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打造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

来源 :企业与企业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bow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是为铁路等轨道交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湖南省株洲市最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已具备良好发展基础,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了国际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当前正面临着加速发展的黄金机遇。为积极抢抓国家实施大规模铁路建设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株洲现有的产业规模与技术优势,株洲提出了用5-7年时间,通过给予全面的政策支持,把株洲的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打造成为千亿产业集群,建设“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的奋斗目标。围绕这一目标的合理性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条件与要求,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进一步明确了具体目标思路与政策措施,现具体综述如下:
  
  一、现实基础与面临的形势
  
  1、产业基础雄厚。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产业发展时间长、基础厚、企业多、效益好,其规模总量居全市工业各行业之首,形成了门类较齐全、龙头企业规模较大、产业链条比较完善、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产业体系。一是产业规模快速扩张。2008年,全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共拥有规模以上企业71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和工业增加值分别达到199.78亿元和70.41亿元,分别占当年规模以上工业的23.1%和20.42%。二是竞争能力不断增强。拥有中国最大的机车车辆制造企业(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和中国最大的机车车辆研发中心(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的田心工业片区被誉为“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已累计生产各型电力机车5000余台,占全国铁路电力机车保有总量的50%以上。三是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全市轨道交通零部件、配套件等产品已经覆盖电力机车与铁路车辆所需的35%左右,形成了以电力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铁路道岔、车载电气系统、铁路工程机械等为重点的多类别产品系列。四是创新平台不断提升。拥有1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开发了9600kW六轴大功率交传电力机车、高档城轨车辆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领先的重大装备。
  2、发展机遇良好。根据国家在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规划,今后10-20年是我国铁路轨道交通的黄金发展期。头5年,国家拟安排铁路建设投资2.4万亿,推进2万公里铁路新建计划,与此同时,全国近20个大城市的地铁、轻轨建设总体投入将近2万亿元。大规模的密集投资计划,决定了今后5年是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株洲市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着最好的战略机遇。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国家实施的铁路大规模建设,对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在部分产业还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危机影响的情况下,株洲的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已连续两年呈现出逆风上扬的强劲增长态势。今年前三季度,整个行业共完成工业增加值69.4亿元,实现了63.1%的增幅。电力机车公司完成工业总产值72.9亿元,实现100%以上的高速增长。中铁轨道完成工业总产值22.7亿元,增幅达到103.6%。与电力机车整车关联的近70余家零部件企业生产形势同样喜人,时代电子同比增长40.8%,时代新材同比增长41.1%、联诚集团同比增长30.1%。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用5年时间,电力机车公司在干线轨道、地铁轻轨、电机和城际交通等四大业务单元的支撑下,产值可以超过350亿元,时代集团在轨道交通、新材料、半导体、新能源等业务单元的引领下,产值可以达到近300亿元。加上配套产品部分,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打造成全市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是完全可能的。
  总的来说,在未来几年里,集中必要精力、人力、财力,以国家和省产业政策为指南,积极抢抓国家启动2万公里铁路建设计划的黄金机遇,积极开工建设一批大型项目,研发生产一批高端产品,重点打造一批企业旗舰,培育扶植一批优势配套企业,建设一个高水准产业园区,实现产业超常规发展,把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株洲市第一个千亿产业集群,把株洲打造成为世界知名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的目标是完全合理的,是可以实现的。
  
  二、目标展望
  
  根据当前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趋势、企业在未来近几年的项目投资计划和产品开发计划,结合对整合行业发展前景的判断,对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提出如下具体发展目标:
  1、产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增加值分别达到1400亿元和500亿元,年均增长28%,占全市工业总量的40%。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400亿元(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公司),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300亿元(南车时代电力机车研究所),3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中铁轨道系统集团公司、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株洲南车电机股份有限公司),1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50亿元(联诚集团),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20亿元(九方装备、斯威铁路),2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科盟车辆配件公司、新通铁路装备有限公司)。
  2、新城区建设目标。把田心高科园作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集中区,把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一个千亿产业特色园区,并将其建成一个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新区。到2015年,田心高科园总体规模要拓展到20平方公里,成为规划最规范、土地最集约、配套最齐全、投资最集中、环境最优美的“两型社会”示范区。
  
  三、积极推进重点工作
  
  打造轨道交通装备制造千亿产业目标,建成“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除了良好的外部机遇和坚实的产业基础,还需要政府部门的统一规划与政策扶持,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坚持规划引导,科学布局“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按照建设世界知名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之都”目标,合理规划产业空间布局。按照生产方便、生活舒适、生态协调发展的原则,推进田心高科园,高起点规划、高强度开发、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效益经营,使其发展成为株洲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核心区。在荷塘区发展铁路货车和铁路工程机械生产基地。在清水塘地区布局铁路轨道系列产品生产基地。在河西高新区,建设电力机车电子器件和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形成“一园三基地”的发展格局。
  2、坚持高效经营,重点打造产业特色园区。利用好、建设好田心高科园这一载体,总体规划拓展到20平方公里,先期规模要开发到6平方公里的核心政策区,将其打造成为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千亿产业园区和石峰新城。田心高科园要采取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行的模式,实行统一自主的领导、财政、人事和税收管理体制。坚持非均衡发展原则和基础设施建设适度先行原则,市、区两级财政资金可以适当向田心高科园倾斜,提高田心高科园的商用土地比例,园区内企业产生税收的地方留成部分要在一定期限内返还给园区用于自身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迅速使田心高科园的经营步入良性循环,把田心高科园打造成为省内第一、全国一流的轨道交通特色产业园区。
  3、坚持核心驱动,突出培育旗舰企业。引导株洲电力机车、时代集团、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中铁轨道等4家重点骨干企业加快技术改造和改制重组,将这四家企业发展成为全国行业标杆企业。大力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发展大功率交流传动机车、客运电力机车、动车组、铁路货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铁路路轨系列产品、列车网络控制系统、信号系统、制动系统等9大产品。到2012年,株洲电力机车公司实现年销售收入210亿元,时代集团实现年销售收入160亿元,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中铁轨道公司年销售收入突破50亿元。到2015年,电力机车公司和时代集团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过400亿元和300亿元,中铁轨道公司、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
  4、坚持完善配套,打造产业“联合舰队”。围绕干线机车、城轨车辆、铁路货车、铁路工程机械等终端产品,大力发展机车电气控制装置、变流装置、传感器、车轴、转向架等机车车辆配件。支持南车电机、时代电子、时代新材、联诚集团、斯威铁路、九方装备、新通铁路、春华实业等核心配套企业与整车生产企业加强技术合作,建立技术联盟,依靠整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平台、实验平台,实现联合开发、联合试制,加快现有产品水平的提升和新产品的研发。引导鼓励机车整车企业稳定扩大本地配套产品的采购份额,进一步带动配套企业发展。形成地铁、轨道交通设备产业配套链,将株洲建设成为国家高速铁路交通设备和自主化城轨车辆的重要生产基地。
  5、坚持密集投入,加速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切实抓住当前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围绕干线轨道、地铁轻轨、城际交通、铁路货车等主要产品门类,积极开展项目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建设管理长效机制,按照开发储备一批、引进争取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要求,以国家重点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方向为指南,重点推进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及城轨车项目、大尺寸半导体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20余个重大项目建设。
  6、坚持技术领先,持续推动企业改革创新。支持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实现技术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 搭建“产、学、研”技术研发平台,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鼓励企业实行研究与生产分离,研发机构要集团化、企业化,在云龙示范区建设时代研究院,把各家龙头企业及其子公司的研发工作进行集中、整合。创新思路,深化改革,积极配合中央、省属国有大中型轨道交通产业企业搞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工作。对条件成熟的企业,要积极支持帮助其引进实力雄厚的战略合作者,建立先进的现代化企业管理体系,推动企业集团化、国际化进程。
  
  四、全面强化政策保障
  
  1、土地保障。支持田心高科园总体规划到20平方公里,先期拓展到6平方公里规模。园区土地可先征后转,在保证工业用地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基础设施建设和商业开发等配套用地占土地总量的比例,使其达到50%的比重,并享受园区土地开发政策,形成基本平衡的土地开发机制。优先规划和开发电力机车公司、时代集团、南车长江车辆公司株洲分公司、中铁轨道等重点骨干企业新改扩建项目生产科研用地和生活配套用地,并一律按现行政策规定的株洲工业用地基准地价供应,征地拆迁费用超出成本部分由市、区两级按财政分成比例分担。支持龙头企业“裂变”,改制分离的新业务单元优先安排进田心高科园发展。
  2、资金保障。加大对田心高科园的资金投入,以园区现有的产业公司为基础,整合筹措4-5亿元资金,用于园区一期2.5平方公里土地一次性整体开发和标准厂房建设,确保2010年底前完成一期土地的“七通一平”和一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到2012年底前,完成二期2.5平方公里土地的“七通一平”和二期1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凡在园区内注册的企业,投产后10年内产生的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返还给园区用于开发建设。从2010年起,建立株洲市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纳入市、区两级财政预算。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连续支持5年。
  3、税费减免。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真落实在全市范围内的企业按研发投入的150%所得税抵扣政策,落实全市轨道交通产业企业增值税税前抵扣政策。田心高科园标准厂房规划报建时享受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政策。园区内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的配套企业,新上生产性建设项目规划报建时,免收一切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服务性收费;其他企业投资总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报建费用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减半征收。
  4、配套支持。支持市内整车企业与本地配套企业合作,逐步扩大本地配套产品的采购份额。市财政按重点主机企业当年新增本市企业配套零部件采购金额的0.5-1%比例给予主机制造企业奖励,同时积极争取省财政对主机企业1%-1.5%的技改贴息。建立企业配套协作沟通交流机制,建设网络平台,定期发布信息。完善田心高科园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协同跟进水、电、气、通讯、主干道、公共交通等。
  5、环境保障。全市国有控股、参股和政府资助的担保公司都重点支持轨道交通装备产业的发展,将其贷款担保项目作为主要业务,优先安排担保。各大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要将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作为贷款重点投放行业,贷款额度每年要保持较大幅度增长。各相关职能部门要为轨道交通装备产业项目报批办证等建立高效、便捷、顺畅的“绿色通道”,对于投资在5000万元以上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建设项目按有关规定实行行政审批代理制。
   (作者系湖南省株洲市经济委员会主任)
其他文献
循环经济是一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其核心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目标,构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路循环,有效利用资源和减少废弃物排放,实现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工业企业是循环经济实施的主体之一,其重要性体现在三个方面:工业企业生产作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的主要途径,是
期刊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这充分说明,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极其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以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严重困难。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当前和今后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我们必须加快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
期刊
2010年3月18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主持,该局局长辛国斌发布了《中国工业经济运行2010年春季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金碚介绍了有关情况,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发表了重要讲话,他说:    一、充
期刊
最近,我们深入武钢集团公司、中铁大桥局、江汉石油管理局、大冶有色金属公司、省能源集团鄂州电厂等单位进行调研,采取集中听取情况介绍、分别召开政工干部和职工代表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深入站队车间思政工作现场考察等方式,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企业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当前进一步深化国企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充分发挥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提供决策参考,以利于有效提高全
期刊
2010年3月24日,中共湖北省委组织部和湖北省国资委党委在武汉召开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全国“两会”精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七次全会精神,总结交流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全省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更好地为全省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省委、省政府对这次
期刊
阳春三月,本是气候宜人、春暖花开的大好时节,而旱魔却无情地肆虐着我国西南地区,牵动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进入2010年,华北降雪频繁,南方持续低温,沙尘天气更是频频侵袭我国大部,让国人目光再次聚焦气候变化,强烈呼吁环境保护。哥本哈根会议的“呐喊”,全国两会上的热议,在此刻我们才真切体会到践行“低碳生活”是多么迫切。“低碳生活”虽然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但它反映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
期刊
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的实体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外向度较高的沿海地区和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以后这个影响又逐步扩大到了全部的中小企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及时实施了“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对国内总体经济企稳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使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但从当前经济总体形势来看回升势头还不稳固,中小企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
期刊
随着改革步伐的迅速迈进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中小企业的生存和竞争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信息化战略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已经愈加明显。据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中小企业法人单位营业状况总体良好。全国中小企业法人单位中,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为205.68万户,占企业法人的88.6%,非正常营业的法人单位占11.4%。半数企业开展信息化应用。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及特点    为了真正围绕中小企
期刊
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微观基础,是湖北振兴崛起的重要推动力。近几年,全省上下大力打造龙头企业,加快培育中小企业,工业企业迎来一个持续快速发展时期。2008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规上企业”) 10998户,同比增加2002户;完成工业增加值3842亿元,增长21.6%;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以下简称“收入”)13082亿元,增长39.30%;实现利税1761亿元,增长57.77%,呈现出大企业扩
期刊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的物质、精神、政治文明水平在职工行为和观念上的总体表现。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职工体育活动、体育比赛,已经从单纯的强身健体、体育竞技,发展成为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增强职工凝聚力和激发职工斗志的平台;体育活动的文化含量逐渐提升,体育活动已经是企业文化重要载体,成为企业文化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体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