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大师造首星,何其有幸

来源 :太空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e8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毛泽东主席"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下,在钱学森提出"需要一些年轻理工毕业生加入其中"的背景下,1959年,24岁的我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了一个"神秘单位"——581组。这个组当时负责拟定新中国人造卫星规划,组织和协调人造卫星、火箭探空业务。钱骥说将来要搞上天的事
其他文献
科技技术不断发展进步,促使数字媒体对人们的生活逐渐产生影响,伴随着这种网络数字趋势,动画制作课程成为新兴课程。动画制作课程依赖数字媒体的发展向人们展现出不一样的魅力和优点,动画制作课程中的公益广告作为现在公益宣传和筹备的方式之一,给公益活动带来了不小的影响和好处。文章分析了动画制作课程中公益广告的优势和表现形式,结合动画制作课程的教学和开设来看公益广告的表达形式。
期刊
郭力平、何婷、吕雪、李姗姗在《学前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中撰文指出,物联网技术是以获取人和物的状态数据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儿童学习与发展评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物联网技术的运用能够协助教师观察,提升其工作效率。如传感设备能够在同一时间段获取班级所有儿童的行为数据,帮助教师在整体上把握班级儿童的发展情况。教师通过儿童数据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需要特别支持的儿
期刊
花向太阳油自生看到向日葵,就想到太阳,并不是现代人独有的想法。大约在5000年前,北美洲的印第安人不但已经开始种植向日葵,还把这些花朵的形象用在了各种象征太阳的地方;1510年,西班牙探险家把向日葵的种子带回了欧洲,于是这种"太阳花"开始了它的世界之旅。到18世纪,葵花籽油在俄罗斯开始流行,那可是教徒在斋戒期间少有的几种可以吃的油料。
期刊
犹如对浩瀚星空的痴迷,人类对海洋深处的探索也从未止步。深海大洋作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里面包含各种不同尺度的运动,承担海洋中能量与物质的输运。几百年来,在世界各国海洋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人类对海洋有了一定的了解,但相关的认知依然非常有限。
期刊
问:土壤腐殖质对有机土壤而言很重要吗?答:土壤腐殖质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体,一般占土壤有机质总量的85%~95%。它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将分解物又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呈黑色或棕色,与矿物胶体紧密结合,凝聚形成具有多孔性的水稳性团粒结构。土壤腐殖质对作物营养有重要
期刊
疫情防控期间,机器识别人脸时,对戴着口罩的脸怎么识别?佩戴者取下口罩,不太安全;不取下口罩,没法过关。别担心,一项新技术应用啦!3月6日,在中国中铁科学研究院门口,员工戴着口罩仅在机器屏幕前短暂停留,个人信息及体温状况便出现在屏幕上。然后,他们就能安全、快速地进门。人脸识别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人脸检测,二是人脸配对。识别
期刊
200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战略卫星,但这颗卫星曾因地面的控制失误而一度失去正常状态,与地面失去信号联络……17年后,面对中央电视台的采访,当谈到当年这一险情时,72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嫦娥系列型号总指挥、总设计师顾问叶培建在镜头前一度哽咽:"卫星丢了,我无法交代……责任比命大啊!"
期刊
我今年87岁。从一个不懂航天、不懂气动的门外汉成长为一名气动力学者,我参与见证了中国航天创造的一个又一个"第一"。"东方红一号"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颗星当时是很先进的,比苏、美、法、日发射的卫星重量都大。它的发射震惊了全世界。那么,当年我们是如何把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送入轨道的呢?
期刊
~~
期刊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