶级也。”(《唐代政治史述论稿》)陈寅恪运用政治集团学说对于唐代统治阶层的分析,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大陆学界备受推崇。八十年代曾经一度兴起的关于唐代士族、庶族问题大讨论,都是立足于陈寅恪学说的基础之上,层层推进。
  西方学界则发出了不同的声音。杜希德(Denis Twitchett)的论文《唐代统治阶层的构成——敦煌发现的新证据》,即对陈寅恪的理论有所回应。在杜氏看来,唐代最高等级的社会精英分别由旧族高门和地方士族构成,统治阶层的流动主要在于国家精英和地方精英之间的升降,而非寒门升为高门、高门降为庶族的剧烈变动。正如杜文所指的那样:“虽然科举制度的确为没有显赫家世,而遭埋没的部分青年才俊打开了晋身仕途的通道,但在唐初,真正通过科举入仕的社会流动新因子,却是一大群声望相对不太显赫的地方士族;他们借科举之途加速其晋身高位;以前这些高位,或多或少是由高门大族所垄断的。”追根溯源,杜希德的观点源自宋人沈括对唐代社会的观察:“大率高下五等,通有百家,皆谓之士族,此外悉为庶姓,婚宦皆不敢与百家齿。”(《梦溪笔谈》)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崔、卢、李、郑、王等一流门阀之外,唐代社会中还有百余家“士族”存在,其地位同样显赫。然而传统政治史的视野之中,这些地方性士族的作用被掩盖了。
  为了解码唐代统治阶层的构成,杜希德借助另一层重要的“透镜”一一氏族谱。如所周知,唐代官方政府曾几度修撰氏族谱来圈定全国大族的成员资格。杜氏以此为突破点,广泛利用敦煌姓望谱和明清族谱材料,试图指出在地方社会中存在着大量流动性更大的士族群,他们的政治与社会影响力并不在国家层面,而是局限于地方社会。
  如果说杜希德所描绘的唐代士族构成,是一种模糊的成像,那么姜士彬对高门大族赵郡李氏的研究,是聚焦镜下的透视。一九七七年,姜士彬出版了《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一书,在西方学界引起不少反响。该书核心观点是中古时期存在一个界限分明的社会精英集团,该集团由数百个大族构成,称之为寡头家族(oligarchy)。同年姜氏又发表了《一个大族的末年——唐末宋初的赵郡李氏》,堪称是士族个案研究的典型。姜文追踪高门大族赵郡李氏在北朝后期至唐末宋初的演化轨迹,指出李氏从地方望族上升到高门贵族,活动范围远远超越了赵郡故地,地方基础却逐渐衰弱,在赵郡故里已没有产业和依附农民,也没有宗庙和家族祠堂等,族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他通过个案来解剖唐宋之际贵族为何烟消玉殒,以此呼应内藤湖南的历史分期说。姜士彬不仅关注士族阶层整体成员的变化,还重视某个高门大族内部的流动特征,并且试图回应欧美人类学关于明清宗族认同问题的讨论。遗憾的是,这个研究在当时的中古史领域并未泛起多大的涟漪,反而影响了宋史学者如韩明士(Robert Hymes)、包弼德(PeterK.Bol)重新思考宋代统治阶层的本质何在。直至近年,这种敏锐的观察,间接催生了国内学者揭示高门大族存在谱系建构和郡望伪冒的现象,高门大族层累的“内核”也逐渐清晰起来。   葛涤风笔下描绘的南朝大族,也并非连绵稳定、冠冕相袭,亦不能长期保持门第显赫。在《中古中国南方的大族》一文中,葛涤风勾勒了几个高门大族在东晋南朝中的演变轨迹,认为内藤湖南所描述的贵族政治并不存在。东晋第一流的高门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和陈郡谢氏都相继衰落,而南朝也没有出现相当的家族取而代之。葛氏断言:太元十年(三八五),谢安之死标志着门阀大族统治南方社会的终结。与葛氏的研究南北呼应,霍姆格伦聚焦于五世纪北方山东地区的大族,透析唐代国家一统之前的士族形成史。在霍姆格伦看来,五世纪山东地方精英的构成和等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充满变数,与政治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山东地区先后经历了数次政权的更迭。先是慕容氏南下建立南燕政权。义熙六年(四一0),刘裕北伐灭南燕后,山东半岛又重归刘宋的统治。宋明帝时,北魏拓跋政权又率部平定了青齐。这一系列的政局动荡造成山东大族内部不断更新流动。霍姆格伦还敏锐地指出地方大族内部有着错综复杂的婚姻关系网络,在南北动荡的政治社会之中,母系家族发挥着出色的作用。霍姆格伦的关注点与葛涤风相仿,同样强调士族阶层的构造具有极大的流动性,而不是铁板一块。
  欧美学人眼中的士族研究,社会科学理论色彩浓厚。他们擅长运用各种方法来分析士族阶层的构造。葛涤风用数理统计大族成员数量来制作大族的发展曲线图,以直观的视角反映出不同大族的波峰波谷与盛衰趋势。姜士彬、陈美丽(Cynthia L Chennault)用个案研究方法,对于赵郡李氏、陈郡谢氏的政治活动与大族形象加以清晰的刻画和描述。应该说,无论是统计分析、个案研究,抑或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弗里德曼的人类学视野,欧美学人在理论方法上具有极强的前瞻性,更毋言立论背后深邃的问题意识。此种社会学取径的士族研究,将焦点投射在社会流动问题之上。《论集》之中的诸篇,似乎都在窥探汉唐之间统治阶层内部的构造和变化,即封闭还是存在流动,有些陷入了“过分”讨论社会流动的怪圈。他們力图通过不同层面的社会流动探讨,来回应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这恐怕是那个时代学术环境影响之下,欧美士族研究的基本底色。
  《论集》选译的篇幅毕竟有限,不能全面勾勒出西方学界中古贵族制的研究脉络。作为附录的《北美士族研究的学术史》恰恰是精准认识欧美士族研究来龙去脉、学术价值的精彩注脚。相信这篇切中肯綮的学术史论文,能使读者更准确地把握译著的精髓所在。
  (《西方学者中国中古贵族制论集》,范兆飞编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二0一八年版)
其他文献
人人都是头像鉴赏师,换微信头像这么一件小事,也并不能够随心所欲。生活中,父母对儿女微信头像的关注度,堪比小时候给我们检查作业;工作上,换个稍微搞怪点的头像,都可能会被领导或客户认为不稳重。  夺命连环call在周六早上7点降临,睡眼惺忪的我瞥见屏幕上的来电显示,就猜到这通电话跟昨晚刚换的微信头像脱不了干系。果然,按下接听键那刻,老妈的一顿数落从听筒里劈头盖脸砸来:“你别老换头像啊,我都找不到你了!
理查·斯特朗(Richard P.Strong,1872-1948)在接到美国政府的训令后,紧急启程,由马尼拉赶往上海。细菌实验室里的关键设备也已拆卸包装,随他同船运往中国。当其他乘客凭栏远眺,欣赏着海上美景时,斯特朗则在船舱里夜以继日地阅读有关鼠疫的研究文献。说是阅读,其实是恶补,因为他长期从事霍乱的研究与防治,鼠疫非其所长。在到达最终目的地沈阳之前,连斯特朗自己也想不明白,为什么美国政府放着权
近读盛洪先生发表在《读书》上的文章(一九九四年第十二期第109页),甚觉有趣,从中断章取义发挥几句,也算图个热闹。  盛洪先生说学了西学再回过头来读中学,发现许多在西人被视为圭臬的原理原来咱们的先哲们老早老早以前就讲过。比如经济学诞生二百余年来无人能超过其高峰的亚当·斯密,其代表作《国富论》一句话可以概括,就是分工比不分工要好,而这极朴素又极伟大的思想中国的先哲们早就淡淡指出来了,“交相爱,割相害
万人如海一身藏  二十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在北京西城祖家街(一九六五年更名为富国街)一座三进院落的后院,住着一位常年养病的中学语文教员朱仁健。在女儿的记忆里,父亲带着孩子们种向日葵、步步高、茉莉花、非洲菊、牵牛,一起下象棋、唱京剧、耍花腔。他搜集民间医病偏方,懂点穴位按摩,常帮家人邻里看些小病,平日与人友善,居委会的大嫂不会读报和写大字报,也会来找他。  朱仁健常年生病,提前退休在家,在这里度过了
  
人怕出名。  名人胡适之先生少年得志,平步青云。然毕生亦为盛名所累,叫苦不迭。仅友朋、后学恳请题辞、作序,即全然无招架之功。胡颂平《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中国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一九八四年版,第九册)一九六○年五月二日记:  梁寒操来访,为夫人一册有关艺术的论著在美国出版,请胡氏撰一英文短序,未允。胡氏说:“我写了几百万字的文章,知道越短越难写,尤其是外行的话不能写。”(转引自曹伯言、季维龙编
一九九一年十月号《读书》所载《徜样于山水之间》是一篇有趣的文章。只是把马隅卿的雨窗欹枕室划归“书斋里不但有山水,也有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白衣苍狗”一类,与“听风楼”,“艺风堂”,“风月堂”并举,似有望文生义之蔽。其实这是以爱重的收藏品名斋。《知堂回想录》云:马隅卿“居南方时,得到话本二册,题曰《雨窗集》及《欹枕集》,审定为清平山堂同型之本,旧藏天一阁者也,因影印行世。请兼士书额云:‘雨窗欹枕室’,友人
经典著述往往蕴藏着延续至今的逻辑传承,《论英格兰王国的法律和习惯》即是如此。它由英格兰法官拉努尔夫·德·格兰维尔(Ranulf de Glanville)写于十二世纪,素材全部来自一一八0到一一九0年之间的审判实践。历经数百年的传抄、翻译和注解,现今已有大量版本留存。著述整合真实、细微的个案经验,用以完善法律适用和判决的具体过程。长久以来,英美法保有此种不断试错、提炼和总结的司法技艺和思维方式,与
或许,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真正感觉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快是近年来高铁的出现,这种以时速三百公里左右运行的火车如今已经成为我们出行的最重要的交通工具。随着时间的压缩,空间的缩小,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方方面面也都在变快,从即时通信的微信,到各种各样的快餐,甚至就连恋爱的速度也变快了。随着这个世界的一切都变快,我们感觉自己就像安徒生童话里那个穿上红舞鞋的姑娘一样,只能跟着自动旋转的舞鞋不停地旋转,似乎
有了宝宝之后是什么感觉?在漫长的十月怀胎期间,我们夫妻曾经对此有过非常美妙的幻想。可当小家伙出生后,各种乱七八糟的琐事和负担接踵而来,“孩奴”成了我们夫妻二人最贴切的称谓。一个“孩奴”家庭该怎么理财?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般来说,想从“孩奴”的生活中解脱出来,可从省钱、攒钱、投资和保险4个方面考量。首先是省钱。所有的父母想必都能体会给孩子花钱是多么容易超支。即使选购小东西,也总是一咬牙买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