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六种途径”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c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的高中数学教育仍然是以知识传授为主,这种教学思路在一段时期内还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教育显然落伍了。为此,要求广大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传统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致有“六种途径”可以提高高中的数学质量。
  一、解读教材中培养创新
  要重新认识教材,从中挖掘创新素材,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从而创设教学活动情境,激发兴趣,进行创新探索,培养创新能力。例如,教学中的一些概念、公式、定理,或因内容相似相近,或因形式相似相近,易造成混淆,在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教学,就能促使学生在错综复杂的事物联系中发现问题的实质,学会客观地评价事物,加深对事物本质的理解。类比是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经类比能使知识向更深的层次或更广阔的领域迁移、拓展。在教学中,教师可从知识的顺延、从属、引伸、互逆、相似等方面考虑和发掘类比因素,进行类比创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如,构造新命题,将原题的条件或结论甚至整个题用其等价的形式替代,得到新题目,称为原题的等价变式。这是由于一个数学问题常有许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或不同的表达方式而决定的,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平常中发现不平常,不受“定势”或“模式”的束缚,去探索各种结论或未确定条件的各种可能性。这样充分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构建型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多种思路(方法)解题特别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知识的综合性就决定了思维活动发展的多样性。要发挥知识的智力因素,鼓励学生创新思维。高中教材中的很多知识可以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素材,作为教师要善于挖掘引导,在多种解题思路探求中开发学生智力,激励学生创新思维。
  二、教法中体现创新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问题的教学,以问促思,以问促变,以问促创新意识的培养,注重问题的来源和选择。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对于问题,教师应把它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最好能由学生根据情境自己发现问题,将发现问题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展示问题的过程,因为对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来讲,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要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教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活动,将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要充分发挥数学交流的教学功能,促进学生思维的交互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要及时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问题解决后进行小结。
  教师对教学中例题的设计和选择要有针对性,要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要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广泛的变换和延伸,尽可能延伸出更多相关性、相似性、相反性的新问题,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还要善于设计例题的变化,并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某种近似于探索的体验,去发现数学中的真理,让学生体验数学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教师要通过对例题变化、例题解答的教学,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利用有形的和无形的活动,激发学生认识数学、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归纳、猜想、转化,提出新的观点、新的思想。
  三、在新的学习方式构建中培养创新
  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以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的,保留学生自己的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和人格,以平等、宽容、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使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教和学中,做学习的主人,形成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四、合作探究与创新
  班集体能集思广益,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在班集体中取长补短。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搞好合作教学,使教师、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设计集体讨论、查缺互补、分组操作等内容,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特别是一些不易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班集体中开展讨论,这是营造创新环境、发扬教学民主的表现。在班集体中,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独立的见解,或修正他人的想法,或将几个想法组合为一个更佳的想法,从而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集体创新能力。值得注意的是,任何合作,都不要让有的学生处于明显的从属地位,都应细心把握,责任确定到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潜能。
  五、研究性学习与创新
  研究性学习的特征包括:强调师生共同建构学习内容;强调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强调在活动中探索研究,围绕主题搜集信息、加工处理信息,解决问题;强调学生的实践,特别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地位。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它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直接的、有效的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地给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供自由遨游的空间。
  六、积极评价中鼓励创新
  课堂教学是师生情感交往的场所,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质疑、发表各种见解,形成师生间的能动交流。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打破常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去思考问题,对疑难问题能提出较多的思路和见解,培养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思、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的创新思维。
其他文献
说起阅读,很多教师会自然而然地想起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在我们平时教学中也总认为阅读是语文的事。殊不知,数学学习同样离不开阅读,阅读对于学生课前预习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后复习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数学中阅读的重要性  在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种情景:在老师讲解应用题时,大多数学生都能轻松自如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解答,而让学生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时,很多学生会感到无从下手。追其原因,是
期刊
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餐所需;授人以渔,终身受用不尽。”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进行学法指导时首先要弄清学法指导的内容,然后去思考和落实怎样指导。并且教师要结合实际提供可以操作、能够运用的学习方法,从简单到复杂,从课中到课外,使得课内获得的学法成为课后自学的有效法则。教师只有这样教学,学生才会由对知识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对知识
期刊
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在讲究方法、讲究效率。学习是手脑并用、身心共济的复杂的活动,当然更要讲究方法和效率。古人说过这样的话:“得其法者事半功倍,不得其法者事倍功半。”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都强调了使用正确方法的重要意义。  那么,在课堂上如何才能提高课堂效率呢?结合我县近年来推广的“三环节教学”模式及自身浅显的认识,我认为应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做起:  一、
期刊
一、选择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的导言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如何在一节课开始的短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导言是十分重要的。教材内容不同,导言所选择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1.可以从日常比较常见但又不太引起注意的现象谈起,引出课题。如在学习“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设计如下导言:许多同学都以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动物进行呼吸作用。事实上,植物也要进行呼吸作用,我们新买回的苹果
期刊
初中化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化学,为高中系统的化学学习做准备。课程设置中诸多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学生很感兴趣,在学习中,学生会精力集中地进入到实验探究中去。但更多的教学内容是不可能做实验的,为了使这部分枯燥的、抽象的化学知识如直观实验一样扎根于学生的脑海中,贴切而生动的比喻便是通向化学殿堂的桥梁。现在,我就浅谈一下比喻在化学课堂上的具体运用。  一、比喻——将生活素材搬
期刊
摘 要:“茎叶图法”在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A版)数学3.2.2.1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P.70)中,对这部分内容,篇幅较少,学生和教师不易引起重视,往往忽略了其在统计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本文笔者结合教授这部分内容的经验,展示了教学要点和注意事项,与读者共同切磋、琢磨、提高。  关键词:茎叶图 统计 中学数学  一、什么是茎叶图  茎叶图又称“枝叶图”,由统计学家约翰托奇设计,它的
期刊
目前,实施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强调培养学生的素质。然而,实际上多数初中毕业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掌握能力差异很大,势必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从“教”的方面来看,仍有不少教师仅考虑面向占多数的中等生施教,在教学中采用一个统一的教学目标、一种教法、一种作业、一种评估测试。这种“一刀切”的做法,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不能很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不利于学生的充分发展,不利于
期刊
我自参加工作以来,今年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根据自己这些年的教学,我发现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一直是大部分同学最头疼的一门学科。为什么这部分同学学不好呢?其原因何在?实际上归根结底是这些同学产生了一种逆反心理,从而使自己成为班上所谓的差生。  作为物理教师,我们该有怎样的对策?根据这几年的教育经验,我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心得:  一、学生厌学情绪、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同学们之所以学不好物理,原因主要
期刊
自新课改以来,历史教材在学科体系、内容设置、评价方式等诸方面更趋于科学、适用、规范、合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历史史实的久远性,使得学生对学习历史的兴趣、意志、情感等产生了一定的心理障碍。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本文通过对文本的强化,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让活动走进文本  新课改以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根据文本知识创设较真实的历史情境,
期刊
教师教学行为的随意性不可能建设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必须用科学的眼光来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个片段。新课改强调现代课堂教学设计要更多地强调师生间的相互作用,注重调动教学系统中各要素的能动作用,即教师要有效运用各项课堂教学技能,优化教学过程,激发、促进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能力并发展学生智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技能包括导入、讲解、提问、强化、调控、结束和反思七大部分,这些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所必需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