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课堂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沟通教师、教材、学生之间联系的主渠道和“铺路石”。善于把握教材的特点,旧中求新、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提出生动曲折、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处于积极愉快地获取知识的状态,给课堂教学增添神奇魅力、带来无限生机。叩问我们数学教师课堂教学提问的现状如何,有何技巧和方法呢?笔者通过观察、调查和实践研究,得出了些许浅见。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有效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1.提问对象要明确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对谁提问则无关紧要。他们常常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获取完美答案,提问集中在少数优等生身上;或为了让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为他们而提问;或认为课堂教学以中等学生为出发点而过多提问。由此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即无法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也无法提高后进生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要尽可能宽广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
2.提问时机要灵活
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时机。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一上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叔叔今年六十多岁了,可过的生日和他十五岁的孙子一样多,你说爷爷现在有几岁呢?”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爷爷为什么只过了十五个生日的原因时,我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说:“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些知识后你就明白了。”学生很快就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提问难易要适度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价值;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问题的难易与答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4.提问思考要留空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的长短,一般可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举手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提问也需要有合适、巧妙的方法。
1.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2.游戏中提问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数学游戏,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上,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练习。
3.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比较、联想、推理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4.延伸性提问
仅仅通过课堂上的40分钟来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利用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感到学习中充满了无限乐趣。
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驱动思维、蓄积而发的内在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解疑者、组织者,要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丰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技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设计问题是有效组织好课堂提问的前提。要使提问收到较好的效果,还必须讲究提问的技巧。
1.提问对象要明确
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要在问题设置上深入研究即可,对谁提问则无关紧要。他们常常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获取完美答案,提问集中在少数优等生身上;或为了让后进生不分散注意力,专为他们而提问;或认为课堂教学以中等学生为出发点而过多提问。由此往往无法突出重点、有的放矢,即无法发挥优等生的表率作用,也无法提高后进生的积极性。因此,课堂提问要尽可能宽广些,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
2.提问时机要灵活
教师在教学中的提问要特别注意把握好时机。如在教学“年、月、日”时,我一上课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叔叔今年六十多岁了,可过的生日和他十五岁的孙子一样多,你说爷爷现在有几岁呢?”全班同学一下子就议论开了,在学生急于想知道爷爷为什么只过了十五个生日的原因时,我向学生出示课题“年、月、日”,并说:“今天我们学会了这些知识后你就明白了。”学生很快就对学习这部分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3.提问难易要适度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价值;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问题的难易与答问对象的水平应努力追求“跳一跳,摘到桃”的理想境界。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4.提问思考要留空
学生对老师提出的问题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因此,从问题提出到点名让学生回答应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至于停顿的长短,一般可根据问题的难易和学生的反应情况(如举手情况)而定。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应作出及时、明确的反应。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要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提问也需要有合适、巧妙的方法。
1.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心,达其辞”的最佳时机。
2.游戏中提问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好动,而且对游戏有很大的兴趣。一般情况下,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只保持15分钟左右,15分钟以后,他们的思维进入疲惫阶段,注意力开始转移,大脑含氧量逐渐减少。所以在这个时候,可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做数学游戏,把他们的注意力长时间地稳定在学习上,以便让学生当堂学到的知识得到及时的巩固和练习。
3.探究性提问
这种提问是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如比较、联想、推理等,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找知识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提问能启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激发创新意识。
4.延伸性提问
仅仅通过课堂上的40分钟来学习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余时间利用课外活动来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因此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供一些阅读材料,内容可以包括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趣味数学、数学史和数学家的故事、扩展性知识等,用以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学生的知识和思维之间架起桥梁,让他们感到学习中充满了无限乐趣。
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驱动思维、蓄积而发的内在表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一个解疑者、组织者,要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精心设计对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起重要作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引导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更加丰盈,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