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研究

来源 :家庭心理医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bblef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护士个性特征与心理健康水平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 2013年2月-2014年5月,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以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我市三所医院200名护士个人资料(包括个性特征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的神经质、内外向以及精神质得分均要比全国常模更高,内外向方面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躯体化以及精神病性因子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护士心理健康因素、总分,与其个性特征中的神经质以及精神质维度成正比例关系,与内外向维度成反比。结论 护士具有显著的外倾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要比普通群体更低,尤其躯体化、精神病性上;个性特征对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
  关键词:个性特征;心理健康;关系
  【中图分类号】R1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38-01
  现今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护理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医院的医疗水平与形象。心理健康,是人类得以依赖的内在资源,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对整体护理水平、患者的救治及康复效果均有很大影响。为了解当前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对我市三家医院200名护士展开了调查(主要涉及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现作如下报道。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取200名护士。其中,男女护士分别为20名、180名,护士年龄在20-50岁,平均(29.7)岁;护士学历:中专大专以及本科学历分别为20、110和70名;职称结构:护士共有80名,护师75名,主管护师45名;婚否:已婚护士90名,未婚护士110名;工作科室:内科护士50名,手术室护士55名,儿科20名,外科护士35名,急诊、ICU护士各为20名。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艾森克人格问卷,该问卷由陈仲庚修订,共包含 E、N、P、L这4个分量表,E量表代表内外向,N量表代表神经质,P量表代表精神质,L量表代表掩饰性[1]。与此同时,调查还采用了症状自评量表( SCL-90),该量表包含90个项目,根据0-4级对各项自觉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分别代表无、轻度、中度、偏重以及严重,得分越高则表明自觉症状越发严重[2]。
  1.2.2 调查方法
  通过随机抽样的研究方法,以科室为单位展开调查(SCL-90量表、EQP量表以及自编资料调查表),共计200名护士,统一指导语,共发放200份问卷,有效回收问卷182份,有效率为91%。
  1.3 统计处理
  运用SPSS 11.5软件来对研究数据展开统计处理,以t检验作为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护士个性特征评分与全国常模对比
  护士内外向量表的分数要比全国常模更高,掩饰性量表分数则比全国常模更低,对比差异显著(均P<0.01)。


  2.2 护士SCL-90评分与全国常模对比
  与全国常模相比,SCL-90评分及护士心理健康水平,在躯体化、精神病性以及人际敏感三个方面,差异性显著(均P<0.05)。




  2.3 护士个性特征、心理健康之间关系
  个性特征中,神经质、精神质分数较高的护士,其心理压力相对较大,心理健康情况不佳,且存在明显差异(均P<0.05)。


  3 讨论
  3.1 个性特征与国内常模的对比
  从上表1可知,本组所调查的200名护士,其内外向量表分数要比常模更高,存在外向人格倾向。外向者通常表现出较高的主动性、热情大方、乐于社交且态度较为随和,提示外向个性的护士往往热衷于主动参与社交。
  3.2 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国内护士常模的比较分析
  从上表2可看出,本组所调查医院的护士心理健康水平要比普通群体更低,尤其是在躯体化以及精神病性这两个方面。研究显示[3],长时间慢性应激,能够提升皮质激素水平,使人形成抑郁、焦虑或者是敏感等各种不良情绪。
  3.3 护士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除了躯体化、精神病以及恐怖等因子外,护士的心理健康因子及总分均和神经质( N) 维度之间成正比例关系。这其中,强迫、焦虑以及抑郁因子与神经质相关性更为显著。护士的各个心理健康因子与精神质( P) 之间成正比例关系(躯体因子除外),和内外倾( E) 之间呈负相关,和恐怖因子的负相关关系尤为显著。
  4 结论
  有报道显示,持续焦虑对人类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护士的心理健康情况与护理质量直接挂钩。而健全的人格特征,有助于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反之,则可能引发各种心理疾病。 基于此,医院必须高度重视护士的身心健康,要对其压力状况进行科学评估,并从管理及个人两个角度来减少护士的压力源及工作强度,帮助其尽快走出亚健康状态。
  参考文献:
  [1] 周艳,尹惠茹,刘红建.社区护士心理健康现况调查与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06) [2]陈珂.护士心理健康研究现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3] 曾玉,孔屏.女护士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2010(0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30-01  康复评定技术这门课程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较强得为理论性和实践性,同时课程内容多,覆盖面广。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康复评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对于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来说学习本门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门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值得专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干预预防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老年下肢骨折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康教育措施,比较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为4.0%(2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7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29-01  在人口计生工作进入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新阶段,为促进人口与计生宣教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这一核心理念,确立依法宣传教育、按需宣传教育、宣传教育也是服务等新理念,与时俱进。如何协调人口规模正常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就成为新时期基层计划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某省重点中学2011年入学新生连续三年健康状况的变化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对2011年初中和高中入学新生进行连续三年的追踪健康体检并对健康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初中和高中扁桃体I,II,III度肿大以及咽喉炎的患病率总体上随年级的升高而下降,咽喉疾病在性别方面只有初一学生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5,表6
期刊
摘要:文化总是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塑造着人们的行为。一个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即可影响他对个人心理问题的认识,又可进一步影响他寻求帮助的行为。  关键词:社会文化因素;心理疾病;影响  【中图分类号】R17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34-02中国人的社会化对心理疾病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基本特征是社会取向。在传统文化的指导下,中国人的早期社会化多经
期刊
关键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健康教育;社区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027-01  本课题针对社区居民的低卫生知识知晓率、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升高的特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收到了明显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湛山、八大湖、金门与珠海社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产前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心理、生理及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诊治的孕产妇8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分组的方式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孕产妇各43例。对照组孕产妇采用常规口头健康教育模式,试验组孕产妇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对两组孕产妇的心理、生理及分娩方式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产程的进展,两组孕产妇的血压不断升高(P<0.05)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孕期健康教育的作用。方法:选取在我院2013年6月-2013年12月就诊的180例孕妇作为观察对象。把这些孕妇随机分成观察组跟对照组,每组各90例孕妇。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孕期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选择自然分娩以及母乳喂养的孕妇比对照组要多很多,两组之间有非常大的差别(P0.05)。对照组的90例孕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的90例孕妇给予孕期健康教育。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多动症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心理教育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0月门诊治疗的多动症患者64例,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后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照组内的患者采用常规的药物疗法,观察组在采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家庭心理教育,比较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状况,作为分析多动症患者的家庭心理教育效果的理论依据。结果:观察组
期刊
摘要:目的:讨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7例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进行调查,并实施护理干预。结果:干预后,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达标率、高血压控制率和不良生活方式均有明显的改善。结论:对高血压病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帮助其降低血压,改善其生活方式,促进病情的恢复。  关键词:护理干预;高血压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