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与制衡:大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的生态性建构

来源 :大学教育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qsu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分析,物质文化和工具理性对大学的冲击使大学文化传承出现了生态性失衡,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文化碰撞交流和传递中被遗忘和边缘化。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存在着生态性的互动和制衡,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吸纳和创新价值,民族非物质文化传统促进大学文化生态平衡和特色发展;通过建构人文~文化、学科一学术、静态一活态、生态一人文等和谐共生的平衡生态,实现民族文化和区域大学共生共荣的互动发展和完美统一。
  [关键词]民族非物质文化;大学;文化生态;互动与制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1)04-0020-04
  
  文化生态学认为,无论是生态自然的进化,还是物质世界的发展,亦或是文化生态的发展(教育也是一种文化生态系统)都是在多样性相互作用中行进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对于人类文明生态有着自我平衡、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单一意味着死寂。大学作为文化与智能的积聚地,是“民族灵魂的反映”,其学术及传承具备文化多元性、多样性及包容性,大学其实就是在百家文化争鸣、兼容并蓄中运行的文化生态系统。如果大学只按照现代工业化文明的秩序组织文化传播,只存在一种西方文化、一种高度雷同的大学生活方式,很难想象这不是大学文化的灾难。而科技高度发展,西方文明对民族文化冲撞很大,非物质文化受到的影响更为突出,因此,大学教育有责任、有义务融入民族非物质文化,平衡维护大学文化生态。
  
  一、大学系统中的文化生态失衡:“实用主义”大学教育的文化表征
  
  文化生态是大学教育系统中的主要“生态位”,大学生态的核心和本质就是文化生态,它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英文化、优质文化、先进文化的源流、水准和形象,是一个培养社会栋梁和社会良知、形塑社会新民的文化创造和文化教化、文化脉络延续的系统,它的健康、均衡与自组织和谐生存、发展,关涉民族生存发展、民族性格、民族思维、民族文化精神及其创造力的发源。但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在给大学发展带来史无前例优越物质生态的福祉的同时,也使大学经历了精神文化生态矛盾的炼狱;在“文化市场化”掀起的科学主义、实用主义、犬儒主义以及功利主义文化飓风的浸染和影响下,大学文化正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庸俗化、趋同化、简单化、工具化的委顿失衡状态。
  
  1.物化的学术生态
  在科学研究上,我们的大学将“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原本不同性质的东西笼统地合称为“科技”,过于强调“急用先学”,过于偏重应用研究,对基础研究重视不够;学科之间、学派之间不能融合共生,工科看不起理科,理科看不起文科,研究现代的看不起研究古典的,研究国外的看不起国内的,研究城市的看不起研究农村的、本土的、民族的;从事传统学科,如文史哲研究的教授和学生,他们的心理落差和失落感就会重一些,但是从事热门社会科学,如工商、管理、法律、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的师生自我感觉良好;从事理工科如建筑、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研究和学习的师生可能更好。民族的精髓被遗落在“荒山野岭”中,扔弃在“古城古镇古村”中。
  
  2.功利的课程生态
  在课程设置上,由于实用主义的工具理性,偏重于专业性强的工具类课程,而基础类和人文类课程虽然形式上满足了教育部规定的课时需要,但体现在课程管理和学生选择上,却被严重地淡化了,理工类课程和人文社科类课程、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等等不能和谐共生;在课程实施方面,“时令性”强的工具类课程含金量高于“土八路”民族类课程。在专业培养方面,由于功利主义人才观,片面注重人力资源“开发”而非人才“养成”,片面注重依据产业行业短期需要而非依据教育长期规律培养人。文学、历史、哲学这些基础的人文学科专业受到功利主义的冲击比较严重,他们一般不在学生和家长自然选择范围之内。学校中官员与教授的权力的大小,专业的冷与热,招生人数的扩大与缩小,专业教师获得利益的多与少,在社会上的受欢迎程度,专业发展的空间与机会等等问题,在大学管理者和师生的心目中都是客观地存在着的,他们的内心和社会评价以及实际的利益背后,事实上是受到当下功利主义、计算主义思想潮流的价值影响。
  
  3.民族非物质文化在大学文化生态系统中的偏离和失落
  随着民族文化功能当下语境的改变和“实用主义”大学教育的文化特性,一方面民族非物质文化功能的淡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当前的民族文化在大学传承中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另一方面民族内部后天学习的崇外心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大学对民族文化的蔑视。这突出表现在大学对学科专业的选择上,从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到学生学科专业选择都强烈体现着对市场利益和政治利益的追求,民族学类学科专业或实践远不在学生的视野内;在民族类课程设置方面,相关课程成了迎合强制性政策或是陪衬的需要;在人才培养方面,培养传习人的教育机制和环境是空洞的,一些思想、制度、技术、习俗、节气等等非物质遗产能被学者理解,但却因为没有纳入到大学教学体系中与学生和谐共生,不能渗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在传承方式上,在大学建立非物质文化研究基地、利用大学图书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静态保护及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等形式是单维的互不相干的静态模式,演绎和传承的是非物质文化符号的表征和表现工具(道具),学生也仅仅是把这种遗产作为艺术展演的道具,其内心体验、态度、情感及价值观却因为所处文化环境的脱轨而得不到应有的提升和张扬。
  
  二、民族非物质文化和大学教育的生态性互动与制衡
  
  1.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传承和创新价值
  大学教育是传承、创造高深知识和学问并直接培养社会人才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活动,它既是一种静态的教育组织系统,又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活动。以世界为背景纵观大学历史,大学最能引以自豪的东西是经千年而不衰且日益旺盛的文化生命力;文化是大学区别于其他社会组织的身份,是大学的灵魂,它使大学及其成员有历史感、使命感和责任感,明白自身角色的意义,并懂得如何扮演好角色。大学是对文化思潮最为敏感、最能吸收、消化和创新的力量,因为大学有一批既懂得西方先进的文明,同时又懂得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实际的学者,这些研究者理解文化交流、融会对于发展和创新民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大学文化传承的主体是“学者、官员、教员、普通国民、传媒工作者、法官、文艺工作者、实业家构成的联合体”,大学学者有良好的学术背景和条件关注中国的文化生态和大学生态文化建设,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精神,这对于协调中外文化冲突、大学与社会文化生态的碰撞起着积极作用。因此,大学生态对民族非物质文化具有传承及创新价值。
  
  2.民族非物质文化对于大学发展具有文化生 态平衡和特色发展的价值
  文化生态学强调各类异质文化在文化系统中融合、互动、共生发展。民族非物质文化既可作为大学系统的外环境,又可作为大学生态系统中的内“生态位”。大学生态系统具有平衡性和原生性、多样性、开放性和自主性;民族非物质在大学生态系统中可充当平衡大学文化生态的角色。西方文明对中国文化的每一次冲击都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发展的危机和传承的延滞。五四时期,青年学者疯狂留洋,对此,甘阳先生平和的评价引人启迪和深思:“大多数欧美国家的大学教师出国留学的少,合作研究的多”;他鼓励中国的学者有留洋研究的经历,但并不主张中国人一味地去读洋学位。而今天,我们对西方文化疯狂追逐再掀波澜,民族文化的发展不容乐观,大学的文化属性及价值不仅要审视还要重视,并从发展的角度去生态性建构。另外,甘阳先生还强调中国的大学应该确立华人大学理念,在学习西方大学精神和文化的过程中,弘扬中国的文化精神和传统,办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显然,民族非物质文化在大学生态中的人文教育地位和价值的确立和重构,不仅是振兴我国民族文化精神,不致其失落走向,以促使其回归的重要力量,也是大学尤其是民族区域的大学承担传承和发扬、保留文化变迁中的生态异质性并呈现特色的重要使命。
  民族非物质文化与大学教育不论是从文化的机理看大学还是从教育的规律看文化,两者都存在着共生共荣的互动关系。民族非物质文化只有在大学教育中传承和发展并融合为大学教育的一部分,才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才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大学教育在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的制衡中才能保持内在的文化底蕴和内涵,并凸现、张扬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尤其是增强地方本科院校的社会适应性、辐射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把非物质文化纳入到大学教育体系中能实现雅斯贝尔斯对大学的“学术教学、学术研究及文化创新发展”功能的完美统一。因此,对于民族区域的大学来说,应在大学物质文化和民族非物质文化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在变革中守望非物质文化,在民族精神引领下使大学文化“祛蔽”、“返魅”。
  
  三、大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生态性建构的思路
  
  生态学反对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主张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思维模式,反对机械还原论,反对只看重自然的工具价值,主张自然中每个存在物都有其存在的自我价值。借助生态学的整体、系统、联系的观念及和谐、共生的思想,大学生态系统对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和发展可从学术环境、学科、课程、专业及教学几个维度作和谐建构性思考。
  
  1.人文-文化共生
  文化是在好的人文环境中运行的,两者存在着共生共容的关系,即民族非物质文化知识、精神和理论的创造与传播首先需要宽容、宽松、宽厚的共生环境即人文环境作支撑。稳定、和谐的学术氛围有助于民族精神的成长,有助于为各学术流派、科学发明创造和科学活动提供必要的平衡的人文一文化生态。首先,在中西方文化冲突中,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任何精神产品都有宪法赋予的存在的自由和权力,并且参与自由讨论的权利,用以发展民族先进文化,满足民族文化多样性的文化精神和审美生活需要为评判标准,否则就会造成文化生态的破坏,精神植被的破坏和道德伦理的沦丧。
  其次,实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人文一文化共生还需要“文化自觉”。“文化自觉”这一概念,是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笔者以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内涵,应该是指拥有和传承着一种文化的民族、社区或者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文化有一种自觉的意识,能冷静地看到自己文化的利弊,懂得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文化的真正价值,建立起文化的自尊与自信,热爱它,又积极学习异域文化的长处,宽容他者文化。从现今民族文化的传承困境看,经济浪潮中的文化主体价值观念变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文化自觉。所以,区域大学要保护与传承民族非物质文化就要提倡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引导学生走进民族“田野”中,参加各种民族文化活动,在体验与感悟中增强“文化自觉”,提高研究者和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是有效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的重要路径。
  
  2.学科-学术融合
  学科一学术融合,概言之,指学科一学术活动一学术传播载体之间的和谐共生。具体地说,它既包括大学理论、思想、艺术、科学等领域的共生,也包括大学各种文化、学术机构之间的共生力量,更包括人文精神赖以生长和传播的内容、学科载体——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共生的问题;还有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传统共生问题,主流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共生问题,科学文化与神秘文化的共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文化的重要标识,内含着民族特有的认知方式、性格特质和审美意识,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文化生命密码,她需要我们的教授去感知、去探究,并解决不同地域内的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情况、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这就需要相关大学的管理者和学者将民族非物质文化纳入到学科发展视野中,融合到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科和自然科学等学科研究领域中,以其特有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使各学科展现民族特色和学术活力,并借助学术活动和学术传播载体延续和永生。以民族非物质文化作为切入点来整合其他学科并建构有特色的“学科发展”体系,有了学科平台,有了研究的学者和教授,文化便有了创新的价值,大学也便有了特色发展之路。斯坦福大学为造就“有教养和有用的公民”,与其遵循的“对旨在扩大人们的头脑和提升人们的工作能力的普通文化十分重视”的路径是分不开的。
  
  3.静态-活态结合
  大学对民族非物质文化还可建构静态传承和活态发展相结合的生态模式。在静态传承方面,主要是通过图书馆、陈列馆、档案馆及大学学报与教材等固态载体对非物质文化进行信息储存与传播;但是这些保护有_定程度的局限性,只能作为历史文物和“死化石”,缺乏生机和发展的动力。文化保护是在流动中进行的,民族非物质文化只有在流动中才具有特定的永恒价值,要保护文化就要理解并深入感知其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而在大学中实现流动的传承,就是要培养鲜活而生动的“传习人”。因此,从专业发展、课程体系、田野调查、实践教学、校园文化活动与服务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普查、规划,宣传、研究等等社会项目活动)等层面和维度构建传承教学体系是民族非物质文化“立体化”活态传承与发展之路,是对前者静态保护的有效拓展和补充。
  
  4.生态-人文糅合
  非物质文化是在民族生境中自适应与发展的生态过程,它体现在其对民族生境中的物质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平衡及维护等方面;保持好民族非物质文化生态环境,就是要在相关的物质文化元素和非物质文化元素组成的自在自生系统中实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自然传承。因此,大学在传承和发展民族非物质文化中,要在任何一个过程、任何一个环节中将生态的元素和人文的内涵糅合在一起,才能使民族非物质文化更生动、更鲜活。如在教学实践和研究中,将民族地区千百年来的自然山水风光、民族语言、民族风情、民族风俗、民族的节日等自然和社会等等要素融合在一起探究、感悟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创新发展,指导学生在民间采风及创作中意识和感悟,将非物质文化的生存生境与传统文化、现代文化糅合在一起,不仅引导学生感受民居、鼓楼、花桥、寨门等物质文化因素,更要引领学生感悟节日、规程、习俗、技术等非物质文化因素。
  
  [参考文献]
  [1][美]亚伯拉罕·佛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
  [2]邓钧,中国传统音乐中的多声形态及其文化心理特征探微——以侗族多声大歌和笙乐器为例与彭兆荣先生商榷[J],中国音乐学,2002(2);41--52.
  [3]眭依凡,大学的使命与责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7.
  [4]白庚胜,民间文化保护诸问题[J],民间文化论坛,2004(4):8.
  [5]彭世勇,中国高教三大软肋[J],南风窗,2002(11):27.
  [6]王英杰,在创新与传统之间——斯坦福大学的发展道路[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3):80.
  
  (责任编辑 李震声)
其他文献
课程理论最早于20世纪初发端于美国,到20世60年代前后,有关课程的思想逐步发展,并出现了不同流派。但从泰勒到多尔,其课程理论都有局限性。中国学者在本世纪提出了“五I”课程观,
讨论了一类含有模型误差的高阶非完整链系统的状态反馈镇定问题.运用加幂积分器的方法和statescaling技巧,构造出不连续反馈律,从而使得相应的闭环系统全局强稳定.
运用灰色理论分析的方法,对河南省18个地市的农村经济进行灰色关联评判和排序,确定各个地市经济发展的优劣次序和各地市的优势因素,为河南省各个地市农村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参
合肥的工业化尚未完成,市委、市政府制定实施的“工业立市”战略是一个正确的选择。落实“工业立市”战略,要正确处理好工业化进程与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科技创新与产业集群
大学,从其诞生之初起,就是人类为了实现自身的解放所作的一种社会组织设计。从大学产生之日起,人类对大学就寄予了无限的期待:人类社会知识的中心,文化的田野,精神的家园,思想的泉源
新农村建设要以科学规划为龙头,以发展经济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重点,加快新农村示范区建设。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组织保证。
根据同马大堤堤防防渗墙开槽施工中产生劈裂裂缝的现状,探讨了劈裂裂缝与锯槽段长度、堤身高度及槽深的关系,分析了产生劈裂缝的原因,提出了几项行之有效的处理措施.
高等教育质量的省级监控与管理是以省级行政区划为范围的区域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与管理的基本特征,不能局限于复制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与管理的当前状态,而要在现状和背景基础上建构一个具备可行性的理想结构。  高等教育质量省级监控与管理当前所处的基本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我国国家宏观经济控制下经济发展格局的日益区域化导致的高等教育发展的区域化特点;其二是我国