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半学校”教学模式的开发策略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scwb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时间上难以做到全面跟进,迫切的需要一些社会教学机构来填补学生从离开学校到家长接到孩子这段时间的教学管理空白。“四点半学校”充分利用这一时间段内教学管理的空白,填补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空挡,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有力补充。本文就“四点半学校”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并就如何加强教学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以供参考。
  四点半学校 教学 管理 策略
  【中图分类号】G 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5-0023-0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也快速提高。作为家长来讲,在忙于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兼顾孩子的学习。就目前来看,很多学生,尤其是作为中小学生,离校的时间与家长来接的时间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大部分集中在四点左右,而很多家长只有在下班之后才能有时间去接孩子放学,时间大部分要到下午五点半之后。在这期间,有一到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学生是不受学校和家长管理的,既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也产生很大的社会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四点半学校”应运而生,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有力补充。
  1.“四点半学校”产生的由来
  在很多学校,把放学时间安排在下午四点半,其初衷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早点回家休息,与家人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但是作为家长来讲,很多人要在下午五点半或者更晚的时间才能离开工作单位,再加上来到学校的时间,往往要到下午六点以后才能接上孩子回家。这就产生了一到两个小时的“真空時间”,在这段时间里,学生既没有受到学校教学管理的约束,同时也没有处在家长的视线管理当中,学生的教育及安全有着极大的隐患。在这样的情况下,“四点半学校”应运而生,在学校放学后,由“学校”把学生集中接到一个地点,通过提供活动场地、作业指导等形式,让学生安全度过学校和家庭教育的“真空时间”,既弥补学校教育的时间空白,又帮助家长照顾孩子。
  2.当前“四点半学校”的现状和不足
  (1)师资力量建设难以达到要求。就目前来看,很多“四点半学校”的管理者没有经过针对性的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几个人凑在一起就办起了“学校”,很多时候只是起到接送孩子、集中管理等作用,对如何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巩固学校所学知识、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缺少有效培训,影响了教学管理效果。
  (2)场地建设难以满足需要。“四点半学校”的人数较为灵活,对学校场地的要求相对来讲不是很高。但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一些“四点半学校”在场地建设上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造成学校的建设存在不足,在学生比较少的时候还可以满足需要,一旦遇到学生人数较多时,教学场地就难以满足需要,一些必要的教学活动就难以有效开展。
  (3)教学管理难以满足学生需要。在“四点半学校”的教学内容中,很多是对学生在学校所学内容的补充,甚至在有些内容上还是重复的。这虽然对学生巩固所学内容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作为学生来讲,单一的学习内容难以调动学习兴趣,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学生拓展知识面的目的没有得到充分实现。
  (4)监督管理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就目前“四点半学校”的建设情况来看,大部分是以民间力量为主,由政府机构牵头建立的数量还不是很多,民间办学力量成为“四点半学校”的主体。这就造成一些学校在日常的监督管理上存在漏洞,出现了一些原本可以避免的情况发生,不利于这种办学形式的发展。
  3.“四点半学校”办学模式的开发策略
  (1)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健康发展。教育是一项公益事业,政府部门作为社会的管理者、参与者,必须积极参与到当中来。要加强对社会力量的整合,把社会力量、企业、政府置于同一平面进行有机的资源整合,把社区、政府、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力量充分整合起来,通过集中资金、人员、场地等方面的资源,为建设“四点半学校”提供充分的硬件和软件支持。特别是要充分挖掘社会力量资源的潜力,如社区内退休人员、公益性服务机构等各方面的资源参与到办学当中,既发挥了各方面的力量,同时也促进社区和谐稳定。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好办学基础。一方面要加强对社会教学机构的培训指导,增强对社会力量教学机构的师德教育,树立敬业爱生思想,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适应社会发展对教育教学工作的要求。同时,政府管理部门要研究制定,鼓励和引导公办学校教师参与到“四点半学校”教学工作以及利用学校场地等相关政策,使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3)加强教学监管,规范教学管理。“四点半学校”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新产物,同时也是必然产物。作为教学管理部门,要认真研究“四点半学校”建设、管理的新情况、新形势、新要求,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学生教育需要,对“四点半学校”的机构建设、场地建设、人员建设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各方面进行优化完善,加强教学管理,促进质量提升,满足社会需要。
  4.结语
  “四点半学校”是对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同时也是社区教育的重点。各方面要高度重视,集中各个方面的力量办好“四点半学校”,为学生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汤新华.美国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及其启示[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5)
  [2]任晓秋,周纯义. 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四点半课堂”初探 [J].基础教育研究,2011(17)
  [3]窦诗尧.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四点半学堂”服务探讨——以广州市M社区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8(33)
  [4]安桂清,任富恒. 学校与社区“教育一体化”研究——以上海市世博家园社区“快乐三点半”项目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2015(06)
其他文献
读写结合是当前教育的一种形式,也是比较受关注的一种教育方式。初中时期学生的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等方面都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而且初中时期对于人文素养的教育比较缺乏,读写结合的语文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对初中学生的人文知识培养起到了促进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以及读写结合视域下是如何提升初中学生的人文素养。  读写结合 初中学生 人文素养提升 需求探索  【中图分类号】G 633.3【文献
期刊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的转移,进城务工农民尤未减少,他们留守在家的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也日益增加。这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这一现象的产生也导致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严重突出。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的调查,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以期改善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一系列状况。  家庭教育 留守儿童 研究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在當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文体类型可谓是多种多样,如散文、诗词、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等,不同文体其写作方法各不相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好文体分类解读工作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所学知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本文将对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以求为其他教师教学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小学语文 文体分类解读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 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是每一位教师都极为熟悉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这三个层次的重要程度理应是逐层递增的,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时却会出现过于重视技能与方法却忽视了情感引导的现象,这应该是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重视的问题,因为思想情感的渗透是阅读最本真的价值体现,只有做到了这一点,学生才能意识到作品的真正魅力所在,从而汲取营养然后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教育现代化脚步不断加快的背景下,微课这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被大力推广,在认清其显著优势后,一线教师纷纷投入到了研究和实践当中,也各自取得了很大的教学突破。在初中英语教学改革进程中,运用微视频教学是必然性的举措,教师必须投入更大的教研力度,尽快建立起完善的微视频教学机制。本文围绕初中英语教育,对微视频教学的基本原则与策略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微视频 初中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 63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要求都是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的培养,既要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力,同时也要重视德育层面的培养。尤其是在小学教学中,更是如此,只有从学生小的时候,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从而才是对学生德育的更好的发展。所谓的德育教育,实际上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的道德层面上的培养,从而让学生形成更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立足小学德育教学
期刊
口语交际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听、写、交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吸引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習热情,进而提升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质量。本文就立足于当下,针对小学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的情境创设进行了相关探究。  小学低年级 口语交际 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 623.2【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 要:实心球运动是初中阶段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中考体育测试项目,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提起足够重视。实心球是一项枯燥但有强调技术性的体育项目,对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要求比较高,需要教师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正确引领学生掌握投掷技巧,通过大关节柔韧练习有效提高初中体育实心球成绩。  关键词:大关节柔韧练习 初中体育 实心球  【中图分类号】G 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镇,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不分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家规家训在郑氏后人中传承了900多年。如今,“一大家子”已是祖辈、父辈人的记忆,社会在发展,家庭规模变小,职业流动性加大,我们的优秀家规家训将如何传承呢?传统的家风家训又该如何适用
期刊
在现阶段的教育相关法规文件中,关于惩戒教育未作出明确界定,人们关于惩戒教育的本质也比较模糊,若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对于惩戒教育的应用不当,则极易引起媒体、社会以及家长的批判。因此惩戒教育没有容身之地,特别是在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年龄小,心理脆弱。那么惩戒教育能不能合理地进入我们的校园、我们的课堂,实施的条件又怎么样,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笔者对上述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思考和研究。  小学教育 惩戒教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