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地域性特征,但是受全球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园林景观的地域性特点越来越不明显,在这一方面亟待改善。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有很多,本文首先对当前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地域文化及其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对园林景观设计人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76-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和城市间的差异变小,而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为了寻找城市定位和迎接竞争,很多城市也在树立自身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但是现状中却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地域和文化特征,造成了城市形象扭曲,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脱节现状的问题。尤其是外来文化的渗透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遭到破坏。
1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及分析
1.1设计本身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纵观国内现有的城市建设,存在部分景观不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破坏当地的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名族风俗习惯等现象举不胜举。设计本身失去了地域文化就像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多景观设计还缺乏人性化。如有些城市广场没有以市民为主题,不考虑市民的休闲需要而把广场上市府大楼作为主体,甚至无任何树荫庇佑,完全不考虑人的需要和安全需求。
1.2景观建设的用时限制
建设周期过短是我国景观设计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大型的景观工程是彰显政绩的好机会,如综合性公园、城市广场等能够获取民心和美化市容,但是这些工程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必然导致设计紧迫雷同和敷衍了事,设计任务量之大,实施中又粗制滥造,这些也打击了景观设计的创作积极性。
1.3景观设计缺乏审核和评论
我国景观设计中,缺乏对传统景观的研究,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不完整,专业词语含糊不清,缺乏对景观设计理论层面的的评论、反思和讨论。而景观设计的专家审核形同虚设,景观设计是否通过取决于专家意见还是领导偏好值得商榷。甚至有些领导在国内外游历归来后,让设计师根据他们的资料来画图,设计师名存实亡。因此雷同化的景观作品屡见不鲜。
2地域文化的核心理念
2.1地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与环境的是双向关系的,在一定的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就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说,不同的地域形成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折射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具有一定的界限,虽然能够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但是不同的地域之间更有明显的差异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特点映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范畴和时空特点。
2.2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活动中创造的,逐步发展和升华为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不仅反映地域的自然环境,还涉及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还囊括了科技成就的范畴,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它的产生是某一地域的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经济的互动中形成,并区分其他地域文化,如三秦文化、齊鲁文化、巴蜀文化等。
(2)地域文化具有潜在性。每个个体最初对于地域文化是被迫接受的,但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便也不自觉的表现出自身的文化烙印,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周围形成了默契,融入其中而不知,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地域文化是具有潜在性的。
(3)人们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地域文化是本地人民耳濡目染、参与其中的文化,人民既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也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如提到齐鲁文化,可能会联想彪悍的山东大汉,想到山东煎饼,还有想到腰扎围裙、憨气可爱的山东大婶。每个人的出生都处在一个地域文化范畴内,他借助于地区文化进行自我生存和发展。
(4)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在中华文化的共性面前,地域文化的个性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下,面对欧美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中华文化更是逐步暗淡,甚至个别地区还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这都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忽视而造成的。
3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针对景观设计的趋同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植根于地域文化。
3.1尊重自然条件
景观设计必须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这应首先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包括尊重地形、尊重当地的气候,甚至尊重当地的植物、动物。
3.2对气候的尊重
气候条件影响人的视觉、触觉感受,例如南方屋顶是倾斜的,北方的屋顶是平的,这是因为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而造成的。在设计中就应充分考虑每个地域的气候特征和地区文化。如哈尔滨与重庆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两处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各有不同。
3.3尊重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涵盖心理认同、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等层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以聚居方式生活,民族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文字、服饰、园林环境和建筑风格等,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这样的差异性民族特征应体现在景观设计中,例如在园林环境、住宅特色等景观设计方面,体现出对住宅及环境、公共空间要求的不同,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文化需求。如白族园林、藏族园林、伊斯兰园林、苏州园林等,都有他独特的布局,在保持民族特色的烙印地域文化。
3.4选择适宜的技术体现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离不开技术,技术虽然不是景观的全部内容,但是技术手段是景观设计体现设计思想的基础,他推动景观发展。当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景观设计无所不能,我们反而更需谨慎、冷静地选择。每一个景观设计要根据当地地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技术路线,对多种技术加以继承、综合利用和创新。选择适宜的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根据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所选技术与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协调,保护地域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注重所选技术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协调;重视对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挖掘其潜力。
3.5注重地方材料和新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景观艺术的载体,每一个景观设计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景观材料影响作品的空间结构和艺术效果,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是设计的载体,景观设计师们只有掌握材料的性能和各种加工技术,才能合理使用材料和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进而创造出崭新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在选用地方材料上,因其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优点备受景观设计的推崇,并且在使用地方材料中能够挖掘材料特性,旧物改造,充分利用旧的建筑材料与构件和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许多景观设计作品中,不难发现很多利用地方材料甚至废弃材料进行精心利用的例子。
4结语
随着新材料的涌现,景观设计师运用现代技术,强调技术和材料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根据当地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以现实状况和地区需求为着眼点,选择适宜的技术,把弘扬文化传统和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按照新材料的技术特征和外显情感特征,深刻地挖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使得景观拥有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郑林路.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3).
[2]熊瑛.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6(33).
[3]李奕萱.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周旭丹.根植于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5).
[关键词]地域文化;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2-0176-0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家和城市间的差异变小,而市场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为了寻找城市定位和迎接竞争,很多城市也在树立自身形象、打造城市品牌。但是现状中却存在,很多城市并没有结合自身的地域和文化特征,造成了城市形象扭曲,城市定位和城市品牌脱节现状的问题。尤其是外来文化的渗透使我国在城市建设中地域文化遭到破坏。
1景观设计的趋同现象及分析
1.1设计本身与自然环境不协调
纵观国内现有的城市建设,存在部分景观不能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协调统一,破坏当地的地理地貌、自然气候、名族风俗习惯等现象举不胜举。设计本身失去了地域文化就像失去了生长的土壤,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很多景观设计还缺乏人性化。如有些城市广场没有以市民为主题,不考虑市民的休闲需要而把广场上市府大楼作为主体,甚至无任何树荫庇佑,完全不考虑人的需要和安全需求。
1.2景观建设的用时限制
建设周期过短是我国景观设计同质化的原因之一。大型的景观工程是彰显政绩的好机会,如综合性公园、城市广场等能够获取民心和美化市容,但是这些工程都被限制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从方案提交到工程实施必然导致设计紧迫雷同和敷衍了事,设计任务量之大,实施中又粗制滥造,这些也打击了景观设计的创作积极性。
1.3景观设计缺乏审核和评论
我国景观设计中,缺乏对传统景观的研究,景观设计的理论体系不完整,专业词语含糊不清,缺乏对景观设计理论层面的的评论、反思和讨论。而景观设计的专家审核形同虚设,景观设计是否通过取决于专家意见还是领导偏好值得商榷。甚至有些领导在国内外游历归来后,让设计师根据他们的资料来画图,设计师名存实亡。因此雷同化的景观作品屡见不鲜。
2地域文化的核心理念
2.1地域文化的形成
文化与环境的是双向关系的,在一定的地域内,自然地理环境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就像“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说,不同的地域形成风格迥异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也会折射出别具一格的地域景观。地域具有一定的界限,虽然能够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但是不同的地域之间更有明显的差异性,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都具有自己的地域性,这种地域性特点映射城市的经济、社会文化范畴和时空特点。
2.2地域文化的特征
地域文化是人们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过长期历史活动中创造的,逐步发展和升华为物质和精神成果。它不仅反映地域的自然环境,还涉及当地的经济文化水平,还囊括了科技成就的范畴,其主要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地域文化具有地域性。它的产生是某一地域的人民在和自然、环境、经济的互动中形成,并区分其他地域文化,如三秦文化、齊鲁文化、巴蜀文化等。
(2)地域文化具有潜在性。每个个体最初对于地域文化是被迫接受的,但一个人在既定的地域文化中生活久了,便也不自觉的表现出自身的文化烙印,自己的一言一行和周围形成了默契,融入其中而不知,对于生活于其中的人来说,地域文化是具有潜在性的。
(3)人们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和创造者。地域文化是本地人民耳濡目染、参与其中的文化,人民既是地域文化的欣赏者,也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活动的本身就是地域文化的体现。如提到齐鲁文化,可能会联想彪悍的山东大汉,想到山东煎饼,还有想到腰扎围裙、憨气可爱的山东大婶。每个人的出生都处在一个地域文化范畴内,他借助于地区文化进行自我生存和发展。
(4)对地域文化的忽视。在中华文化的共性面前,地域文化的个性长期以来未受到重视,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下,面对欧美文化的冲击和渗透,中华文化更是逐步暗淡,甚至个别地区还产生了文化自卑心理,这都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忽视而造成的。
3植根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
针对景观设计的趋同化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特征,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应该植根于地域文化。
3.1尊重自然条件
景观设计必须继承与体现自身的地方特色,这应首先从尊重自然条件开始,包括尊重地形、尊重当地的气候,甚至尊重当地的植物、动物。
3.2对气候的尊重
气候条件影响人的视觉、触觉感受,例如南方屋顶是倾斜的,北方的屋顶是平的,这是因为在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多而造成的。在设计中就应充分考虑每个地域的气候特征和地区文化。如哈尔滨与重庆的气候条件截然不同,两处的景观设计也应该各有不同。
3.3尊重民族文化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征,涵盖心理认同、社会组织和文化现象等层面。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民族以聚居方式生活,民族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多方面,如文字、服饰、园林环境和建筑风格等,形成独具一格的民族特征。这样的差异性民族特征应体现在景观设计中,例如在园林环境、住宅特色等景观设计方面,体现出对住宅及环境、公共空间要求的不同,充分考虑和尊重民族文化需求。如白族园林、藏族园林、伊斯兰园林、苏州园林等,都有他独特的布局,在保持民族特色的烙印地域文化。
3.4选择适宜的技术体现地域文化
景观设计离不开技术,技术虽然不是景观的全部内容,但是技术手段是景观设计体现设计思想的基础,他推动景观发展。当日新月异的技术使得景观设计无所不能,我们反而更需谨慎、冷静地选择。每一个景观设计要根据当地地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确定技术路线,对多种技术加以继承、综合利用和创新。选择适宜的技术,将当代的先进技术与地域文化的特殊性结合起来,根据地区的实际需求和条件,寻求一条适宜,有效的技术路线。所选技术与地区历史和文化的协调,保护地域文化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不能以牺牲该地区的生态平衡和自然资源为代价;不盲目追求高新技术,注重所选技术与地区社会经济状况的协调;重视对传统技术的改进和完善,挖掘其潜力。
3.5注重地方材料和新材料的选择
材料是景观艺术的载体,每一个景观设计都要落实到材料的应用上。景观材料影响作品的空间结构和艺术效果,自然界所提供的一切材料都可以是设计的载体,景观设计师们只有掌握材料的性能和各种加工技术,才能合理使用材料和充分发挥材料的特性,进而创造出崭新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氛围。
在选用地方材料上,因其就地取材、造价低廉的优点备受景观设计的推崇,并且在使用地方材料中能够挖掘材料特性,旧物改造,充分利用旧的建筑材料与构件和自然资源,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在许多景观设计作品中,不难发现很多利用地方材料甚至废弃材料进行精心利用的例子。
4结语
随着新材料的涌现,景观设计师运用现代技术,强调技术和材料与地域文化的完美结合,根据当地文化传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以现实状况和地区需求为着眼点,选择适宜的技术,把弘扬文化传统和技术进行有机结合。景观设计师按照新材料的技术特征和外显情感特征,深刻地挖掘地域文化的历史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新材料,使得景观拥有新面貌。
参考文献
[1]郑林路.基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滨水景观设计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5(3).
[2]熊瑛.基于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J].山西建筑,2007.6(33).
[3]李奕萱.地域文化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4(5).
[4]周旭丹.根植于地域文化视野下的景观设计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论文,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