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时代美文给高中语文教材增色

来源 :教育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pi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遵循时代性原则,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经验和社会进步得到有机联系,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现在学生对语文教材兴趣不够浓厚,原因很多,其中一点是教材选入了太多经典,而几乎没有选入时文,我认为高中语文教材应该适量增加时文,缩小经典比例。
  1 时文遵循了时代性原则,更易与学生经验联系起来
  时文里有新鲜的文章,学生有新鲜的阅读、新鲜的感受、新鲜的思路、新鲜的收获。时文写的人是这个时代的人,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是经常出现在学生视野里的形象。与时文中的鲜活形象相比,经典里的人物则显得抽象得多,比如庄子、李密等人物,更像陈放在博物馆里的标本。不可否认他们身上蕴含着特定的价值,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人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他们生活的时代距离现代太久远,学生很难感受到人物的鲜活,不易把作品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很难把这些人物的品质内化为自己的品质。时文写的是这个时代的事,是和学生同时代的事,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文章里大众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观念与学生主流思想和审美观念一致,阅读这样的文章更容易调动他们的情感体验,引发他们的共鸣,从而把作品人物优秀品质内化为自身品质,当他们一旦处于人生低谷,他们更易调动这些精神品质积累,从容镇定,坦然面对生活的磨难。我们总是责备有些学生高分低能,面对生活的磨难惊慌失措,其中有一个原因就是经典距离学生生活太遥远,学生并不能通过阅读这些作品来获得间接经验。我们的教育是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太多的经典距离平凡的学生实在太遥远,而时文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就这样我们赢了》一文,通过发生在这个时代的一家三口同病魔抗争的事例,让学生体味到了坚强意志的强大力量,主人公鲜活的事迹使学生深受感动,其坚强的意志更易深入学生内心,作为个人品质积淀下来,当遭遇生活的磨难,坚韧之光便会不由自主地释放出来。又如《让平凡的日子鲜亮》一文,告诉了学生在这个和平时代,平凡的学生应该怎样经营好自己的人生。
  2 阅读时文可让学生间接了解当今社会,学生更易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实践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
  时文中经常能发现精彩的,甚至让人掉泪的文章,这些文章涉及的都是当今的社会问题,比如拆迁、农民工、大学生就业、中产阶层的生活、普通员工住房、剩男剩女等等,从这些文章里他们可以间接了解社会,从而明确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明白若要使人生精彩,接好社会主义建设这个班,可作哪些知识和技能的准备;通过这些文章学生可以反省自己欠缺的东西还有哪些。很多学生都想成功,都想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许多学生不知道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他们努力的方向在哪里。我们经常问高一的学生将来想找个什么样的工作,很多学生茫然,问高三的学生想考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专业,仍然有大部分学生茫然。试想,一个高中生人生的十几年几乎都在学校度过,如果无法从家庭教育中了解社会,也不能从学校教育中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的话,十八岁的学生注定是稚嫩的,十八岁的成人注定无力规划自己的未来。
  3 时文中也不乏可以陶冶学生情操的灵魂
  时文中不乏浓缩生命滋味的佳作,可以给学生插上天马行空的翅膀;不乏闪烁人生哲理的篇章,可以鼓起学生“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雄心;不乏充溢着作者血与火的杰作,可以给学生注入激荡青春的热血,比如《施瓦辛格,好演员不一定是好州长》一文读后,有学生感叹,偶像也有不足之处,自己又何必自卑,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发挥所长才能成功。又如《朱镕基告别清华的演讲》告诉学生为人要比为学更重要,为人就要做一个有骨气的中国人,为学要扎扎实实,不沽名钓誉,做事要公正廉洁,不要落下身后骂名。再如《风雨中的菊花》、《心的高原》、《孤独的普希金》等等,鲜活的人物、高尚的爱国灵魂同样可以让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
  学生对经典的阅读能力有限,穿越作品时空的能力有限。虽然经典作品可穿越时空,让我们认清自我,但面对古文,面对久远的古人,学生只能通过历史书籍了解当时的历史状况,而他们本来阅读能力就有限,再遭遇古文字、社会风俗、价值观、道德观等诸多方面障碍,对经典也就索然寡味了。比如,一篇古文《离骚》,学生读准字音大概需要半节课,能读断句大概需要半节课(也就是说能流畅阅读大概需要一节课),能准确流畅翻译需要一节多课,能理清思路需要一节课,要真正理解作品的精髓需要近两节课,能背诵需要一节多课,要能准确书写文中的生僻字需要一节课(间隔半个月左右又忘记了这些字的写法),也就是说学生基本读懂《离骚》需要一星期多的语文课,这还是学生语文基础较好、非常认真的情况下才能达到的状态,大部分学生收效甚微。甚至还有小部分学生一开始便感觉索然无味,在老师的高压下硬着头皮一个字一个字地“啃”,几乎没有收获,更为严重的是影响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
  教材选入经典必不可少,但是比例应该缩小。不错,语文学科的一大功能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教材应该选入经典。但我们的高中语文教材经典太多,纵观新课改一套人教版必读教材,有诗词经典古文经典,现代文也是离这个时代较远的文章,再看《高中生必读书目》,其中有《论语通释》、《三国演义》、《歌德谈知录》、《女神》等等。这些确实经典,如果仔细研读必定让学生终生受益,编者确实用心良苦。但我们的现状是很多高中生不喜欢读经典,很多人对国人阅读现状痛心疾首,国人阅读现状也确实不容乐观,但是改变现状的前提是尊重现实,无论现实多么残酷,要提高阅读能力,我们输入给学生的大部分内容必须是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其他文献
当我们走进新课程的时候,一股强烈的改革浪潮迎面而来,让人耳目一新,伴随着“知识经济”与“信息革命”的到来,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的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愿望、良好的信息素质和环境意识,以适应21世纪社会、科学、经济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作为从事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应该如何面对教学改革走进新课程呢?我认为只有转变新角色。应先从思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低年级数学教学更应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过低年级的老师都说,课堂教学组织比较困难,我也有同感。七、八岁的儿童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不长,如果课堂内容再让他们不感兴趣,那么注意力不集中、做小动作、随便讲话就会时有发生。凭借几年工作的经历,我在课堂上略施一些技巧,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抑扬顿挫
期刊
中学语文的“文道”之争历来是教育界争论不休的一个话题,《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中国历来有把语文教学作为“文以载道”的思道德教育工具的传统,而最近不少老师过于强调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忽略了语文教学的最基本教学目标是
期刊
学校发展既需要有名师的涌现,也需要教师群体的共同进步成长。校本研究以发生在学校教学的真实问题和教育教学管理方面为研究内容,服务于学校和教师的现实需要。它可以使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职业生活、思想行为、生命存在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形成学校文化(团队精神、科学意识、民主氛围),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切实有效的发展交流平台。  1 “草根”引领  立项课题一般经历“发现问题——查阅资料——编成研究方案——根据方案
期刊
【摘 要】 人类“结绳计数”告诉我们: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数学,数学和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数学课程标准》十分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生活化  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将枯燥的数学
期刊
【摘 要】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包含了计算的准确率和正确率两方面的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计算所占的比重很大,尤其是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要通过计算来落实。几何知识的教学要涉及周长、面积、体积的求法,
期刊
完形填空题以其内容广泛和知识、能力有机结合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它也是各类英语测试和竞赛中的重点题。且多数同学认为完形填空题是较难的题型之一。说它难,一是它所测试的内容几乎是无所不包:单词、语法、句式、习惯用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都可通过此题进行测试;二是它可以把知识和能力紧密结合,而且是以测试能力为主,基础知识为辅。通过完形填空,可测试出学生综合运用基础语法、词汇、句式、习惯用法等阅阅读理解能力,及分
期刊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现象。这样,不能从实质上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词汇、说话、朗读、概括、思维能力都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是语文教师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在倡导
期刊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认识都是觉得政治课枯燥无味,对学生缺乏吸引力,这是学生上政治课产生厌倦情绪的重要原因,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师必须注重改进教学方式和丰富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赋予时代性。  1 组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在现实中,学生对于政治课的看法其实也是相当落伍的,他们认为政治课比较枯燥,考试也只要背背就行了,所以对于政治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很高。其实,我们把政治课上
期刊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着重抓: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动手操作和认真作业等习惯。  【关键词】 习惯 发言 操作 创造  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