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手机你难受吗

来源 :检察风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x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中,很多人和手机形影不离

无手机恐惧症


  随着4G网络的广泛覆盖和5G网络的兴起,加上智能手机功能的增强和扩大,“一机在手、无所不能”已逐渐成为常态。手机购物、手机拍照、手机查询、手机通信…… 智能手机无疑已成为当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Nomophobia”正在网上流行。这个组合词由no mobile phone(手机) phobia(恐惧症)组成,由英国民调机构舆观(YouGov)创建,中文解释为“无手机恐惧症”。它最早出现于英国邮政部门的一次调查中,结果显示英国53%的人在手机丢失、没电、欠话费或者连接不上网络时感到焦虑,其中女性患上该病症的风险比男性高17%,18岁到24岁的年轻人症状最为严重。
  “无手机恐惧症”被认为是一种现代社会心理疾病,主要表现为对手机产生很强的依赖心理,想到不能使用手机时会担心或恐慌。“无手机恐惧症”普遍出现在年轻人中,很多人早上睁眼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摸枕边的手机。即便是洗澡时,都会把手机放在视线范围内,稍有声响就赶紧擦干手去查看。手机不在身边的感受,就跟密集恐惧症患者看到密集的图片,深海恐惧症患者潜入大海一样,浑身不舒服。
  很多人都知道常看手机会导致颈椎和关节等健康问题,但是很少有人意识到“无手机恐惧症”会真真切切地影响到大脑,导致功能受损。韩国首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脑成像技术研究了19名被诊断出患有互联网或智能手机成瘾现象的十几岁男孩的大脑。结果发现,与正常人相比,他们大脑中的GABA(皮质中抑制神经元的神经递质)水平明显高于促进大脑信号传输的神经递质。也就是说在神经元层面传递信息会更慢,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减弱,很难保持专注。研究人员说,这项研究中的手机上瘾青少年在焦虑、抑郁、失眠和冲动水平上的得分也明显更高。好消息是,其中12人接受了9周的认知行为疗法后,GABA水平恢复正常。
  韩国研究人员在芝加哥的北美放射学会年会上提交了这份研究报告,引起广泛的关注。“在这项研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只有酒精和毒品会从神经递质层面上影响人类。这指向了一点:我们或许无法逃脱手机,但得时刻保持清醒。”美国斯坦福大学神经放射学家、神经影像学专家马克斯·温特马克教授说:“对我来说,这项研究最有趣的方面是,能够在认知行为疗法干预后看到不平衡的纠正。我们想看到的是关于成瘾症状是否也得到纠正的更多研究。”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无手机恐惧症”患者往往伴有抑郁、焦虑、失眠等症状,工作和学习能力会大幅度降低,因为他们隔几分钟就看一眼手机,或10分鐘刷一次微博,或半小时开一盘游戏。另一方面,他们同时患有高度的社交恐惧症、尽力避免面对面的交流,对人际交往也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一些性格比较孤僻、自卑、缺乏自信的人,常常希望通过玩手机来减轻自己的孤独感或者获取重要信息。一旦失去这种联系,最容易造成心理不适,同时出现呼吸困难、出汗增多、胸闷、心跳加快、发抖或颤抖以及头晕、晕厥等。他们必须赶紧把手伸进兜里,发现手机还在那里,才会感到一丝欣慰。
  最近,《睡眠》杂志在线增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对失去手机联系的恐惧与睡眠健康状况不佳存在关系。这项研究涉及327名平均年龄为20岁的大学生。参与者完成了几份问卷,包括“无手机恐惧症”问卷、爱普华斯嗜睡量表和睡眠卫生指数。研究团队成员包括阿肯色州康威市亨德里克斯学院的心理学教授、首席作者詹妮弗·佩兹卡博士,阿肯色州大学小石城分校的卫·马斯丁博士和布鲁斯·摩尔博士以及本科生研究人员沙隆达·米歇尔。初步结果显示,89%的大学生有“无手机恐惧症”,他们中症状相对较严重或相当严重的人,都与白天嗜睡和夜间睡眠质量差紧密相关。
  “我们也估计到‘无手机恐惧症’会在研究对象中普遍存在,但没有想到发病率如此之高。正在经历更加严重的‘无手机恐惧症’的大学生更有可能遭受嗜睡和睡眠质量不良的痛苦,比如长时间的午睡和不稳定的上床休息及起床时间。”佩兹卡博士表示,“为了改善睡眠习惯,我们提出睡觉前和睡觉时限制使用手机。然而对于‘无手机恐惧症’患者来说,这种做法可能会加剧睡前焦虑,扰乱睡眠,而不是改善它。减少睡前使用手机的建议是为了提高睡眠质量,而且看起来相当直接,但对于这些人来说可能需要调整或考虑”。

强迫症引发焦虑


  一项针对葡萄牙年轻人的新研究显示,当一个人离开智能手机时产生的恐慌情绪,可能与普遍的能力不足、缺乏自信和自卑感有关。虽然一半多一点的研究参与者是女性,但研究没有发现性别和“无手机恐惧症”之间存在联系。有这种感觉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更焦虑,更具强迫症倾向。
  这项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美国《计算机在人类行为研究中的应用》杂志上。研究论文的作者之一、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教育研究系副教授安娜·葆拉·科雷亚解释说:“那种恐惧和恐慌的感觉就是‘啊,不好!我把手机忘在家里了’!影响情绪的不仅仅是关乎手机本身,还涉及用手机做其他事情,包括社交媒体、与他人联系和了解网络红人在干什么等等。正因为没带手机或者手机没电了,在某种程度上会切断这种联系,所以让一些人产生焦虑不安的感觉。”
  但是,智能手机的正常使用有益于人们的生活。比如,当你不能和朋友在一起时,可以与他们视频聊天,或者用手机办公,这与干扰生活的使用之间存在差别。研究人员发现,参与者每天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越长,他们离开手机时的压力就越大。参与者的强迫症评分越高,他们就越害怕没有手机。强迫症的衡量标准是,要求参与者评估自己必须“反复检查自己做过什么”的程度,以及一些类似问题,精神紧张的人可能把手机视为一种压力管理工具。   伊朗伊斯法罕医科大学在《国际预防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 “无手机恐惧症”与使用手机的频率之间呈正相关,使用的频率越高,“无手机恐惧症”的发生率越高。研究人员表示,使用手机的频率可以用来预测“无手机恐惧症”的发生率。轻度患者每月短信费超过50元,月流量超过1G;中度患者每月短信费超过100元,月流量超過3G;重度患者每月短信费超过150元,月流量超过5G。

消除手机成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络(CNN)制订了一份“无手机恐惧症”自测题,共列举了20种表现。
  是否出现下列情况:1.不能通过智能手机持续访问信息,我会感到不舒服;2.在想看消息、回复的时候刷不出来,会很生气;3.没法即时从手机上看到新闻、天气、热点等,我会很紧张;4.在想要的时候不能用手机,或者不能使用某些功能,我会烦躁;5.十分害怕手机会没电;6.用光了积分或达到了每月数据量限制,我会感到恐慌;7.没有数据信号或无法连接到Wi-Fi,就会用各种方法拼命检查,直到成功连上;8.要是不能用手机,会担心自己会不会迷路,被困在某处;9.要是因为某种原因,一段时间内必须关机,那么在允许的时候会立刻开机;10.会因为无法和家人朋友沟通而焦虑;11.无法立即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我会担心;12.接不到电话、信息,感到紧张;13.我会很焦虑,因为我无法与家人和/或朋友保持联系;14.会担心有人找我有事;15.会很焦虑,因为我平时天天都跟亲友联系,很有规律;16.会因为和“网上身份”断开而感到紧张;17.会因为没办法在朋友圈/微博/群里实时秀照片而不高兴;18.会因为没办法查看点赞、回复而不舒服;19.会因为没办法查邮箱而焦虑;20.我会手足无措,不知道做什么。
  “无手机恐惧症”是可以消除的,下列做法不妨一试:1.睡觉前至少关闭手机一个小时,给你的大脑放松的机会,不必像以前那样醒来看看隔夜错过了什么。临睡前被刺激性信息淹没通常意味着无法入睡,尤其是当我们面临无法控制的情况时。危险不仅在于哔哔声有可能唤醒我们。智能手机还会发出“蓝”灯,向我们的大脑发出信号,该唤醒了。蓝灯会抑制褪黑激素,褪黑激素是决定我们睡眠节奏的激素。2.设置某些时间检查电话,可以集中精力提高工作、学习和休息的效率。将某些地点和时间指定为无电话区,是解决恐惧症的好方法。例如在开会、吃晚饭、和孩子一起玩时,从手机中删除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应用。3.英国斯旺西大学著名的心理学教授和网络成瘾症专家菲尔·里德教授曾说:“智能手机成瘾,可能与越发严重的社交孤立和抑郁症有关。”我们是社交生物,没有人喜欢和埋头于屏幕中的正在“聆听”的人交谈。在真实的人际交往中成长,这是智能手机无法复制的东西。
  编辑:夏春晖
其他文献
  医学模式决定着医学发展方向,国医大师陆广莘提出中医学是健康医学,其医学模式是生命健康生态医学观,与现代西医学遵行的疾病医学模式完全不同。陆老认为要发展健康医学,就要
会议
自2016年政府提出“租购并举”,长租公寓因为能够将大量低利用率的社会存量房与租户需求相连接,提升社会存量房使用效率与租户体验,同时还能吸引投资、提高闲置房屋利用率、盘活无法交易的土地资源、缓解城市住房紧张问题,所以备受各方青睐。  然而近年来,长租公寓“爆雷”事件不断,尤其是到了2020年,叠加疫情影响因素,多地长租公寓出现爆雷。例如成都巢客遇家、连合之家,杭州海玛,合肥梦岭公寓等多个长租公寓突
期刊
阿尔弗雷德·艾耶尔爵士(Sir. AlfredJules Ayer,1910.10.29—1989.06.27),英国哲学家,因1936年出版《语言、真理与逻辑》而闻名于世。此书中他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主要论点,从而成为了逻辑实证主义在英文世界的代言人。1946年至1959年,他在伦敦大学学院担任精神逻辑哲学讲座教授,同时也是牛津大学的逻辑学讲座教授。1970年,他被封为爵士。  艾耶尔出生在
期刊
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在巴黎先贤祠广场的《冰表》(Ice Watch)也是城市中以艺术的形式关注环境问题的临时性公共艺术作品。为了配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的召开,埃利亚松从努克(Nuke)外的一个峡湾收集了十二个大冰块,以钟表圆形的方式放置在先贤祠广场上。冰块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融化,无冰的未来和冰冻的过去,都被带到了现在这个可见的、融化的水坑里。  《冰表》与其说是冰的钟表,不如说是观众的
期刊
一  2011年10月,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劳德代尔堡发生了一起恶性交通事故,一名退休警察开快车,结果肇事致人重伤。  这个城市有份地方报纸,叫《太阳哨兵报》,这个故事的女主角克斯汀就是这份报纸的一名女记者。这名40多岁的女记者听到这则消息之后,皱起了眉头,在她的印象中,警察因为开快车导致的交通事故发生好多次了,即使是退休的警察,也发生好几次了。  为了印证她的直觉和记忆,克斯汀收集整理了历年的新闻报
期刊
晚清时期,无论男女皆有吸食鸦片者  近日,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教育局宣布,取消一名小学教师的注册资格。事情的起因是今年4月,该教师的一段教学视频在网上流传,在视频中,该教师宣称“1840年,英国发现中国有很多人吸食鸦片,问题相当严重。他们为了消灭中国的鸦片,就发动了这场战争(鸦片战争)”。不久,校方承认该教师言论错误,并为此向社会公众道歉。时隔7个月后,香港特区政府对涉事教师正式作出处罚。  法国著
期刊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