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长河里,何处觅温柔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jung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漠的风沙仿佛从未停下,快要模糊的声音从隔了很远的地方传来。他说古老的沙漠有一个传说,如果谁敢从那座远处高山上跳下,天神就会满足他一个愿望。后来有个人为了重病的父母纵身跃下,便真的实现了心愿。老人们说,这叫心诚则灵。小虎问玉娇龙:“小龙,你愿意相信吗?”
  那时她微微仰头,看着眼前这个在大漠中长大的少年,眼神认真而虔诚。
  她年幼时,侍女曾偷偷教她武功,给她讲江湖上的爱恨情仇,书里的江湖是她一生向往的地方,也是她求而不得的,因为她真正的身份是九门提督之女玉娇龙。
  练就一身武功的玉娇龙心里愈加寂寞,她不知自己想找寻的在何处,甚至不知那是什么。直到随母亲去京城时经过那场大漠风沙,遇到那场命中注定的相见。
  沙漠大盗罗小虎带领手下抢夺官兵的财物,母亲从未见过这等场面,吓得连连把她往轿子里面护。可自傲的玉娇龙并未胆怯反是好奇,偏要掀开轿帘向外看,惊鸿一瞥间看到那人的脸,如一匹沙漠中的狼,骄傲而狂放。
  而他也在看见玉娇龙的一瞬敛去一身狠厉,换作一抹轻佻的笑,伸手便抢了她紧握的玉梳子。她来了脾气,翻身上马追去,策马扬鞭,弓箭出弦,胆识一点不输男儿。两匹马在沙漠上一前一后追逐,扬起的风沙迷了眼,让她分不清眼前这个人究竟是大漠里的强盗,还是她向往的自由。
  那日她追到大漠深处,罗小虎饶有兴趣地和她兜着圈子,给她喝自己的水,还问了她的名字。沙漠中,少女如一头倔强的小兽,追上了接着打,打累了就倒在荒漠上。
  醒来时她已躺在一个岩洞里,面前依旧是少年那张带着笑意的脸。罗小虎抢过她的利器,好心递过刚烤好的食物,转身却遭了她的暗算。他们就像两个小孩子的小打小闹,谁也不让谁。
  之后玉娇龙偷袭小虎,想逃跑却在沙漠里迷了路。纵然这丫头总对他恶语相向、拳脚相加,不知领情还反过来算计他,他还是动了心。别人口中的蛮横、任性和心机,都成了他眼里的淘气和小聪明,这个少女的到来给无边大漠平添了一抹灵动的亮色。
  那晚星月高悬,为了让她安心换下衣裳沐浴,他便在外面戈壁上唱着歌,用她听不懂的语言,一遍又一遍。他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和他张扬的爱全然不同。微弱火光下,她看着他挑去她脚上磨出的泡,心里有一处似乎渐渐归于宁静。可她还是无法相信他,手中利刃冰冷,毫不犹豫地刺入他的胸口。殷红的血顺着衣襟流下,他面无表情,连眉头也没皱一下,只是深深望着面前这个女孩,她美丽聪慧,有着高傲的灵魂和纯洁的眼神,有着他所爱的一切。
  那眼神太过真挚,如沙漠上的星河,让她的心得到了宁静。他说,曾经有个寻找流星的小男孩骑马走到沙漠的另一头,终于找到了最亮的那颗星。那她的梦呢?她轻轻闭上眼,枕在他的胸口,也许已经找到了吧。
  那段无忧无虑的日子里,他们两人一马,行走在大漠天涯;星月高悬,他们紧紧依偎,共眠在绝壁石穴,那时他从身后揽过她,轻轻吻上她湿润的发,说着世间最美的情话,听得到水声,听得到心跳,听得到大漠吹过的风沙。一切都像一场梦,那样美好,却又如山间云雾一般不真实。
  后来梦醒了,京城里来的人马蹄声声,兵戈林立,踏碎了这无垠大漠的平静。他说,是你父亲的人在找你。
  那时他们并肩站在悬崖之上,远眺天地间的风景,她心里仍是个孩子,任性而单纯,想撒着娇留下不走,可他指着远处的雪山,缓缓道出那个很美的传说。
  如果纵身一跃,一切心愿便能成真,你信吗?那时他向大漠的日月长河起誓,有朝一日定会闯出一番事业,让她的父母看得起他。而她将那枚定情的玉梳子放在他掌心,约好等到重逢的那天再还给自己。
  玉娇龙离开了大漠,穿上繁缛秀禾,盘起鸦色云鬓,做回那个养尊处优的小姐。她将所有美好和真实都隐藏得恰到好处,只等和那人重逢。可惜时间不允许她等待太久。
  再后来,她因一时兴起偷走了青冥剑,令许多人命格更改,酿成江湖上的一场大劫。她本是个有心机的女孩,可她遇到了小虎,那个如赤子一般真诚的少年让她找回了自己。曾经耍心眼弄手段,一切都只因她内心深处还是那个任性单纯的女孩。以为藏在沙漠父亲就永远找不到她,便可以和相爱的人厮守终身,因为喜欢一柄剑,便想也不想潜入王府偷来玩,因为渴望自由,所以抛却一切逃了婚,化名成龙公子要去闯荡江湖。可惜这江湖上的人,永远不会都像罗小虎那样对她。
  命运的结局永远无法更改,她看清了江湖。若一直坚持的信仰都是假的,那她活在世上还有什么可以相信?最后,她站在云雾缥缈的群山之巅,想起他们说起过无数次的昆仑。
  那时,小虎隔了长长的石桥向她跑来,风吹乱他的发,像初见时一样,大漠里策马而来的是从未变过的少年。那夜孤独绝望里传来的歌声还记得吗?那仿若永不消逝的风沙还在吹着大漠吗?
  又有风拂过脸颊,她看着他轻轻笑了,那笑容美得虚幻,也如这一山云雾,不再属于红尘三千的纠葛。她说,许个愿吧,小虎。而后纵身从武当山崖跳下,投入茫茫云海。
  身边的小虎看着她如一只苍白的蝶翩跹落下,竟来不及伸出手去,徒留眼眶一点点湿润。这一跃,是后悔,是愧疚,是解脱,满山云雾化作他眉宇间年少初遇时的日月长河。
  你说心诚则灵。这一次,我信你。
其他文献
朱淑真出生于浙江杭州,那里的碧水长天、春秋草木无时无刻不在滋润着她浓郁的才情,丰盈她缠绵的内心。精于文辞,善画翠竹红梅,她是名副其实的才女。用一支多情灿烂的如花妙笔,将女儿愁丝一缕缕挽成相思的千千结。只是在那凄清婉丽的词风背后,又有谁看得到那锁不尽的离愁闺怨。西楼上她斟一杯流年作饮,烟花那般热闹过后,醉的却是自己。  长廊尽头花枝葳蕤,日上帘钩,她对镜梳妆,眼角还有细细的哀愁,像一弯姣好的月牙。春
期刊
唯有在人世的污浊里才更易见其清明,而陶渊明唯有在菊花旁才见其芳华。  陶渊明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并不受人推崇,因为那时人们很难于陶渊明的平淡之中发现美,人人心里充满了希望与斗志。而后来,经历了太多的诗人们才发现,原来自己身边的菊花竟开得最美。  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定都建康,史称东晋。而此时的陶渊明正走在人间的路上,告诉众人世间最美之物。  他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最美,“采菊东篱下,
期刊
那日的黎明来得那样迟,朱祁钰从窗外望去,枝丫上的晨露早已凝结成霜,与晨光遥相映衬。恍惚间,被病痛折磨的他又沉沉入睡。那一刻,他怎么都不会想到,再醒来时江山已变,人事全非。  昏昏沉沉的睡梦里仿佛有谁闯了进来,慌张的模样让他心悸,一瞬间从梦中清醒,唤来宫人为他更衣。正梳洗间,却听太监来报说“上皇复辟了”,那一刻,他的内心波涛汹涌,险些瘫倒在地。震惊过后,朱祁钰很快平静下来。许久,他的唇角扬起一抹苦涩
期刊
深春浅夏、夕阳芳草生发之词意;梅风蕉雨、水庭虚窗外之禅心;花笺雅画、酒筵清游之风情,构建了一个多面多情的吴藻。她似小女子,眉底心上的闺绪皆被细细沉吟。又不似小女子,胸中不平之气在诗词间深深长啸,不愧“前生名士,今世美人”之称。  吉时已到,喜娘拿过红盖头,端坐梳妆台前的吴藻忽然抬起双眸,打量镜中似有些陌生的自己。今天是她的好日子,凤冠霞帔加身,琳琅环饰都是真金宝玉打制,嫁衣更是父亲用最好的绸缎,请
期刊
灯火阑珊时,孙府后院挂着的灯笼已经点上了火,昏黄的光透过翠色纱幔,薄薄地笼在孙蕙兰身上。她的目光落在面前青花瓷瓶中的几枝海棠上,一股清浅的迷愁就那样淡淡地流淌出来。  案几上的簪花小楷轻灵娟秀,正是刚作的那首《窗前柳》,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水晶帘子被轻轻挑起,侍女端着药碗进来,她回过神来,却在看到侍女手中的药汁时蹙起眉头,苍白的面容上露出哀婉的无奈。她接过药碗一饮而尽,然后垂目凝视桌上的诗作,
期刊
32岁那年,柳宗元被贬永州。习惯了仕途上的起起落落,也就无所谓悲喜了。唯有在寂寥黑夜想起他早逝的妻子,才会为自己斟上一壶老酒,向明月倾诉一段深切的哀恸。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年少夫妻表达爱意的方式总是这般强烈又直接,唯恐他人不知道彼此之间有多少浓情蜜意。那年夏日,柳宗元和父亲一起去世伯府邸做客。因两家是通家之好,他才得以见到那个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姑娘。她略有些羞怯,只端然侍立于父亲身后,不醒目,不
期刊
谁都做过关于爱情的梦,杜丽娘却做得太较真。读罢《牡丹亭》怅然不已,只觉得这场爱情是杜丽娘自己酿造的一坛老酒,醉了自己,也醉了观众,但与柳梦梅关系不大。她游园做了一场梦,梦罢,那人追寻功名利禄去了。只有这个痴情的姑娘还在纠结,欲要一个结果。  落花惊醒春梦,杜丽娘从此放不下心里的人。翌日晨起,她再去花园,又想起那些缠绵的片段,不禁怀人伤春。丫鬟春香除了陪着哭泣两句,哪里懂得她的情意。她在自己的世界里
期刊
张爱玲的《姑姑语录》中记叙的姑姑张茂渊是个怪女人。她高学历,高收入,是位心气极高的职业女性,古怪又挑剔,冷漠又自在,大半辈子始终没结婚。她特立独行,淡漠得仿佛要超脱红尘之外,但唯独对一件淡红的披霞拿不起又放不下。  那一方披霞源自心头不可触碰的倒影。他是沉淀在她心底的伤,倒映着明月,接近触碰了,只怕会碎裂了这一池秋水……  时光倒回数十年前,辽阔的海域上,湛蓝澄澈的天穹照映着无垠波涛,客轮排开海面
期刊
记得那年三月,北京城的春日一如往年,新叶染绿,鸟鸣悠悠,然而大明却在这时走到了穷途末路。那年她才16岁,少女的美丽如同春日新蕊般蓬勃绽放,何况她身为帝女,本该是被千万人捧在手心千娇百宠的好年岁,此时却躲在阳光照不到的寝宫角落,听着外面的一团嘈杂,暗自心惊。  她是朱媺娖,明崇祯帝的次女。后世称她为长平公主,但又有几人知晓“长平”二字只是清廷对她的封号。她本是大明的坤兴公主,父亲予她此名带着希求国家
期刊
袁克文又在“新民”借了台子,唱那折《千忠戮》。  “裂肝肠。痛诸夷盈朝丧亡……叹忠魂飘扬。羞煞我独存一息泣斜阳。”戏文里生生死死、爱恨情仇,总画不出人间苍凉模样。此时的人间是洪宪年,热闹得让人心凉。  那时,袁克文还是北京城里出了名的寒云公子,天津青帮帮主,新民大剧院外描金大红纸上写着他的名字。他也乐得来此捧场,《千忠戮》唱罢再加一场《牡丹亭》。青衣小生站在高高的戏台上,看朱红幔帐里烟气缭绕,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